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用爱欲来实现所谓的个性解放。在男权社会下,婚姻还是束缚女性希望得到解放的囚笼,是窒息生命欲望的坟墓,所以大多数的爱情与婚姻都充满悲剧性。然而,中国社会经历了哟偶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女性文学中的婚恋小说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也就是当代女性文学中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的婚姻观和追求爱情与婚姻的和谐。在到现在的21世纪,女性逐渐确立“和而不同”的现代思维方式,因此,女性要建立传统婚恋伦理观的“现代”的独立、平等、自由观念的婚姻关系。关键词:女性文学,婚恋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自我意识AbstractThe C
2、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in the May 4 movement, said to female literature had to say that womens love and marriage. Ancient Chinese womens low social status, marriage rights is entitled to have social status, nowadays, women tend to be equal. Historically, wome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marr
3、iage reflects on women self-awareness enhancement, the social ladder. Modern women yearning to pure and beautiful love, marriage freedom, against old-fashioned arranged marriage, bold pursuit of free will, love freedom, freedom of marriag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ursuit of fem
4、ale liberation, with lust to achieve the so-called liberation.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marriage or bound women want to be liberated, is choking its grave, so the life desire most of love and marriage are filled with tragic. However, Chinese society has experienced yo accidentally reform and open
5、ing up towards the world, peoples ideology, concept of value has been changed huge change, in this context, the female literature is the romantic novel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n contemporary female literature is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interwoven with the marriage, and
6、 the pursuit of love and marriage harmony. Now in the 21st century, to gradually matured women and different modern way of thinking, therefore, women should establish traditional marriage ethics modern independence, equality, freedom concept marriage relationship. Keywords: Female literature marriag
7、e equality, freedom, liberation, and self-awareness目 录摘要.1Abstract.2前言 综述中国百年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5一、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6(一) 时代背景.6(二) 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6二、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8(一) 时代背景.8(二) 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8三、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13(一) 时代背景.13(二) 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13四、 中国21世纪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15(一) 时代背景15(二) 现如今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15结论 从女性文学中婚恋观发展看女性社会地位
