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8 ,大小:810.66KB ,
资源ID:212262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2262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城石子岭滑坡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城石子岭滑坡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1、8、照 片前 言一、任务由来石子岭滑坡位于南部县城南隆镇西侧城郊石子岭村,大山南部山脊西侧的斜坡地带。滑坡南北宽268m,东西长146m,面积2.758万m2,总方量约13.79万m3。1997年在坡脚修建原红岩子大道时进行了部分削坡,之后公路改道外移,修建了现在的北环路。自2001年底开始,村民陆续沿公路两侧修建楼房(一般三层),砖混结构。切坡建房使斜坡前缘临空面坡角增大。2002年9月,斜坡开始出现变形、拉裂迹象;2003年6月8日的一场暴雨,坡体急剧位移,最大达70cm;坡面多栋楼房相继出现裂缝、跨塌;滑坡前缘三层拆迁房背后的挡土墙向外推移、鼓出、倾倒,累积最大位移达3.5m。滑坡已使多

2、处房屋垮塌,耕地、道路、水渠被破坏。每当有暴雨来临,南充市国土资源局、南部县委、县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及镇、村各级政府高度警惕,日夜守侯,村民更是人心惶惶,寝食难安,有家不敢回,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滑坡发生以来,当地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加修了挡土墙、排水沟,组织部分村民搬迁至相对安全地带居住,设置滑坡警示标志,建立滑坡变形监测点,密切关注滑坡动向,建立滑坡应急预警方案等。这些措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防灾减灾的效果,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均不能阻止滑坡灾害的进一步扩大。为此,南部县委、县政府、县国土资源局下决心要彻底消除这块毒瘤,还百姓以安宁。受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国土资源局委托,

3、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南部县城石子岭滑坡灾害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二、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石子岭滑坡自2002年夏季开始滑动以来,已造成坡面数栋房屋倒塌,十余栋房屋拉裂成危房,现已不能居住,多处道路、水渠被毁,并危及前缘及左右两侧三十余户房屋安全及北环路、坡顶公路的畅通。滑坡共危及石子岭村4社和5社共53户、486间房屋(建筑面积12584m2),危及村民共22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约2000万元。滑坡还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不稳定因素,使村民不能安居乐业,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许多村民有家难回,只能投亲靠友或在外搭建简易房居住。滑坡使坡面房屋拉裂、倒塌,地面裂缝,严重影响

4、凌云山生态旅游景区整体形象。因此,滑坡造成的危害程度相当严重,急需进行治理。三、勘查目的、任务本次勘查目的是在充分收集当地社会与经济环境、区域水文地质、地貌、气象、地震、遥感图象、前人勘查成果及邻近或类似地区滑坡经验资料的前提下,采用地面测绘、物探、钻探、井探、槽探、岩土测试等多种手段,查明滑坡成因、类型、规模、范围、稳定状态、滑动面(带)特征、主滑方向及危害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估滑坡防治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参数,对治理工程措施、结构形式、埋置深度及工程施工等提出地质建议。勘查的任务是:1、查明滑坡形成的自然及地质环境条

5、件;2、查明滑坡的分布范围、规模及成因类型;3、查明滑动带(面)埋深、形态及岩土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及抗剪强度指标;4、查明滑体土、滑床土成分及物理力学指标;5、调查滑坡的稳定现状、危害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6、计算不同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滑坡推力;7、提供切实可行的滑坡防治方案建议;8、对滑坡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估滑坡防治效益。四、勘查工作评述本次勘查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99)岩土工程勘查

6、规范 GB50021-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本次勘查外业工作于2005年6月14日至7月24日进行,完成主要工作量如下:1:500地形测量0.07km2,1:200剖面测量6条1520m,测量放孔12个;沿滑坡纵横方向各布置3条剖面线,纵剖面线间距4251m,横剖面线间距7173m;物探常规电法测试83点;布置勘探点12个,其中回旋钻孔4个进尺74.5m,人工开挖探井8个深度68.6m;在滑坡前缘及中部布置探槽5个方量15.56m3;取原状土样22组,扰动土样3组,颗粒分析样1组,取水质简+浸分析样1组;现场含水量测试22次;作简易抽水试验2孔2次。地形图测

