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40.14KB ,
资源ID:214221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4221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地区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地区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这个题目既属于经济问题,它又是社会问题。要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它,即要用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分析。首先对劳动市场理论进行综述,建立后面分析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劳动需求状况和劳动供给状况;如果是供大于需,那就要扩大劳动需求;如果是供不应求,那就要增加劳动供给,减少劳动需求。然后分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是如何产生的。然后针对劳动供需不平衡的原因,用学过的干预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的方法(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分析哪些方式或方法可以对辽宁大学生就业进行调整或调节。参考分析大学生就业的文章。要求文章观点独特,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论文进度:论文提纲: 1月10日正文初稿: 3月10日论文二稿: 4月10日论文定

2、稿: 5月10日论文答辩: 6月5日下达任务时间:2006年12月指导教师签名: 院长(主任)签字:中文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每一年度的焦点问题,它关系到家庭、高校、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此前提下,辽宁省如何抓好扩大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已成为备受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就目前来说,我省的该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均衡;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不高;高校设置专业缺乏市场适应性;用人单位浪费人才;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不充分等。本文将对扩大辽宁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本文首先阐述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及我省开展扩大毕业生就业

3、工作的原因,接着描述了辽宁地区毕业生的供需情况。在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后,对于如何解决我省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本文给出的结论是:大学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高校则要作好就业指导工作,更好的令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合理置换冗员;政府更应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实际的优惠政策。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毕业生就业 宏观调控 就业指导 ABSTRACT:In the new stage, the situation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s more and more badly day by day. T

4、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becomes a focus each year, it concerns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our family, university, society and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above-mentioned, the problem of how Liaoning paying adequate attention to expand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i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nd at

5、 the same time it is one of the problems that need urgently to is solved.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outstanding problems to be solved. For example, un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labor of our provinc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not good. A lot of talents are wasted in many companies

6、and the control of our government is not enough. So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and solve the question about how to expand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in Liaoning. Firstly the thesis expounded the theory of labor market and the reason of Liaoning start to expand graduatesemployment. Secondly the thesis

7、 described graduatessupply and demand in our province. After the thesis analyzing the bad condition of the graduatesemployment, for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panse our provinces graduatesemployent. the thesis gives flowing conclusions: the graduates should promote general makings by themselves a

8、nd set up a new employment notion; the college professor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direct their studentsemployment and cause their students make a better step of join labor market; the companies should establish right talents notion and change their employees reasonable; our states government should

9、strengthen macro-control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offer preferential policy for graduates to realize full employment. KEY WORDS:Labor Market Employment of Granduates Macro-Control Employment Direct 论 文 提 纲引言一、 就业市场理论介绍(一) 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介绍(二) 我国专家对此领域研究的现状和理论基础(三) 辽宁地区扩大毕业生就业的现行政策体系二、 辽宁地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现状(一) 近年

10、来我省毕业生就业供求比例失衡(二)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三、 辽宁地区毕业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一) 毕业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存在问题(二) 企业错位的求才观阻碍了毕业生充分就业(三) 高校专业设置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四) 社会关系使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更加坎坷(五) 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仍不够完善四、 辽宁地区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一) 毕业生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多元化就业观(二) 企业应广泛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三) 高校应合理设置专业,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四)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五) 我国应尽早出台一部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法律结束语辽

11、宁地区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不仅是我省也是我们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最初始、最重要的一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其合理与否既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又关系到下一世纪民族的振兴与富强。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育水平与质量,从而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近年来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在开展扩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毕业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存在问题,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和名校情

12、节阻碍了扩大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等。本文在经过认真的分析后,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我省毕业生就业问题,使我省乃至我国的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一、就业市场理论介绍(一)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介绍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日趋下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体现在总体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上。所以,想了解辽宁扩大毕业生就业理论,首先就要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并且简单分析。劳动力市场就是指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领域中,按照市场规律,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既是对劳动力的流动进行合理引导,从而