8、.17注释.18参考文件.19谢辞.19前言中国百年文学,涌现出了大量的女性作家和作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古至今,女性的思想意识和对婚姻恋爱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文学作品成为她们思想意识的文字载体。中国的女性文学从“五四”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是“五四”女性文学的第一声号角,女作家们几乎不约而同地从最能体现女性人格女性人权的婚恋题材入手,着力表现女性的命运和情感,大胆肯定女性爱的权利,爱的要求,勇敢地抨击男权中心社会禁锢女性的种种封建伦理道德。从20、30年代她们欲爱不敢,欲恨不得的感情和向往纯真的爱情,让今天的我们透过她们去领略超越那个时代的女人的爱欲、自由、理想和痛苦的
9、真实。到现代,她们更为关心的是个人的愿望与欲望的实现与兑现。在文学作品中,大量作品中有这强烈的悲剧意识。强势的个人展现与稀薄的社会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巨大的精神压抑下,女性开始从同性友谊中寻找寄托,因而,同性关系中充斥着暧昧的迷雾,她们更像是一群天然自在的“个人化”写作者。再到当代,随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发生改变,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婚恋题材空前繁荣。理想婚姻观和现实婚姻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男权思想统治的大环境下,女性试图寻求男女两性平等。在两种婚姻观的碰撞下,女性开始走向追求和谐婚姻观的思想道路。总的来说,这时期的女性婚姻观融合了婚姻、情感与两性。进入21世纪,女性向往打破门当户对
10、的传统的婚恋观,建立婚恋伦理观的“现代”的独立、平等、自由观念的婚姻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婚姻与爱情也被打上了经济的烙印。婚姻不再是只在爱情的基石上建立,现实的生活给了女性现实的观念,房子,金钱注入婚姻的考虑范围。在商品经济背景下人们的婚恋观,性观念空前解放,社会上产生了“小三”的特殊情感群体,这种现象引起饿了当下人们关注。女性以抛弃爱情、婚姻、家庭为代价换取的独立表演。女作家在其作品中不再守望爱情,而是肯定自我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在自我经验感受中努力开辟健康快乐的精神图景,寻求两性共建的和谐婚恋观。一、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一) 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大发展
11、,欧美各国妇女运动蓬勃开展,逐渐形成妇女解放的世界潮流,冲击了封建的伦理道德秩序。女性几千年的沉寂,第一次掀起中国妇女解放的浪潮。一批知识女性,在中国女性群体还未觉醒的情况下率先醒来,冲破了封建家庭的牢笼,投入“五四”的潮流,发出掌握自己命运的呼声。“五四女性文学是中国知识女性灵魂苏醒的一次歌唱;是五四女作家群体关注中国女性命运,呼唤中国妇女解放的第一次合唱”。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种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为女性创作提供了写作环境。(二) 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婚姻观 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以婚恋问题为关注的重点,围绕着婚恋主题,女性文学一方面表达了对纯美爱情的大胆追求,
12、另一方面表达了与旧式婚姻制度抗争的决心和勇气。1. 至纯至美的爱情观“五四的产儿”庐隐的女性文学作品是这一时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她的小说象牙戒指讲述了一个凄美哀艳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沁珠赴京求学,与自己父亲的学生伍念秋深陷情网,后得知伍念秋已是有妇之夫,为维护自身尊严和保全对方家庭,沁珠与伍念秋断绝交往,此事成为她内心永不痊愈的伤痕。后来沁珠遇上了青年革命家曹子卿,在曹的追求下,沁珠对曹子卿也产生了好感,但对伍念秋的情感使她很难将爱情交与他人,可她又需要新的情感来抚慰旧伤,这种矛盾心态贯穿了两人爱情的始终。一方面沁珠爱曹,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这种爱不纯,里面参杂着别的成分,最终曹服毒死于医院,沁
