1、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的原则和逻辑,进而尝试性地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融合的发展现状,并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的水平。目前,国内已有多位学者建立了相关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测算城乡统筹度。对城乡关系的量化评价,现有文献主要以省、市、县为评价对象,还没有文献横向比较过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除外)的城乡统筹发展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数据,相关研究很难
2、全面获得31个省份的城乡数据。因此,本文将根据评价对象范围的不同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分类评述。(一)以省为评价对象漆莉莉(2007)以中部6省为研究区域,所确定的城乡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子系统、16个单项考核指标。该研究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3个方面综合衡量一个地区的城乡融合程度。其中,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有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劳动生产率之比、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比重、养老保险覆盖率、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差、人均邮电业务量;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
3、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之比、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之差、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王婷(2008)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选取指标,衡量了浙江省的城乡统筹状况。该研究共确定了8项指标,分别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农村与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城市与农村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与城市人均消费水平比、城市与农村就业人数比、农村与城市人均医疗费用比、农村与城市人均文娱教育活动开支比、农村与城市居民年末储蓄余额比。杨振宁(2008)建立了基于时序数据的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06 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该研究
4、从空间、经济、居民生活三方面建立了评价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反映城乡空间统筹状况的指标(包括交通网密度、广播电视覆盖率、城乡就业人数比、财政支农比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比、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和反映城乡社会统筹状况的指标(包括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乡人均消费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二)以地级市为评价对象李岳云、陈勇、孙林(2004)在对城乡统筹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的城乡统筹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指标:县级以上工农研究与开发经费比、工农财政支出比、工农产业的科技投入比、金融机构短期工业贷款与农业贷款比、工农国有经济工农技术人员数
5、量比。以南京市为例,该研究对这一城乡统筹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性评价。童玲玲、梁雪春、刘艳(2007)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空间、环境4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了衡量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对其下的13个地级市2006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他们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统筹、社会统筹、空间统筹和环境统筹4类指标。具体而言,经济统筹指标包括城乡人均GDP比、城乡人均第二产业产值比、城乡人均第三产业产值比、城乡人均财政支出比;社会统筹指标包括城乡人均居住面积比、城乡人均储蓄余额比、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乡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比;空间统筹指标包括城乡电话普及率比、城乡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
6、城乡每百万人医生数比、城乡每百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比、城乡人均年生活用电量比;环境统筹指标包括城乡人均公路密度比、城乡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比。吴永生、高珊、杨晨(2007)在构建统一的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全省13个地级市自1990年以来城乡统筹的空间演变动态。他们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统筹、社会统筹、空间统筹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统筹指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农业产值比重、人均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储蓄余额;社会统筹指标包括城乡职工工资平均额、每万人医生数、每千人图书馆藏书量;空间统筹指标包括人均客运量、人均年生活用电量、每百户固定电话量、人均年邮电业务量
7、。高珊、徐元明、徐志明(2006)通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4年的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们用3类目标群、14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来综合反映城乡间经济、社会和生活状况的差异。体现经济融合度的指标有5个:城乡人均GDP比、城乡人均工业产值比、城乡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城乡人均财政收入比、城乡人均财政支出比;体现社会融合度的指标有5个:城乡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比、城乡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比、城乡每一百小学生拥有教师数量比、城乡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比、城乡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比;体现城乡生活融合度的指标有4个: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乡电话
