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B. 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C.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D. 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答案】BA中“苦心孤诣”褒义词,不合语境;C中“叹为观止”褒义词,不合语境;D中“天伦之乐”对象指家人。这里不合语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2、B.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C.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D. 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济宁市开发区新区条例。A搭配不当。确定“的规模”。C残缺主语。去掉“使”。D语序错误。“通过”与“审议”对调即可。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5.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3、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来。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A. B. C. D. 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
4、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此题注意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B。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B. 昆虫记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C. 名人传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雨果、高尔基。D. 傅雷是一位尽责的父亲,他教导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答案】C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
5、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各句表述的知识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C错,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莫泊桑。【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7. 古诗文默写。(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_。(文天祥过零丁洋)(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4)明月千里寄相思。“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_,_”(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答案】 (1).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 (2)身世浮沉雨打萍 (3). (3)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濯清涟而不妖 (5). (4)我寄愁心与明月 (6).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7). 但愿人长久 (8). 千里共婵娟12小题都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3.4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从诗中选取最佳答案。小题1注意“拂”的写法。小题2注意“萍”的写法。小题3注意“淤泥、濯清涟”的写法。小题4注意“郎、婵娟”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7、秋风。8. 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诗人用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来表现自身的_品格,这是典型的_手法。9. 请你说说诗歌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答案】8. (1). 绝句 (2). 清高 (3). 借物喻人 9. 我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依靠,而是因为我自己高尚的品质。【解析】8.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的类型、内容及写作方法。题材上看是一绝句。绝句是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亦有每句六字者。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句,讴歌了蝉的高洁品格。但也是托物言志,通过“垂緌饮清露”等句表现诗人自身的“清高”品格。9.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揭示的道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8、”,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意象分析特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范与兰范与兰七十有三好琴喜种兰及盆池小景。建兰三十余缸,大如簸箕。早舁而入,夜异而出者,夏也;早舁而出,夜舁而入者,冬也;长年辛苦,不减
9、农事。花时,香出里外,客至坐一时,香袭衣裾,三五日不散。余至花期至其家,坐卧不去,香气酷烈,逆鼻不敢嗅,第开口吞欱之,如沆瀣焉。花谢,粪之满箕,余不忍弃,与与兰谋曰:“有面可煎,有蜜可浸,有火可焙,奈何不食之也?”与兰首肯余言。与兰少年学琴于王明泉,能弹汉宫秋、山居吟、水龙吟三曲。后见王本吾琴,大称善,尽弃所学而学焉,半年学石上流泉一曲,生涩犹棘手。王本吾去,旋亦忘之,旧所学又锐意去之,不复能记忆,究竟终无一字,终日抚琴,但和弦而已。所畜小景,有豆板黄杨,枝干苍古奇妙,盆石称之。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与兰珍爱,“小妾”呼之。余强借斋头三月,枯其垂一干,余懊惜,急舁归与兰。与兰惊惶无措,煮
10、参汁浇灌,日夜摩之不置,一月后枯干复活。(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注释】舁(y):抬。欱(h):吸吮。沆瀣(xi夜间的水气。粪:扫除。焙(bi):用微火烘烤。锐意:专心致志。10.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范 与 兰 七 十 有 三 好 琴 喜 种 兰 及 盆 池 小 景。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朱樵峰以二十金售之,不肯易。12. 文中第段写范与兰曾跟随两位老师学琴,结果是“竟终无一字,终日抚琴,但和弦而已”。对此你怎样理解?13. 本文和湖心亭看雪都选自回忆录陶庵梦忆。请结合两文内容和助读材料,分析范与兰和张岱在交友方面的共同之处。助读材料:“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11、”张岱陶庵梦忆祁止详癖【注释】癖:癖好,对某种失误的特别爱好。【答案】10. 范 与 兰 七 十 有 三/好 琴/喜 种 兰 及 盆 池 小 景。11. 朱樵峰用二十金买豆板黄杨盆景,(范与兰)不肯卖。12. 范与兰学琴,先是为了更好地学琴而有意忘记已有的知识,后是因为所学不精不得已忘之,但他还是终日抚琴自娱自乐,足见他“好琴”。这表现了范与兰的随性、率真。13. 张岱与范与兰都选择与志趣相投的人交往。本文范与兰和“我”同痴迷于兰花和盆池小景,都好琴,所以两人能成为至交。湖心亭看雪中因张岱与舟子没有共同爱好,所以张岱说自己是“独”往,舟子说张岱“痴”;湖心亭上,张岱偶遇陌生人,因都痴迷于山水,
12、所以见面时双方“大喜”,“余强饮三大白而别”。10.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本句有两大层意思,一是说范与兰的年龄,二是说两种喜好,可先将两大层划分开,再从表述两种喜爱的语言间划分。【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以”“易”,省略的成分要补齐,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12. 试题分析:结合注释梳理文字,读懂内
13、容。根据题目的提到问题梳理内容,抓住“忘”这个关键点,从范与兰“好琴”这点来分析,此由概括其性格特点。【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13. 试题分析:回顾所示作品内容,结合“助读”材料中“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一句,理解其中“癖”一字的含义,了解张岱交友的特点,从“痴”什么这一点来分析概括两个交友的共同点。【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知冷知热的地球彩衣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
