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6.69KB ,
资源ID:213520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3520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质量防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质量防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1、3基层施工质量通病3.1现象3.1.1掺灰计量不准确。3.1.2土块过多、过大。3.1.3灰土过干或过湿。3.1.4灰土色泽不均、有轮迹、鼓包。3.2原因分析3.2.1石灰质量差,钙镁含量低,达不到三级灰50和 60的要求。3.2.2拌和不到位,不均匀。3.2.3管理人员未经试验计算或虽经试验计算但对操作者交底不清。3.2.4土料粘性大、含水量大、结块,不打碎即拌和灰土。3.2.5灰土拌和过程中,含水量控制不好;或是拌和后存放时间过长,摊铺碾压不及时,含水量蒸发过大;或是所取土料过湿、遇雨,在含水量超大的状态下碾压。3.3预防措施3.3.1严格控制石灰材料的质量标准,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

2、为。3.3.2加强对进场材料的二次复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3.3.3土块过大、过多,必须打碎后再对灰土进行拌和。3.3.4灰土在拌和时,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 2,碾压时含水量应符合最佳含水量要求,保证灰土基层的密实度。3.3.5土源集中,采用机械拌和。3.3.6标准击实试验数据应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同进行试验。3.4二灰碎石施工质量通病3.4.1混合料配合比不稳定3.4.1.1现象厂拌混合料的石灰比及含水量变化大,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混合料色泽不一,含水量多变,在现场碾压2 3 遍后,出现表面粗糙,石料露骨或过份光滑。3.4.1.2原因分析 石场供应碎石级配不准确,料源不稳定,料堆不同部位的

3、碎石由于离析而粗细分布不均,影响配比。 粉煤灰及消解石灰含水量过大,影响混合料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 拌和场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不准,含水量变化对重量影响未进行修正;计量系统不准确或仅凭经验按体积比投料,甚至连续进料和出料,使混合料配合比波动增大。3.4.1.3预防措施 必须按实际材料进行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石材强度、压碎值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采购时应按规定采购,进料时进行抽检,符合要求后使用。 拌和场应设堆料棚,棚四周要有排水设施,使粉煤灰内水分充分排走。消解石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30左右,呈粉状使用。 拌和场计量设备应准确,对各种原材料按规定的重量比计量,确保混合料配合比的准确性。混合料

4、拌制时,拌和机应具备联锁装臵,即进料门和出料门不能同时开启,以防止连续出料,造成配合比失控。3.4.2混合料含水量不稳定3.4.2.1现象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匀,忽高忽低,无法正常摊铺、碾压,影响对设计标高、平整度、压实度的有效控制。3.4.2.2原因分析 消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或偏小,失去控制。 混合料拌制时,加水过多。3.4.2.3预防措施1 混合料的出厂含水量应控制在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上浮2 5的范围内,根据天气情况(气温、晴雨)取值。 生产场地应搭建能存放部分石灰、粉煤灰防雨棚,有利于含水量的控制。当露天堆放的石灰、粉煤灰含水量偏大时,棚内材料可作备用。 根据粉煤灰、石灰以

5、及碎石的实测含水量及时进行修正,使水灰比稳定。3.4.3混合料离析3.4.3.1现象混合料粗细料分布不均,局部骨料或细料比较集中,骨料表面无细料粘附或粘附不好,造成了平整度不好和结构不均匀。3.4.3.2原因分析 混合料拌和时,含水量控制不好,过干或过湿。 混合料机拌时间不足,粗细料未充分拌匀。 混合料未按规定配比进行拌和或者石料级配不好。3.4.3.3预防措施 混合料在拌和时,石灰、粉煤灰的含水量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拌和时间应不小于30s,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 控制好石料的级配,若级配有偏差,应通过试验进行调整。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检测试验工作必须符合有

6、关规定的要求。3.4.4混合料摊铺时骨料分配不均匀3.4.4.1现象摊铺机或推土机摊铺后,两侧骨料明显偏多,压实后,表面呈现露骨,或粗细料集中现象。3.4.4.2原因分析 出厂混合料不均匀,或运输与倾卸过程中产生离析。 混合料摊铺中,大粒径石料被搅到两侧,而细集料集中在中间,摊铺宽度越宽,混合料含水量越小,粗细料分离越明显。3.4.4.3预防措施 进混合料前,应先对供料单位原材料质量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和工艺进行试拌和复验,保证出厂混合料均匀,含水量合适。 摊铺机摊铺时,分料器内应始终充满混合料,以保证分料器转动时混合料均匀搅动。 摊铺机摊铺的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器最大摊铺宽

