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111.62KB ,
资源ID:212671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2671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希腊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希腊文档格式.docx

1、此外还有大理石等石材。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相对富庶一些,如雅典的银矿就对古典时期雅典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希腊半岛的海岸线非常曲折,几乎所有城邦距离海洋的距离都不超过 40公里。对当时的希腊人来说,半岛上惟一的交通途径是崎岖的泥路,陆路交通既缓慢又艰难,而且非常昂贵,多数希腊人很少远离家乡。那些为数不多的旅行者多走海路。希腊商人将地中海当作是与埃及、近东等地区联系的便利通道。但是海上航行有许多风险,如海盗、风暴等,而且整个冬季风暴不止。即使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水手们也会尽量停在港湾里过夜以求安全。公元前 8 世纪的诗人赫西阿德说,商人们需要靠航海来谋生,因为收入对贫穷的濒死者意味着生命,但在波浪

2、中丧生也是一种可怕的命运。希腊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潮湿多雨,夏季干燥。冬季只有高山地区有雪,大部分地区几乎不下雪,但是也会有大风和寒冷的天气。每年的降雨量很不一样,农业收成不稳定,时好时坏,干旱和洪涝经常造成农业欠收。希腊人自己认为除了偶尔的自然灾害之外,当地的气候是全世界最理想的。亚里士多德相信气候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命运,希腊的气候不冷也不热,对希腊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都很有好处,他们能保持自由,并创造出最好的政治制度;如果他们能在自己内部保持政治上的统一,他们就能够征服整个世界。古代爱琴文明古代爱琴文明由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组成,其中克里特文明发生较早。在荷马史诗中,诗人称当时的希腊人为“

3、爱琴人”(Achaeans),这是“爱琴文明”或“爱琴海”等称呼的来源。由于谢里曼等考古学家的大胆推测和孜孜不倦的追寻,爱琴文明在 19 世纪末才首次向世人展现,证明西方人代代阅读、字字珍爱的荷马史诗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场景,爱琴文明把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文明公元前6500年开始,古代希腊地区已经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活动,他们在文化上与小亚细亚和西亚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相似,都崇拜类似的“地母神”等。公元前2000年,印欧民族的一支阿卡亚人经由巴尔干半岛进入希腊,他们后来以迈锡尼为中心发展起来。而在此之前,文明中心是爱琴海诸岛中最大的克里特岛。克里特岛人凭借地理位置的优

4、越,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海上贸易强国,其贸易的范围包括埃及和西亚的古文明地区,不过主要还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沿岸。奥德赛中描述克里特是一个美丽而富庶的岛,位于“酒绿色的海中央”,居民稠密,有 19 个城市。克里特岛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很好。岛东西长约 250 公里,南北宽约 12 60 公里,岛上土地肥沃,草木繁盛,适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有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来自小亚细亚。克里特文明分为早王宫时期(公元前 2000 前 1700)和晚王宫时期(公元前 1700 前 1400)两个阶段。在公元前 1700 年,岛上各处的王宫建筑全部被毁,原因可能是距此

5、 60 公里的铁拉岛发生了火山喷发;但很快新的王宫又修建起来,规模更大,更为壮观。公元前1400年,各处王宫再次被破坏,有学者认为这一次是因为印欧语系的阿卡亚人入侵所致。如上所述,阿卡亚人是第一批来到希腊的印欧人,在希腊半岛上以迈锡尼为中心发展,开始与克里特人和平相处,后来强大起来之后逐渐取代克里特成为爱琴文明的中心。对克里特岛发掘贡献最大的是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他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掘出晚王宫时期的一座宏伟的宫殿。这座宫殿不但占地广阔,建筑技术也相当精良,宫中有陶制排水管、上釉窗户、巨大酒窖等。在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之王米诺斯曾建了一座巨大的迷宫来幽禁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是波赛东派一头牛与

