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相当于阜平运动。【黑疙瘩岭运动】Heigedaling movement新太古代与古元古代间的地壳运动。原指吕梁山北端黑疙瘩岭地区新太古界上部的五台群石英岩与下部泰山群片麻岩间的不整合。后证实原定五台群的石英岩、角闪片岩、大理岩和白云母片岩这一套沉积变质岩系与滹沱群相当,原泰山群片麻岩和五台群相当,其不整合面就在滹沱群与五台群之间。现将古元古界与新太古界之间的地壳运动称为五台运动。此名应废弃。【建屏运动】Jian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发
2、生的造山运动。根据新太古界阜平群与上覆建屏群间的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确定。王曰伦等(1962)指出建屏群底砾岩不存在,它由原始的复理式砂岩经区域变质形成,不能用以划分阜平群和建屏群。此名已废弃。【虎坪运动】Huping orogeny桑干杂岩、吕梁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都可能代表华北古太古界,而新太古界是五台群。在古新太古代间有广泛的地壳运动发生,形成不整合及沉积间断。河南嵩山、山西中条山和吕梁山均有表现。但有人认为依据不足,尚需进一步研究。【嵩阳运动】Songyang orogeny新太古代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系据河南登封县嵩山群底部石英岩与登封群变质杂岩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因在嵩山之
3、阳而得名。其发生时间距今25亿年,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基诺尔运动。【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马杏垣等1955年创名。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五台山区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大陆西缘康定群中达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
4、件之反映。【胶东运动】Jiaodong orogeny太古宙末期的一次构造运动。系据烟台乳山一带的新太古界胶东群与古中元古界粉子山群间之角度不整合所确定。与五台运动相当。【鞍山运动】Anshan orogeny新太古代末的一次褶皱运动。据古元古界辽河群与新太古界鞍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这一运动使鞍山群岩层褶皱,并伴随大规模花岗岩化或混合岩化以及区域变质作用。其发生时间距今25亿年。【大别运动】Dabie orogeny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与中元古代之间的一次构造运动。据大别山地区中元古代佛子岭群与新太古界古元古界大别山群间的不整合所确定。大别山杂岩普遍混合岩化至花岗岩化,构造方向近东西;佛子岭
5、群仅受轻微区域变质,构造方位多作北西向。在湖北大悟、红安、麻城等地见红安群与大别群呈交角不整合接触。此运动发生于18亿年。【吕梁运动】Lliang movement(revolution)李四光1933年创名。又称吕梁变革(Lliang transform)。古元古代滹沱群与中元古代长城群之间发生的强烈构造运动。在中条山区、辽东、山东及鄂尔多斯等地均有代表吕梁运动的不整合存在。此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其时限大致距今18亿年与17亿年左右,可分别视作第一幕(主幕)和第二幕(末幕),在燕山地区大致应与前常州沟组、前大红峪组界面相当。吕梁运动影响范围甚广:在山
6、西则可能分别与五台山的郭家寨亚群及中条、吕梁、太行山区的担山石群、黑茶山群及东焦群的顶部界面相当。在豫西为古元古代嵩山群与上覆五佛山群之间的不整合;燕山、阴山地区分别为长城群与朱杖子群、渣尔泰山群与二道凹群之间的不整合;自胶辽、吉南至贺兰山、阿拉善的广大地区亦受其影响;塔里木有相当于长城群的杨吉布拉克群与下伏古元古代兴地塔格群的角度不整合;滇东、鄂西为昆阳群与大红山群、神农架群与水月寺群之间的不整合。浙西南古元古界八都群,与其上中、新元古界龙泉群在变质程度和形变特征上的差异,当属吕梁运动之反映。【栾川运动】Luanchuan orogeny古、中元古界间的构造运动。在陕西省蓝田县坝源、洛源等地
