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探究活动课 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素材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扩张 法兰克(意为勇敢的、自由的)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散居在莱茵河下游,其中,居住在三角洲的称萨利
2、克(海滨)法兰克人,居住在两岸平原的称里普阿尔(河畔)法兰克人。3世纪,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4世纪,以罗马同盟者的资格定居在高卢东北部。5世纪下半期到6世纪初,在克洛维(465-511)统率下,经过不断的武力扩张,建立法兰克王国,占有了罗马在高卢的绝大部分领土。克洛维原是萨利克(海滨)法兰克人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为人有才能,但凶狠、残暴,在战争中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力。486年,在苏瓦松(今法国北部)附近击溃素有罗马人之王美称的西罗马将领夏格里斯,夺得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的土地,为法兰克国家奠定了基础。在苏瓦松分享战利品时,克洛维曾要求在自己份外的一只精致、美丽的广口瓶,这是违犯部落习惯的
3、,因为军事首领只能同普通战士一样通过抽签分享战利品,所以当一个战士用战斧击碎了那只瓶子,并说:除了你自己抽中的那份东西以外,这只瓶子你一点也拿不到手时,克洛维只好默然离去。可是,只过一年,他就在检阅军队时,故意责备那个战士没保管好武器,当众用战斧劈开了战士的头颅,这意味着他已由军事首长转化为真正的国王了。493年,他与笃信基督教的勃艮第公主结婚。496年,他在斯特拉斯堡附近击败了原居住莱茵河中上游的阿勒曼尼人,占领了他们原住地的北部。这年圣诞节,他率3 000亲兵在兰斯教堂接受基督教洗礼,成为日耳曼人第一个基督教徒国王,实现了法兰克王权和教会结合的重要政治步骤,他因此提高了地位和声望。在教会支
4、持下,500年,他加兵勃艮第人。510年,在普瓦提埃附近击败西哥特人,不但占据了卢瓦尔河以南地区,还南进波尔多。为独占胜利果实,他又用阴谋和武力,降服或铲除了其他法兰克王公,当他45岁时,在悲叹自己成为孤单一人声中,死于巴黎。克洛维死后,他的子孙又先后征服图林根、勃艮第王国,合并高卢东南的普罗旺斯和西南角的加斯科尼。在此期间,法兰克人也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制度解体和阶级开始产生的阶段,过渡到农村公社,在农村公社解体的过程中,法兰克社会封建化。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
5、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
6、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查理曼死后,他的儿子虔诚者路易继承皇位,为争夺分布全国的皇室领地、政权和臣属,父子纷争,兄弟相残,贵族叛乱,中央政权已徒有其名。路易死后(840),他的三个儿子罗退耳、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重又厮杀起来,直到843年,正式缔结凡尔登条约,帝国三分:斯海尔德河和缪斯河以西地区,归秃头查理,称西法兰克王国;莱茵河以东地区,归日耳曼人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介于东西法兰克之间,北起北海,南至意大利中
7、部,包括罗讷河流域,归罗退耳,罗退耳并承袭皇帝称号。后来,东西法兰克和罗退耳领有的北部意大利,分别发展为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英吉利王国形成不列颠最早的居民是伊比利亚人,公元前700年左右,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罗马军队曾三次侵入不列颠,一度加以占领,但5世纪初,为抵御日耳曼人,撤回了驻军。约449年,盎格鲁萨克森人来到不列颠,他们征服凯尔特人的过程持续了150年左右。起初盎格鲁萨克森人建立起许多小国,7世纪初,并为七个王国,经过兼并战争,到829年威塞克斯国王把各王国联合在自己政权之下,开始形成统一国家,从此才有英吉利这个名称。阿尔弗雷德(849-899)是9世纪后半期英格
8、兰威塞克斯国王。他19岁起就随其兄与入侵的丹麦军队作战,在对丹麦人作战中继承了王位,后来他进占伦敦,被一切不接受丹麦统治的英吉利人拥戴为国王。他一面纳贡赎买以削弱丹麦人的控制,一面加固要塞,修建堡垒,筹建骑兵队配合自由农民组成的步兵,使用兵船并筹建海上舰队,终于扭转了战局,扼制住丹麦军队的进攻。他外交手腕灵活,治国井井有条,提倡文化教育,派人编纂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萨克森是撒克逊的另一种音译)。他是英国唯一被尊称为大王的国王。在抵抗丹麦人的过程中,英吉利王国逐渐形成。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当上了英国国王。在诺曼征服的过程中,盎格鲁萨克森贵族中有许多人战死,许多人逃亡,留在英
9、国的也被诺曼征服者剥夺了财产。威廉(10661087年在位)晚年时,英格兰的土地只有8%还在盎格鲁萨克森旧贵族手中。跟随威廉来英国的诺曼人有的原来就是威廉的封臣,有的到英国后很快得到封地,成为英王威廉的封臣。这些人组成了英国新的封建统治阶级。威廉一世在征服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集中强大的王权。他曾命令全体封建主向他宣誓效忠,以保证政令统一。1086年,他下令对全国土地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英国当时的大部分土地被封建主占据,广大直接生产者已经沦为依附农民,英国无疑已是封建社会。此后,诺曼人逐渐同当地居民融合。西欧封建制的确立法兰克人占领了罗马奴隶主的地产后,克洛维将其或据为己有,或分赐给亲兵、贵
10、族、教会。此外,也允许各地仍保留着的罗马大土地占有者存在,允许罗马旧日的隶农和奴隶用租佃方式,独立经营农庄上的小块土地。而法兰克农民则过着农村公社生活,公社成员享有宅旁土地的个人所有权,在公有地内耕种一定的份地,并共同使用森林、牧场和水源。6世纪末,法兰克社会急剧变化,土地变成私有财产,因此,一些农民破产,耕地便集中于另一些成员之手,他们也成为大土地占有者。破产的农民,投靠教俗大土地所有者,受其奴役。尚未破产的农民,也因不堪勒索、掠夺和军役,被迫把自己的土地交托给邻近的教俗贵族,请求保护,再从保护人处领取份地耕种,担负一定的租税和劳役,也失去了土地所有权和人身自由,沦为农奴。这样,法兰克国王、
