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43.88KB ,
资源ID:213338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3338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福州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调研测试Word文件下载.docx

1、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知识点】宋明理学【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明末清初时期李贽的典型的思想观点,当然也就是不符合宋明时期理学思想观点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另外三个选项都是典型的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选项4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2、C D【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主要是因为其自身学说不断调整适应了统治的需要,其正统地位的确立也是统治者大力倡导的结果,所以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遭遇过佛教思想的挑战,排除有的选项【答案】B5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试题

3、解析】此题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忠、孝、廉、节、义”,而经世致用强调的是研究学问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因此排除D项;根据题干中的“影响着炎黄子孙”,而仁政学说与天人感应主要强调的是统治者,因此排除A、B两项。综上所述,只有C项符合题意,因为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还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故选C6. “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A.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

4、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的讨论的话题是治国理念。太子认为“持刑太过”,反对严刑酷罚,提出“宜用儒生”,实行仁政。汉宣帝认为“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主张外儒内法,因此选择A。材料和教育、儒生的地位无关,排除BD。C史实错误,排除。故选A【答案】A7.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陆九渊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由此可见二者争执的关键是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

5、否存在的问题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朱熹与陆九渊的思想主张,即理学和心学。朱熹的观点是客观唯心论,主张以物穷理;陆九渊的观点属主观唯心论,主张以心穷理。二者的区别在于如何认识世界。故A正确。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8.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被称之为国粹剧种,黄梅戏、越剧、豫剧、昆曲等百花齐放、斗艳舞台。下列关于戏曲艺术表述正确的是A黄梅戏牛郎织女的剧名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经济的特征B杂剧窦娥冤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C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可以体会京剧唱腔艺术的魅力D京剧样板戏一度独霸舞台主要是因其国粹魅力吸引广大观众

6、【知识点】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戏曲文化的准确掌握。黄梅戏牛郎织女的剧名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A符合题意;元杂剧窦娥冤深刻地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集中书写了窦娥的反抗和悲剧,是对黑暗势力的血泪控诉,而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型时期,排除B;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黑白无声影片,是无法体会京剧唱腔艺术的魅力,排除C;京剧样板戏出现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它一度独霸舞台是当时革命斗争与巩固政权的需要,“国粹魅力吸引广大观众”表述不合史实。9. 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逸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从题材上看,多为

7、神怪、爱情等诸类,着重表现人情世态。这反映出当时A.统治阶层重视文学的发展 B.小说成为传播民俗的媒介C.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变化 D.社会心态的世俗化平民化【知识点】文学成就【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从题材上看,多为神怪、爱情等诸类,着重表现人情世态”可知C正确。选项A中“统治阶层”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选项B中“传播民俗”与题意无关;选项D中“世俗化平民化”错误,故选C10.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在本质上共同反映了A资产阶

8、级反封建的要求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试题解析】此题属于比较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解答此题需关注关键词“本质”,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文艺复兴矛头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B项错误。故选C。A项错误,

9、明清思想家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制度的高度;D项错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应该出现在宋朝时期。故选B11百家争鸣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处于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C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百家争鸣出现,文艺复兴时期处于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借古典文化弘扬人文主义,抨击宗教神学,因此A符合题意;BCD都是只符合文艺复兴而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12

10、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宗教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题中材料,马丁路德认为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题干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反对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可以看出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宗教信仰,而是反对教会利用宗教信仰来控制束缚人性等,故 A错;材料体现了在宗教信仰过程中人

11、与人、人与教会的平等,打破教会对人的束缚,故 B 正确。C错误,宗教改革旨在反对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没有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错误,材料中无从体现1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要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18世纪末”,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欧洲在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掌握国家政权,经济上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迫切

12、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18 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B符合题意。而A是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因素”;18世纪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意不合。14关于三民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C.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D.是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知识点】孙中山三民主义【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三民主义的掌握情况。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而中国第一次提出

13、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所以C不正确。其它选项符合三民主义。15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知识点】毛泽东思想【试题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时间信息的提取,“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是指

14、19世纪末到1920年。选项所述的内容必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间,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在1927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因此C错误。AB项正确,由君主立宪的道路到民主共和的道路最后选择了走俄国人的路;D项正确,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的体现16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衔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是,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

15、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进一步消灭了等级观念,贵族头衔成为无用之物。因此材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A。其它各项均错误17.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见解、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这一事例集中体现了A.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 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C.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D.近代政坛政客投机钻营【知识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试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梁启超的活动。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

16、,梁启超坚定自己的“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为达到这一目的,随着形势的变化其见解和行为也有所变化,即“维新保皇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体现了梁启超为达到救国救民之目的而进行的不懈探索与斗争,故A正确。18. 1905年8月,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孙中山的此观点体现了A. 鲜明的中华民族意识 B. 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C. 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 D. 执着的民主共和精神【试题解析】此题考查三民主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驱除鞑虏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体现了狭隘的

17、民族国家观念,故B正确。选项ACD与题意不符,均排除19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知识点】维新思想【试题解析】本题围绕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关系命题,首先要搞清楚这两派的异同: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在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政治这些大方向性问题上是一致的,他们的区别在于维新派主张改良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和民主共和。所以两派的主张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而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同工

18、”:都主张学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0.“一直以来,人们信奉的是上帝创造万物,物种各从其类繁殖,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理沦从此改变了这种认识。”材料中的“理论”A.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实验科学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C.促进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 D.促进了人类对于自身的新认识【知识点】进化论【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进化论,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

19、,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依据“一直以来,人们信奉的是上帝创造万物,物种各从其类繁殖,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理论从此改变了这种认识”可知这一理论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故D正确。其它选项与进化论无关,均排除2116世纪初,西欧各国的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A宗教改革的冲击 B罗马教皇的感召C人文主义的传播 D启蒙运动的开展【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艺复兴,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解题关键:

20、“16世纪初”“宫廷生活”“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结合所学知识,ABD都发生在16世纪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均排除。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符合题干内容,故选C22.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想 D.人类已经进入理性时代【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布鲁尼所处的时代(14、15世纪)及其观点可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人文

21、主义思想对历史研究影响很大,故C项正确。A项的宗教改革是在16世纪的德国发生的,D项的“理性时代”是更晚的启蒙运动的产物,故这两项错误。仅仅凭题干材料布鲁尼的观点无法得出B项结论。23. 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知识点】启蒙运动【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蒙运动的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在新航路

22、开辟之前,15世纪初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地理大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1517 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起点;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运动。故ABD错误,所以答案选C24下列四副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A格尔尼卡 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日出印象【知识点】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试题解析】解答此题需要对近代西方绘画的流派及它们的特点有所了解,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识图辨别能力。A 项是20 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画家西班牙的毕加索的作品,出现最晚,是正确选项。B项是 19

23、 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画家俄国列宾的作品。C 项是19 世纪前期法国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D 项日出印象是19 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25. 一个画家曾为法国鲁昂大教堂绘制了三十余幅画作,其中有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鲁昂大教堂,傍晚时分等。他曾给妻子的信中写到,面对同一个景物每天都会有一些头天末曾见到的新发现,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根据这种创作风格,该画家应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立体派【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对同意事物由于观察的角度,时间不一

24、样,画家描绘出的是不一样的画作;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光学的发展而兴起的是印象主义画派,体现了光与色的结合。二、非选择题部分(26小题14分,27小题16分,28小题11分,29小题9分,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

25、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6 分)【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

26、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台所学知识,即可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答案】(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

27、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27.(16分)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为何“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又为何“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材料二 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2)写出一个符合材料二“过渡人”特征的人物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材料三 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潮流中。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