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3.05KB ,
资源ID:2120447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2044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影视种类剪辑手法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影视种类剪辑手法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3将镜头按场记单的逻辑顺序连接起来。 (二)画面的初步剪辑(初剪)1初剪前需在声画编辑机上多看画面,掌握剪接点。 2画面在剪辑过程中,随时刻上镜头号,并将剪下的画面头尾按顺序放入分格抽屉。 (三)画面的细致剪辑(细剪)1影片的结构调整及画面技巧的运用。 2镜头的分剪与剪接点的调整。 3修剪镜头的长短。 4影片分本必须按规定标准(其英尺数最长不超过973英尺,最短不少于560英尺,中间本数长度最好在850英尺以上)。 (四)配对白的剪辑1按导演配音单进行画面分类。 2按拍板,声画合成时剪去杂音,准确拼板。 3声画口型不吻合时,首先找出不准确的原因,在校正口型时,要注意不损伤尾音。 (五)声画送

2、审后的精确剪辑(精剪)1调整局部场景的结构。 2合理安排画面技巧。 3剪接点的改动及声画有机结合的处理。 (六)配音响、音乐与合成1现场注意动作声响与形象是否吻合;如不吻合,应及时纠正。 2注意群杂声与画面位置是否准确;如不准确应随时提醒纠正。 3声画合成时,一定要剪去所有杂音,注意保留动作声、群杂声的尾音。 (七)资料效果的剪辑1按照录音部门提供的声音构成单,查对资料素材是否齐全。 2按照音响效果的总体构思进行资料效果的有机组接。 3与导演、录音师共同研究解决资料效果组接中出现的问题。 (八)声画的综合剪辑(综合剪)1根据戏的情节需要,调整音乐的起止位置。 2凡遇音乐、音响与画面内容不吻合的

3、地方,要进行重新组接。 3音乐、音响与戏剧动作产生矛盾,要重新设计,再行剪辑。 (九)混合录音中的工作1混录前清洁胶片,进行检查,换胶带,修补片孔及损坏画格。 2混录中现场应注意板声是否准确,对话口型是否吻合,音乐、音响起止位置是否对位,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3认真写好镜头表,及时交底片剪接。 4混合双片审查后必须将全部样片清洁干净,送底片组套底。 (十)结束扫尾工作1做好预告片的剪辑。 2通过放映检验第一校正拷贝遇有技术性问题,查出原因,及时修改;若无技术、艺术问题,全面通过,剪辑工作结束。 以上电影故事片剪辑的程序和要点,其实也是所有影片剪辑的程序和要点。 这个程序和要点,即原传统手工操作“

4、非线性”剪辑胶片的工艺流程。 当今用电脑多媒体“非线性”剪辑,是以磁带为样片,它的剪辑程序是先将所拍胶片(镜头)素材,全部转录成磁带片,剪辑按“非线性”程序对磁带片进行初剪、细剪、精剪。 待整部磁带样片剪完定稿后,将所有原始胶片(镜头)素材,按剪定的磁带样片套剪,同时写出已套剪的镜头表。 从故事片剪辑的程序和要点可以看出,故事片的剪辑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工序,下如此大的工夫,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剪出戏来,这里所说的“戏”,不仅仅指的是运用剪辑手段表现戏剧性情节更是指通过剪辑手段进行电影化处理所获得的良好艺术效果。 这其中核心的内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剧情的表现。 二、电影故事片剪辑的四个重点为了“剪出