6、米诺斯的王后所生),伊文思即据此神话而称这座宫殿为米诺斯王宫,而克里特岛的文明也被称为米诺斯文明。由此宫殿的大小来判断,它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行政管理中心,说明当时克里特的君王能控制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很可能已统一全岛及周边岛屿,建立起一个海上帝国。宫中的接待厅悬挂着象征王权的双斧,因此该王宫在希腊文中被称作“双斧之宫”(Labyrinthos),后来这个词的原意渐渐被人遗忘,Labyrinthos 就成了迷宫的代名词。宫殿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是彩绘壁画,画中有姿态优美的人物,彩画线条细致流畅,典型人物有“祭司”、“巴黎女”(因形象摩登,酷似 20 世纪初的巴黎女郎而得名)、“宫女”、“持瓶行进

7、者”等。除人物之外,壁画还大量表现花卉、动物,洋溢着海洋民族自由生活的和平气息,和喜爱、亲近大自然的心态。他们的陶器上也经常以水产、海藻植物作为装饰花纹,成为其特有的标志。从壁画看,当时有一种戏牛的游戏非常流行,其过程是牛快速朝戏牛者冲来,而戏牛者迎着它跳起来,并且一个筋斗翻过牛背。这也可能是一种以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克里特岛上的宫殿建筑都没有任何防御设施,没有围墙望楼。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城堡的遗迹,也几乎看不到什么武器。这一点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如希腊半岛、埃及、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等地大相径庭。至今学者们对此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我们知道克诺索斯的统治者拥有当时最强大的军队,

8、而且以此征服了许多周边地区,包括文化发达的昔加拉第群岛。修昔底德说:“自从米诺斯建立了海军之日,海上的交通便加强了,因为米诺斯肃清了诸岛的盗匪,然后把他们大部分移民到别处。此外,沿海居民已经有了许多财产,因此便安居乐业,有些新富便筑城以自卫。”克里特人主要以海洋贸易为生,在克里特发现的大型遗址都靠近良港和海湾。在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一些墓室壁画中,有许多来自克里特岛的人,他们带着特有的器皿,说明当时双方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商业往来。最有意思的是,埃及人把希腊一些地方的名字用象形文字写出来,作为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的“臣属”,如克里特岛上的阿姆尼索斯、菲斯图斯、克诺索斯等,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美塞尼亚等

9、,而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名字在克里特也有发现。克里特的商品主要是香料、各种手工艺品。他们以此从西亚换来青金石,从埃及和利比亚换来黄金、象牙、雪花石、彩釉等,从塞浦路斯换来铜。从王宫壁画来看,克里特人的造船业高度发达,他们使用的大商船已有龙骨结构,战船上已有上百名桨手。克里特人的宗教信仰属于自然崇拜,崇拜鸟、鱼、兽,甚至树、花、石。为人所熟知的神是一位身着露胸长衫、两手各执一条蛇的女神,可能是主生殖的神明。比较重要的还有“地母”神和牛神,它们是丰收和力量的化身。早王宫时期已出现文字,在菲斯图司发现的圆盘上刻有象形文字形式的符号,这类符号在多处发现,常刻在印章上或作为私有财物的标记。后来又发现刻在泥板

10、上的“线文 A”,这种文字出土于克里特岛上多处遗址,至今尚未解读出来。在米诺斯文明的晚期形成了线文 B,现已发现约 4000 多块刻有这种文字的泥板,其内容主要是商业往来的货品单据。这些晒干的泥板并不能长久保存。不过,大约在公元前1400 年左右,克里特经受了一次大灾难,宫殿被焚毁,以至于那些原本易碎的泥板被烧硬了而保存下来。线文 B 在迈锡尼也大量发现,一些学者以此作为迈锡尼人入侵克里特、破坏这里的古文明的依据。目前对我们来说,米诺斯文明衰落的原因还是一个谜。可以确定的是那些高大的宫殿在这次衰落之后再也没有重建起来。迈锡尼文明正如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究竟是哪个民族还不能确定一样,关于迈锡尼文明