13、珠也在哀悼与愧疚中度过了短暂的人生。这篇写实小说表现了新女性的爱情观。书中在沁珠与伍念秋分手后在曹子卿的热烈追求下对好友素文说了这样一段话,“就是没有伍那一番经过,我都不愿轻易让爱情的斧儿砍毁我神圣的少女生活。你瞧,常秀卿现在快乐吗?镇日做家庭的牛马,一点得不到自由飘逸的人生,这就是爱情买来的结果呵!仅仅就这一点,我也永远不做任何人的妻。那么像我们这种女子,谁甘心仅仅为了结婚而牺牲其他的一切呢?曹呢,不能说没有感情,那只因他待我太好了,由感激而生的爱情罢了”。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沁珠对爱情和婚姻有自己的想法,对爱情,沁珠特别重视爱的纯净,不参杂同情,感激的成分;对婚姻,她注重自身的感受,不愿做婚
14、姻的奴隶。文中有一段有趣的情书,“我最尊敬,最爱慕的女士:将来的博士夫人,哈哈,你真该向我贺喜,我现在已得到大阴国家尔顿大学的博士学位了!这一来合了女士结婚的条件,快些预备喜筵,不要辜负了大好韶光,正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呢!你的爱人某某人。”是对这些“男的要的是美貌,肉感,女的呢?求的是虚荣,享乐男女之间的交易”的不懂得爱情的人的嘲讽,这与沁珠的爱情婚姻观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沁珠对爱情的至纯至美。即使被人骂为“妖女”,“专门玩弄男人”,宁可承受与曹的感情纠扯,曹殉情而带来的悲伤,也不愿意委屈自己的爱情。在沁珠的思想中,爱情是神圣不可抹煞的,不可取代,不含杂质的一种独立的感情。虽然小说
15、的结局不完美,但却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女性对至纯至美爱情的颂扬。 在女性文学中,不仅表现了女性对纯美爱情的讴歌,也感受到了她们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冯沅君在旅行中描述了“我”与恋人结伴旅行的浪漫经历。她笔下的爱情是非常美好的,“我们”的爱情“也只是限于相偎倚时的微笑,喁喁的细语,甜蜜热烈的接吻吧。我知道别的人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饮食男女原是人类的本能,大家都称柳下惠坐怀不乱为难能,但坐怀比较夜夜同衾共枕,拥抱睡眠怎样?不过我以为不信我的话的人并不是有意轻蔑我们,是他不曾和纯洁的爱情接触过,他不知道爱情能使人做他爱人不同意的事,无论这事是他怎样企慕的。冯沅君认为纯洁的爱情不仅要婚前自律,更要有双方的
16、相互欣赏,理解和尊重。冯沅君对爱情的纯洁感,尊严感和神圣感是排除性关系来衡量。2.向往婚姻自由,向旧式婚姻制度发起攻击在封建统治时期,中国女性长期处在封建顽固之家或中下层社会旧式婚姻制度的压迫下。没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女性的精神和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迫害。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女性中,迫切的要求反对包办婚姻,主张恋爱自由,向旧式婚姻制度发起反叛。冯沅君的隔绝、隔绝之后两篇小说,以表姐的爱情悲剧为原型,展现了一个勇敢地向旧式婚姻抗争的新女性形象。女主人公隽华幼年由父母订婚,后与士轸相恋,隽华为逃避婚姻,六年不曾回家。后返回家中,却被母亲强迫履行婚约,无奈之下,隽华与士轸双双服毒自尽。隽华与她母亲是矛盾
17、冲突的两端,隽华代表了思想上受到新文化洗礼的新一代女性,她母亲则是封建专制文化的旧式的中国女性。隽华珍惜与士轸的爱情更注重自由,“生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以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说的亢奋有力,表现了隽华向往婚姻自由,向旧式婚姻制度发起反抗的决心。隽华用生命向旧制度,旧思想宣战。冯沅君塑造的为爱情奋勇抗争的隽华形象,大胆书写爱情的风格,反映了时代尖端的女性对爱情的热烈呼唤。中国近代女性文学的婚恋观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即讴歌至纯至美的爱情观,也有对旧的婚恋制度的反抗。这一时期女性对爱情有了新的诠释。象征着女性将要告别传统的旧的爱情观念,树立自身意志下的爱情观,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爱情婚姻观。二
18、、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五四”以后的女性文学创作,随着时代的进展,吸取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文化和文学方面的许多成分。丁玲的“莎菲式”叹息和无奈,女作家们觉醒后以自我的主题意识开始了对女性命运和社会问题的一系列探索和思考,从而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大道的基石。(二) 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婚恋观1. 独立自主的恋爱观 丁玲以一篇莎菲女士的日记在文坛引起轰动,她将自己对女性的思考与时代的感悟投射在创作中。理想中的爱情终究会在现实中碰壁,恋爱至上主义者的爱恋最终幻灭。丁玲通过莎菲来表达自己的恋爱婚姻观,“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
