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0.49KB ,
资源ID:213991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3991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经济地理复习资料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经济地理复习资料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与对策 (一)中国生态环境的趋势分析 1)人口压力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持续存在 2)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 3)中国工业化进入重工业化时期 4)城市化进程加快 5)私营企业的大面积发展 6)科技落后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大 对策: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坚持环境保护政策 3)强化环境管理 4)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6、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选择/填空) (1)产业发展的迟缓性 (2)产业发展的对外依赖性 (3)产业结构的片面性 (4)产业分布的不平衡性7、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耕地少,人均占有耕地量呈下降趋势,农业自

2、然资源短缺。 2近10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人口增加和耕地锐减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过剩。 3投入少,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抗灾饱受能力差,农产品产量丰富欠交替,主要农产品参加产量波动较大。 4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投入效益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缓慢。 5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不相适应。 6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缓慢。 7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系统脆弱。 8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之间差距较大,全国仍有相当部分地产贫困区。(二)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 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增加食物生产,注意食物安全。 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消除贫困。 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实现农业高效型、集约性、持续性、多样性,最终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2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内涵与具体内容: 内涵: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和产品构成, 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依靠科技,增加资源产出率, 防止污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 增加收入,走向共同富裕,是逐步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 内容: 在持续利用多种食物资源基础上,继续调整食物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身体素质。 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精与吸收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

4、目前仍以技术密集与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体系。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农业经济,并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建设是一个资本积累过程,而资本积累和投入的主体是农民,只有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积累和投入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所以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 从不同层次上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种养加、贸工农相结合,把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发展,逐

5、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文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高层次结合。 3中国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农业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食物安全与预警系统。建立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规程。建立资源开发利用监测体系。建立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和环境保护体系。建立持续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建立可持续农业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4实现现代集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 深化体制改革,消除体制障碍。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制、农产品市场体系,引领农民走向市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保护、培育、集约化利用

6、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节地、节水、节能、节约时间。 实施科技兴农。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8、简述我国小麦的空间布局及主要产区。 我国的小麦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春小麦区地域范围:长城以北、六盘山(宁夏、甘肃)以西,岷山(甘肃、四川)、大雪山(四川)以西。 主要分布:以黑龙江的松嫩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最集中,其它在吉林、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河北北部也有分布。 2) 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黄河下游地区,关中平原,山东半岛,汾河谷地。另外,近年也在向北部和西部推进。冬小麦产量较大的省有:河南,山

7、东,河北等。 3) 南方冬小麦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主要分布: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等地区。9、经济作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是怎样的?特点: 1)商品率高:经济作物商品性较强,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商品出卖而生产的,因而价值规律对它的影响要比粮食作物大得多。 2)投入多、收益高、风险大:种植经济作物需要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较高的技术,较多的劳动力。 3)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强:不同的经济作物都有其特殊的植物生理性状,对自然条件有较强的选择性。只有在比较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济作物生产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我国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目前

8、,我国大规模种植和利用的经济作物有:棉花、麻类、油料、糖料、烟草、茶叶、蔬菜、水果等,播种面积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80%85%。其中,油料、棉花、果蔬种植比重较大。我国经济作物以油料作物为主,且品种繁多;棉花生产占其次,近年来所占比重缓慢下降;糖料作物和烟草种植面积年际波动较大。蔬菜播种面积持续大幅增加。其他各种经济作物的总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但比重相对稳定。10、我国的三大林业地区 (1)东北林业区(2)西南林业地区 (3)南方林业地区11、我国畜牧业的生产类型 项目/类型农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城郊畜牧业饲料、饲草来源粮食、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天然牧草种植牧草和饲料为主与

9、农区差不多,再加工饲料蔬菜的边叶经营生产方式以舍饲为主,生产规模小,集约化高,管理水平高放牧经营为主,较粗放牧、游牧普遍存在,畜群规模大。草食性以放牧为主;畜、猪、禽采取舍饲方式舍饲,经营集约化,专门化程度高,有比较大规模的饲养场,更趋向于工业化生产。畜牧业结构特点以猪、家禽和牛为主羊为主,牛、马、骆驼、牦牛家禽(鸡)、奶牛、肉牛、猪在全国的地位生产能力大,是我国肉类、禽蛋的最大产区我国重要的羊毛、皮张等生产基地,肉类、奶类以自给性生产为主,商品牲畜基地规模总体不大,但肉、蛋、奶商品率高,受城市影响大今后的发展积极培养推广优良品种,强化疫病防治,改变养殖方式;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扩大配合饲料生产