11、贵族、教会、亲兵、农村公社分化出的富有者和保留下来的罗马大土地占有者,就都占有着越来越多的大地产,而法兰克农村公社中破产的和尚未破产的农民、残存的奴隶以及罗马大农庄上保留着的隶农、少数奴隶、贫苦的自由农民,就大量向农奴转化。8世纪中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为使国家长治久安而采取的采邑制,又推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9世纪,封建制度在法兰克境内确立,后来其他西欧国家也先后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一般把9世纪作为西欧封建制确立的开始。西欧中世纪的土地制度中世纪时,欧洲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的土地占有制。从法律上讲,全国的土地都属于国王,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国王把土地分封给臣属,大封建主又把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
12、给小封建主,这样在全国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各级领主按照不同的条件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但是,即使如此,那时候,土地占有制度还带有一些农村公社时期的公有制痕迹。比如,农村广泛实行敞地制,耕地呈现出条块分割状,称为条田。大大小小的土地占有者在其中占有一条或若干条土地,这样的土地布局称为条田制下,农民在什么时候耕种,种什么谷物,什么时候收割,都是由村民先开会决定。收割完毕后,村民有权在地里捡拾麦穗和放牧牲畜。这样的共耕制度不利于那些有进取心的、能干的农民发挥自己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改良耕作制度的愿望受到那些懒散的、能力弱的人的牵制。由于土地比较分散,占有土地多的人,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条田里,而划分
13、条田的田埂更造成土地的浪费。同时,分散的土地也不利于经营管理,耕种时,从一块条田转到另一块条田,很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不高。而条田都很窄,只能顺犁顺耙。不利于土壤的改良。而且,村民耕种时,邻近的土地可能被牲畜践踏,引起纠纷。从水利建设来说,单个的土地占有者也不便于独立采取排灌措施。从牲畜方面来讲,全村的牲畜集中在一起放牧,也容易引起牲畜传染病的传播,并且容易使土地载畜过多,草料不足,使得牲畜营养不良;而不同牲畜杂养,也不利于改良畜种。总之,这种土地制度有很多弊端。特别是对那些土地多的人不利。当时,除耕地之外,还有草地、荒地和林地等组成的公共用地,虽然法律上领主对公共用地有所有权,但习惯上农民在公
14、共用地上享有传统的权利,如可以在公共用地上拾柴、放养家畜、家禽等等。8世纪初,法兰克人受到阿拉伯人进攻的威胁。由于法兰克军队是自由农民组成的,需自备马匹、武器和半年粮食,而社会封建化日益发展,农民更难以负担包括垂至膝盖的铁制网状锁子甲、头盔、铁制手掌套、长矛和剑在内的骑兵装备,国库也没有充足的经费来装备大量的军队,兵源枯竭。查理马特改变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把一部分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连同耕种土地的农民,分封给前线的将领、统治边远省份和镇压部落反叛的官员们,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不得世袭。这种采邑制建立起封者和受封者之间的从属关系。后来,国王以下的封建主也把土地当作采邑分
15、封出去,逐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以国王或皇帝为首,贵族依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之次序互为主从的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越低,人数越多。小封建主从大封建主接受封地,要履行隆重的敕封式,他要跪在领主膝下,把握着的双手放在领主手掌中,宣誓: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然后,领主将一面旗帜,一根木杖,一张契据,或只是一小撮泥土、一小根树枝授给这个附庸。附庸每年必须服兵役约40天,必须为领主作战,在领主被俘需要赎金或有其他需要时,提供钱财。领主要保护附庸不受侵害,解决附庸之间的争讼。在西欧大陆,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
16、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于他的小封建主。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武装,形成封建金字塔,压在广大农奴身上。当时,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主,农奴对份地有较稳定的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农奴还有归个人所有的宅院地和菜地。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农具、家庭手工工具、运输工具和渔猎工具等)、耕畜、家畜和家禽。农奴在人身和法律上都依附于领主,但经领主同意可以结婚,可以向法庭起诉,农奴虽可以被领主买卖、转赠,但不能任意杀死。因此,比奴隶有较高的劳动愿望和兴趣。插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形象地说明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具体情况。西欧封
17、建庄园913世纪是封建庄园的兴盛时期。9世纪起,一种封建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农奴劳役制庄园开始在西欧流行。典型的庄园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这就决定了庄园的土地被划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这些农民中有不少是农奴。封建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种,并在庄园上修建仓库、马厩等,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农奴份地的所有权也归封建主,农奴的子弟在继承份地时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庄园有时是一个村子,但二者也经常是不一致的。庄园的耕地呈条田状插花分布,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互相交错在一起,所以实行强迫轮种。耕地播种后、收
