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5 ,大小:32.21KB ,
资源ID:2116249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1624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1211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1211Word文件下载.docx

1、6作业安全 977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0.058职业危害 969事故与应急检查与自评分厂自评得分:98.2四季度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自评/考核日期: 2011年12月15日至16日自评/考核目的: 1、检查分厂、工段、班组是否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检查标准化工作运行是否持续有效,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需求; 3、通过内部考评,持续改进安全标准化工作。自评/考核范围: 分厂所属技术组、工段、班组。主要的自评/考核准则: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自评/考核情况: 考评过程采用抽查的方式,发现开具问题不符合项,请技术组、各工段、班组结合附本不符项要求,按照危险

2、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用规范要求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自评/考核发现的问题说明: 本次考评涉及安全标准化的各要素,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变配电室现场管理、文件、台账、档案记录方面,请电石电工班、水泥电工班、醋酸仪表班对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参照不符合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采取措施避免同类事项的再次发生。自评/考评组要求: 本次内部审核所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都认真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本次所查出的不符项责任单位都于2011年12月16日前完成了整改,技术组、各工段、班组整改完成后的不符合项都按照标准化不符合项回执单返回了分厂,分厂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验收。自评/考核

3、情况概述: 为配合云维股份公司四季度安全标准化内审工作,我分厂于2011年12月15日至16日进行了四季度自评。自评得分:98.2分。 从四季度自评情况看,我分厂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管三201193号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通知要求具备了各项标准化要求的责任制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产操作技术规程,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尤其在各岗位人员安全职责、技术组、各工段、班组安全职责规定较为严密,在安全设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危害告知和防护、事故应急预案、应急程序等方面做了大量预防性的工作,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为分厂实现2011年安

4、全管理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自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风险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只是在个别重要部位进行了分析,缺乏整体性。在绩效考核上,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将安全工作目标和职责与个人的岗位绩效薪酬直接联系,或有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而未真正实行。今后,我们分厂还将在以上存在不足的两个方面加强与标准化的一致性。 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分厂总体加强了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全员参与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持续运行和改进,使分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此,特向云维股份公司安全环保部递呈2011年四季度内审报告,请给以

5、评审。自评/考核组组长: 杨瑞华自评/考核人员:李阻昆、李强、周春飞、龚捍东、张德福、杨瑞华、张成宏、晏世伟、龚福荣、王平、张思云 自评/考核表1 负责人与职责(100) (自评/考核得分 100 分)考核要素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扣分原因备注1.1负责人1.1.1 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1.1.2 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1.1.3 主要负责人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1.1.4 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会议

6、。1.2 方针目标1.2.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2.2 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目标的有效完成。1.3机构设置1.3.1 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配备适应企业管理需要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1.3.2 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大小,设置或明确相应的管理部门。1.3.3 建立、健全从安委会或领导小组直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

7、络。1.4职责1.4.1 制定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1.4.2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1.4.3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1.5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1.5.1 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提取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1.5.2明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1.5.3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2 风险管理(100) (自评/考核得分 96 分)2.1范围与评价方法2.1

8、.1 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和准则。2.1.2 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9个方面。2.1.3 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2.1.4制定风险评价准则。2.2风险评价2.2.1 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推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工作危害分析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并实行动态管理。2.2.2 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2.3风险控制2.3.1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

9、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1)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2)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2.3.2 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2.4隐患治理2.4.1 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帐。2.4.2 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2.4.3 对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2.4.4 对不具备整

10、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2.5重大危险源2.5.1 按照GB18218 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2.5.2 按照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报警和监控系统。2.5.3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2.5.4 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2.5.5 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1 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2.5.6 将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2.5.7 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

11、国家标准或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2.6风险信息更新2.6.1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环境因素评价表中评出3个重要环境因素,而变电站1#、2#110KV主变压器、水泥分厂35KV变压器滤油池或变压器油泄漏着火没有列入2011年安全环保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措施建立目标进行控制2.6.2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42.6.3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23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100) (自评/考核得分 100 分)3.1 法律法规3.1.1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