10、规模,提高饲料质量和饲料报酬率;进一步调整畜禽养殖结构,扩大家禽和草食性牲畜养殖规模。1抓好草场管理保护和建设,实行“以草定畜”,规定适当的草场载畜量;2采取人工措施,逐步恢复和提高天然草场的生产能力;3改变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选择水土条件好的适宜地区,积极发展人工草场,建设草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4改革传统的饲养经营方式,合理调整畜群结构,培育推广良种。1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畜产品质量;2发展优质、安全饲料;3加强防疫。12、中国农业分区 一、东北区(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2)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3)气候冬长夏短,农作物生长期短,

11、是春小麦产区。 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1)本区处在由东部平原向内蒙古高原、半湿润地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是我国农牧过渡地带。 (2)本区草原辽阔,牧业条件优于种植业;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格勒草原是我国最好的草原。 (3)本区重点是合理地确定农牧业的比重:不宜过多毁草开垦扩大耕地面积,着力建设牧业基地和畜牧产品加工企业。 三、黄淮海区 (1)地处华北平原,耕地广阔,是全国重要的粮、棉商品基地,温带水果苹果、梨、柿产量居全国首位。 (2)但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目的是解决黄淮海平原东部缺水问题。 四、黄土高原区 (1)山西的汾河谷地、陕西的渭河谷地是本区重要的农耕区。 (2)

12、农业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是我国单产水平最低,农民收入最少的地区之一。 (3)发展:汾渭谷地建成全区的商品粮基地,现有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五、长江中下游地区 (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2)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和淡水水产区。(3)人口众多,粮食只能基本自给。 (4)问题:工业、城市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和水域。 六、西南区(1)95是丘陵山地和高原。雨量充沛,但农业受旱灾威胁严重。(2)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3)各省边缘地区缺粮较多,是我国主要的低产贫困地区之一。 七、华南区(1)是我国唯一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是全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甘蔗、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橡

13、胶。(2)人均耕地最少的农区。(3)处理粮食与其他作物的用地关系,发展创汇农业八、甘新区(1)气候干旱、少数民族聚居,灌溉的绿洲农业和荒漠放牧业。(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新疆天山是我国最大的山地牧场。(3)“靠天养畜”的牧业、灌溉的绿洲农业都不稳定,生态环境脆弱。九、青藏区(1)气候高寒,农业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的河谷地区。(2)有我国五大牧区(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川西)中的三个。(3)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发展水平低。粮食自给困难。生产发展方向应以牧业为主。13、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基本特点是:(1)钢铁工业主要集中于河北、辽宁、江苏、上海、山东、山西、湖北、四川等

14、省市,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与中、小型企业相结合的布局结构已经形成。 (2)钢铁工业的布局类型有资源型、市场型、资源市场型和临海型,但大部分是资源型。(3)大型基地集中在长江干流沿岸、辽宁和华北地区,主要钢铁基地是:上海、鞍本、京津唐、武汉、攀枝花、太原、包头、马鞍山、重庆及台湾等。 (4)中小型钢铁企业布局比较分散。位置布局条件生产特点鞍、本钢铁基地辽宁中部鞍山、本溪,东倚千山山脉,北邻辽河支流太子河,西侧千里平原,南望渤海湾。包括岸鞍山钢铁公司和本溪钢铁公司。资源丰富,铁矿石及辅助原料都很丰富(102亿吨)。煤炭资源也很丰富,周围有几个大型煤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用地条件好,水源近便。“

