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另外,税收政策的缺漏影响公平原则。 长期的制度的漏洞及空白在提供税务筹划机会的同时也能助长投机心理和不法行为的泛滥。 微观上很多企业纳税人的经营管理水平落后,自身专业素质较差,难以从宏观上系统的选择纳税筹划方案亦或是纳税筹划意识淡薄。 (三) 社会环境分析部分纳税人的行为表面上看是税务筹划行为,但实质上却违反了税收法律与政策的规定,甚至是实质上的偷税、逃税行为。 国内人才短缺,特别是与国际税收接轨的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且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机构独立性不强,行业自律组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都给纳税筹划社会环境带来改善的空间。 三、税务筹划环境的优化(一)法律环境的优化(二)经济环境的优化
2、(三)社会环境的优化 关于税收的论文2000字【2】 一、对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模式的分析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是专管员管户制度,采用的是“一员进厂、各税统管”,集&征、管、查&职责于专管员一身的征管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税收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先后经历了征、管、查&两分离&或&三分离&的探索。 19xx年,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30字&税收征管模式。 20xx年,国家税务总局针对税收征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在&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强化管理&4个字,形成了&34字&征管模式,即
3、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模式。 应当说,现行征管模式基本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但不可否认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征管目标认识存在误区 对于税收征管目标,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把取得财政收入作为税收征管的目标;二是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税收征管的目标。 由于目标导向性错误,往往在税收征管实践中出现各种弊端:税务机关为完成任务,在任务轻时&藏富于民&,人为地降低税收水平;在任务重时&寅吃卯粮&,不适当地提高税收水平 ;或者为了所谓扶持企业发展而越权减、免、缓征税,造成税收制度的扭曲,破坏税收法治,违背了
4、税收的适度、公平和效率原则。 由于征管目标认识上的错误,造成重收入、轻法治。 (二)税收征管信息化滞后 新的征管模式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即税收征管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逐步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 但从当前情况看,税务部门在计算机开发应用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计算机的配置与征管过程全方位的应用滞后。 计算机的开发应用难以满足管事制征管工作的要求,硬件的投入与软件的开发反差较大,成为深化征管改革的瓶颈。 二是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应用效率不高。 只注重了计算机的核算功能,计算机对征收管理全过程实施监控的功能没有体现。 另外,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税收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的
5、作用也没有发挥,技术浪费较大。 (三)税源监控乏力 一是信息来源渠道单一。 现行税收管理中纳税人的信息来源主要建立在纳税人申报纳税所提供的信息基础上。 实行集中征收后,随着税务人员和办公地点的相对集中,一些零星分散的税源、个体工商户及边缘山区,税务机关无法掌握税源情况,出现了不少漏征漏管户。 传统的管户制、管片制取消后,没有从制度上拓展纳税人信息来源渠道。 纳税人信息包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信息调查和第三方信息三个方面。 目前,后两方面的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纳税人的相关信息分散在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 而税务部门不能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二是纳税人信息的传递、利用效率不高。
6、机构之间缺乏日常的信息交换、传递工作联系制度。 各部门从部门职责出发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信息。 而许多必要的信息又难以收集。 (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 一是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不到位,认为为纳税人服务就是解决税务干部的工作态度问题。 为纳税人服务往往停留在笑脸相迎、礼貌待客等礼节性服务上,重视改善办税服务大厅的硬件设施,而忽视了实质性服务的内容。 二是服务过程缺乏系统性,服务渠道不畅。 在纳税服务时间上,基本只限于8个小时工作日内,不能满足工作时间以外纳税人的服务需要。 在服务过程中,只重视对纳税人的事中服务,忽视对纳税人的事前、事后服务。 在事前,了解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帮
7、助方面做得不够;在事后,如何帮助纳税人建立健全纳税管理制度方面的服务指导工作做得不够。 在服务联系制度上,基本停留在面对面服务形式,没有建立多元化、多功能、社会化的税收服务体系。 二、 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存在问题带来的不良效应 (一)税收遵从度低 当前,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总体不高。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偷税面为50%,乡镇企业为60%,外资企业为60%,个人为90%。 另外,近年来我国税收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违法犯罪案例表明,我国目前的税收不遵从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而且还存在扩大的趋势。 有关资料显示,仅在20xx年由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部署为期6个月的&破案会战&专项整治行动中,