11、的创造者是谁,学术界也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当地居民,但从战车的使用及尚武的习俗来看,似乎更像是外来者,多数人相信迈锡尼文明的创造者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希腊的阿卡亚人。他们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希腊各地建立起了许多的小国,其中最强大的是迈锡尼。迈锡尼曾一度将特伦斯城邦作为附属国,此外还有派罗斯、底比斯、雅典等。多个城邦并存的局面很可能是由于希腊地区地形破碎所致。考古学家发现,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遗址普遍都有厚厚的城墙,而出土的器物中又有大量的武器,表明城邦之间常有战争。这一时期的文化最初在迈锡尼发现,故称迈锡尼文明。公元前 1400 年至公元前 1200 年是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期,它深

12、受克里特文明的影响。迈锡尼时期的典型墓葬形式是蜂巢状的“圆顶墓”,这是地中海沿岸居民最古老的居所的复制,最有代表性的是迈锡尼的“阿伽门农墓冢”。在随葬品中有大量的武器,如大盾牌、矛、头盔、匕首、战车、投石器等。这些器物及墓室壁画表明,迈锡尼的国王及其属下主要从事以掠夺财产、人口、牲畜、土地为目的的战争。出土最多的是金器、银器,如贵族女子佩戴的金冠,有饰带环绕颈部,又饰以螺旋和蔷薇状图案。迈锡尼人非常喜爱金银制品,连武器都镶嵌得极其奢华。这说明迈锡尼经济当时已发展到相当高水平,王室力量相当强大。在迈锡尼文明的鼎盛时期,国王们修筑了雄伟的城墙,有的是用不加雕凿的巨石堆砌而成(如特伦斯的),有的是用

13、规则的石块垒成,每块巨石都长 3 公尺以上,宽 1 公尺,看起来不像是人力所能为,因此希腊旅行家伯山尼亚斯称这是“独眼巨人的石块”。迈锡尼的城墙大门上方有著名的“狮子”浮雕装饰,号称“狮子门”,实际上上面的两个动物并非狮子,而是狮身鹫首的怪兽。但是迈锡尼的艺术作品在品质上比克里特时期逊色一些,壁画的内容多表现狩猎、战争,充溢着北方游牧民族好勇斗狠的气息。此时所使用的线文 B 中,“国王”一词已经出现,一些文献中提到国王所拥有的土地。追随国王的贵族叫做“侍从”,他们拥有可以买卖的奴隶,但奴隶以女奴为主。这时的产业分工已经相当精细,如女工中有“磨面工”和“织布工”之别。此时农产品有大麦、小麦、葡萄

14、、橄榄、无花果、蜂蜜、各种香料,基本上与古典时代的产品相同。在技术方面,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虽然已有了货币,但铸造方法仍不成熟。由于希腊本地缺少铜矿,原料必须由塞浦路斯岛或小亚细亚等地输入。至于合成青铜所需的锡,希腊也不出产,可能来自今天的捷克、西班牙等地。迈锡尼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崇拜宙斯和他的妻子赫拉,以及赫尔米斯等后来希腊宗教中的重要神 。由此看来,迈锡尼文明和后来的希腊文明有相当密切的传承关系。荷马史诗追述的是迈锡尼时期的英雄们的故事,而其背景描写多是此后的“黑暗时代”的史实。如史诗中对战争的描写,提到战车只是用来把士兵运到战场,作战时士兵们不用战车;又如史诗经常提到以铁为奖品,这也是“黑

15、暗时代”才出现的,等等。因此,学者们通常认为史诗中的故事经过世代口述相传,最终于公元前 8 世纪时才形成文字,由荷马最终完成。然而,史诗中提到的一些典型器物在迈锡尼考古过程中都有所发现,如黄金面具、大盾、酒杯等,证明史诗中的背景描写交织着迈锡尼时代与“黑暗时代”的史实,当然,还是以后者为主。荷马史诗的故事围绕希腊各邦与位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展开,而这些冲突所发生的时代大约就是迈锡尼文明的晚期。根据古代作家的记述,特洛伊城约在公元前1184年被攻陷。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特洛伊城的遗址,不过在遗址中,从属于这一时间段的那一层(第 7 层)来看,当时的特洛伊城只是一个人口稀少而不甚发达的