15、哈大线”、“沈大”高速。历史悠久(1915,1916),生产技术水平高。产业工人和技术力量基础好。接近钢铁消费中心和机械制造中心。我国当前最大的钢铁基地。生产规模庞大,生产体系完整,两大钢铁公司各具优势,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京、津、唐钢铁工业首钢(含北京个钢厂)、天津个钢厂、唐山钢铁公司基地周围资源丰富,冀东铁矿基地拥有迁安、滦县等大铁矿,储量仅次于鞍本。有开滦、京西等大煤田。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有关内外联系的必经之路,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有外贸、海运的重要港口天津港和秦皇岛港。靠近消费区,技术力量雄厚。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技术力量雄厚上海钢铁工业基地40多家组成靠近消费市场。地区经济发

16、达,生产协作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水陆交通方便。资源贫乏。用地紧张,水源不足。布局类型为临海市场型。生产门类齐全,产品规格多样。大、中、小企业有一定分工。武汉武昌青山区的长江沿岸位置条件优越,水陆运输方便,厂区用地平坦、宽阔、靠近消费区。鄂东铁矿品位高,含铜等有益成分。储量有限、埋藏深。成为其发展的限制因素。我国最大的钢板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板材20%以上。攀枝花四川省渡口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钒、钛伴生矿丰富我国战略后方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包头内蒙古包头市新区昆都仑河两岸近煤近铁,矿石基地在白云鄂博,可供部分炼焦煤和动力用煤。靠近黄河,地势平坦,用水条件好。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

17、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太原山西太原市尖草坪焦煤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太(原)古(交)岚(县)铁矿石我国主要铁矿区之一。但矿区分散,水资源不足,运输紧张。我国目前大型的特殊钢铁联合企业,也是生产以优质板材为主的特殊钢基地。内部结构不合理,规模小马鞍山安徽省东部马鞍山市临江临海,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附近宁芜铁矿石我国主要的铁矿产地之一,距淮南、淮北煤产地不愿。主要产品有各种铸造用生铁、用于制造铁路运输的车轮等。是江南重要的生铁基地。重庆包括重庆钢铁公司和重庆特殊钢厂,位于大渡口区。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生产能力呈“倒宝塔”型,采矿小于炼铁,炼铁小于轧材,实行调铁炼钢,调钢轧材。14、

18、工业基地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中了相当发展和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并且经济生产技术对过国家或者一个大区域主导基地作用的工业地区或工业城市。按工业部门结构特点分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和专门性的工业基地。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1)自然资源丰富,原料供应条件好。(二)靠近原料基地,能源又保证。(三)水源充足。(四)交通运输方便。(五)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六)靠近市场。(七)技术经济基础好。位置、范围工业特点发展条件今后发展方向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沿沪宁、沪杭甬铁路和长江沿岸、太湖流域毗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行业最齐全,工业结构最为协调,经济大发展水平最高,实力最为雄厚,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19、。城市的内外分工协作好,部门结构轻重协调加工型与加工贸易型基地机电、冶金、轻纺、仪化。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种类储量有限,农产品资源。原有基础好,协作条件好。科技资源发达,智力、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大力改造传统工业,加快技术改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先导。加快发展外向型产业和名优产品,抓住国际市场变化的有利机遇,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强化外引内联加速向内地转移,调整与其他区域的分工协作。京津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沿京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等铁路辐射的城市群是华北经济区的核心,也是渤海湾经济圈的核心部位,全国第二大综合工业基地。部门比较齐全,工业结构也

20、比较协调。资源采掘与加工制造精密结合,以机械、化工、冶金、轻纺为主。丰富的煤、油、铁、盐、棉等资源。沿海、首都等区位优势明显。发挥北京科技人才信息和天津的对外窗口、实力雄厚等优势。提高、强化传统工业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工业发展进程,在全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津浦、京九、京广等多项辐射机制,加强诸城市间的联系,理顺内外分工与协作。珠江三角洲以广州、深圳为中心,沿广九、广梅汕、广三铁路和广珠公路毗邻的城市群是华南经济区的核心,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也是最具典型的外引内联的综合工业基地。工业结构和优势部门以发展“轻”特色的电子、家电、轻工等产品,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发展,使名副其实的加工贸易型的