5、戏来”,剪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狠下工夫:(一)选择好素材这里主要指的是剪辑对戏用镜头的选择。 在选择镜头(画面素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演员表演是否到位?是否合乎规定情境的要求?2摄影造型艺术是否完善?是否符合剧情的需求?3美工置景是否营造出剧情要求的环境氛围?化妆、服装、道具是否有穿帮现象?4导演对演员表演的掌握是否得当?对场面调度的处理是否有失误?简言之,要选择那些表演到位,造型优美、真实、准确,有丰富内涵,有艺术张力的镜头(画面素材),通过这些高质量的镜头的运动和组合,去刻画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 (二)安排好结构要处理好故事片的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就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6、镜头组接的逻辑性。 2场景转换的连贯性。 3时空关系的合理性。 4选剪接点的准确性。 5技巧运用的适应性。 简言之,通过各种蒙太奇剪辑技巧,安排出一种严谨周密、条理清晰、合理适当的结构,去体现主题,表现剧情,形成一部完美的电影作品。 (三)运用好语言这里讲的语言,是指电影语言,它包括镜头语言和视听语言。 在运用电影语言的时候,要充分注意以下几点:1各类动作特别是主体动作的处理。 2各种声音特别是人物对白的处理。 3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的精细处理。 简言之,要通过动作变换、声音变化、镜头运动、场面调度等,构成流畅、生动、精练的电影语言,去塑造人物,表达剧情。 (四)掌握好节奏节奏包括故事片的内部节

7、奏和外部节奏。 掌握节奏,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人物的情绪、感情、动作、言语(通过演员的表演)对节奏的影响。 2镜头的运动方式(速度、长度、景别等)与连接转换形式(蒙太奇表现形式、技巧、跳切)对节奏的影响。 3画面造型(构图、方位、角度、色彩、光影)的变化对节奏的影响。 4声音(对白、独白、旁白、音响、音乐)构成对节奏的影响。 简言之,要运用各种剪辑手段,营造出流畅、鲜明、准确的节奏,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 掌握和处理结构、语言、节奏,是故事片剪辑也是影视片剪辑的三大任务。 第三节纪录片一般来说,纪录片可分为以下几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政论纪录片、人文地理纪录片、

8、舞台纪录片、系列纪录片、杂志片等。 纪录片的创作在电影业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除故事片之外最重要的一大类影片,对后来的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电影的发明,即肇始于纪录片。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 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段和李鸿章等历史人物。 1911年,日本摄影师梅屋拍摄了辛亥鳞爪录,中国的朱连奎等拍摄了辛亥战争(反映武昌起义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西北电影公司等摄制了抗战特辑(19371939年)、中国新闻(19391940年)、华北是我们的(1939

9、年)等新闻纪录片。 1938年,在陕甘宁边区成立了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延安和八路军(1939年)、南泥湾等纪录片。 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的纪录电影迅速发展壮大拍摄了大批人民解放军作战、人民群众支前的纪录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新闻纪录片的电影工作者们拍摄了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资料。 1953年,中国第一个专业性的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成立由钱筱璋任厂长。 此外,八一电影制片厂及各省、市、自治区电影制片厂,也拍摄了不少纪录影片。 以下,就电影纪录片各片种的性质、特点及剪辑要领,分别简要地予以论述。 一、新闻纪录片新闻纪录片主要以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

10、主,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但它又不是不加选择、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进行报道。 相反,新闻纪录片也要通过艺术手段,加强影片的逼真性和感染力。 新闻纪录片的基本特性决定它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变更生活进程,等等,但新闻纪录片可以运用对比、联想、象征、比拟等各种艺术手法,通过摄影、美术、音乐、音响、解说等视听表现手段来再现生活,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活的真实、生活的气息、生活的节奏,发挥新闻纪录片电影所特有的艺术功能。 新闻纪录片特别强调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真实性,即如实反映社会生活,不虚构,不作伪;准确性,即通过社会现象揭示生活本质,不颠倒正误是非,不予以掩饰虚夸;时效性

11、,即尽快产生社会效应,要拍摄得快,编辑得快,播出得快。 由于在时效性方面电影的新闻纪录片不如电视的电视新闻和电视报道栏目,大有被后者取代之势。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归并人中央电视台,就是这一趋势的明显例证。 如:官渡桃花源纪录片寻源上竹山新闻二、历史纪录片历史纪录片指再现过去时期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影片。 它的特点是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要求保持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背史实,不需要演员扮演,只可运用历史影片资料、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摄制,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 例如影片辛亥风云(1981年),是一部表现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清王朝、推翻帝制的革命的历史文献纪录片。 剪辑这样的影片,一是