16、小城。与荷马所描述的强大的特洛伊城不符;属于第 6 层的更早时候的特洛伊城在规模上与史诗所描述的相符,但这一层明显是毁于强烈的地震而不是人为的破坏。这个疑问至今仍没有解决。从史诗中英雄们的经历,可以看到发生在迈锡尼时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宙斯假扮公牛把腓尼基公主欧罗巴带到了克里特,她在那里生下了克诺索斯的统治者米诺斯;她的哥哥卡德摩斯在寻找她的途中建立了底比斯城。雅典王子提秀斯也生活在特洛伊战争时期,他最著名的故事是远征克里特岛,杀死了幽禁在迷宫中的半人半牛怪兽。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当时的阿提卡拒绝克里特的影响,而史诗对迷宫的描述也与考古发掘的结果相符合。提秀斯在归途中曾在得罗斯停留,这一点后来便成为

17、雅典合法领有该地的一个理由。传说中提秀斯在阿提卡半岛进行了叫做“联合统一运动”的改革,将各村落联合为一个以雅典为中心的政治统一体,成立中央议事会。长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这是一种附会,改革实际发生在后来的“黑暗时代”,但现在考古发现证明阿提卡的统一运动很有可能发生在迈锡尼时代晚期,也就是说传说并非虚构。迈锡尼文明的衰落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同时期西亚、北非的许多大帝国如埃及、赫梯、亚述等都相继消亡。对此学术界有多种解释。19 世纪晚期文化“颓废”论盛行时,许多人认为帝国发展到鼎盛期就会衰竭,失去生命力,在充满生命力的“野蛮民族”的入侵下消亡。后来的学者多接受“海洋民族侵扰说”,认为使得赫梯帝国崩溃、

18、埃及帝国动摇的“海洋民族”,在公元前 1200 年左右不但侵扰了地中海的东岸,也很可能扰乱了爱琴海世界的秩序,代表迈锡尼文明的希腊各小国在此时相继遭到毁灭。此外,还有人提出“气候变化说”,认为由于气候变化而使得西亚的农业出现危机,由此引发邻近地区的“多米诺骨牌”式的危机。除这些大环境的原因外,多利亚人的入侵对迈锡尼文明的衰落也有影响。此外,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迈锡尼文明的衰亡可能与地震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德国考古学家证实了特伦斯城毁于地震,而这次强烈的地震对平原上的其他城邦如迈锡尼和阿哥斯也造成极大的破坏。当然,这次自然灾害没有立刻结束该地区的文明,但却使之元气大伤。衰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之

19、而来的是所谓的“黑暗时代”。第三节希腊城邦的形成与发展“黑暗时代”从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是希腊史上一个文化衰退的时期。考古发现证明这个时期经济衰退,海外贸易中断,但是也有一些早期文明的成就延续下来,如公元前9到公元前8世纪的几何装饰陶器就深受迈锡尼风格的影响。总之,这个时期的许多问题至今还没有结论。有的学者根据与埃及西亚等地的同步比较研究,提出迈锡尼文明一直延续到公元前 900 年,但这个观点没有得到普遍的接受。除了考古发现之外,了解这个时期的主要资料是荷马史诗。在“黑暗时代”,再没有迈锡尼时期那种巨石建筑出现,更不用说“独眼巨人石块”之类的奇迹了。象牙、青铜材料的手工艺品也

