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4月5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一、 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实验一 静态模型1实验目的: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完成用例模型。初步了解StarUML的使用,了解StartUML的界面和功能。实验内容: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识别系统中的参与者和用例,写出用例的文本,建立用例模型。实验要求:正确识别系统的所有角色和用例;准确描述用例间的关系;描述系统中重要用例的基本事件流(正常情况)和备选事件流(异常情况)。二、 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1、实验方案及步骤: 分析系统需求;识别系统中的参与者
2、和用例;进行用例描述,书写用例文本;建立用例模型。2、实验手段:根据所学知识和用例描述写出用例文本,运用StarUML工具软件绘制用例图。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PC机、StarUML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一、 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1、经分析,系统需求:学生管理:生成借阅证;书籍管理:借阅图书,归还图书和查询借阅信息;系统管理:办理借阅证,删除借阅证,添加管理员,删除管理员,添加图书,删除图书,添加标题信息,删除标题信息。2、识别参与者和用例:主要参与者:学生,图书馆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用例:借阅图书,归还图书,查询借阅信息,系统
3、维护。3、书写用例文本,详情见实验结果分析。4、建立用例模型,详情见实验结果分析。二、 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1、用例文本:用例UC1:借阅图书 范围:图书管理系统级别:用户目标主要参与者:图书管理员涉众及其关注点:图书管理员:希望能够准确快捷帮助学生借书。学生:希望能够便捷的借阅到图书。系统管理员:希望系统能在自己的维护下更加稳定。前置条件:图书管理员必须经过确认和认证。学生拥有借阅证。成功保证:存储书籍信息。更新书目及学生借阅信息。主成功场景:1、学生携带所借阅书籍和借阅证到办理处办理。2、图书管理员开始办理借阅手续。3、图书管理员向系
4、统输入学生的借阅证号。4、系统验证借阅证号有效。5、系统检验该账户中的借阅信息,验证成功。6、系统显示学生的信息以提示图书管理员输入要借阅的图书信息。7、图书管理员输入要借阅的图书信息。8、系统记录一个借阅信息,并更新该学生账户完成借阅图书操作。9、学生携带所借阅书籍离开。扩展(或替代流程):*a、系统管理员在任意时刻要求进行超控模式:1、系统进入系统管理员授权模式。2、系统管理员执行某一系统管理员模式下的操作。例如:办理借阅证,删除借阅证,添加管理员,删除管理员等。3、系统恢复到图书管理员授权模式。*b、系统在任意时刻失败: 为了支持恢复和更正图书馆书籍信息处理,要保证所有操作的敏感状态和时
5、间都能够从场景的任何一步中安全恢复。1、图书管理员重启系统,请求恢复上次状态。2、系统重建上次状态。 2a、系统在恢复过程中检测到异常: 1、系统向图书管理员提示错误,记录此错误,并进入一个初始状态。 2、图书管理员开始一次新的操作。4a、系统验证借阅证无效(系统中不存在借阅证号所对应的账户):1、系统显示系统中不存在借阅证号所对应的账户。2、图书管理员告知学生,系统中不存在此借阅证号。3、图书管理员提示学生重新注册一个帐号。4、学生离开办理处。5、图书管理员结束此次办理借阅手续的操作。5a、系统检测到学生借阅的图书超过了规定的数量:1、系统显示学生借阅的图书超过了规定的数量。2、图书管理员告
6、知学生借阅的图书超过了规定的数量,无法借阅。3、学生离开办理处。4、图书管理员结束此次办理借阅手续的操作。5b、系统检测到学生借阅的图书超过了规定的数量:1、系统显示学生有超过规定借阅期限而未归还的图书。2、图书管理员告知学生有超过规定借阅期限而未归还的图书,无法借阅。用例UC2:归还图书 希望能够准确快捷帮助学生还书。希望能够便捷的归还图书。1、学生携带所借阅书籍到办理处办理。2、图书管理员开始办理归还手续。3、图书管理员向系统输入图书信息。4、系统验证该图书是本馆藏书。5、系统删除相应的借阅信息,并更新相应的学生账户。6、学生离开办理处。4a、系统验证该图书不是本馆藏书。1、系统显示该图书
7、不是本馆藏书。2、图书管理员告知学生,该图书不是本馆藏书。3、学生离开借阅处。4、图书管理员结束此次办理归还手续的操作。5a、系统检验到该学生有超期未归还的图书:1、系统显示学生有超期未归还的图书。2、图书管理员告知学生有超期未归还的图书,提醒他及时归还。3、学生离开借书处。用例查询借阅信息和系统维护略。2、用例图三、 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建立了图书管理系统用例模型。学习到了UML建模的知识、并编写了用例文本、运用StarUML工具软件绘制图形,体会到了UML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收获很多,今后会继续努力学习。2015年4月20日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实验二