12、要真实,二是在镜头的运用上要与声音(解说词)相吻合,以造成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该片“垂帘听政”这一段落,表现的是19世纪后半叶专横保守的慈禧垂帘听政这一历史事实。 剪辑师看了拍得的素材一个画面的内容是从光绪的宝座移过一道纱幔停在慈禧的宝座上,另一个画面是从光绪的宝座推向座后的垂帘。 如果将这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虽然有解说词,但仍缺乏感染力,原因是缺乏可见的人物形象,只能让观众去想象。 于是,在两镜头后叠化一个慈禧画像的镜头,这样既使人物突出,同时又使视觉形象清晰明朗,观众从视觉上受到冲击,构成了在皇帝宝座旁边掌握实权的是坐在纱幔后的慈禧的历史真实影像。 在另一段落中,运用对比蒙太奇进行结构

13、处理。 一面是慈禧的绫罗绸缎服装、珠光宝气首饰,一面是光背赤足、悲苦劳累的”纤夫拉纤”,将这两组镜头用对比的手法连接起来,加上音乐、音响、解说词等综合处理,产生了强烈的表现力和震撼力。 三、传记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是以记录历史或当代人物生平或某一方面事迹的影片。 它要求绝对尊重历史,不能虚构,也不允许由演员来扮演,如诗人杜甫、毛泽东、周恩来外交风云等均属此类影片。 还有一些人物肖像片、速写片,如仙人掌精神、怀念廖公,等等。 周恩来外交风云是1998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传记纪录片。 该片的编辑有着高超独到的历史眼光和现代意识,从大量的原始素材中精选出最能体现周恩来人格魅力和外交风采的镜

14、头,全方位地但又有所侧重地展现出周恩来驾驭外交风云的才干、智慧、气度和神韵。 编辑抓住“戏眼”,画龙点睛地刻画周恩来这一人物形象。 比如:在斯里兰卡群众集会上,周恩来雨中拒绝打伞赢得群众欢呼;在埃及为登金字塔的运动员把脉并赠送钢笔;访问柬埔寨逢国丧着素服;不避政变风险如期访问加纳以及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的机场握手;国宾馆门口尼克松总统为周恩来脱大衣,等等。 这些精彩之笔,使周恩来这一人物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 编辑充分运用蒙太奇手法,使全片结构严谨主题鲜明,人物突出,节奏明快,加上解说词用得贴切精彩,使全片显得既有东方文明的亲和情调,又有雄视世界风云的豪迈气概,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无尽的回味

15、。 该片突破了传统人物传记片的模式以现代人的观念去处理素材,增强了纪录片的可看性,成为一部文献性和感染力都很强的传记纪录片,因此获得“金鸡奖”、“华表奖”的优秀纪录片奖。 孙中山纪念馆传记片四、政论纪录片政论纪录片是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解说、宣传的纪录片,是“有叙述,有议论,形象化的政论”(列宁语)。 优秀的政论纪录片,通过生动的、真切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来说明问题,使人感悟使人信服因此具有强大的社会宣传效应。 政论纪录片根据能确切体现主题思想的各种影像、实物材料,确定基本论点。 它的论点要正确、鲜明,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和历史事件。 它的论据要真实、准确、可靠,不能有虚假,运用的素材不受时间、空

16、间和事件本身序列的限制,注重材料的科学性和内在的联系性。 它的政论方法,一般是夹叙夹议,讲究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形象生动,宜多用画面说明问题不能用大量字幕去作解释。 在国产纪录片中,如两种命运的决战、反对细菌战、中印边界问题真相、零的突破等均属此类影片。 政论纪录片两种命运的决战五、人文地理纪录片人文地理纪录片主要表现特定的地理范围的自然景观、风土民情、文化兴衰、沿草变迁,等等,特别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像漫游柴达木、黄山观奇、土族风情、南极,我们来了都属于此类影片。 如美丽中国六、艺术纪录片艺术纪录片或称艺术性纪录片,一般是指那些艺术意昧特别浓厚甚至带有诗意韵律的

17、纪录片。 比如荷兰著名纪录电影艺术大师尤里斯伊文思的代表作之一雨、早春,意大利著名导演米克尔吉洛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国产纪录片在激流中、九寨沟交响曲,等等。 还有一种影片,它以简单的故事情节将风土民情、物产宝藏、名胜美景串联起来,介绍一方地域的文化和资源,以真实记录为主,情节开展为辅,既宣传了一方的人文、自然环境,又使观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这类纪录片国内也拍摄得不少,比如天涯海角情(介绍海南岛的丰富资源)、真山真水亦真情(介绍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的风土民情和物产资源)之类。 还有一种艺术纪录片专称之为纪录性艺术片,是特指我国19581959年“大跃进”期间为及时反映当时迅速变化的现实生活而出

