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8.61KB ,
资源ID:211407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1407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员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员手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三、讲课内容和时数讲课内容共9章,总学时40学时第一章 绪论(2学时)第二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4学时)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实现途径(4学时)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育制度(4学时)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学时)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6学时)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6学时)第八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4学时)第九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4学时)本文第一章 绪 论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要点:一、高等教育的概念二、高等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理论体系四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第二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高等教育的结构的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高等教育的功能4学时一、高等教育的结构1、高等教育结构概念2、高等教育的结构的构成3、高等教育的结构的制约的因素4、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的趋势二、高等教育的功能1、高等教育的个人功能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大学职能的演变历史2、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实现途径高等教育目的内涵及其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目的论一、高等教育目的内涵及其体系1、高等教育目的内涵2、高等教育目的体系二、高等目的的理论基础1、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依据2、高等教育

3、价值的两种选择3、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目的论4、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论三、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1、高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2、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教育制度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学制、高等学校学位制度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高等学校的组织特征和组织管理模式2、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1、高等学校的学制2、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3、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修养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数学时数:6学时一、高等学校的教师1、高等学校教师

4、的地位和作用2、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和修养4、高等学校教师的结构设置5、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二、高等学校的学生1、大学生的本质属性2、大学生的生理特征3、大学生的心理特征4、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三、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1、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2、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3、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4、师生的交往伦理倾斜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专业构成要素和专业特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一、高等学校的专业1、专业和专业教育概念2、专业构成要素和专业特色3、专业划分、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4、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二、高等学校的课程1、高等学校的课

5、程概述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3、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学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高等学校教学的管理和评估一、高等学校的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2、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和基本任务3、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二、高等学校教学的过程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2、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3、高等学校的教学环节三、高等学校教学原则1、制定高等学校教学原则的依据2、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及其体系四、高等学校教学的管理和评估1、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2、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估第八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高等学校科研的原则一、高等学校科

6、研的意义与任务1、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选题二、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与原则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三、教育科学研究1、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可行性2、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3、对大学生的科研指导第九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1、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2、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3、文化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催化动因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1、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现状2、高等教育投资发展

7、的现状3、高等教育类型发展的现状4、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发展的现状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高等教育国际化2、高等教育现代化3、高等教育多样化4、高等教育大众化5、高等教育终身化6、高等教育个性化附 录本大纲主要参考以下资料:1、钟玉海主编,高等教育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侯定凯主编,高等教育社会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教育

8、作为一种永恒的社会性现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级各类教育。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为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大批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敬业爱岗、业务精深、了解学生的大学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来。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高校都受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但他们大都未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教育心理学,往往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缺乏深刻的了解,不能依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普遍缺乏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不能自觉地运用教育

9、心理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广大高校教师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教育过程,并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心理科学的指导下,在独立学习和自我培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由此,我们

10、认为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的课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地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本大纲是在2005年8月13、14日,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教授;安徽中医学院李珑副教授;安徽工程技术学院方新普教授;蚌埠医学院李志刚副教授;皖西学院储召宏副教授;安徽工业大学陈选华副研究员;阜阳师范学院汪明副教授;安庆师范学院任其平事教授;安徽教育学院李群副教授;宿州学院社科部丁雪红副教授;合肥学院卫萍副教授;安徽理工大

11、学姚德利副教授;黄山学院教育系胡志海副教授;巢湖学院赵尚松副教授;安徽科技学院文法学院张杰讲师;池州师专基础部吴桂翎讲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李全彩副教授等同志共同研讨而成。最后由李全彩同志完成书面文字整理工作。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是: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教学、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三、教学内容和时数讲授内容有四编组成,总学时为36时。第一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7学时)第一编 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14学时)第三编 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11学时)第四编 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4学时)正文内容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4学时)一、本章重点:心理