7、量采用自定义坐标系高程系,等高距0.5m,正北方向以罗盘现场确定,起始高程在1:10000地形图上读取,地形图及剖面测量满足勘查用图要求;勘探剖面为3纵3横,长度195.6317.6m,均贯穿滑坡区,纵剖面方向与滑坡主滑动方向一致,剖面间距7173m,横剖面与滑坡滑动方向近垂直,局部因勘探孔施工受场地限制移孔而稍有折曲,剖面间距4151m;钻孔采用1500型工程回旋钻机施工,土层及强风化岩层采用干钻,岩芯采取率100%,卵石层及弱风化岩层采用植物胶护壁钻进,岩芯采取率大于80%,有3个钻孔揭露滑带(面);探井为人工开挖,井径0.81.2m,井深612m,进行土层鉴定、取样,有6个探井揭露滑动带

8、(面);物探采用常规电法测试,测量剖面与地质剖面重合,除滑坡前缘水泥路面及右侧房屋密集外均有测量点控制,测量点间距一般2057m,基本能反映基岩与第四系、土层与卵石层的分界面,初步确定滑带(面)位置;5个探槽分别位于滑坡前缘及中部,其中1个探槽揭露滑带(面),2个探槽揭露拉张裂缝;原状土样主要在探井、探槽中采取,采样质量高,具有代表性,取滑体土、滑床土样各9组,做土常规测试(包括天然含水量、干密度、湿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土粒比重、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滑带土样7组,做土常规(同上)及残余剪测试。综上所述,本次所用勘查方法合理,结果满足

9、滑坡勘查及评价要求。第一章 滑坡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一、滑坡区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南部县处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属南充市管辖,东靠仪陇县、营山县,西与绵阳市盐亭县接壤,南与西充县、南充市、蓬安县相邻,北与阆中县相接,南部县境内有国道212线和省道101线穿越,县城南距南充市98km,北距仪陇50km,距巴中133km(图1)。石子岭滑坡位于南部县城郊,地理坐标:东经106237106247,北纬312121312128,滑坡前缘为北环路,后缘山脊有水泥路与县城区相通,交通条件好。(二)水文与气象1、气象南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一般特征

10、是:春早,回暖不稳,少雨,常有春旱;夏热,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常是旱涝交替,旱多于涝;秋短,降温快,绵雨显著;冬干少雨,气候温和,霜雪少。据南部县气象站19712000年观测资料:县城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6.317.5。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970.2毫米(表1、图2),最大年降雨量为1413.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为467.8毫米,最大月降雨量为200.3毫米(表2、图3),最大日降雨量为189.7毫米,水量在年内各月分配上很不均匀,70%左右出现在59月。表1 南部县19712000年各年降雨量表年 份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降雨量(mm)8

11、57.5797.61125.21159.61015.9956800.8775790933.3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334.91099.11413.7994.8996.1839.31099.8992.11193.71065.4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861.5873.91245.6894.4642.8632.2467.81109.9808.71328.8 图2 南部县1971-2000年各年降水量曲线图表2 南部县1971-2000年各月平均降水量表 月份项目12345678910

12、1112平均降水量(mm)13.715.326.967.6104.8146.1200.3140.8143.863.331.915.7 图3 南部县1971-2000年各月平均降水量曲线图2、水文测区地处嘉陵江右岸,属嘉陵江干流水系。嘉陵江多年平均流量774.15m3/s,平均径流深约300mm,平均比降0.48,1981年7月14日最大洪峰流量达31000m3/s,比正常江水位高出21.3m,县城80街道被淹,滑坡区未被淹没。滑坡区及邻近无常年性流水沟谷,滑坡中下部一小池塘现在也已疏干堆填,滑坡区西侧有两口池塘。(三)区域经济状况南部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历来以农业为主,盐业次之。解放前粮食不能

13、自给,靠井盐、土纱土布、蚕丝、白蜡、桐油等土特产品去外地换米粮柴炭,当地有民谚“西(充)南(部)盐(亭)最苦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景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县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在农业方面,加强以水利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稳定增长,立足县情,坚持以粮、蚕、果、畜四大商品基地建设和以乡镇企业为重点的开发之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在工业生产方面,以发展能源工业为先导,继之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运输、邮电、商业等行业也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深居内陆,封闭时间太长,加之经济底子薄