20、都非常粗劣,有的甚至失传了。人们已不知文字为何物,因为随着以王宫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王国的消亡,城市的衰落,人们多散居在农村,没有使用文字的需要。直到公元前 8 世纪时文字才又重新出现,是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不再是迈锡尼时期的线文 B。战车也停止使用了,到很晚才重新引进。许多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时期人口数量锐减。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人们不再集中生活在城市,而是生活在农村,居所也不再使用石材建筑,而是用木头等不易保存下来的材料;甚至有人提出这时的人们过着游牧生活,不在一个地方定居。从荷马史诗来看,在迈锡尼文明衰落之后,小聚落形式的生活基本上是以畜牧业为主。当时人的生活形态基本上是半

21、游牧的小部落,当时所谓的“战争”其实不过是一场场的掠夺牲口的冲突。各地普遍存在着混乱和动荡,正如修昔底德所说:“甚至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在全希腊还是经常发生居民的迁徙和新起的移民,因此国家不安宁,从而无法繁荣。希腊人从特洛伊城下回来的归程是十分迟滞的,这引起了无数的变故:有的国家内乱频起,这结果,被放逐的人们便设法另立新城。惟有经过了许多岁月,而且历尽许多困难,全希腊才得以持久地安定下来,再没有什么流动了,于是希腊人便开始移民海外。”城邦的兴起公元前 800 年左右,衰退的形势开始有了转机。考古学家根据各个遗址中墓葬数量的变化,发现希腊各地的人口开始增长,在一百年之间,人口增加了7 倍以上,整个

22、希腊地区又开始活跃起来。人口增加的基本条件是粮食生产的增加,此时希腊地区的人重新开始实施农耕。而荷马史诗的出现,正好说明希腊文明在公元前 8 世纪中期已经复兴。从公元前 750 年到公元前 550 年,希腊地区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城邦的兴起,一是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城邦最早兴起于地中海东岸的小亚,由于周围都是外族人,所以人们集中生活在有城墙防御的城市内。在大部分希腊地区,由于地形破碎,岛屿繁多,间接促使许多独立的小城邦的出现。这些城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治上的独立,形式上的标志就是神庙的建立。这个时候许多城邦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这些神庙不但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同时也是城邦的政治、社会和军事

23、活动的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当然,并不是希腊的所有地区都实行所谓的城邦制,有些地区的人们仍然散居在广大的农村中,而宗教、习俗上的一致使他们结合为一个个类似部落的政体。这类政体在整个希腊古典时代一直存在,城邦政治末期,将整个希腊地区统一为一个大帝国的马其顿就是这样的一种部落式政体。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从这句话我们读出两层意思,其一,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公民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在政治上是一个牢固的集体。在这里,城邦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她作为公民精神上的联合体的一面,而不是

24、城墙、军队等物质的因素。其二,尼西阿斯所谓的“男人”是指拥有雅典公民权的男子,也就是说,所有的雅典女性、外邦人都被排斥在城邦之外。城邦的另一特点是其外部特征,一是“小国寡民”,多数城邦都是弹丸小邦,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其面积也仅 8400 平方公里,人口总计约 40 万。其次,城邦多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这些城市多设在高地,位于交通和商贸要道上。但是并非所有的城邦都有这样的城市中心,如斯巴达就是一个没有城市的城邦。每个城邦都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城邦”一词来自英译“city-states”,这个词是希腊文中“polis”一词的不太准确的翻译

25、,因为这种译法过分注重多数城邦有城市中心这个特点。其实,如上所述,“polis”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而非物质上的,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对应词,“公民国家”应该是最接近其原意的。在公元前 7 世纪,希腊各地的城邦政体普遍开始改变,其表现是王政的废除和贵族共和制的建立,引起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贵族势力的崛起。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城邦,政权的主要掌握者都是拥有土地的贵族。人们在推翻王政之后,逐步产生一种原始民主的意识,这种意识先是在一批贵族之间产生,而后又扩展到拥有土地,同时具有相当经济能力,并且能参加战斗的自耕农中。由于各个城邦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其政体的发展也各有特色。有些城邦建立起由少数贵族掌