13、实现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的机构,也是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和转业,直至退休的全过程;涉及到用人单位招聘、给付报酬、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确立福利待遇诸多环节;还涉及到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调整和终止,以及市场中介服务、信息交流等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具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等特性。(二)我国专家对此领域研究的现状和理论基础在1999年我国高校进行了第一次扩招,这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了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随后虽然一时曾出现过众位专家各执一词的现象,

14、但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后再经过整理,就会发觉其中有些观点是比较权威而且得到社会认同的。下面列举一些:有的学者认为从宏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使就业环境差异扩大化,大学生择业的空间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结果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均衡;从体制来看,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并没有错,但未能有效地调整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也直接妨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与学生个人的传统择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就业市场不规范操作成为毕业生就业时的瓶颈。事实上,在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由于劳动就业法制不完善,就业市场发育不健全,包括

15、某些潜规则,造成了劳动力供求有效匹配的下降。对于以上分析的问题给出的解决对策是:一要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与能力优先;二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者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三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能够保护各类就业方式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四要改革教育体制,突出素质教育,消除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统一及雷同的考试与培养模式,同时强化高校责任,重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就业需求导向的转化,扩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时下当务之急的大问题。(三)辽宁地区毕业生就业现行政策体系辽宁为了扩大地区毕业生就业问题,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

16、苦地区工作,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政府实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辽西北贫困县的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两年;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服务。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而且免费提供创业培训、税费优惠和小额贷款。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其中的求职困难者还可享受培训补贴,在半年内要为其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今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将

17、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就业工作总体部署,统筹安排,在分析就业形势、落实就业计划和制定就业措施时,通盘考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此外还要大力发展适合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同时不批准营利性毕业生招聘会。二、 辽宁地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一)近年来我省毕业生就业供求比例失衡近年来,辽宁省利用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就业率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仍掩盖不了“毕业就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专家学者对该问题做了数据调查,据悉2006年辽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70447人,与05年同期相比净增13373人,增幅达8.51%。截止到同年9月,全省毕业生中已就业145741人

18、(含升学、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81.85%。虽然平均就业率达到了81.85%,但其中灵活就业所占就业人数比例为25.67%。而灵活就业具有不稳定性,一般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福利待遇,毕业生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不胜任本岗工作或打算另谋高就等原因,毕业生频频跳槽,因而就业形势并不像结果显示的那么乐观。根据对省内高校2007年毕业生资格审查上报的数据统计,2007年全省预计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94367人,较2006年增加23920人,增幅为12%,其中毕业研究生17413人,增加4638人,增幅为27%;本科毕业生101645人,增加8613人,增幅为8% ;高职专科毕业生75309人,增

19、加10649人,增幅为14% ,所以辽宁省07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其中签约较好的专业大多为工科,均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需要的专业,也与辽宁的支柱产业相匹配。特别是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科分配形势更好,如中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等。所以与冶金相关的大部分工科专业人才是供不应求,应该增加劳动供给,减少劳动需求。另外,一些一直被称做“铁饭碗”的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有外商独资及合资企业等都显出人才的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形势。然而,辽西北的小型城市及各县、乡、村无论是教育卫生还是技术人才都紧缺,要让人才向需求大于供给的地区流动,这样才有利于扩大我省的毕业生就业。(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什

20、么我省高校毕业生初就业的首选一定是沈阳、大连等大中型城市;而入行的首选一定是要“吃皇粮”、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呢?结果理所当然地造成了很严重的“扎堆”现象。为何原本就供给大于需求的地方却不断的有更多的毕业生提供,供给小于需求的地方,需求增加了的同时却会有供给的不断减少呢?这样的怪现象带来的影响是极具有破坏性的,造成人才分配的不合理和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要方面来说就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对就业吸纳能力有差异。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存在着差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就有所不同。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21、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就业状况。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密切相关,但其水平大于一般就业弹性;行业间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的差异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劳动力价格差异是造成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无论是我国还是我省的相对贫困落后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潜在的很大的吸纳能力。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一线或者基层;到相对落后地区工作。但是恰恰毕业生的传统就业观念束缚了他们到吸纳力强的地方去就业。用人单位为了给自己装点门面不惜花费重金聘用硕士、博士,而对于数量相对较多的