19、他,我要他无条件的奉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接受了新思想的莎菲的爱是对受压抑的女性正常生理欲望的张扬。表现了一个女性正常的爱欲与个性解放自觉地结合起来,用表现爱欲来实现所谓的个性解放。当莎菲知道云霖和毓芳谈禁欲式的爱情时,莎菲嘲笑他们,“这是禁欲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的身体?为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为什么在两人还没睡在一个被窝里以前,会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担心的事?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她认为既然敢于否定“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教条而自由恋爱,就不应该压制住这爱的表现。所以莎菲在追求凌吉士的过程中,大胆的赤裸裸的表露自己爱欲的冲动。当莎菲发现凌吉士
20、卑琐的灵魂后,她毫不留情地离开了他,莎菲拒绝了怯弱的苇弟,也拒绝了凭骑士般风度吸引她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凌吉士,这也看出莎菲所追求的是男女之间正常的情爱,这不仅是本能欲望的宣泄,更是作为主体的自由价值的实现。在那个时代的莎菲们不满现状,不安庸俗,不甘沉沦,用理想爱情来编织自己的梦想,用肉欲的满足感来填补自己的空虚。2. 对男权社会的控诉 在丁玲眼中,婚姻总是不幸的。婚姻不仅不是女人寻求自身幸福的精神家园,而且还是束缚女性希望得到解放的囚笼,是窒息生命欲望的坟墓。丁玲的小说阿毛姑娘讲述了乡下女孩阿毛嫁人后的婚姻生活。阿毛的婚姻是旧式的婚姻,对阿毛来说,不管是陌生的丈夫,还是以后的婚姻生活都
21、使她感到不安与恐惧。“被所谓的陌生男人,也就是自己的丈夫拥抱,鲁莽的接吻时的陌生与恐惧一切的人都非常使她害怕,无论她走到什么举方,都带着恤怯的心”。当阿毛踏入夫家时也就是踏入了自己的婚姻,一切都是陌生的。作者一系列的描写突出了阿毛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小说起初,婚姻生活中新鲜的事物使阿毛过得还算幸福,但往后,矛盾不断出现,当看到别的女人穿的光鲜亮丽时,自己非常羡慕,并幻想着要是自己的男人要是有钱了,自己穿的不会比她们差。所以“阿毛对小二是比以前更温柔了,总承着他的意思去做事,谁料得定小二将来不发财,不把他老婆打扮起来呢?阿毛总幻想到有那么一天”。阿毛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也渴望被爱,但当她偶尔产生
22、了想同丈夫亲热一下的念头,却被丈夫看作是不要脸的淫妇行为,而且遭到丈夫的打骂。从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她发现自己所羡慕的婚姻幸福的女人其实都是悲苦的,幸福只是在别人看来的,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最后,幸福梦想破灭,阿毛以死来结束这无望的婚姻。3. 悲剧式的爱情与婚姻在女性文学作品中,大部分的作品都充满了悲剧感。作为女作家,张爱玲的的小说更热衷于婚姻与爱情题材,她在作品大多着眼于错误的婚姻选择所带来的精神重创和悲剧性,张爱玲表达了一种婚姻悲剧观,在情欲世界里窥视男男女女的挣扎和角斗,并进行人性的婚恋观的探索。 (1) 悲剧式交易性的婚恋关系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极少拥有纯真浪漫的爱情,她们的爱情
23、婚姻纯粹为了谋生,是生存的筹码。婚姻是双方权衡利益下的交易,在这场交易中,爱情婚姻成了女性谋生的工具,张爱玲通过小市民无奈的婚姻爱情告诉我们:人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一层温情的面纱,为了生存而成家,婚姻也只是一种交易,充满悲剧感。就如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无爱的爱情传奇;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梁太太嫁给一个年迈耳顺的富人,“专等着他死掉”;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娇蕊是“心如公寓,谁都可以住”;金锁记中的七巧还用她一生的青春换来了一把黄金枷锁。小说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一场经过各种权衡之后没有爱情的爱情交易。白流苏抢走了妹妹相亲对象范柳原,两人几经波折最终走到了一起。虽说两人修成正果,但谁又能确定白流苏真的
24、能得到幸福呢?娇蕊也被振保爱过,可是在社会上是不会认同他们的爱情的,于是,他抛弃了娇蕊。这些女性都努力的争取自己的命运,但是观念的局限性使她们把追求幸福的欲望都寄托在了男人的身上,婚姻成为了女性生存的筹码。“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了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范柳原用这句话讲明了女人、婚姻与经济的关系。白流苏极力争取的婚姻是功利化的,是没有爱情的空城,范柳原意在求欢,白流苏旨在生存,这是女性根本的悲哀。维持无爱的婚姻就要有丰厚的经济靠山,女性群体在经济上对男性的过度依赖,就注定了她们被囚禁在婚姻的