18、现的一类影片其创作特征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略作情节化的艺术加工拍摄而成。 这种纪录片因以真人真事为素材,既有纪录片的特征,又带有故事片的特点。 这类纪录片的角色有的是由演员来扮演,有的是由生活中的原型人物自己演出,如纪录性艺术片黄宝妹就是由黄宝妹本人出演的。 艺术的实践已证明,这些所谓的纪录性艺术片并没有多少艺术性,基本上全都拍摄失败了,给中国的纪录片创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七、系列纪录片系列纪录片是在统一的标题下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的纪录影片,其中每部影片均可独立成章,但又有统一的主题,相互之间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联系,如近代春秋、紫禁城等均属这类影片。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影视合流”的

19、推进,这类系列纪录片已逐渐让位于电视系列专题片。 一部纪录片,一般由画面、解说、音乐、音响四者有机组合而成。 剪辑纪录片时,对于解说词的处理,方法各有不同。 有的是将解说词先写好、录好再配上画面;有的是先将画面组接好,再根据镜头画面的长短配解说。 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进行纪录片的剪辑,第一种方法画面受到制约,第二种方法声音服从画面。 从影片的构成来看,电影艺术应以画面为主视觉形象是首要的,声音(解说)只是加强画面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先录音再插接画面的方法从视觉形象来看不完善,而先剪出画面再配音则较为灵活。 一部纪录片的解说词剪辑处理得是否妥当,要依据影片的内容、片种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论是什

20、么性质的纪录片它的解说词都应以暗示性为主,描写性为辅。 此外,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不必过多,要给观众感悟、联想、喘息的余地否则会使观众厌烦,而失去听觉艺术的魅力。 纪录片的音响处理,应该是写意与写实并举。 音响在纪录片中是重要的,往往在纪录片组接中要运用音响与形象的对列、内容与节奏的统一来达到一种预期的艺术效果。 在这里,音响多是写意的写实的音响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是因为,纪录片的视觉性不是连贯的,它是把一些没有外部联系的画面,通过剪辑手段组成一个个段落所以写实音响的运用会妨碍情绪和节奏的顺畅,不利于或不适应镜头的突然转换。 比如游行,可以有写实的游行的音响,而写意的就可再多加进些其他

21、声音,意在渲染。 纪录片常用写意的音响,但写实音响也并不是完全不用,在特定情况下写实的音响更能突出纪录片的特性,达到真实的效果。 究竟是侧重运用写意还是写实音响,还是应取决于纪录片的内容和性质(片种)。 纪录片影片的长度,按照我国文化部1980年的规定一类13本(每本10分钟),二类46本,三类78本。 从创作实践看来,剪辑、编辑在电影纪录片创作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在这里,编辑不但要“剪”,更要“编”,甚至还要起到编剧和导演的作用,因此不少纪录片的职员表将编辑称之为编导。 大多数纪录片不专设剪辑,而是由编剪合一的编辑主持全片的创作。 编辑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拍摄对象、拍摄任务确定拍摄大纲;

22、(2)现场指导拍摄;(3)选择画面素材;(4)进行镜头组接;)(5)处理画面与声音(解说、音响、音乐)的合成;(6)掌握全片节奏;(7)指导字幕制作;(8)检查、调整,完成整部影片。 可见,编辑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所起的作用远比在故事片创作中为大。 纪录片的编辑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尽力去完成繁重的创作任务。 电视纪录片的编剪与电影纪录片基本一样,因此,电影纪录片的编剪手法与技巧都可以运用到电视纪录片的编剪上。 第四节电影科教片一、科教片的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一)科教片的定义科学教育片又可称之为形象化的科学知识通俗讲演。 科教片的特点是既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每一部科教片,创作者都力图

