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80.69KB ,
资源ID:213867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3867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Word格式.docx

1、 (2)东汉烧出青瓷,北朝烧出白瓷。 (3)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越窑秘色瓷极为名贵。 (4)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5)明代青花瓷(元代出现)、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9.丝织业: (1)四五千年前,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2)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3)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西汉长安设有东西织室。 (5)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6)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7)明清在苏杭设织造局,丝织品超过前代。 10.历程曲折:东周秦汉发展、魏晋南北朝摧残、隋唐恢复发展、两宋艰难发展、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明代棉布成为主要衣料。11.

2、艰难发展: (1)商代起源,东周繁荣; (2)秦汉至唐,时空受限、艰难发展; (3)隋唐时期,集市发展、柜坊飞钱; (4)两宋时期:空前繁荣、“交子”问世、商税收入,政府财源; (5)元朝大都,国际都市; (6)明清时期:农副产品、成为商品;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12.重农抑商: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2)评价: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了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了封建统治。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3.闭关锁国: (1)含义:清政府主持下严格限制对外贸的经济政策,只留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保

3、护了国家安全。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4.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列强倾销商品(耕织分离)、掠夺原料(农产品商品化)。洋纱取代土纱: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分离。 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耕”与“织”分离。 服从国际市场: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影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 15.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窘境。 (2)概况:时间:19世纪609

4、0年代。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 (3)活动: 以“自强”为旗号: A.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以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为代表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官办企业。 B.筹划近代海防、建设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以“求富”为旗号:A.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 年代,目的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以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天津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湖北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为代表,是具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企业。B.兴办新式教育:创办京师

5、同文馆等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评价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影响: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对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洋务运动的技术诱导。 (2)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区:在东南沿海地区。(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7.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商办

6、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上层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领导了戊戌变法,中下层以孙中山为首领导了辛亥革命。 18.短暂春天(19121919年) 内因: A.政治基础: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B.政策因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C.群众基础: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外因: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和卷烟也有相当发展。 (3)结局: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

7、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19.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年1937年):较快发展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概况: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2)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日益萎缩原因: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沦陷区毁坏或吞并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的办法吞并中国民族企业。b.国民党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概况: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民族资本日益萎缩。(3)抗战胜利后(1945年1949年):陷入绝境。a.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b.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

8、,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20.一化三改:(1)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主体,属于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主要有: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改: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五”计划的两翼,属于变革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农业和手工业都是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让农民、手工业者加入,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国家通过赎买的政策,

9、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2.三面红旗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影响: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2)“大跃进”(发展生产力):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

10、浮夸风)。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1959年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出现的主要原因。 (3)“人民公社化”运动(变革生产关系)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共产风)。人为地主观的变革生产关系,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23.“八字方针”(主要针对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 (1)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结果: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

11、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在两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条件: A.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B.指导思想: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5.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12、改革生产关系中一系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农村改革 内容: A.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B.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意义: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内容:A.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所有制: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

13、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分配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7.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一共四次,鸦片战争以后、辛亥革命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 (1)衣:洋布洋装五花八门(中山装、西服、粗布大褂、旗袍、学生装)灰蓝色调、款式单一(中山装、列宁装、军装)五彩缤纷、款式新颖。 (2)食: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1987年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3)住:西式住宅增加,官员和商人建造洋房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1995年政府还实施“安居工程”。 (4)风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父母之命婚姻自由婚姻法,简约文明休闲娱乐。 (5

15、)铁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修筑的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的铁路。80年代初,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己修建的最早铁路。“九五”末中国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6)公路:20世纪初出现汽车;国民政府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新中国建立密集的公路交通网 (7)水路: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局面;20世纪90年代,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8)航空:1909年冯如制造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新时期中国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9)报刊:19世纪中叶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有外文报中国丛报和

16、万国公报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最早)和申报。70年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报纸昭文新报问世。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宣传各自基层的政治主张。20世纪前期中共的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党报党刊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学术报刊光明日报文汇报。 (10)影视:1905年定军山的拍摄,中国电影事业起步;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问世;渔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中国电视业诞生。 (11)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

17、“第四媒介”(其他三大媒介:报纸、广播和电视),1994年中国加入。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世界历史部分) 世界历史部分注释 1.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 2.新航路开辟A.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C.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D.思想动力: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A.客观条件: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丰富。 B.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时间人

18、物支持国开辟的航路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欧洲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欧洲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欧洲非洲(好望角)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3)结果: 葡萄牙、西班牙从海外掠夺了大量的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荷兰、英国、法国等也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 欧洲人称新航路开辟过程为“地理大发现”。 (4)影响: A.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 a.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a.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

19、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体。 b.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早期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扩张 条件:A.地理:荷兰濒临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经济: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 C.技术:荷兰人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 D.政治: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成立荷兰共和国。 表现:A.成立殖民公司:政府特许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B.参与殖民掠夺:在非洲、亚洲和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结果:17世纪的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条件:利用得天独厚的地

20、理环境,地处大西洋沿岸。 B.政治: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C.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D.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殖民战争: A.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B.17世纪中期,经过三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 取代了荷兰海上殖民强国地位,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C.18世纪中期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 (3)世界市场的拓展 途径:A.海外贸易:抢劫和欺诈是惯用手法。

21、 B.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C.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 D.贩卖黑奴: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 殖民扩张的影响 A.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B.对西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C.对世界市场: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4.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基本条件:A.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B.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积聚了丰厚的资本。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D.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动力)。 (2

22、)进程: 开始: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工业生产的变化: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类跨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中期后向欧美各国扩展。经济基础 A.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B.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C.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

23、发挥重要作用。 D.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E.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上层建筑 A.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步伐加快。 (4)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A.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B.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C.资产阶级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形

24、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 A.对西方: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 B.对亚非拉: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冲击了被征服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C.对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5.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条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浪潮的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逐渐确立。 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很多研究成果被迅速运用于市生产。 (2)成就和发明成 就发 明电

25、的广泛应用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创制和使用 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相继出现。化学工业 在石油和煤中提取化学物质作原料,制成了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钢铁行业 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钢铁取代了原来的木材和铁。 (3)影响 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生产结构: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生产组织形式: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形成了垄断组织。 世界体系

26、: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4)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成生产结构巨变,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的同时,使生产的规模及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出现: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些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从而形成了垄断组织。A.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各国为了满足资本家对攫取高额利润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纷纷加强侵略和扩张。 C.垄断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5)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背景 A.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B.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表现 A.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