14、,基础差,资金紧,技术缺乏,综合能力还相当薄弱。近年来,南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县今后国民经济实现追赶型及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5.02亿元,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为14.71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为10.42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为9.86亿元,增长12.2。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42:30:28。农民人均纯收入1753元,全县人均消费水平1978元。二、地质环境条件(一)地形地貌南部县城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右岸,为构造剥蚀浅丘区。沟谷宽缓,呈“U”形,丘坡呈长脊状、马鞍状。最高点为凌云山顶,高程441.53m,最低点嘉

15、陵江河床高程327.1m。石子岭滑坡位于北北东向延伸的大山山脊西侧,海拔高程355385m,地形平均坡度约10,呈阶梯状,坎高一般25m。(二)地层岩性与工程地质特征测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滑坡堆积(Q4del)、中上更新统冰水堆积(Q2+3fgl)粘土、粉质粘土、卵石夹土及少量圆砾夹土、粉砂、细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上段(J3p2)砂岩、泥岩。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可塑硬塑坚硬状,含灰白色软可塑状粘土条带,下部渐少,浅部发育裂隙,含铁、锰质团粒,局部含少量卵砾石。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可塑硬塑坚硬状,粘粒含量较高,含灰白色软可塑状粘土条带,下部渐少,浅部发育裂隙,含铁、锰质团粒

16、,局部含少量卵砾石。卵石夹土,均匀性较差,粒径一般20100mm,个别达200mm以上,卵石含量一般3040%,漂石含量一般510%,砾石含量一般2025%,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花岗岩,个别花岗岩强风化,手捏呈砂状,磨圆度较好,多呈次棱或次圆状,分选性较差。灰黄、褐黄色粘土、粉质粘土及少量砂质充填,多呈硬塑状。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上段(J3p2)为粉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以砂岩为主,厚266422米。粉砂岩,灰色、紫灰色、黄灰色,粉粒、细粒结构,中厚层状、块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强风化粉砂岩手捏呈砂状。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薄中厚层构造,强风化泥岩顶部多呈软可塑粘土状,向下依次呈硬塑土状、坚硬

17、块状。(三)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测区位于四川沉降带之川中褶皱带北东边缘,属巴中仪陇平昌莲花状构造之西南部,地质构造形迹微弱。西侧为近南北走向的定水场背斜,距离轴线约10km,南侧为近东西向的公山庙背斜,距离轴线约14km,北侧为北西走向的洪山向斜,距离轴线约9.5km。均为宽缓褶皱,两翼产状较平缓,倾角一般13,滑坡区地层产状近水平。测区新构造运动以缓慢上升为主,构造营力微弱,附近无断裂通过,裂隙也较少,主要在厚层砂岩中发育,倾角较陡,一般大于70,部分近直立。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18、。(四)水文地质条件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带裂隙水。松散层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中,富水性较差,不均匀,滑坡中部两口井涌水量分别为2.16t/d、1.38t/d,泉流量0.01L/s,渗透系数K= 0.261m/d。松散层孔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顺滑坡滑动方向由南东向北西径流,以井、泉方式排泄或补给下部基岩裂隙含水层。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侏罗系蓬莱镇组砂、泥岩地层风化裂隙中,富水性较差。根据区域资料及本次勘查,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单井涌水量约15t/d。测区地层平缓,泥岩一般构成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受上部松散层孔隙水下渗补给,径流方向与滑坡滑动方向基本一致,一部分

