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51KB ,
资源ID:213374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3374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穴位敷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穴位敷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法。临床观察发现,采用穴位贴敷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1、敷涌泉穴法: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可引热下行。2、敷神阙穴法: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可健脾益气。3、敷百会穴:适用于痰湿眩晕,可化痰除湿。耳穴贴压耳穴贴压:在耳穴表面敷贴压丸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一、适应症1、疼痛性疾病 如各种扭伤、头痛和神经性头痛等。2、各种炎性疾病 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等。3、功能紊乱性疾病 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症、多汗症、月经

2、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等。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6、其他 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二、选穴原则1、按相应部位选穴 当机体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2、按脏腑辩证选穴 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辩证取穴。如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等。3、按经络辩证选穴 即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

3、“膀胱”或“胰胆”穴,压痛取“大肠”穴等。4、按西医学理论选穴 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两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上与西医学理硷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其功能,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5、按临床经验选穴 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痫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治疗腰腿痛。三、操作方法压丸所选材料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小米、绿豆、白芥子等一剂磁珠。临床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应用前用沸水烫洗2分钟,晒干装瓶备用。应用时将王不留行耔贴附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自

4、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刺激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证宜强刺激法。四、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因耳廓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有伤面和炎症部位禁止压丸。2、对于扭伤和运动障碍的患者,压丸时应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甚压丸。 。4、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伴有高度贫血、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者不宜行强刺激法。头 针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头针的理论依据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

5、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标准头穴线均位于头皮部位,按颅骨的解剖名称分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现根据我科实际运用情况介绍以下两条标准线:1、顶颞前斜线:头顶部侧面,从前神聪(习惯上取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贯穿督脉、足太阳、足少阳三经。功能主治:治瘫痪病症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者,分5等分,上15治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治上肢瘫,下25治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硬化等。2、顶颞后斜线:项颞前斜线后一寸,治瘫痪病症以感觉障碍为主者,分5等分,上15治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中25治上肢感觉异

6、常,下 25治头面部感觉异常。二、头针的适应症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偏瘫、肢体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眩晕、耳鸣、癫痫、脑瘫、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三、头针的操作方法1、体位 根据病情,明确诊断,选定头穴线。取得患者合作后,取坐位或卧位,局部常规消毒。2、进针 一般选用28-30号长1.5-3寸的毫针,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相应深度。3、针刺手法 一般以拇指掌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

7、转2-3分钟,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按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有助于提高疗效。4、起针 刺手夹持针柄轻轻捻转松动针身,押手固定穴区周围头皮,如针下无紧涩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慢出针,出针后需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四、头针的注意事项1、因为头部有毛发,故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感染。2、由于头针的刺激较强,刺激时间较长,医者必须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防晕针。3、婴儿山于颅骨缝骨化不全,不宜采用头针治疗。4、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溢血引起有昏迷、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须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如困脑血栓形

8、成引起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治疗。凡有高热、急性炎症和心力衰竭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5、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故出针时必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6、头穴标准弦上除用毫针刺激外,尚可配合电针、艾灸、按压等法进行施治。电针疗法电针疗法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点两种刺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一、操作方法1、配穴处方电针的处方配穴与针刺法相同。一般选用其中的主穴,配用相应的辅助穴位,多选同侧肢体的1-3对穴位为宜。2、电针法方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应后,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有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意接在两个

9、针柄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在5-20分钟,用于镇痛则一般在15-45分钟。如感觉弱时,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后再行通电。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器退至“0”位,然后关闭电源歼关,取下导线,最后按一般起针方法将针取出。二、作用和适应范围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电针的适应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泛。临床常用于各种痛证、痹症和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一剂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行疾病等,病可用于针刺麻醉。常用的电针输出波型为疏密波、断续波和连

10、续波三种。1、疏密波 是疏波、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型,疏、密交替持续的时问各约1.5秒,能克服单一波型易产乍适应的缺点。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2、断续波 是有节律的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波型。断时,在15秒时间内无脉冲电输出;续时,是密波连续工作1.5秒。断续波型,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3、连续波 亦可叫调波,是单个脉冲采用不同方式组合而形成。频率有每

11、分钟几十次至每秒钟几百次不等。频率快的叫密波,一般在50-100次秒;频率慢的叫疏波,一般在2-5次/秒。可用频率旋钮任意选择疏密波型。高频连续波易以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低频连续波,短时兴奋肌肉,长时抑制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及慢性疼痛等。三、注意事项1、电针刺激两较大,需要防止晕针,体质虚弱、精神紧张者,尤其应注意电流不宜过大。2、调节电流量时,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折针。3、电针仪最大输出电压在40瓦以上,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毫安以内,防止触电。4、毫针应检查针柄、针体质量,针柄表

12、面氧化则不导电,针体有折痕等则不宜用于电针治疗。5、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尤其是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应禁止应用电针。在接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量宜小,切勿通电太强,以免发生意外,孕妇亦当慎用电针。6、应用电针要注意“针刺耐受”现象的发生,所谓“针刺耐受”就是长期多次反复应用电针,使机体对电针刺激产生耐受,而使其疗效降低的现象。7、电针仪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如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查修理后再用。拔 罐 法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燃火、抽气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一、