7、度的2/3,摊铺速度不大于4m/min 。 用推土机摊铺时,必须用刮平机配合作业。 人工找补时,要认真按规范操作,多余的粗料应摒弃。3.4.5混合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表面灰浆过厚3.4.5.1现象1 混合料碾压时不稳定,随着碾轮隆起,出现“弹软 ”现象。 混合料碾压成型后,表面灰浆过厚。3.4.5.2原因分析 下层出现 “弹软 ”,承载力不足。 混合料含水量偏大,细料过多。 压路机过振。3.4.5.3预防措施 铺筑混合料前,必须对下基层进行检测,达到质量要求后才能铺筑。 在拌制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尤其是混合料中的二灰用量及含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接近最佳含水量( 2 -1%)时

8、进行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尤其在进行振动碾压时,应防止混合料冒浆,否则应采用静压,防止过多的二灰浮至表面。3.4.6基层平整度3.4.6.1现象 混合料碾压后,平整度不好,不符合质量标准。 混合料没有强度即遭重载车辆碾压,使基层表面出现车辙,深度达57cm。3.4.6.2原因分析 摊铺时不能匀速行驶,没有连续供料,停机点往往成为不平点。由于分料器容易将粗料往两边送,压实后形成骨料集中现象,影响平整度。 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匀、离析、粗细不均,对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 下基层不平,混合料摊铺时表面平整,但压缩量不均匀,产生高低不平。 三灰碎石基层强度未达到强度标准。3.4.6.3预防措施1

9、摊铺机铺装时要保证连续供料,匀速摊铺,分料器中的料应始终保持在分料器高度 2/3 以上。2 下基层的平整度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3 各道工序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基层强度未达到标准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4.7混合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不足3.4.7.1现象 养生期满后,混合料不成板体,有松散现象,其强度不符合要求。 纵向裂缝。3.4.7.2原因分析 采用了劣质石灰,或含灰量低。 养护不到位,覆盖不严密,浇水养护不及时。 气温过低时铺筑混合料,影响了强度的增长。 混合料碾压时,含水量过小,碾压时不成型,影响强度的增长。 碾压遍数少、机具吨位低导致压实度不足,混合料不结板体或板体强度低。 分

10、幅施工时,接茬未处理好。3.4.7.3预防措施 石灰应采用三级以上的块灰,充分消解。 加强养护工作,培训操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养护的重要性和养护标准。 混合料施工时,环境气温应控制在10以上。 混合料碾压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避免过干或过湿,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达到密实度的要求。 分幅施工时采用阶梯型搭接。4.沥青砼面层4.1横向裂缝4.1.1现象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呈贯穿整个路幅或部分路幅现象。4.1.2原因分析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沥青未达到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

11、桥梁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沉降。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反射至面层。 施工程序不规范,地下管线设在三灰碎石基层,导致半刚性基层不连续,即便使用水泥砼加固,但线性膨胀不一致。 温度应力作用。4.1.3预防措施 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 充分压实横向接缝。 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 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再改为纵向碾压。 设计者应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按本地的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沥青类型。 桥涵或地道箱涵两侧填土应分层充分压实,软土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 对基层要加强养护,避免在上基层进行各种管线的埋设。 对已

12、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灌注封缝处理,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层。4.2纵向裂缝4.2.1现象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4.2.2原因分析 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发生沉陷。 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4.2.3预防措施 施工组织时应做好机械的准备工作,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凑,确保热接缝。 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若采用撼砂回填,应采用中、粗砂,且应使用振捣棒撼实),密实度必须达到要求。 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与老路一致,厚度略厚;路基、基层等应密实、稳定,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老路两侧壁

13、应涂刷粘层沥青;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充分压实。4.3车辙4.3.1现象路面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 轮迹处下陷,轮迹两侧伴有隆起, 形成纵向带状凹槽。尤其是在路口刹车频率较高的路段较易出现。4.3.2原因分析 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不良,矿料级配不好,细集料偏多,集料未形成嵌锁结构。沥青用量偏高,沥青针入度偏大或质量不好。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未充分压实,在车辆反复荷载作用下,轮迹处被进一步压密而出现下陷。 基层或下基层、路基软弱,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继续压密或产生剪切破坏。4.3.3预防措施 粗集料应有较多的破碎裂面(应选用反击破碎石),沥青砼中的粗集料应形成良好的骨架作用,细集料充分填充空隙,沥青混合料

14、稳定度及流值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城市主、次干路应进行车辙检测, 普通沥青砼路面动稳定度不小于800 次/mm,改性沥青砼路面动稳定度不小于2400 次 /mm。 设计者应根据本地施工时气候条件确定合适标号的沥青。 施工时,必须按照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碾压。各结构层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随机抽检进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4.4 壅包4.4.1现象沿行车方向或横向出现局部隆起。壅包较易发生在车辆经常启动、制动的地方,如车站、交叉路口等。4.4.2原因分析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偏高、细料偏多,或在底层洒布的粘层油量过大。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热稳定性不好,不足以抵抗行车引起的水平力。 面层