19、向基岩补给,另一部分则于滑坡前缘回补松散含水层。由于测区位于分水岭附近,地下水就近补给,径流途径短,循环交替较快,属低矿化淡水。据对滑坡中部的井水取样分析:地下水无色、无味、透明,属SO4HCO3ClCaMg型水,PH值7.1,矿化度201.9mg/L,游离CO2为15.4mg/L,侵蚀CO2为26.4mg/L。该井水中SO42-离子和Cl-离子含量均较高,主要受化肥及人畜生活废水污染所至。根据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标准,按照类场地环境进行评价,测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均不具有腐蚀性。滑坡区内无地表水,根据附近资料,地表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20、中的钢筋均不具有腐蚀性。(五)人类工程活动石子岭滑坡地处南部县城北城郊结合部,在县城北环线以内,属凌云山生态公园的组成部分。这里人口密集,房屋密度大,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分,滑坡区均为旱地,是县城目前主要的菜蔬产区之一。图4 滑坡前缘斜坡演变示意图测区以前是连续的舒缓斜坡,稳定性较好(图4);1997年在斜坡中下部(现在的三层搬迁房位置)修建红岩子大道,进行了削坡,削坡高度约35m,道路内侧斜坡表层局部有蠕滑现象;后来公路改道,向斜坡外侧移动,修建了现在的北环路,进一步削坡,削坡高度45m,临空面变陡;公路建成后,石子岭村大部分村民陆续迁移至路两侧,削坡造房,临空面进一步加大、变陡,滑坡整体形成

21、。滑坡形成后,坡面大量房屋被拉裂,迫使村民加快向下迁移的步伐,但农民耕种仍在继续,浇水、松土又加剧了滑坡活动。另一方面,村民和当地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防范措施,如修建挡土墙、排水沟等,但效果甚微。第二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滑坡范围与规模石子岭滑坡属松散土层牵引式滑坡蠕滑阶段,平面大致呈圆弧形,滑动方向318.5。滑坡前缘宽约268m,最长约146m,面积约2.758万m2,滑坡体总方量约13.79万m3,属中型滑坡。根据滑坡变形特征,由下至上滑体主要分为级,、级为强变形区,第级为弱变形区或滑坡影响区。滑坡目前处于滑动状态,稳定性差,危险性大,危急滑坡体上及前缘约53户228人的生命财

22、产安全,危害性大。滑坡前缘左侧位于三层搬迁房背后,海拔高程约358.5m,宽约150米;前缘右侧位于原红岩子大道内侧,即石子岭村委会唐生明张廷柱房屋背后,海拔高程约362m,宽约118米;滑坡后缘以分水岭为界,海拔高程381.5383m;滑坡左侧边缘起于三层搬迁楼房南西侧,穿张廷万与马登凤房屋之间,沿南东东方向延伸至坡顶休息区与滑坡后缘连接;滑坡右侧起于石子岭村委会北东侧,沿南南东方向延伸,经沁园西角至滑坡后缘。二、滑体特征石子岭滑坡为松散土质滑坡,滑体主要为浅层第四系冰水堆积的粘土、粉质粘土、卵石夹土及少量圆砾夹土、粉砂、细砂,滑坡前缘局部少量人工填土。滑体粘土与粉质粘土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3、差异不大,塑性指数12.320.5。灰黄色、褐黄色,一般呈硬可塑硬塑状,含铁、锰质团粒,局部夹灰白色软塑软可塑状粘土条带,厚度一般27mm,局部含少量卵砾石。裂隙较发育,大多表面有一层数毫米的粘土,偶见擦痕。天然含水量17 %31.6%,土粒比重2.72 2.74,凝聚力 1845kPa,内摩擦角625(表3)。该土层分布广泛。灰黄、褐黄色粘土、粉质粘土及少量砂质充填,硬可塑硬塑状,多呈夹层或透镜体分布。勘查表明,滑体土厚度一般34m,最厚达5.40m,一般中、前部较厚,后部较薄,左侧较厚,右侧较薄。滑体表面地形坡度较缓,多为平缓斜坡或平台,坎高一般1.53m,个别可达5m。滑坡体主要分级,级

24、位于55横剖面背后陡坎下,级位于66横剖面背后陡坎下,属强变形区,滑动、变形较大,稳定性差。级滑体靠近分水岭及滑坡区右侧,属弱变形区或滑坡影响区。三、滑床特征滑床土主要为第四系更新统冰水堆积(Q2+3fgl)粘土、粉质粘土、卵石夹土及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上段粉砂岩、泥岩。滑床粘土与粉质粘土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异不大,塑性指数10.8-19.3。灰黄色、褐黄色,一般硬塑状,有的呈坚硬或硬可塑状,局部含少量卵砾石,偶见裂隙。天然含水量19.7%30.9%,土粒比重2.722.75,凝聚力1650 kPa,内摩擦角728.5(表4)。粉砂岩,灰色、紫灰色、黄灰色,粉粒、细粒结构,中厚层状、块状构造,