13、留罐法准备工作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抽气罐、95乙醇浸润的棉球、镊子、火柴或酒精灯等。操作方法及步骤l、选择部位。2、用镊子夹l3个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3、将罐留置一定时间,一般10一15分钟后起罐。4、起罐时先用左手握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l、拔罐治疗室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防止晕罐,如有晕罐可参照晕针处理。2、根据病情与施术要求选择适当体位与罐的规格,充分暴露应拔部位,有毛发者应剃去,拔针罐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3、选好体位,嘱患者体位应舒适,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14、。4、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要少,留罐时间宜短,否则难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应消除其畏惧心理外,拔罐数量与时间也宜少宜短,待适应后复诊时再酌增。5、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稳、准,拔多罐时间距离应适中,过远影响疗效,过近易痛易落。6、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二、走罐法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凡士林、用95乙醇浸润的棉球、镊子、火柴或酒精灯等。1、选择部位2、先在罐口或欲拔部位涂一些凡士林。3、用镊子夹1-3个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3、起罐时先用左手握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边

15、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1、只适宜脊背、腰臀、大腿部。2、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3、以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为度。三、闪罐法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用9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镊子、火柴或酒精灯等。1、选择部位。2、用镊子夹l-3个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然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l、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2、以皮肤红润、充血甚或淤血为度。四、刺血拔罐法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95乙醇浸润的棉球、7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镊子、三梭针、皮肤针、火柴或酒精灯等。2、在应拔部位消毒。3、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16、或用皮肤针叩打后使皮肤出血。4、用镊子夹l-3个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再应拔的部位上,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2、起罐时先用左手握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然后用7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将所拔部位和罐内的血迹擦拭干净。五、留针拔罐法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95乙醇浸润的棉球、7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镊子、毫针、火柴或酒精灯等。2、进针,并在得气后将针留置穴内。3、用镊子夹1-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针刺的部位上,一般针刺后拔罐留置5-10分钟。l、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

17、轻、快。3、起罐时先用左手握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然后将罐起下并将针拔出。刮痧疗法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治疗盘、刮具(牛角刮板、瓷匙等)、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或药液、必要时备浴巾、屏风靠等。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

18、位,冬季注意保暖。3、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4、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5、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耍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6、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 -10条,每条长6 -l 5cm。7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真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部位刮20次左右。8、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9、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1、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

19、均不宜用刮痧疗法。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3、刮痧后嘱忠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中药直肠滴入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有肛门注入法和直肠滴注法。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1、中药直肠滴注法治疗盘、灌肠筒或输液器一套、弯盘、肛管(1416号)、石腊油、棉签、止血钳、输液架、橡皮单、治疗巾、水温计、中药汤剂、量杯或量筒、卫生纸、必要时备屏风等。1、灌肠前嘱病人排尽大、小便。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3、视病变部位协助病人

20、取左侧或右侧卧位,用小枕抬高10 cm,挚上橡皮单和治疗巾,露出肛门。4、测量药液温度(3941)入输液瓶或灌肠筒内,挂在输液架上。润滑肛管前端,肛管连接输液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约1015 cm,松开血管钳,调节滴数。5、药液滴完,夹紧输液管,拔出肛管,用卫生纸轻揉肛门处,帮助衣着,整理床单位。嘱病人尽量保留30分钟以上。1、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病人禁用。2、下消化道出血、妊娠妇女等禁用。3、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量要少。4、灌肠时间以睡前为宜,并减少活动。附: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中风病中药保留灌肠由直肠直接吸收药物,使药物不经胃消化作用,对胃无刺激,无口苦,

21、药物直达,减少中间环节。1、脑梗塞灌肠方:川牛膝30g 姜黄30g 莪术30g 南五加皮30g 川牛膝30g,苦甘酸平入肝肾经,活血化瘀,补肝肾,引血(火)下行,所含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降压利尿,促进炎性肿胀吸收。姜黄30g,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行气。所含姜黄素降脂,增加心肌血流量及纤溶酶活性,抗炎抗聚。莪术20-30g,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化瘀,所含莪术双酮增加免疫,抗聚抗栓。南五加皮30g辛苦温,益肝肾,所含亚麻仁油酸、棕榈酸调整血压,增强免疫,抗疲劳,增强大脑皮层抑制作用。2、脑出血灌肠方:牛蒡子30g 川牛膝30g 珍珠母100g 泽兰叶20g 水牛角30g 大黄30g 郁金

22、30g牛蒡子30g,辛苦寒,归肺胃经,疏风散热解毒,所含牛蒡子甙抗炎,增强免疫,利尿降颅内压。(注:若胃寒可不用,改用南五加皮20g)川牛膝30g,苦甘酸平,入肝肾经,活血化瘀,补肝肾,引血(火)下行,所含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降压利尿,促进炎性肿胀吸收。珍珠母100g,咸寒,归肝心经,平肝阳上亢,重镇安神,所含碳酸钙、镁镇静强心。泽兰叶20g,苦辛温,归肝脾经,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所含挥发油强心利水可控制梗塞半暗带水肿。用法:浓煎,直肠滴入,插入肛门15-20cm,量150mI,保留时间越长越好。10天为1个疗程。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