22、专科、本科毕业生却要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要么聘用的门槛很高,令大分毕业生望而止步。每年的毕业生增量也在不断创出新高,这就使得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逐渐地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在经济学中讲过,虽然二者同样是主导着市场,缺一不可,但是显然多数的主动权是由卖方市场掌握的。这对于毕业生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是起了很大阻碍作用的。社会给毕业生的创业环境不够好,不是仅仅出台的那些优惠政策就足够了,而是要从根本上把整个社会大环境给塑造好,政府的宣传力度和宏观调控力度都要加大。(一)毕业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存在问题目前,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不

23、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这些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摒弃的。而且他们大多社会责任感不强,不能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以个人为中心,这也是导致落后地区的人才匮乏,发展更为缓慢的原因之一。另外一方面,就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人的人才感觉特别强。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人才,那么就不应该到那些虽然很能发挥作用,但是人不多、钱又少的“小”单位去,或者不应该到第一线去,而应该到大单位、到指挥或领导岗位上去;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既然是人才,就应该有相应的待遇,所以在择业时,首先关心的是“收入如何”、“住房条件如何”,让用人单位着实对这样的人才不敢恭维;有的同学认

24、为,自己既然是个人才,那么就应该得到重视,不能去也不愿去做默默无闻的工作。毕业生的这种错误感觉,恰恰断了自己的就业之路,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另外,由于大学生属于初次就业,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也使其在择业时过于倾向于大城市、高收入和贪图安逸,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加之近几年学生在报考专业时由于信息不充分,常常会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争相报考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失衡和个人偏好性失衡问题。大学生就业理念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5、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二)企业错位的求才观阻碍了毕业生充分就业虽然大学生急需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是近年来很多用人单位产生了错位的求才观,这使大学生面临着更为苛刻的求职条件。尤为严重的是女大学生求职遭遇性别歧视。据悉,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至2

26、005年全国女大学生已占毕业生总数的44%。女性比例是居高不下。而需求和供给的严重失调,使女大学生就业压力骤增。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同时,女大学生求职还常常遭遇性别歧视。辽宁大学组织的女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性别歧视。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70%的女大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男女不平等。此外在调查中,四成以上女大学生认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其中,在歧视情况排名中,政府机关居于首位,其次是事业单位,第三是国有企业。在一些招聘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只招收男性,一看应聘者是女的,连面谈机会都不给。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除了这些明目张胆

27、的“性别歧视”外,还有许多用人单位则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办法,表面上一视同仁,不论男女,求职简历来者不拒,但在面试通知时却是有男无女。同样我省某高校一位应届毕业女生曾经到一家研究所面试,只被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她有没有男朋友,第二个问题是问她有没有和男朋友同居,第三个问题是薪水要求多少。而据她透露,该班的很多女生在面试时,总会遇到类似这种“特殊的”问题,她们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性别歧视。这位女同学认为“如果人家歧视的是性别,你怎么改变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不可能改变你的性别。”类似这样的“隐形歧视”对女生就业造成不良影响,很多女大学生无法了解自身未能顺利就业的原因,女性求职者可谓“受了伤害却

28、不知是哪里打过来的冷拳”。可见女毕业生的求职道路是注定比其他男性求职者艰苦曲折的。(三)高校专业设置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近年统计资料表明,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需求变化的速度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调整速度的24倍,由此形成人才市场供需的时间差。在实践中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需要,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加之近年

29、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这就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所谓“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其中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

30、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样,学校的培养和就业时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严重错位,在背离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四)社会关系使毕业生的求职之路更加坎坷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关系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和对这种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恨,从而很可能造成对整个社会的痛恨。中国人办事以关系为取向,已经形成了对关系网络根深蒂固的依赖和信任。关系运用与作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求职中的结果和作用亦相当明显,有时甚至超过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大学毕业生如果借助于人际关系网络来找工作,有时会有相当高的效率。那就是非个人努力因素占据有利地位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也同时会给有能力但是没关系的毕业生造成很大的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