23、使似乎枯燥无味的科学原理、科学知识通过电影语言变成通俗易懂、鲜明生动、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 (二)科教片与故事片的区别、分类及结构特点科教片与故事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表现的对象,大都是物,而不是人。 科教片的题材相当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有生命到无生命,都可作为科教片所涉猎的题材范围。 科教片是普及科学知识,揭示科学奥秘,弘扬科学精神的电影艺术作品。 因此,一部成功的科教片,必然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科教片一般分为下列几种:1科学普及片;2技术推广片;3科技教学片;4情报资料片;5科学研究片;6科学纪录片。 科教片与故事片在表现形式和结构方法上有所不同。 故事片

24、主要以故事情节来安排表现形式和结构方法;科教片则是通过形象与声音的有机结合,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准确而生动地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推广先进技术,提供形象教学等,因而也就形成科教片所独具的特点。 剪辑科教片不仅要具有剪辑的基本功,而且要积累一定的科学知识,熬悉所剪辑影片的科学内容,才能圆满地完成剪辑任务。 这是剪辑科教片必备的条件和基本的要求。 科教片的剪辑多数不受对白、场景、情节的限制而是按照影片的科学内容的展示顺序、思维逻辑进行剪辑。 展现科学内容的准确性是剪辑科教片的首要之点。 二、科教片的剪辑技巧科教片的剪辑主要是叙述的蒙太奇和表现的蒙太奇两种技巧,分别论述之。

25、(一)叙述的蒙太奇(连续蒙太奇)主要用于以情节构成的科教片因为带有故事情节的科教片构成方法是连续的因此,剪辑这类科教片,从内部到外部都要强调“连续性”,多采用连续性组接,语言、动作、技巧都要以内容的连续来处理。 剪辑这类科教片,要注意处理好情节的连续性,力求使影片通俗易懂而又带有感情色彩。 在表现动物的敏捷、机灵、凶残、可爱、活泼等方面,应多以快节奏来处理;而在剪辑科学内容的紧要关节之处时节奏则不能太快,应以适度放慢为宜。 总之,应根据影片的内容和情节进行合理地、准确地剪辑。 (二)表现的蒙太奇(对列的蒙太奇)多用问答式结构和无发展主题结构的科教片这类影片没有首尾贯穿的故事情节,段落之间不是连

26、续的。 剪辑时,一般采用对列的组接,以内容的内在联系为主,外部则要恰当地依据动作、造型、声音三者进行有机地连接。 如蓝色的血液这部科普片,从片名的出现,就紧紧地抓住了观众。 人们都知道,血是红的,还从没听说过有蓝色的血。 因此,好奇心促使观众将影片看下去,以便了解这一奥秘。 编导、剪辑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将“鲎”(读h6u,后音)这个观众十分陌生的古老生物介绍给人们,对“鲎”的外形、生理构造、生活习性逐一进行讲解,突出表现鲎血的作用。 医院抢救病人时,鲎血可以作为快速验血试剂使用,这就使那外形又丑又怪的鲎变得可爱了。 人们了解了鲎,明确了鲎血将给人类带来幸福,而这是其他生物所无法取代的,就会加倍

27、珍惜、保护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 如青蛙吃虫的动作,壁虎吃虫的动作,变色龙吃虫的动作,这几个动作拍摄下来只有几格,如不反复使用或放慢使用,观众是难以看清楚的。 因此,剪辑时,一是将这些镜头通过不同的角度反复使用,让观众看清;二是利用技巧的处理放慢动作使用,观众也能看清。 让观众将影片阐述的科学内容看清楚、看明白,是科教片创作和剪辑的首要任务。 即便是有些镜头拍摄得不够好,但从内容上讲又不能舍弃,就应当经过修饰处理予以保留而不能一剪丢去。 三、科教片的其他表现手法科教片不仅仅局限在镜头的分切和实景的拍摄上来说明一定的科学道理,它还可以通过特技模型、定格、动画,借助显微镜、透镜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科教片的可视性。 经常使用的手法有实景与动画,实景与特技,实景与显微镜、透镜,定格等。 (一)动画与实景的衔接运用这种方法在科教片中较为常见,可以取得上佳的银幕效果。 比如科教片送瘟神就是多次采用这一手法进行镜头组接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