8、普及率比。(三)以县(县级市、区)为评价对象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安萍莉(2006)采用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泰安市域内6个县(县级市、区)的城乡统筹现状进行了评价。该研究从城镇化水平、城乡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城乡之间的社会联系以及为这些联系提供必要支撑的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这5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中微观层面的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张华瑛(2008)结合成都市所辖的19个县(区)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选择了以下9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数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之比、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
9、年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每万人社会福利院个数。邓玲、王彬彬(2008)根据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和成都市温江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城乡统筹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城乡生活品质、统筹城乡人口资源环境、推进“三个集中”5个一级指标和36个具体评价指标。(四)对现有相关研究的评论纵观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它们主要以省、市或县为评价对象来构建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评,还没有学者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城乡统筹度进行测评和比较。现有文献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推动了城乡统筹研究的发展,对城乡统筹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不免存在一些不足
10、之处。归纳起来,现有研究建立的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和整体性。现有的很多相关文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逻辑关系不清晰,指标体系缺乏层次性和整体性,只注重显示性指标(即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指标,例如城乡人均纯收入),而忽略了分析性指标(即揭示城乡不平衡原因的指标)和传导性指标。显示性指标并不能说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因而必须用分析性指标(例如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传导性指标(例如城乡劳动力价格比)来进一步评价影响城乡统筹的决定性属性或因素。(2)混淆了城乡比较和工农比较。城乡统筹度衡量的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融合程度,而不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异,两
11、者的内涵有所不同。工农科技投入比、工农财政支出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等指标,反映的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别,并不能准确反映城乡之间的差异。(3)有些指标只有在人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才有意义。例如城乡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比这一指标,若对其进行省、地级市、县之间的横向比较就有些不科学,因为比较的基准不一致,最好把这个指标改成城乡人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比。(4)有些指标数据难以对城乡进行区分。例如农村与城市居民年末储蓄余额比这一指标,就很难区分储蓄额是来自农村居民还是来自城市居民。再例如人均消费品零售额这一指标,由于城乡之间的贸易不可能完全隔断,城乡居民不可能完全囿于各自的区位进行消费,
12、而统计年鉴里的数据以区位进行统计,因此不能很好地衡量城乡统筹情况。若用城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这一指标来代替,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上述问题。(5)某些指标不能反映城乡间的统筹程度。例如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比这一指标,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往往高于城市居民,但这并不能有效反映城乡居民在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上的差异。(6)某些重要指标未能纳入评价体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例如城乡土地价格比、资金价格比等指标,由于数据限制等原因,并没有列入其中。二、城乡统筹的衡量方法(一)城乡比值一般而言,衡量两个研究对象的差距既可以运用相对差异来衡量,例如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比值等,也可以
13、运用绝对差异来衡量,例如标准差、极差、差值等,但最常见的是采用差值和比值来衡量两个研究对象的差距。纵观已有的有关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的文献,多数研究采用城乡比值来衡量城乡差距,例如吴永生等(2007)、付海英等(2006)、高珊等(2006)、王婷(2008)、杨振宁(2008)、陶浪平(2008)等。用城乡比值来衡量城乡差距,其数学表达式为: (1) (2)(1)式和(2)式中,表示第个指标,表示城乡间第个指标的数值之比,表示农村指标的数值,表示城市指标的数值,表示该指标的权重,表示城乡统筹度。城乡统筹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系发展的程度,即城市要素和农村要素流转与协调的程度。一般而言,评
14、价结果应接近于1,偏离1的程度越大,说明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程度越高;当等于1时,城乡就实现了一体化。然而,有些指标是逆指标,这些指标的农村值要大于城市值,例如反映城乡消费结构的恩格尔指数。在存在逆指标的情况下,若利用(2)式去计算城乡统筹度,就会造成计算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现有文献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个修正的城乡统筹度计算公式,见(3)式: (3) (4)在(3)式中,当时,(二)实际值和目标值比较现有文献中,还有另外一种测评城乡统筹度的思路,即将城乡统筹指标的实际值和目标值进行比较,以此反映当前城乡融合的程度(例如陈鸿彬,2007;许玉明,2004;邓玲、王
15、彬彬,2008)。用差值来衡量城乡差距,其数学表达式为: (5) (6)(5)式和(6)式中,表示该指标的目标值,表示该指标的实际值,表示该指标权重。陈鸿彬(2007)以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20 世纪90 年代的某些指标为参照系,以2020 年为达标年,在进行分析和预测后确定了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目标值。许玉明(2004)在参考4个信息源的基础上,经过主观分析、专家分析、数据分析等,得到了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这4个信息源为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重庆市及所属的县(区、市)相关指标数据资料中的较高水平以及国际标准。邓玲、王彬彬(2008)主要用趋势