21、综合工业基地。农业资源与近海油气资源。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深珠汕厦和海南特区的政策条件。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进而提高对外开放层次。继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特别是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速向内地转移步伐,同时加快华南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山东半岛以济南、青岛为中心,沿胶济铁路和沿海毗邻的城市群是华北经济区和渤海湾经济圈除京津唐以外的另一重要综合工业基地,全国第四。工业结构以轻、重互补,机械、石油、化工、轻纺在华北和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既沿海又富资源两者兼得的优势。进一步突出特色,搞好与京津唐河其它基地的分工与协作。辽中南以沈阳、大连为中心,沿长大、沈丹铁路和沿海毗邻的城市群是东北经济区的核心,也是环渤

22、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五。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资源型工业结构,冶金、化工、建材、能源、机械占绝对优势。关键矿产资源铁、煤、油等十分丰富。又有沿海和交通之便等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加速原有国企的技术改造,重塑辽中南和东北的形象。成渝沿线以重庆、成都为中心,沿成渝铁路和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毗邻的城市群是西南经济区的核心,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最大综合工业基地,全国第六位于“天府之国”,资源与环境条件优越。又有长江黄金水道与外界联系。借助长江经济带发展,南昆铁路的通车和三峡工程。长江中游以武汉为中心,沿京广、汉丹、武九铁路和沿江辐射和毗邻的城市群华中经济区的核心。不仅工业总产

23、值较低,而且布局分散,但经济技术联系密切。沿江的交通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发挥长江中游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在竞相发展中逐步解决东中西关系和差距。关中地区以西安为中心,沿陇海铁路东西延伸的城市群工业发展水平最低,但不失为大西北重要的经济核心。工业部门主要是加工制造业,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基地的综合功能不强,因而凝聚辐射作用不明显。地处我国东、中、西部、大西北与大西南的沟通和联系的中枢。北接我国最丰富的煤藏,西联我国石油资源战略后续地西北,又是连接亚欧大陆桥,区位十分重要和优越。充分依托能源和区位优势,继续发展和提高机械、轻纺、化肥等加工制造业外;还要发展煤、油及其深加工等能源、原材料工

24、业;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强化高技术工业,从而协调工业部门和产品结构,促进和加快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15、试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及其区划情况 发展战略: (一)开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建大产业。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三)加快更新升级,丰富旅游产品。 (四)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五)优化地区结构,实现合理布局。 (六)保护旅游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划情况: 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旅游业已经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基础和主体,向中西部地区不断推进的空间发展格局。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完全一致,但与资源分布格局则差别较大。具体来看,中国旅游业的空

25、间分布格局有如下两个显著特征: 1“东重西轻”的基本态势相当显著。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是以需求拉动为主要特征。中国旅游业率先在区位优良、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和拥有一定资源基础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时至今日,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分布的重心仍然偏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重西轻”的基本态势相当明显。东部地区不仅旅游业起步早,而且一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最大基地。 2中西部地区近年增势强劲,旅游业空间布局渐趋合理。近几年来,随着“政府主导型”战略的确立和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过去发展滞后的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增长势头强劲。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已有较大程度改善,正逐渐趋于合

26、理。以地理方位或地名加自然、人文景观特色资源的命名法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旅游区 东北冰雪风光近代名城旅游区 中原华夏文明山海形胜旅游区 华东名山秀水园林都市旅游区 华中峡谷名山文化胜迹旅游区 华南热带海滨现代风貌旅游区 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旅游区 西北丝路古迹大漠绿洲旅游区 塞外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区 青藏雪山高原宗教文化旅游区 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风光旅游区16、内河航运:“三江两河”黑龙江、长江、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是水运体系的主动脉,也是综合交通网的主动脉之一。通航里程长,通货能力大,运量大(客货运输量占全国内河运输量的70左右),被誉为“黄金水道”17、经济协作区: 60年代提出的。这六大经济协作区是: 1东北经济协作区:辽、吉、黑。 2华北经济协作区:京、津、晋、冀、内蒙。 3华东经济协作区:陕、甘、宁、青、新。 4中南经济协作区:鲁、浙、闽、苏、皖、沪、赣。 5西南经济协作区:豫、湘、鄂、粤、桂。 6西北经济协作区:川、滇、黔、藏。划分和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