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1.60KB ,
资源ID:2146789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4678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是全文的( )句,它的意思是:-。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这一段的表达方法是( ),爸爸的话说明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是( );白杨树的精神是( )。爸爸借说白杨树的这个特点表达了自己 的决心。爸爸( )着孩子,( )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的白杨树旁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这种写法叫( )。第

2、二单元复习纲要一、字词部分草铺(p) 收篙(go)停棹(zho)亡(w)赖 卧剥(bo)莲蓬(peng)翁媪(o) 倭(w)瓜 澄(chng)澈 咀嚼(je)慢慢地嚼(jio) 运转(zhun)自如二.课内积累【古诗词】1.牧童 (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全诗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2.舟过安仁(宋) 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

3、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后一句意思: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3.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全词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园地积

4、累】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立志 名言)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立志 名言)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惜时 诗句)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惜时 诗句)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求索 诗句)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6.不积跬步

5、,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好学 名言)不积累半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三、文段理解古诗词三首“怪生无雨都张伞”中“怪生”的意思是怪不得。“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读w,“亡赖”的意思是顽皮、淘气。“清平乐”是词牌名,其中“乐”读yu冬阳童年骆驼队1.这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2.在本文中,作者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童年的发现1.

6、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2.理解句义: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关。1) 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科学家都有过这样的遭遇。2) “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让自己得到了安慰。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

7、起全文的作用。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与孩子很熟。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晏子使楚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

8、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一次斗智。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二次斗智。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晏子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

9、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晏子举了个楚国上下都熟知的现象来反击楚王。楚王的三次笑:初见晏子,“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这一笑极尽轻蔑之能事,表示楚王根本没有把晏子放在眼里;(轻蔑的笑)面对晏子不动声色中的滴水不漏的回击,他无言以对,“楚王只好陪着笑”,他其实是装作听不出晏子话里的话,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尴尬的笑)“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嘲笑齐国的人做贼没出息。表面上态度并不尖锐,实际上是笑里藏刀。他不甘心就此认输,又想出了新花样,这

10、种笑,居心更加险恶。 (阴险的笑)三、本单元的主要表达方法:1杨氏之子中:孔指以示儿曰: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他没有直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2.晏子使楚一课中人物对话比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这是故事的起因;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这是事情的经过;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

11、是故事的结果。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练习:梁国杨氏(s sh)之子九岁,甚(shn shng)聪惠。孔君平诣(zh 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 wi )设果,果有杨梅。”儿应(yng 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 qng)。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 ) 乃()(2)孔指以示儿曰:”示()曰()(3)儿应声答曰:”闻()3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的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1这段话选自 ,这篇文章是根据 改写的。2“敝国有个规矩

12、:”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 3晏子的“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和“故意笑了笑”,表面是为自己( )难为情,怕( )楚王;实际上让楚王( ),既维护了齐国的( ),回击了楚王的( ),同时又保护了( )。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1.再见了,亲人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2.重点句子解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困境。这段话表达了朝鲜

13、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这样一个刚强的孩子,妈妈牺牲时没有哭,与志愿军分别时却哭了。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样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段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14、3.本文表达方法:(1)本文采用叙事抒情交织的表达方法。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祈使句开头。其次,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中间叙述的内容又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5.课文的第一段,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那些事?(1)大娘几天几夜么有合眼为志愿军缝补衣服。(2)阻击战时,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到战场(3)为救护伤员,大娘牺牲了自己唯一的亲人。6

15、.在文中亲人指的是( )。大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 )。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失去了( )。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 )。志愿军为了帮助朝鲜人民打败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土地上( )。所以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 )。7.把反文中的问句“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16 桥1主要内容:本文写的是一位普通的老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2.以桥为题的深刻内涵: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3.重点语句解析:老汉清瘦

16、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3表达方法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4老汉的形象:沉

17、着冷静 不徇私情 先人后己 尽职尽责5.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如下几种:如:直接抒情 叙事抒情 借景抒情6.本册书中共有2则成语故事,一则是城门立雪多用来称赞尊师重道的精神。一则是入木三分原来是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的,后来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7.本单元需要特别注意的生字读音:友谊( ) 抽噎( ) 奄( )奄一息 势不可当( ) 募( )捐 筹( )集 颠( )簸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语文常识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草船借箭根据三国演义改编。作者罗贯中。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

18、的故事。了解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课文写得是广为流传的“武松打虎”的故事。 作者施耐庵。猴王出世选自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二、基础知识能够正确默写读读写写和日积月累三.文本解析1. 重点段落将相和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璧,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

19、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由此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

20、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是廉颇在蔺相如位居其上后的认识,这一认识是将相不和的原因,他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

21、质。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草船借箭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

22、,前去“借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诸葛亮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2. 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爱国廉颇:知错能改、顾全大局、爱国诸葛亮:足智多谋 有胆略周瑜:聪明过人 妒贤嫉能鲁肃:忠厚老实 顾全大局曹操:谨慎多疑第七组“作家笔下

23、的人”复习要点1、文学常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作者是徐光耀;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2、人物形象特点及选段侧重的描写方法: 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选段侧重于对小嘎子动作、心理的描写。 严监生:吝啬、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选段侧重于对严监生动作、神态的描写。 王熙凤:具有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等特点;选段侧重于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3、重点段落:(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这句话表现了小嘎子的

24、聪明而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从“仿佛”一词不难看出他“很占了上风”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实际上这也是他摔跤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小嘎子摔跤时的“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又分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3)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句话突出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4)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红楼梦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

25、一笔。(5)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段话主要侧重对王熙凤语言的描写,突出表现了王熙凤逢场作戏,善于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第八单元知识点梳理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本文作者季羡林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们曾学过与他相关的文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本文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题。3.课文第二段中“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26、这是本段的中心句总起,下面的部分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4.课文第三段中“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是一个过渡句,前半句承接上文女房东的话,后半句开启下文。5.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6.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奇丽的景色”是指家家户户窗口开满鲜花的美景;“奇特的民族”是指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独特风情,精神境界。7.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并没有改变”指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没有改变。8.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