8、全国就立涉税犯罪案件1.31万余起,破案近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2万余名。 其中,立案数、破案数分别是20xx年立、破案总数的1.7倍和1.6倍。 (二)纳税人满意度不高 20xx年,国家税务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国省会城市(不含西藏拉萨)和计划单列市的20700户纳税人和138个国税局、地税局的区局办税服务厅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办税程序、规范执法、规 范服务、纳税咨询、办税公开、办税时间、法律救济以及纳税人的需求与建议等。 调查方式采取面访、电话访问和异地暗访三种形式进行。 据悉,本次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的城市只有两个。 (三)征税成本不降反升 管理机构
9、职能设置重复,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必然导致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与耗损,造成征收成本的虚高。 据权威部门数据显示,在19xx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前,征税成本占税收收人的比重约为3.12%,19xx年这一比重上升至4.73%,此后进一步达到5%8%。 (四)税款流失严重 偷逃税是税收流失的最主要方式。 据有关部门推算,我国每年税收流失都在3 000亿元以上,约占应纳税款的30%以上,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致使国家税收利益蒙受巨大损失。 三、税收征管转型的基本思路 (一)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 专业化管理是新税收征管模式的基本内容。 推进专业化管理,就是要对管理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对管理职责进行
10、合理分工,对管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税收征管的集约化水平。 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行分类分级管理。 在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纳税人按照纳税服务、税收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涉税事项进行管理,同时将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间进行科学分解、合 理分工,并相应设置专业化的机构,配备专业化管理人员。 对规模大、跨区域经营的纳税人,可适当提升管理层级,开展专业化团队式的分析、评估和稽查。 对中小企业可按行业进行管理。 对个体工商户可实施委托代征的社会化管理。 对个人纳税人要加强源泉控管。 此外,还需切实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抓好反避税工作,不断提高跨境税源管理水平。
11、 (二)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 重点税源是新的税收征管模式所强调的主体对象。 重点税源企业往往是某一地区或行业中的经营大户,其纳税额在税收收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直接影响税收收人的主要因素。 同时,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数据的分析,可以推断地方经济发展态势,解释税收增长原因,探寻税收增长点,为税收征管决策提供依据。 因此,加强重点税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一直是税务机关追求的目标。 通过落实重点税源风险管理制度,对重点税源户管理引人风险管理机制。 着重抓税源流失风险大的问题和环节,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完善重点税源管理体系、调整管理职能权限、理清各层级事权职责,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
12、面覆盖的税源监控网络。 通过完善重点税源管理办法,做好重点税源户的信息管理、日常评估管理和收人分析管理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重点税源分析,充分挖掘重点税源潜力,提高征管质量。 (三)以信息化为支撑 信息化建设是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技术基础。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技术保障作用,用信息技术手段取代传统手工方式,最大程度实现税收征管业务的网上运行。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信息支持作用,大力推行信息管税,依法对纳税人涉税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利用,特别是要努力获取第三方信息,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擎作用,利用技术手段改造、创新税收征管业务,对税收征管业务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设计,实现业务与技术
13、的有机融合。 (四)优化服务 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征管新模式的内在要求,贯穿于整个税收征管活动始终。 纳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管质效。 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服务标准,如明确限时服务项目及限时标准、规定预约服务对象及范围等,实行全国统一布局、统一格调、统一配置。 增强纳税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管理制度,从工作内容、服务环境、行政程序等方面为纳税人减负,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充分发挥社会机构在纳税服务中的作用,逐步构建和完善税务机关执法服务、税务中介机构有偿代理服务、社会化组织援助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化纳税服务体系。 (五)加强评估 纳税评估是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核心环节,也是应对风险的重要方法。 明确纳税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工作职责、组织机构、业务程序、执法权限、操作标准和工作纪律等方面的内容,使纳税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规范纳税评估业务流程,通过各个评估环节的相互分离制约,有效监控纳税评估的全过程,确保评估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改进纳税评估方法,逐步健全评估模型,细化指标体系,深人研究相关税种之间的联系,有效排查风险点。 总结部分地区经验,适当上收纳税评估的管理层级,开展专业化团队式评估,探索试行主辅评制度,提升评估质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