12、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并定期进行更新。123.1.2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3.1.3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3.2符合性评价3.2.1每年至少1 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1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3.1 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3.3.2 企业应制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括32个管理规章制度。3.3.3 企业

13、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或便于员工获取。3.4 安全操作规程3.4.1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3.4.2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3.5 修订3.5.1 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3.5.2 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注明生效日期。3.5.3 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5.4 保

14、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4 培训教育(100) (自评/考核得分97 分)4.1培训教育管理4.1.1 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和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4.1.2 组织培训教育,保证安全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4.1.3 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4.1.4 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4.1.5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4.1.6 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

15、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4.2管理人员培训教育4.2.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4.2.2 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4.3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4.3.1 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4.3.2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

16、审。4.3.3 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4.3.4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4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4.4.1 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4.2 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上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4.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4.5.1 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

17、方可上岗。4.5.2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4.5.3 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4.6日常安全教育4.6.1 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月度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训练。4.6.2 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2 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 学时。班组安全活动应有负责人、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单位负责人应每月至少参加1 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参加2 次班组安全活

18、动。11月份醋酸仪表班安全活动只开展和记录了一次4.6.3 相关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1 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 学时。4.6.4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1 次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签字。4.6.5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管理部门、班组月度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5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100) (自评/考核得分96分)实得 分5.1 生产设施建设5.1.1 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5.1.2 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的设立阶段

19、、设计阶段、试生产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规范管理。5.1.3 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实施有效安全监督,保证施工过程处于有序管理状态。5.1.4 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规定,履行变更程序,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5.1.5 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5.2 安全设施5.2.1 严格执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设施台帐。5.2.2 确保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5.2.3 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部分班组安全设施维护保养记录部分班组没有按照月度检查计划填写5.2.4 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

20、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并保证有效运行。5.2.5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5.3特种设备5.3.1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5.3.2 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5.3.3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日内,企业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5.3.4 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1 次检查,并保存记录。5.3.5 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

21、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保存记录。5.3.6 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企业应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5.3.7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5.4工艺安全5.4.1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5.4.2保证关键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5.4.3 对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5.4.4 生产装置开车前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安全条件应满足要求。5.4.5 生产

22、装置停车应编制停车方案,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4.6 生产装置紧急情况处理应遵守相关要求。5.4.7 生产装置泄压系统或排空系统排放的危险化学品应引至安全地点并得到妥善处理。5.4.8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偏差及时得到纠正。5.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5.5.1 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实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5.5.2 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包括6个方面。5.5.3 联系人应每月至少到联系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活动、

23、安全检查、督促治理事故隐患、安全工作指示等。5.5.4 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建立企业、管理部门、基层单位及班组监控机制,明确各级组织、各专业的职责,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形成记录。5.5.5 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事件及事故。5.5.6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为重大危险源时,还应按2.5 条执行。5.6检维修5.6.1 严格执行检维修管理制度,实行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 35.6.2 制订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落实“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

24、度原则。 2 5.6.3 在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应按相关程序执行。 55.7拆除和报废5.7.1 严格执行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与需拆除设施的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5.7.2 凡需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先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5.7.3 欲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处置。6 作业安全(100) (自评/考核得分 97 分)6.1作业许可6.1.1 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10种危险性作业

25、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各种作业许可证中应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安全措施内容。256.2警示标志6.2.1 按照GB16179 规定,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2894 规定的安全标志。6.2.2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6.2.3 按有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6.2.4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安全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灯。部分班组工作人员在电器、仪表设备检维修工作室时还存在着不拉安全警示带或办理安装工作票证或检修任务单6.2.5 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

26、业岗位的醒目位置,按照GBZ158 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同时设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6.2.6 按有关规定在生产区域设置风向标。6.3 作业环节6.3.1 在危险性作业活动作业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控制措施。在作业现场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规范现场人员作业行为。6.3.2 作业活动的负责人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科学指挥;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6.3.3 作业人员在进行6.1 中规定的作业活动时,应持相应的作业许可证作业。6.3.4 作业活动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