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3.13KB ,
资源ID:2132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32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床医学传染病期末考试重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床医学传染病期末考试重点总结.docx

1、临床医学传染病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临床医学传染病期末考试重点总结一、总论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显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和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体)感染过程中的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内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数量,变异性传染性病的发生机制中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代谢改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

2、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二、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的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发疹: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黏膜疹),水猩天麻斑疹伤寒二、病毒性肝炎 重要!乙肝二对半: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现症感染,感染时即出现) HBsAb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抗

3、体(现无感染,保护性。HBsAg清除后出现) 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病毒高复制,感染时即出现) HBeAb 抗乙型肝炎e抗原的抗体(病毒低或无复制,HBeAg清除后出现)HBcAb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抗原(病毒复制,感染时即出现)“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病人处于无症状携带或者肝炎活动状态。“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低复制。抗病毒免疫相对强,肝炎多静止。黄疸鉴别:主要鉴别要点为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表格看另外资料)重型肝炎(肝衰竭):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的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

4、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照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00ml/24h,肾功能未见改善;多尿后期:尿量3000ml/24h,肾功能改善。可出现出现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继发性感染和继发性休克。恢复期,尿量2000ml/24h,精神、食欲基本恢复,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诊断:流行病学资料鼠类接触史;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早期3种主要表现:发热、毛细血管损伤、肾损伤;病程的5期经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液浓缩、异淋出现,血小板减少;尿常规:大量蛋白;血清学检查;RT-PCR检测HV病毒RNA。鉴别诊断:发热期:与流感、

5、流脑、恙虫病、登革热、伤寒、钩体病(发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败血症等鉴别;休克期:与感染性休克等鉴别少尿期:与急性肾炎,其他原因所致肾衰鉴别;明显出血者: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原因所致DIC鉴别。治疗: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对症治疗,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发病4天内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减轻外渗(降低血管通透性VC)、改善中毒症状(物理降温。防止大汗;地塞米松)、预防DIC(降低血液粘滞性: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4小时内血压稳定;适

6、量:晶胶结合,平衡盐为主)、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溶液)、改善微循环(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少尿期:治疗原则稳:稳定内环境(控制补液,低蛋白饮食),促:促进利尿(呋塞米),导:导泻(甘露醇口服、硫酸镁、中药大黄),透: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恢复期:治疗原则:补充营养、恢复工作、定期复查。九、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典型经过为四期:初期,13天,起病急,体温12天达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多有神情倦怠和嗜睡。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有颈强

7、直及抽搐。极期,第410天,突出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及脑部损害症状,经过“三关”高热(是乙脑必有表现。体温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抽搐或惊厥(由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引起)、呼吸衰竭(主要是中枢性呼衰,呼吸表浅,节律不整)高热、抽搐、呼吸衰竭为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相互影响,呼吸衰竭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还伴有意识障碍(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多在病程10天内天出现。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如伴脑疝则表现:面色苍白,喷射呕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小儿有前囟突出,视乳头水肿。可有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受损眼球震颤、瞳孔扩大或可缩小,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

8、植物神经受损尿潴留、大小便失禁。恢复期,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但重型患者需1-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表现为低热、多汗、神志迟钝、痴呆、吞咽困难、失语、瘫痪等。经积极治疗,多在6个月内恢复。后遗症期,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以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积极治疗,可部分恢复。癫痫可持续终生。高热处理:尽可能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30%50%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药物降温为辅:氨基比林口服;安乃静成人12支,小儿10 mg/kg,肌肉注射,也可以50%安乃静滴鼻。亚冬眠疗法:用于高热并抽搐频繁的患者,氯丙嗪与异丙嗪各0、

9、5-1 ml/kg肌注或静滴每46 h可重复给药,可连用35d。一、艾滋病诊断:ELISA法测血清、尿液、唾液或脑脊液抗HIV可获阳性结果,主要查血清gp24及gp120抗体,其阳性率可达99%。ELISA抗体检查结果须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确认。抗病毒治疗的原则(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持续抑制血浆病毒载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和维持免疫功能;阻断HIV传播,唾液、尿液、汗液不传播HIV三、伤寒 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7-14天。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初期:为病程的第1周,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热度呈阶梯形上升,可伴有全身疲倦、乏力、头痛及

10、胃肠道症状。极期:为病程的第2-3周。持续发热高热,多呈稽留热;明显的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内毒素作用,抑郁为主。相对缓脉,不明显;玫瑰疹,在病程的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压之褪色,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消化系统症状:腹部隐痛,便秘多见,可有腹泻,多为水样便。肝脾大。缓解期:为病程的第4周,体温逐步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恢复期:为病程的第5周,体温正常,肝脾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病情恢复后逐渐回复到正常,复发时再度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诊断和评估病情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血培养在病程的1-2周阳性率最高,一般选择骨髓培养,

11、阳性率高,有助于诊断。粪便培养主要用于观察疗效,第3-4周阳性最高,两次培养阴性即可停药。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及肺炎,溶血性尿毒素综合征。诊断:伤寒接触史,夏秋季发病,持续发热1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食欲下降、腹胀;胃肠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大。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更有利于诊断。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外周血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试验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治疗: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氯霉素:敏感地区仍为首选;三代头孢:头孢曲松等;总疗程:体温正常后7-14天。痊愈标准:热退,并发症

12、恢复,嗜酸细胞计数正常。四、霍乱 发病机制:霍乱弧菌突破胃酸屏障,进入小肠穿过肠黏膜的黏液层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下大量繁殖,并产生霍乱肠毒素细胞内cAMP浓度持续升高隐窝细胞分泌,抑制绒毛细胞吸收引起严重水样腹泻。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多为突然发病。典型分为三型:泻吐期,无痛性腹泻,不伴里急后重,米泔样便,无粪臭,大便量多、次频。先泻后吐,喷射状,次数不多,少有恶心。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继之为米泔水样。无发热。脱水期,脱水轻度(失水1000ml):皮肤粘膜干燥,弹性稍差;中度(失水3000-3500ml):弹性差,尿量减少;重度(失水4000ml):皮肤干皱,声音嘶哑,可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

13、智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容”极度无力,尿量明显减少。肌肉痉挛:低钠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低血钾: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律失常。尿毒症、酸中毒:呼吸增快,意识障碍。循环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恢复或反应期,症状逐渐消失,反应性低热:循环改善后肠毒素吸收增加。干性霍乱起病急骤,尚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中毒性休克,死亡率很高。补液原则: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提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起辅助作用。五、细菌性痢疾 病原学:志贺氏菌属,又称痢疾杆菌,G-杆菌,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福氏群(B)为主、内毒素是主要致病因子,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外毒素又成为志贺毒素,有肠毒性、神经毒性和细胞毒性。外界环境生存力强,可生成1-2周;对一般消毒剂敏感临床表现:一、急性菌痢,可分为4型。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度,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和出现腹痛腹泻,1-2天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10余次至数次,此时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中毒性菌痢,以2-7岁儿童多见,疾病急剧,突起畏寒、高热、病势凶险,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分为三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