18、割前用栅栏围起,收割以后成为公用牧场。9世纪的王室庄园和大修道院的庄园面积较大,有的占地几千公顷。9世纪以后的庄园一般都比较小。典型的庄园主要集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这些地区并非到处是庄园,西欧其他地区典型的庄园较少。庄园以外的农民也多是封建依附农民,但所受的剥削不同于服沉重劳役的农奴,一般以交纳实物租、货币租为主。在经济上,农奴和其他封建农民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小生产者。他领有份地,使用自己的生产工具耕作,他有独立的经济,有财产,有家庭。农奴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必须在庄园上为领主耕种自营地,而领主自营地的经营不仅以拥有独立经营的农奴作为劳动力,而且完全以封建主的需求来安排生产,农奴没有什么自主权。
19、在封建庄园盛行的地区,劳役是农奴的主要负担。这时封建主的贪欲表现为追求增加农奴的服劳役天数上,而农奴则反对增加劳役。一般来说,农奴劳役的天数总是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方面要保证领主自营地的经营,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分妨碍农奴耕种自己的份地。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劳役的数量往往以惯例的形式加以固定,比如定为每周三天或每月三天等,农忙时再临时增加。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罗马帝国时期,西欧有许多城市,由于长期战乱遭到破坏。封建社会初期,西欧社会经济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铁农具替代了木农具,耕种方法改善,农产量增加。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金属加工、冶金、毛纺织等手工业部门繁盛起来。生产的发展
20、要求手工业者把时间完全用于生产,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接受定货,手工业者开始集中在靠近消费者或销售条件优越的地方,如港湾、渡口、交叉路口、行政中心、城堡寺院附近,这些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形成新的城市。罗马时期留下的城市也活跃起来。11世纪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发展最快的是意大利和法兰西南部。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意大利的城市以威尼斯、热那亚(从事国际贸易)、佛罗伦萨(生产和经营特种专业产品)等最为重要。法国南部的城市有马赛、阿尔勒、纳尔榜等。稍后,在靠近北海岸、莱茵河、多瑙河沿岸,出现了布鲁日、根特、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科
21、伦、斯特拉斯堡等城市。在英国有伦敦、牛津、诺丁汉等。法国首都巴黎也发展为沟通国内外的重要港口,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工商业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封建政权分散,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根据领主权对城市居民进行剥削。如果居民的身份是农奴,还可以要求他们履行农奴义务。城市居民这种低下的地位,不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许多城市用金钱向封建主赎买自由,建立自由城市。居民摆脱农奴身份,不再向领主负担劳役而改交固定的货币地租,并组成城市法庭,审理较小的案件。封建主的特权受到严格限制,城市每年按固定数额向封建主纳税,后者不得再随意设置关卡、不得收市场税、不能
22、有专卖权,也不得欠债不还。有的城市进而得以自己选举市政官员,以城市居民组成的市议会为市政机关,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或自治,一般以赎买为手段,也有极少数居民不得不以武力来争取自由。1112年的法国琅城起义就是一个例子。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一般以封建主或国王颁发的特许证书为凭据。即使是自治城市,在政治上也不能完全摆脱封建主和国王的统治。王权强大以后,政治上趋向统一,城市的自治权都被收回。城市有时还被看成是充当封臣的一个集体,要为封君服军役并履行封臣的其他义务。在城市的印章上镌刻着身着盔甲、骑马执矛的市长形象,使他看起来像一名骑士。封建时代的西欧有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一谚语,
23、说的是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按照惯例取得自由身份。但这不能理解为城市是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对立物。城市同封建主的斗争,只是为了在封建社会内部争取一个较好的地位。在英法王权强化的过程中,城市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国王给封建领主土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证书,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得到了城市的拥护,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一般都支持国王。英、法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以武力进入伦敦加冕为英国国王,而他仍以法国国王附庸的身份在法国享有大片领地。因此,英、法两国为争夺大陆领地长期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与两国的经济发展、王权加强、王位继承等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酿成百年战争(133