25、钙、泥质胶结,强风化粉砂岩手捏呈砂状;勘查表明,滑坡顶部滑床土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卵石夹土,中部滑床土主要为砂岩、泥岩、卵石夹土,前部滑床土主要为粉质粘土。四、滑动带(面)特征T5、T9、T11钻孔及T3、T4、T6、T8、T10、T12探井C5、探槽均揭露滑动带(面),埋深3.15.4m。滑动带(面)较薄,一般仅0.52cm,主要为灰白、灰黄色粘土,局部为粉质粘土,粘粒含量高,多呈软塑、软可塑状。滑动带(面)大多可见擦痕,方向300350不等,倾角一般较平缓。滑动带(面)一般为含水层或上层滞水的底界,其上部约0.52m厚土体含水量较高,探井壁有淅水现象。滑动面一般是土层与基岩、卵石层的接触

26、面,滑坡前部滑动面在粘性土中产生。滑坡中部、后部一般仅见单一滑动带(面),T10、T11探井列外,T10探井3.1m、4.8m揭露2处滑动面,T11探井1.5m、5.4m见2处滑动面;前缘主剪出口上部尚有一、二个浅层滑动带(面),如T3探井揭露孔深2.2m、3.4m、4.0m揭露3处擦痕,T4探井揭露孔深2.8m、4.2m揭露2处擦痕。滑动带(面)土土粒比重2.722.75,凝聚力1530kPa,内摩擦角412(表5)。天然含水量一般25.3%35.5%,较其上部滑体及下部滑床土体含水量高。根据T4、T10探井含水量连续测试结果也可基本判定滑动带(面)位置所在(图5)。五、滑坡变形特征石子岭滑

27、坡自2002年9月滑动以来,已造成房屋拉裂,地面裂缝,形成错落坎、弧形洼地,前缘挡土墙被推移、倾覆,地面鼓起等,变形特征明显。滑坡前缘左侧三层搬迁楼房后的挡土墙建于2002年9月至2003年元月,未经专业设计。挡土墙地面高度一般34m,地下基础埋深0.91.1m;墙底宽度1.21.4m,墙顶宽度0.50.8m;背坡近直立,面坡坡度约7882;墙底水平,置于粘土、粉质粘土上;全条石、水泥沙浆修建;单块条石一般长0.81.2m、宽0.50.8m、高0.40.5m,为紫红色粉、细粒砂岩,泥钙质胶结;墙后填土厚约1.51.8m。中部还修建了一段长约24m的二级挡墙。挡土墙建成后,初期虽减缓了滑移速度,

28、初步阻止了浅部滑动,但效果甚微,随即被整体向前推移。初建时挡土墙距离房屋约4.55.8m,两年多来已累计向前推移了0.98-3.50 m不等(根据村委会提供的滑坡监测资料),仅前缘最左侧约14m长段挡土墙未发现推移。滑坡还造成挡土墙向外倾斜,局部已直立或向外反倾,整体结构破坏。另外,挡土墙与三层楼房之间地面土体、水泥板向上鼓起、剪出,排水沟被挤压、缩拢、破坏,局部地面有泉水溢出,雨后泉水更多。C5探槽揭露剪出口、滑动面明显。三层拆迁楼房目前未见推移、裂缝现象。滑坡前缘右侧剪出口位于石子岭村委会房屋后的挡土墙一线,高程约362m左右。唐加才家三层砖房背后的挡土墙2年内向前推移了约0.3m(据访问),房屋未见推移和裂缝;唐生明家的两层砖房背后的挡土墙南西段两年多来向前推移了约0.5m(据访问),已挨近后墙,而北东段挡土墙推移距离较小,约0.1m(据访问),房屋未见推移和裂缝;石子岭村委会房屋后的挡土墙北东段基础置于基岩上,南西段置于土层中,未见推移迹象。滑坡中部及后缘横向发育有多条拉张裂缝,其中主要有三组:一组位于滑坡中下部,55横剖面后部,由主裂缝及两侧平行发育的次级短裂缝构成,整体延伸方向约230,略有弯曲,起始点位于唐生绕家房屋中部,终点位于张廷万家房屋,全长约165m,T7探井及C3探槽均揭露,裂缝发育深度约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