16、预测法确定目标值。该研究对指标值进行了分类预测,阈值的确定参考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等中的标准。(三)对两种城乡统筹衡量方法的评论以上两种城乡统筹衡量方法特点各异,侧重点不同,学者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可得性进行选择。两种方法在选取的指标上会有较大的不同。第一种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当前城乡之间的差距,但这种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更苛刻,因为很多指标缺乏既分区域又分城乡的数据。第二种方法主要测评城乡统筹的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异,由于这种方法并没有要求所有的指标都有分城乡的数据,所以,这种方法在指标的选取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个难点,即如何确定目标值。目前已有的文献在确定目标值时
17、都有较强的主观性,缺乏说服力。此外,由于各区域的目标值存在差异,所以,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区域间的横向比较。三、权重的确定方法一般而言,权重系数的确定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具体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二项系数法、变异系数法、相关系数矩阵法、环比评分法、模糊区间法和重要性排序法等(曾磊,2002)。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反映了各指标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程度,是综合评价模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赋值就成为该类研究工作的重点。综合国内相关文献,目前应用于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
18、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一)专家打分法专家打分法是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是指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对特定对象的意见,通过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的经验与主观判断,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得出结果的分析方法。目前已有研究中,邓玲、王彬彬(2008)和本课题组就是运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专家打分法建立在收集和统计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方法主观性较强,却有较强的科学性。通过这种灵活的操作形式,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更容易反映城乡统筹的实际情
19、况。运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要尽量避免专家的主观性。一些指标难以定量给分,专家自然容易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精确性。不过,若参与打分的专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且能合理设计专家打分法的程序,则评分结果仍会有较强的信服力。(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由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最先提出的,这种方法能把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进行层次化,将决策过程中的定性和定量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判断矩阵、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最终结果。李岳云等(2004)根据城乡统筹的
20、内涵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并设定评价标准值,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童玲玲等(2007)建立了衡量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此外,吴永生等(2007)、付海英等(2006)、高珊等(2006)在建立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也使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将人的主观性用数量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条理化、科学化,可以避免因存在主观性所产生的权重预测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但是,由于评价过程的随机性、评价专家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这种方法带有很大程度的主观臆断性。此外,当同一层次的元
21、素很多时,判断矩阵容易产生不一致性,从而降低结果的可信度。(三)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由卡尔(Karl)和皮尔逊(Pearson)最早在1901年提出,它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中,各综合因子的权重不是人为确定的,而是根据综合因子贡献率的大小确定的。这就克服了某些评价方法中人为确定权数的缺陷,使得综合评价结果唯一,而且客观合理。此外,主成分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确定城乡统筹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赵
22、彩云(2006)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城乡统筹度的综合指标进行了计算,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纵向分析和比较。张华瑛(2008)建立了由9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012005年成都的城乡统筹度。此外,王婷(2008)、杨振宁(2008)、陶浪平(2008)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时也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消除各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可以避免在系统分析中对权重进行判断的主观性,使权重的分配更科学,尽可能地减少了重叠信息的不良影响,克服了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简化了系统分析。但是,主成分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当进行横向比较时,由于各项指标的权重是依据具体数值得来的
23、,各省、市、县之间的指标权重必然不同,因此,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权重设定,这就不利于对城乡统筹发展进行综合评估。(四)因子分析法在多变量分析中,某些变量间往往存在相关性,存在不能直接观测但影响可观测变量变化的公共因子。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寻找这些公共因子的模型分析方法,它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筑若干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因子,以它们为框架分解原变量,以此考察原变量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说,因子分析法是主成分分析法的拓展,也是一种把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其目的是用有限个不可观测的隐变量来解释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主成分分析法相比,由于因子分析法可以使
