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96MB ,
资源ID:21198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198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doc)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doc

1、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知识点复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它恒星系统地月系其它行星系统地球月球1.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等统称为天体,宇宙是由天体组成的。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不同,地球在哪一级天体系统中?(见下面框架图)太阳系(P8图):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小行星等天体组成。八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谐音记忆法:“水晶地火,木头填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体现在:外观形状、大小、质量、体积、自转公转周期、卫星数

2、量等,与其他行星相比都比较适中。2.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生命存在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厚度和合适成分的大气、液态水。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宜的温度;质量、体积适中,所以引力合适 能够吸引一定厚度的大气,大气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具有了适合生命存在的成分。地球内部的氢氧化合反应 液态水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大行星:运行轨道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的特点,互不干扰;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对地球影响较小月球:吸引宇宙碎片,保护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概念:太阳辐

3、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所以说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3.太阳能量来源: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生物生长;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人类提供能源(太阳能),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灯等;也可以储存在生物体内被人类间接利用(如石油、煤炭)。5.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减少;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多,西部少;天气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临海,水汽多,易形成云雨天气,西部地区距海远,晴天较多)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在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区在四川盆地

4、;主要是地形和天气的影响(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因此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丰富;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去,因此多云雨,太阳辐射量少)冬季少,夏季多。日照时间的影响。二.太阳活动与地球1.概念: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2.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3.太阳活动种类: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等。(注: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显示)4.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气候有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

5、讯,甚至威胁太空中运行的宇航器安全;产生“磁暴”现象;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绕转轴:地轴。(地轴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北逆南顺”(极点俯视)3.周期:地球自转角度时间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360。59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与生活相关恒星日360。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主要用于科研4.速度:角速度:处处相等,都是15。/时(极点的角速度为0)。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最大,为1670千米/时;极点的线速度为0;60度纬线上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

6、半)(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现象 注意辨析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所以任意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昼夜现象;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下午上午 昼夜交替的过程及周期:24小时(太阳日)黑夜白昼日出(晨线上) 正午12点 日落(昏线上) 午夜0点 日出 晨昏线(圈)概念: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判读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晨线上看日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昏线上看日落。特点:第一,是过球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即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相等;第二,将赤道平分,即赤道上昼夜等长,各为12个小时,6点日出,18点日落;第三,与太阳光

7、线垂直;第四,以15度/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运动,即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2.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所有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一个与自转方向相同的惯性,这个惯性力我们称之为地转偏向力。(了解即可) 偏转规律:“南左北右赤不偏” 影响:对河水流向、风向等都有影响。3.时间的差异地方时:概念: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比西边的时间过得快。这种由于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叫做地方时间。太阳一天中升的最高的时刻是地方时间12点。地方时的计算方法(“三步走”): 求两地的经度差:若两地同在东经(E)或同在西经(W),则将两个经度相减,若

8、两地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则将两个经度数相加(“异加同减”)。 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经度每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若所求地点在已知地东边,则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点在已知地西边,则减去时间差(“东加西减”)时区和区时概念:为了避免时间的混乱,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采用统一的时间,叫做该时区的区时。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15个经度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东12区和西12区合二为一,叫做东西12区。区时的计算:时区的计算方法为“异加同减、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间二.地球的公转(一)地

9、球公转的一般特点黄赤交角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大小:23度26分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含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指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变化规律:日期节气直射点位置运动趋势直射点所在半球3月21日前后春分赤道向北北半球6月22日前后夏至北回归线(23。26N)向南9月23日前后秋分赤道向南南半球12月22日前后冬至南回归线(23。26S)向北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注:根据甲图能够说出任意

10、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其运动方向。3.不同纬度一年中的直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及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中无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被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一年被直射两次。(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 该图中的太阳直射点是 ,它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间是 :2. 所示日期为 ;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了 现象。3. B点的地方时间是 ,比B晚两个小时的地点是 。地方时间为12时的地点是 。4. F点的昼长是 小时5. 图中各点按照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序6.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 ;西安(34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侧视图晨昏线-光照图的判

11、读1.该图为 极点的俯视图。2.该图所示日期为 ;这一天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了 现象。3.A、B、Q、P的地方时间分别为几点?4.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5.M点的昼长为几个小时?6.此时北京时间是7. 比较A、M、N的正午太阳高度 。俯视图(四)四季和五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因此产生了四季和五带。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图1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地震波1. 分类:地震波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2. 特点: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可以在固体中传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

12、体中传播。3. 波速变化:在地下平均深度33千米处(大陆部分),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在地下平均深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1. 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 不连续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3.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硅镁层构成,较厚;平均厚度33千米。大洋地壳:只有一层硅镁层,较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壳:硅铝层硅镁层地幔:呈固态。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叫作岩石圈。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

13、因。内核呈固态。4.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是外部圈层中最厚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臭氧。2.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处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它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 地壳的物质组成岩石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喷出岩:玄武岩(有气孔)、流纹岩(有流纹构造)2.分类(按成因)冷凝岩浆岩形成:岩浆 岩浆岩 侵入岩:花岗岩。质地坚硬,建筑材料。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形成:地表岩石 沉积岩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可能会找到化石;越在下面形成的时间越早。常见岩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变质岩形成:地下岩石 变质岩举例: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页岩变质形成板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 二 地壳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外力作用岩石的转化变质作用 重熔变质作用重熔冷凝外力作用变质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