25、经济锁链中。从张爱玲笔下不幸的婚恋关系,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人生的苦难和不完美,女性的意志和努力总归于失败,因此打上了悲剧意识的烙印。(2) 虽然有爱情,却无关婚姻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与娇蕊先是偷情,后来娇蕊真的爱上了振保,要与自己的丈夫离婚,和振保在一起,但振保怕娇蕊毁掉自己的前程,在世俗和功利的进攻下,他放弃了娇蕊,选择了另一个女子结婚。在现实的社会中,爱情只是昙花一现,一旦涉及现实的婚姻,便不得不考虑现实的干扰。另一方面,在爱情中,男人的退缩使女人对婚姻感到失望。在无关金钱、权力、社会地位的情况下,男人口口声声地说着我爱你,一旦牵涉到金钱、权力、社会地位,男人们会义无反顾的把所爱的女人
26、抛弃。(3) 爱情与婚姻是错位的矛盾体婚姻本死美好的,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婚姻是无爱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嫁给了瘫痪的“二少爷”做了太太,她的婚姻是无爱的,可她却偏偏爱着小叔子。但当她知道小叔子想图谋她手里的金钱时,心理残存的一点爱意也荡然无存了,七巧只剩下了一副麻木冷酷的骨架,一心一意的做了金钱的奴隶。半生缘中曼桢与世钧相知而相恋,爱的纯,爱的真,爱的无物。但曼桢被姐夫凌辱后,带着满腹的辛酸和屈辱找世钧时,世钧却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匆匆与翠芝结婚。世钧与翠芝的婚姻是无关爱情的,翠芝也不爱世钧,她爱的是叔惠。这时的爱成就不了婚姻,不要妄想用婚姻来锁住别人,锁住爱情,否则,只能是使自己毁灭。然而,无爱
27、的婚姻是一种永远的妥协,加重了爱情与婚姻的悲剧效果。4. 理想遇挫的复归女性文学中的畸恋中国古代女性之间的同性恋情在生活中是被人们否定的,在文学创作中是被隐匿的,即使到了现在这样开放的年代,同性之恋也还是被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五四”以后,作家逐渐在作品中注入同性情谊的叙述,因此在女性文学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婚恋观。庐隐的小说丽石的日记写的就是一种非常态的同性友谊,虽然主人公丽石和沅青交朋友的初衷并非爱情,但从丽石的日记中看出沅青的一切行为都在影响着丽石。在冬至节沅青送来红梅,丽石是“心潮波涌,入梦仍难”,两天后,在学校听某博士讲演时不期而遇沅青,丽石便开始疑心,这时的心情丽石在是“晚饭懒吃,独
28、坐沉思,想到无聊的地方,遂忆起佛经所说:菩萨畏困,众生畏果,我不自造恶果,安得生此恶果?从此以后,谨慎造因吧!情感的旋涡里,只是愁苦和忌恨罢了”。次日醒来发现沅青的来信,就觉得昨天的忏悔真是多余的,有了沅青的感情慰藉,丽石“心境开朗,觉得那庄严的松柏都含着深甜的笑容,景由心造,真不错”。在丽石病好后,沅青来看她,她们在屋里围着火炉清谈,谈到两人的长久计划,将来共同生活的乐趣,这使丽石作了一夜快乐的美梦,回思梦境,正是丽石平日向往的生活,待沅青不曾来,丽石又觉得苦闷,当丽石收到沅青要去天津的信时,丽石更是觉得恹恹懒动,但接到沅青回京的电话时,便“心怀开放了”。最后丽石收到了沅青的分别信,信中说她
29、们理想的生活被人们所不容,沅青的母亲不许她与丽石结婚,看完信丽石是彻底的失望,心里只有怨艾!丁玲的早期作品暑假中和岁暮中出现了一群女同性恋者,有承淑和嘉瑛、春芝和德珍、赵少芳和梁玉兰、玉子和娟娟、佩芳和魂妹等。在以男权文化为主的社会里,女性在婚恋上要求充当恋爱和婚姻的主体来寻求个性解放。而当这种意愿遇挫后,同性恋就是女性选用逃避生存处境的消极抗争方式。但同性恋无论是追求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还是迷恋于肉体色欲,她们的结合还是不被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她们的畸恋也无法抵制男性的诱惑,就像暑假中因为明哥,德珍和春芝的关系破裂;承淑时常想起相爱过的表哥,甚至后悔错过了矮小的小学教员。岁暮中佩芳因为魂妹爱上了一个男人,她们之间不断争吵而产生隔阂。丽石和沅青的同性恋倾向,承淑和嘉瑛、春芝和德珍、赵少芳和梁玉兰、玉子和娟娟、佩芳和魂妹的同性恋关系都是无法为社会所承认的,在强大的社会伦理作用下,沅青最后回归传统,丽石却还在畸恋中苦苦挣扎。当丽石收到沅青与她表兄结婚的信时,便陷入了绝望,“恨不得立刻与世长辞”。“沅青她极和我表同情,因此我们两人从泛泛的友谊上,而变成同性的爱恋了”,这种弱弱联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性情谊之间的异化。由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性,知识女性之间的感情联结更多的是出于本能的反应。但这种畸恋在苦闷情绪消停后,她们会觉得自己成熟了。没有男人的家庭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