15、摊铺时,底层未清扫或未喷洒透层油和粘层油,致使路面上下层粘结不好。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匀,局部细料集中。 基层或下面层未经充分压实,强度不足,发生变形位移。 陡坡或平整度较差路段,面层沥青混合料容易在行车作用下向低处积聚而形成壅包。4.4.3预防措施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控制细集料的用量,细集料不可偏多,沥青用量不可过多。 在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下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均匀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确保上下层粘结牢固。 各基层要充分压实,确保密实度、强度和平整度。 在主干道红绿灯交叉口处考虑选用路面砖等新型材料,改善传统面层结构。4.5路面沥青砼松散掉渣4.5.1现象路面施工完成后,局部未能碾压密

16、实,呈松散状态,开放交通后,有掉渣现象,严重时出现坑洞。4.5.2原因分析 低温季节施工,路面成型较慢或成型不好;材料运输保温不好,沥青混合料低于摊铺和碾压温度;找补过晚,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在行车作用下,嵌缝料脱落,轻则掉渣,重则松散脱落。 沥青混合料炒制过火,沥青结合料失去粘结力。 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潮湿或含泥量大,使矿料与沥青粘结不牢;冒雨摊铺,沥青粘结力下降造成松散。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偏低、细料少;人工摊铺搂平时粗料集中,表面不均匀,呈“睁眼 ”状。 在路面使用过程中, 溶解性油类的泄漏、雨雪水渗入,降低了沥青的粘结性能。4.5.3预防措施 控制好每个施工环节(材料运至工地、摊铺、

17、碾压、终碾)的温度,并做好测温记录。 沥青混合料应做到快卸、快铺、快碾压。 加强对来料的检查工作,如发现有加温过度材料或在雨天时,应禁止摊铺。 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应对集料等加强检测。4.6路面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4.6.1现象 使用摊铺机或人工摊铺,两幅之间纵向接茬不平,出现高差或在接茬处出现松散掉渣现象。 两次摊铺的横向接茬不平,有跳车现象。 路面与边石或其他构筑物接茬部位有轮迹现象。4.6.2原因分析纵向接茬不平。一是由于两幅虚铺厚度不一致,形成高差;二是两幅之间每幅边缘油层较虚,碾压不实,出现松散、出沟等现象。 接茬部位,压路机未贴边碾压,亏油部位又未及时找补,造成边缘部位不平、松散、

18、掉渣或留下轮迹。4.6.3预防措施纵横向接茬应保证使两次摊铺虚实厚度一致,碾压一遍后若发现不平或有涨油、亏油现象,应立即补充、修正,冷接茬要刨立茬、刷边油,使用电烙铁(喷灯)将接茬烫平后再压实。 边石根部和构筑物接茬部位,应采用小型压路机(夯实机)责成有经验的专人进行压(夯)实。 终碾后使用胶轮压路机。5.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平顺5.1现象路面上的各类检查井较路面呈现高差,井周路面下沉、破损。5.2原因分析5.2.1各专业的井盖、井室标准不一致,井圈高度不够,加固砼的作用不大。5.2.2施工放样不仔细,检查井标高偏高或偏低,与路面衔接不齐平。5.2.3检查井基础下沉,其周边回填土及路面压实不足,

19、交通开放后,井周路面逐渐下沉。5.2.4井壁及管道接口渗水,使路基软化或淘空,加速下沉。5.3预防措施5.3.1设计部门(含各专业管线设计部门)应适当加大检查井井圈高度,保证砼的加固作用。对排水偏口、大圈的井壁厚度予以加大,可将井圈直接埋在偏口的井壁中,使井圈安装更加牢固。5.3.2保证井圈周边加固板按设计标高,坚实、平稳、紧密地座在砼找平层上。加固板上要预先抹上高标号细石砼(或环氧胶泥),既保证检查井圈与其紧密结合,又能通过调整细石砼(或环氧胶泥)的厚度来控制检查井的标高。5.3.3采用膨胀螺栓或钢筋将检查井与加固板牢固连接,抵抗车轮对检查井的冲击荷载,防止检查井在冲击荷载的作用下发生位移。

20、5.3.4采用小型压路机沿检查井周边进行碾压,确保检查井周围沥青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待面层砼铺设结束、小型压路机也碾压结束后,再用18t 压路机在此处进行正常碾压。5.3.5管线施工工期应符合设计程序,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保证密实,且回填材料要符合要求。5.3.6各专业的检查井施工,应严格按照 检查井设计与施工标准图集(HDBT2004-001 )要求,凡是在车行道的各种检查井必须采用钢筋砼结构。其他道路的砌筑检查井必须保证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和质量标准要求。5.3.7 管道接口处施工时,要确保不渗水。6.附属工程6.1边石线形不顺、破损6.1.1现象边石不直顺,转弯处不圆顺,干研缝边石破损6