8、 静态模型2 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建立系统的领域模型。根据实验一建立的用例模型,分析用例文本描述,找到领域关键概念,并用StarUML建立领域类图。正确识别出领域类,并给类增加属性和关联。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2、实验方案及步骤:分析上一实验得到的用例模型,得到领域类;分析各领域类的属性;分析各领域类之间的关联;建立领域模型。分析实验一得到的结果,运用StarUML工具软件绘制图形。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根据实验一建立的用例模型,分析用例文本描述,得到领域类、属性
9、及关联:(领域类:属性1,属性2,):图书:书名,在馆信息。账户:账号,密码,借书数目,借书时间,借书书名。借阅证:姓名,系别,借阅证号。学生:姓名,系别。图书管理员:编号。系统管理员:。(关联1,关联2,):学生注册账号,账号生成借阅证,图书馆管理员验证账户,图书管理员更新账户,系统管理员添加账户,系统管理员删除账户,系统管理员添加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删除图书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添加图书,系统管理员删除图书。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根据实验一的用例模型结果,建立了领域模型,完成了静态模型的建立,
10、进一步熟悉了StarUML软件的使用,并且对UML建模的体会更加深切。2015年5月4日实验三 动态模型1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建立系统的设计模型。以前面建立的用例模型,领域模型为基础,围绕实现用例,用StarUML建立系统的顺序图。比较合理的找出参与实现用例的对象和对象之间的消息。1、顺序图是将交互关系表示为一个二维图。纵向是时间轴,时间沿竖线向下延伸。横向轴代表了在协作中各独立对象的类元角色。类元角色用生命线表示。当对象存在时,角色用一条虚线表示,当对象的过程处于激活状态时,生命线是一个双道线。运用StarUML工具软件绘制图形。3、实验过程: PC、StarUML顺序图包括借书和还书过程的
11、顺序图:1、其中,借书时,读者先将书拿给管理员,管理员对书籍和读者进行检验,当书籍和读者都符合要求条件的时候,则借书成功。2、还书时,读者先将书交给管理员,由管理员扫描书籍,若书籍没有过期等违规现象,则对书目和读者借阅信息进行更新,同时还书成功。1)借书顺序图:2)还书顺序图: 通过本次实验,我根据实验1,2的静态模型结果,制作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顺序图进一步熟悉了StarUML软件的使用,并且对UML建模的体会更加深切。2015年5月18日实验四 动态模型2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建立更完善的设计模型以前面建立的模型为基础,继续完善顺序图并建立设计类图,用StarUML表达出来。协同的进行设计类图和
12、顺序图的设计。1、类定义了一组有着状态和行为的对象。其中,属性和关联用来描述状态。属性通常用没有身份的数据值表示,如数字和字符串。关联则用有身份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表示。行为由操作来描述,方法是操作的实现。对象的生命期则由附加给类的状态机来描述.3、实验手段:经过学习和分析,在前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运用StarUML工具软件绘制各种图。3实验过程: 实验二建立的为用类图建立的领域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每个类只有相应的属性,和类与类之间的关联,至于每个类含有什么操作,类与类之间是何种的关联,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可以用来提供本实验的基本架构。 实验三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建立的顺序图。类的种类并没与发生改变。而在顺
13、序图中则是强调了类与类之间的相互关联,明确的定义了各类之间的行为动作。以前面建立的模型为基础,明确定义出各类的属性及各类间的关联,完善设计模型,并行的完成设计类图和顺序图。我在此次实验完成的设计类图中,将中文全部改成了英文,希望能有助于与书本接轨。设计类图: 通过本次实验,我根据前3次实验做出的用例模型结果、静态模型、动态模型、类图、顺序图等等,继续完善顺序图并建立设计类图,并且用StarUML表达了出来。这四次UML实验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也使我更加认真的对待这门课,并且相信这门课与我的专业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会继续努力的!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