23、统方法。具有扶正驱邪、健脾和胃、散寒止痛、疏筋活络、导滞消积等功效。l、操作手法介绍临床最常用的八种手法(1)滚法:术者右手四指并拢微屈,拇指自然略外展,以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掌指关节处接触推拿部位,以腕关节的连续外旋动作行推拿治疗。本法着力深透,多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满部位。(2)推法:术者手掌贴于推拿部位上,以掌根、大鱼际、小鱼际为着力点,作直线单向摩擦,或回旋动作,亦可双手同时向两边分向推动。本法适用于身体各部。(3)一指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贴于推拿部位或穴位,通过腕部摆动或拇指屈伸作有节律的运动。本法要求操作时使病人有透热感或传导感,运用于人体各个部位。(4)拿法:用拇指指腹及食指

24、、中指指腹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相对,拿捍推拿部位的肌肉、筋膜,作提起、放下的活动,动作要求和缓,用力须由轻到重。本法适用于颈项、肩背、腹部和四肢等处。(5)、按法:用拇指、掌面或肘部在推拿部位按压。根据着力部位不同,轻重不一,可分按、点、压不同手法,统称按法。此法要求用力要稳,轻重适宜。适用于人体各部位。(6)摩法:以术者的掌面或手指指腹,贴于推拿部位,以前臂带动手掌作环形移动。此法要求动作快而有节奏,每分钟保持在80120次,使肌肤深层有感应,体表无不适感。多适用于胸腹部。(7)揉法:以术者手掌的大鱼际或掌根、拇指指腹,着力于推拿部位,以腕关节或拇指掌指关节作回旋动作,要求用力适度,缓急均

25、匀,适用于全身各部。(8)捻法: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相对捻动推拿部位。要求用力均匀,捻动灵活、缓和。本法多适用于四肢小关节。2、操作要求(1)熟练。要求根据不同病证,熟练选用相应手法,熟练掌握常用手法的基本要领,动作准确,用力均匀,手法柔和,避免缓急不匀,轻重不均现象。(2)持久。每次推拿时间必须符合要求,每疗程推拿次数必须坚持进行,避免敷衍了事,任意缩短时间,减少次数而影响疗效。3、护理(1)行推拿治疗前,向病人作好解释,消除病人紧张心理,取得病人配合。(2)推拿操作时应摆好病人体位,以病人舒适、不易疲劳、操作方便为宜,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初次行推拿手法时,应尽量采用轻手法,以后根

26、据病人适应情况逐渐加大手法力量。体质瘦弱者,手法宜轻。个另病人按摩后第二天皮肤出现青紫现象,可改用轻手法或改换推拿部位。(4)腰骶部、腹部按摩时,先嘱病人排尿。(5)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肿瘤、皮炎等禁止按摩,孕妇及妇女月经期禁按腹部、腰部、臀部。中风患者的康复肢体功能训练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尽早开始主动性、预防性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功能和能力碍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和补偿,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新参与家庭及社会活动。一般遵照康复医嘱进行治疗及保健。应该避免错误的训练方法,避免过度用力及紧张。避免疼痛及疲劳。以患者主动训练为主,家人可参与治疗。患者家属要正视问题,面对现实

27、。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应鼓励患者尽量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充分考虑患者的方面的特殊需要,为他们的正常生活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家庭的一切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注意:患有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中风患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慎重过择训练方!协助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予以保护及帮助,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并可引起对患侧的注意。在移动患者身体时,避免强拉患侧上肢,否则容易引起肩的疼痛和半脱位。在协助患者穿衣等活动时,避免从手脚开始不正确地将患肢抬起,应保护临近的关节。一、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长期卧床患者一般2-3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可以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又可以避免压疮的形成。1、仰卧位:头

28、偏向患侧,掌心向上,手自然伸开,不能开可放一布卷隔开。2、患侧卧位: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手心向上,健腿上。3、健侧卧位:患侧肩向前伸,不能垂下手腕;患侧髋向前,膝徽屈。二、翻身患者应尽快学会翻身,可以避免压疮形成,同时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正确的交叉握手姿势!患侧大拇指在上!1、从仰卧位翻向患侧卧位:举起交叉手,屈膝,将上肢摆向健侧,再向患侧摆动依靠惯性翻向患侧。2、从仰卧位翻向健侧卧位:用健手托住患肘部,将健腿插于患腿下,在身体旋转时用健腿搬动患腿翻向健侧。三、正确的坐姿l、床上坐姿:下肢自然伸直,双手交叉放于桌面上。2、椅子上坐姿:足平放在地面上,双手交叉。能抑制患侧上肢的屈曲痉挛足下肢的伸展,有利于患侧下肢的负重。四、坐位平衡训练要点:患侧上肢向身体外后方伸直,掌心向下支撑在椅子用健手将物品从患侧向健侧转移:还可以投球、扔沙包等或坐位时将身体向患侧移动或向键侧移动。五、卧位与坐位的转换健侧卧位岂侧E肢被于收部一健幔插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