24、用旋转技术帮助解释因子,因而在解释力度方面更加有优势。但在因子分析中,因子个数需要由分析人员指定,不同的因子个数下形成的结果不同。使用因子分析法来确定城乡统筹评价指标权重的文献并不多,仅有张德亮、姜玥(2008)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19972006年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五)综合评价方法漆莉莉(200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该研究认为,对一个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综合值,但无法根据各子系统的不同来分别进行分析。因此,该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改进,即先对各个子系统运用一次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得到各个子系统
25、的得分,然后对各个子系统分别赋予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城乡融合系统的综合得分。许玉明(2004)使用李克特量表主观标定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权重。这种方法的主观标定效果较理想,其分析思路是先使用李克特量表主观标定方法确定权重,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贡献分析,最后确定重要性权数。综合评价方法不易操作,但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单一方法带来的弊端。(六)方法比较在进行城乡统筹评价时,权重的细微变化会对整个评价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即使指标选定得比较合理,若权重确定得不合理,评价结果仍会不准确。因此,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指标权重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对问
26、题进行综合考虑。传统的确定权重的方法多是依据经验进行定性分析,从主观上进行赋权。但由于受主观认识的影响,用一个具体确定的权数去衡量事物的重要性就可能与现实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客观赋权方法逐渐盛行,例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大致说来,当评价对象不多、评价精度要求很高时,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需要寻找潜在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解释的时候,应用因子分析法更合理;而如果想把原有变量变成少数几个新的变量(新的变量几乎具有原有变量的所有信息)来进行分析,则可以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然而,单独使用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不足,将其中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利用各种方法的优
27、点,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现城乡统筹现状的真实情况。四、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的构想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由指标体系、城乡统筹的衡量方法以及各指标的权重三部分构成。衡量城乡统筹的两种方法特点各异,侧重点不同,学者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可得性进行选择。就确定权重的方法而言,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逐渐盛行。建立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难点和重点在于选择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下文尝试为建立该指标体系提供一些思路。(一)构建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综合上文对现有文献的评述,本文在设计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科学性和严谨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使用因素分析法建立
28、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地将决定和影响城乡统筹的各种内在因素分解和揭示出来。对城乡统筹情况的评价可以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式,即从最表面和最容易感知的属性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内在的属性和因素。一般来说,越是内在因素,对城乡统筹的影响越深刻、越长久,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而越是表面因素,对城乡统筹的影响越直接、越短暂,但其产生作用的逻辑因果关系也较简单。城乡统筹度测评的基本逻辑是:首先要尽可能地用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具有显性的指标,把城乡统筹各方面的情况表现出来,这是反映城乡统筹度的显示性表现。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属性或因素可以表征为城
29、乡统筹的显示性指标,例如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收入水平比、城市化率、城乡人均医疗支出比等,这类指标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城乡统筹各方面的现状及对比情况。但是,这类指标实际上并没有揭示出决定城乡统筹的因素,并不能说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因而必须用第二类指标(即分析性指标)来进一步评价影响城乡统筹显示性指标的决定性因素。分析性指标能更深刻地反映城乡统筹差距的原因,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区域的城乡统筹度高,有些区域的城乡统筹度低。换句话说,显示性指标反映的是统筹情况的最终表现,而分析性指标反映的是决定城乡统筹差异的原因。此外,分析性因素并不必然产生显示性结果,需要市场发育等指标的传导,这就是第三类指标传导性指标。传导性指标是连接分析性指标和显示性指标的纽带,主要由反映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指标构成。表1 城乡统筹指标体系的构成指标类型指标构成作用显示性指标经济生活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发展反映城乡统筹的结果分析性指标发展导向决定城乡统筹的原因根据上述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和逻辑,对众多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后,本文确定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3个类型,分别从发展导向、市场一体化、经济生活、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发展5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一个地区的城乡统筹度(见表1)。(二)城乡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