14、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大气是调节地
15、球“体温”的透明衣裳。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就太冷了。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
16、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
17、,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14. 选文中“蓝色衣裳”指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15. 文章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16.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17. 文章第段中“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句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8. 文章第
18、段中写道:“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做才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答案】14. 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它的作用是调节气温,使气温不至于太高或者太低。15. 作比较。将海洋和沙漠上的空气作比较,说明了空气中含的水蒸气多,吸热能力就强。16. 不能删。因为“大约”一词是限制性词语,删去之后意思就变成“大陆上又有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服”,说法过于绝对。“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因此不可以删去。17. 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较大。18. 植树造林,合理密植;修建水库,扩大水田;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14. 试题分
19、析:根据题目中所问的问题梳理文章内容,在第二段即可找到“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一句,根据“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一内容结合本段中的介绍即可概括“蓝色的衣裳”调节气温的作用。15.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所示划线句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是比较明显的。【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6. 试题分析:说明文阅读中有关说明文准确性问题,一般都是指修饰限定性词语在说明表达上的作用。分析本句内容,分析“大约”一词的表达作用,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从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来分
20、析不可删去的原因,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来评价。【考点定位】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17.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如的此句,了解其是承上文内容而说的,阅读上段文字内容,即可找到“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一句,概括作答。【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18.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了解与“地球上的气候”有关的事物,如“植被”“水”“污染”等,从这些方面提出能够改善“地球上的气候”的可行办法。【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这世上没有你不行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
21、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昧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跟我来,我让你自
22、己瞧。”她说。“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
23、校任教。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
24、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于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选自意林,有删改)19. 选文第-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横线上的内容。冷漠怀疑_愉快自信_20. 选文第段和第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
25、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21. 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22. 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3. 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4. 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答案】19. (1). 安稳平和 (2). 心悦诚服 20. 第一个“妙事”泛指美好的事;第二个“妙事”指乔治帮助盲学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事。21. 因为种生长迅速的萝卜可以让乔治体会成功,找到自信,表现了老太太有智慧,充满爱心,教育方式巧妙。22.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学生对乔治的喜爱。23. 议论。点明中心,写出个人所经历的痛
26、苦能转化为体会和体贴他人之心的仁慈;总结上文(过渡)。24. 这首曲子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盲学生感受到乔治对他们的关爱就像清风流水滋润心田。19.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章语言和作者感情的考查,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从原文中可找到两个词语11段的“安稳平和”和20段的“心悦诚服”。20. 试题分析: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词思路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此词语从文中看,分别指美好的事和乔治
27、帮助盲学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事,一个泛指,一个专指。所以一定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2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从文章下文的情节看,作者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是因为这种萝卜可以让乔治体会成功,找到自信,表现了老太太教育方式的智慧。22. 试题分析:考查人物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动作描写。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属于语言描写。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情感。.23. 试题分析: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及表达作用。“
28、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明显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中心,写出个人所经历的痛苦能转化为体会和体贴他人之心的仁慈。结构上的作用:总结上文,是文章的过渡段。2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看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可找文章中的关键句作答。如“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然后理解用意:盲学生感受到乔治对他们的关爱就像清风流水滋润心田。所那首乐曲题命名为清风流水就恰到好处了。四、写作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题目:回家要求: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XXX代替;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