26、握政权的“寡头政治”,另外一些城邦则建立起相对民主的贵族统治。在这个过程中当社会矛盾无法调和时,就会出现僭主制,即出现独裁者。僭主本人通常是处于边缘的贵族,拥有大量财富,很自然地扮演着超贵族的角色。一般来说,僭主能够取得政权,是因为有许多贫穷公民不堪忍受现状,态度激进,寄希望于支持僭主上台以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而僭主也很懂得利用这些下层群众的心理,把握时机建立独裁统治。僭主刚上台时,通常会为平民做许多好事,打破贵族的特权,提高自己城邦的威信,促进其内部的繁荣。僭主的形式虽根源于王政,但他并不能真正成为一个为所欲为的专制君王,因为他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支持,假若他的行为超出了人们所能忍受的程度,就

27、会很难再保其位。这一点,可以由当时许多城邦开始颁布成文法典看出。成文法的颁布,象征城邦中的政治秩序有了超乎于个人之上的规则和权威。尽管成文法最初可能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既有秩序和既得利益而设立,但一旦着手来做,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讨论和批评的对象,迫使他所制定的成文法符合众人的要求。僭主制一般来说存在的时间较短,最多延续到第 3 代,之后要么是建立起贵族寡头政治,要么是朝更为平等的民主制发展。移民运动公元前 750 年到公元前 550 年是希腊人向海外移民的高峰时期。人口增加所造成的土地压力、粮食紧张和政治动荡等都可能是移民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商贸的需求,当时希腊人最需要的是生矿,特别是

28、金属。在马西利亚(今马赛) 和伊特鲁立亚建立殖民地是为了开拓从北方运入锡的商道。在地中海西部殖民是为了运入金、银等贵金属,特别是西班牙的银。黑海沿岸的殖民是为了控制粮食运输要道,这一动机刺激了米利都和后来的麦加拉殖民城邦的建立。从这些殖民城邦获得粮食,并通过它们控制粮食运输通道,从来都是雅典最重要的事务。在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如在波斯和腓尼基控制的地区,希腊人只建立商贸城市,最早的是叙利亚的阿尔米那和埃及的诺克拉提斯。殖民城邦的创建者仍可保留原来城邦的公民身份,但他们可以吸收外来人加入新城邦。殖民城邦与原城邦犹如子与母,在感情上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上也承袭母邦,但政治上基本是独

29、立的。这些殖民城邦不仅是商贸中心和农业小国,也是非常重要的港口。殖民者刚到时不可避免地要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与其他殖民大国如迦太基的冲突也时有发生。到公元前 5 世纪时,希腊人的足迹已遍及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地方,如意大利、法国南部、西班牙、北非等。但是希腊的殖民地仅限于地中海沿岸的一圈,还没有深入到各国的腹地。西塞罗曾说过,希腊人的海岸仿佛是一条密密地缝在“蛮邦原野”这大片织锦上的花边。殖民运动对希腊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各城邦手工业生产的水平,刺激了一些商品农业如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强了希腊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使得希腊人能更深入地吸收古代东方文明的各种成就。

30、希腊人不仅与其殖民城邦有商贸上的关系,而且通过它们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商贸关系也随之发生了。不过商业活动本身在希腊的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算很大。那时希腊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仍然是农业生产,而战争所获得的战利品和神庙所获得的贡品也在城邦的经济生活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移民运动促进了城邦经济的发展,也刺激起了人们对财富的贪欲。东方人奢华的生活方式被带到城邦,由此引起城邦内部贫富差别的加大。社会矛盾再次加剧,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从古风时代早期的墓葬及神殿供奉情况就能看出明显的贫富差别,在奥林匹亚、德尔菲、阿提卡等城邦,富人的随葬中常有贵重的武器和陶器。但是许多城邦并没有这类的证据保存下来。所以还不能说每个城邦都有一个固定的贵族阶层,或者说每个城邦的情况都一样。各城邦贵族的标志也不一样。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