24、71453),两国都遭受严重损失。但是法国收复境内的英王领地(只有加来港除外),战后经济恢复、发展,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开始形成,法王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粉碎了勃艮第公爵等大封建主的阴谋活动,合并了他们的领地,基本完成统一。他鼓励工商业发展,财力充足,奠定了君主专制统治。英国约克公爵家族和兰开斯特公爵家族为争夺王权,进行了30年混战,因这两个家族分别以白、红玫瑰为纹章,史称红白玫瑰战争。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旁支亨利都铎最后取得胜利,由于混战中旧贵族大多消灭,亨利在新贵族支持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德意志、意大利的四分五裂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936973年在位)出兵意大利,侵占
25、北部伦巴底地区。962年又因以武力帮助教皇巩固地位,被加冕称帝。习惯上称这个始于962年的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正如伏尔泰所说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没有全国的经济中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也不存在统一的政治机构,帝国境内7大选侯、10多个大诸侯、200多个中小诸侯独立合法化。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解散。意大利北部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在1012世纪发展为城市共和国。它们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和内部领土,彼此经常争战。教皇领地为保持永远独立,利用一切手段阻碍统一。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曾先后处于来自北欧的诺曼(诺曼人意为北方人,指丹麦人和挪威人。)封建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国封
26、建主统治之下,后来又被西班牙统治。马特马特(688-741)出生于法兰克王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法兰克王国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18世纪上半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大量自由农民破产,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法兰克王国的王权衰落。这样,以前只是王室财产总管的宫相,开始插手国家政务,成为实际上的政府首脑。在争夺宫相的过程中,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等三个地方的贵族都推出了自己的宫相候选人。最后,奥斯特拉西亚推选的赫里斯塔尔丕平得到宫相职位,而且是王国唯一的宫相。赫里斯塔尔丕平死后,争夺宫相职位的战争立即展开。马特在奥斯特拉西亚贵族的支持下,打败了其他竞争者的军队,于715年继任为宫相。马特上
27、台后,各地贵族的叛乱仍然不断,而当时东方的阿拉伯帝国势力日益壮大,对法兰克王国形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查理马特依靠奥斯特拉西亚自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平定了各地的叛乱,重新统一了纽斯特里亚、勃艮第和阿奎丹等地。在此期间,查理马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732年,依靠这支骑兵,查理马特打败了入侵的阿拉伯人,收复了被占领土。从此,查理声名大振,被称为查理马特(马特的意思是锤子)。马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
28、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同时,采邑的赐予者也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受领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他还规定采邑不得世袭,只限终身,而且如果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或者死亡,赐予者有权收回采邑,终止封授关系,要是继续以前的关系,则必须重新分封。这次改革,对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和西欧历史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确立了以土地和服役为基本条件的臣属关系,削弱了贵族势力,加强了王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一;采邑制推行之后,中小封建主都要服兵役,他们自备马匹,装备精良,构成了新型的骑兵,奠定了西欧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基础;法兰克王国以后正是依靠这支骑兵,建立起强大的查理曼帝国。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改革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欧洲中世纪那种国王、大封建主、中小封建主之间层层分封的模式,就是采邑制确定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兰克王国的实力大增,查理马特的权势也增加了,他实际上已经超越国王,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事实上,他也为正式接管法兰克王国在作准备。737年,法兰克王国国王去世,查理马特没有设立新的国王,自己直接以宫相的名义管理国家。在此期间,他加强了与罗马教会的联系,取得了教会的支持。740年,罗马教会授予他罗马贵族的头衔,还把尊贵的圣彼得坟墓的钥匙送给他。741年,查理马特逝世,享年53岁。他虽然至死也没有登上法兰克王国王位,但他已经为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