21、.1.2原因分析 边石线型不好。放样拉线不准,施工时又未进行调整;二边石加工时转弯半径控制不准。 干研缝边石遭轻微碰撞造成边角破损。6.1.3预防措施 施工人员在放样时应做到准确无误。 事先在现场将转弯处边石放大样,再进行边石加工。 机动车道上禁止使用干研缝边石。6.2人行道土基不夯实,水泥砼基层不密实、不平整,人行道渗水性不良6.2.1现象 人行道开槽后,原有土基不碾压,树坑等构筑物周边不夯实,呈松散状态。 水泥砼基层在浇注砼时,不进行平板振捣,随意摊铺,导致水泥砼基层不平整、不密实,影响路面砖的铺筑。 人行道雨水渗透能力差,雨量较大时形成积水。6.2.2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重主体

22、、轻附属,没有认识到人行道土基与基层的重要性。 人行道砼基层未考虑渗水设施。6.2.3预防措施 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教育,提高其质量意识。 凡铺筑人行道路基层时,应采用平板夯振捣。 基层砼浇注时,应适当预留渗水孔,保证有一定的雨水渗透能力。6.3路面砖6.3.1现象 路面砖砼不密实,强度不足,在运输过程中缺棱掉角。 路面砖饰面层强度不足、厚度不均或不够、耐磨性差,道路通行后出现麻面现象。 路面砖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面层褪色,颜色不一。 几何尺寸超差。6.3.2原因分析 路面砖生产企业使用劣质材料,以次充好。 路面养生时间不够或不注意养生。 路面砖饰面层应是1.52.0cm 彩色砼,但有的产品只是

23、在砼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彩色水泥浆。 施工单位选购价格低廉或不合格的路面砖。6.3.3预防措施 路面砖生产企业应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生产,砼配合比应准确,必须保证路面砖强度。确保 1.52.0cm 的彩色砼厚度。 施工单位采购路面砖时,应选用合格产品。 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对路面砖的质量标准予以明确规定。6.4路面砖与边石衔接不平顺,缝隙过宽6.4.1现象1 铺砌路面砖与边石顶面出现相对高差。 路面砖与边石间缝隙过宽或宽窄不一,影响观感质量。6.4.2原因分析1 对边石顶高程和平顺度控制不好,铺砌路面砖时,只注重砖的平整度,对铺砖高程控制不准确。 边石的几何尺寸超差,顺直度较差,导致路面砖与边石间缝

24、隙宽窄不一。6.4.3预防措施选用合格的边石,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培训,强化观感质量控制意识,对路面砖高程及边石直顺度应严格控制。6.5路面砖与检查井、路灯底座或其它突出物周边不圆顺、不平顺6.5.1现象 铺筑路面砖时与检查井、路灯底座或其它突出物周边不圆顺,有缝隙或两者间不平顺。 路面砖与突出物衔接处用水泥砂浆抹面,表面出现收缩裂缝。6.5.2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不使用专用切割机具。 检查井标高不准确。 砂浆抹面的作法不当,或养生不及时。6.5.3预防措施 路灯与检查井周边宜采用专用、异型预制盖板与路面砖衔接。 检查井在铺砌路面砖前应调整好标高。 路灯、树坑嵌缝处选用塑性较好的材料嵌实,如沥青膏等

25、。6.6无障碍通道6.6.1现象 无障碍通行通道止步、转向标志不全或缺失。 通道没有形成连续,影响使用功能。6.6.2原因分析施工时未按相关无障碍规范实施。6.6.3预防措施施工时严格按相关无障碍通行规范执行。二、管道工程7.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7.1现象7.1.1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7.1.2管材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易产生漏水。7.1.3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7.1.4检查井井壁和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7.1.5预留支管封口不密实。7.1.6管底外皮和基础、包角之间漏水。7.2原因分析7.2.1地基软弱处理不到

26、位,或基础强度不足,产生不均匀下沉。7.2.2管材生产质量差。7.2.3管道接口填料及包角砼施工质量差7.2.4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7.3预防措施7.3.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处理,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7.3.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7.3.3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坑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 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7.3.4选用合格管材并要求厂家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7.3

27、.5加强对管材的进场检验,管材表面应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现象。7.3.6安装前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停止施工,待进行可靠处理后方可使用。7.3.7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7.3.8在平口管对接接口处先进行密封止水,再进行抹带处理。7.3.9砌堵前应把管口0.5m 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7.3.10砌筑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有良好的稠度。7.3.11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双面施工。抹面应按 5 层防水施工法施工。7.3.12检查井砌筑之前应进行封砌,保证质量。7.3.13闭水试验发现渗水时,应先在渗漏处一一作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 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处理后再做试验,确保闭水合格。8检查井8.1现象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安装质量差,井内爬梯随意安装,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8.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