12、学的含义;心理学的任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二、本章难点:心理学的发展三、教学要点: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含义二、心理学的任务三、心理学的内容四、心理学的发展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意义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3学时)教师角色的含义;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师专业素质第一节 教师心理概述一、教师角色的含义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第二节 教师专业素质一、教学效能感二、教学反思三、

13、教学监控能力第三节 教师成长与发展一、教师成长的历程二、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三、专家教师的特征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第四节 教师心理健康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表现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第三章 (引导学员自学讨论)第二编 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14学时)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4学时)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特征;学习的分类;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大学学习方法的特点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含义二、学习的特征三、学习的分类第二节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二、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三、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四、建构

14、主义的学习理论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学时)、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学习动机的种类;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理论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的含义二、学习动机的功能与结构三、学习动机的种类四、学习动机的特点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二、强化学习理论三、认知学习理论四、成就动机理论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四、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五、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六、正

15、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七、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3学时)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类型;学习迁移的过程;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学习迁移理论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含义二、学习迁移的类型三、学习迁移的过程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一、共同要素说二、概括说三、关系转换说四、同化说五、产生式说六、意义建构说七、经验整合说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迁移的促进一、学习迁移的形成条件二、学习迁移的促进第七章(引导学员自学讨论)第八章(引导学员自学讨论)第九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4学时)问题和问题解决;创造和创造力;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大学生问题解

16、决能力的培养第一节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概述一、问题和问题解决二、创造和创造力第二节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二、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三、寓训练于问题解决过程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一、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第十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3学时)品德的心理结构: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品德发展理论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含义二、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二节 品德发展理论一、道德发展阶段论二、道德价值观辨析论三、社会学习理论第三节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大学生品德的形成

17、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第十一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完善(4学时)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功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三、教学要点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三、自我意识的发展四、自我意识的功能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展理论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第十二章 大学生 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4学时)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的阶段;人际交往的功

18、能;人际交往的原则;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人际交往理论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含义二、人际交往的阶段三、人际交往的功能四、人际交往的原则五、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第二节 人际交往理论一、人际需要三维理论二、社会交换理论三、六位分隔理论四、PAC分析理论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调适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4学时)健康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健康与心理健康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一、大

19、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二、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第一讲 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一)教育劳动的复杂性(理解的重点)(1)教育劳动对象的多样性;(2)教育劳动内容的丰富性;(3)教育劳动过程的往复性;(4)教育劳动对象、内容、过程的发展性。(二)教育劳动的创造性(三)教育劳动的协作性(四)教育劳动的示范性(理解的重点)二、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一)道德的涵义、特征和功能涵义:道德是由

20、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和总和。特征: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比较):“软”(非强制、不成文)、“广”(调整的范围和内容广泛)、“深”(自觉自律的内在要求,深入到到思想和灵魂);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政治、心理、个性等品质比较):“情”(道德就是人之常情、就是怜悯之心、同情之心、侧隐之心,就是相互关心、友爱、帮助,这和政治品质的原则性、坚定性,心理品质的成熟性,个性品质鲜明性、独立性是不同的,人们所说的情商主要就是指道德)、“稳”(即稳定性,如道德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从

21、小看大等,道德也许是人类文化系统中最具有惰性的文化因子,以此保持社会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俗”(世俗、通俗,相对于政治的原则性、宏大性和宗教追求超凡脱俗的神圣性而言的,道德具有日常性、平常性、生活性、细微性,从小事看精神)。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等。个体功能:如启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功能、保健(心理)功能、慰藉(情感)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升华(价值)功能等。(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与根据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及由此由形成的道德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据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内

22、在要求。教师职业如果没有道德要求,就无法完成它的职业使命和实现它的职业职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第二,同其他职业行为规范一样,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技术规范侧重于职业操作的方式、程序等等,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这就使行教师的两类职业行为规范即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重叠。比如,板书工整、仪态端庄等等,就既是教师的技术规范,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师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人格(道德品质、境界等)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第二讲 教师职业道德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