7、见中元古界熊耳群不整合在古元界铁铜沟组之上;在豫陕交界的熊耳山一带见熊耳群不整合于新太古界太华群之上,其间存在的构造运动。与吕梁运动相当。【中条运动】Zhongtiao orogeny山西省中条山区古元古界担山石群与中元古界中条群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不整合面的上覆地层是安山岩层,下盘为石英岩(古元古代担山石群石英岩)。在铜矿峪的一个剖面上有显著的角度不整合存在。【渣尔泰运动】Jartai movement发生于内蒙古渣尔泰山群与什那干群(介于长城系与蓟县系)之间的构造运动,其时限为14亿年左右。此乃根据渣尔泰山群下部阿古鲁沟组Pb?Pb年龄1649百万年,而不整合面以上的什那干群呈假整合伏于下
8、、中寒武统之下;渣尔泰山群、什那干群中所含叠层石特点,分别与燕山地区的长城系、蓟县系相近;又据新资料,什那干群东延可与蓟县系相连,并发现渣尔泰山大佘太一带有13001500百万年的钾长花岗岩侵入(如侵入新太古界乌拉山群者U?Pb年龄1383百万年),其上又被什那干群不整合覆盖。【蚌埠运动】Bengbu movement发生于安徽省中元古代与古元古代间的地壳运动,据白云山组片理产状和蚌埠期混合钾长花岗岩的片麻理产状间出现交角而确定。在安徽凤阳地区,古元古界凤阳群下部的白云山组交角不整合于新太古界五河群顶部的殷家涧组之上。凤阳群属绿片岩相,五河群属角闪岩相,两者变质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此运动发生于距
9、今25亿年左右。【中岳运动】Zhongyue orogeny发生在嵩山地区古元古代嵩山期沉积之后,新元古代五佛山期沉积以前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五佛山群呈高角度不整合覆于嵩山群及登封群各组之上,可能发生于距今14亿年左右。中岳运动使整个嵩山群(罗汉涧组、五指岭组、庙坡山组、花峪组)协调一致地产生紧密的走向近南北、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的复式背斜和复式向斜。【熊耳运动】Xiong'er orogeny北秦岭中元古代内的构造运动。中元古代蓟县系与熊耳群(相当于中元古代长城纪)间的不整合,在陕西小秦岭和豫西广大地区也普遍存在,与中元古界蓟县系相当的汝阳群底部有底砾岩不整合在熊耳群之上,发生于距
10、今14亿年。【易门运动】Yimen epeirogeny原指上昆阳群因民组与下昆阳群三尖山组之间的假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为较平缓的上升造陆运动。此运动一直有争议。经进一步研究,将原下昆阳群划为古元古界大红山群,上昆阳群因民组为中元古界昆阳群底部。因此,易门运动为发生在古、中元古代之间的运动,与吕梁运动相当,距今18亿年。【黄陵运动】Huangling movement三峡地区发生在中元古代至南华纪之间的一次显著的造山运动,并伴随广泛的花岗岩浆侵入,形成黄陵花岗岩。运动面在新太古界崆玲片岩与南华系莲沱组之间,或在古元古代黄陵花岗岩和莲沱组之间,中间缺失中元古界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黄陵运动的时限
11、范围约在18亿8亿年之间,可能与晋宁运动相当。【祁门运动】Qimen orogeny原指皖南、浙西前震旦纪上溪群上部未变质的沥口群与下部变质较深的溪口群之间的不整合,经此运动使本区古元古代优地槽局部回返。江南地轴开始形成。经过一步研究,将沥口群划为新元古界下部,溪口群更名为上溪群,划归古元古界。因此,祁门运动即发生在新、中元古代之间的运动,与四堡运动相当。【四堡运动】Sipu orogeny指广西北罗城四堡的板溪群与下伏四堡群之间的构造运动。四堡群中、上部应与长城系及蓟县系大致相当,板溪群则可与青白口系对比,代表华南发生在蓟县系与青白口系之间的构造运动及其造成的不整合,发生时限距今约10亿年左
12、右。此运动在扬子地块及其周缘影响广泛,鄂西神农架群与马槽园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可能亦属四堡运动。【龙川运动】Longchuan orogeny滇川一带中元古代与古元古代之间的一次构造运动。据云南省东川?四川省会理(天生坝、玉新村两地)河口组与因民组底砾岩之间的不整合确定。因民组的砾石成分较复杂、磨圆度好,具底砾岩性质。砾岩向上过渡为条带状砂板岩。此组超覆在河口组的浅粒岩、变粒岩、石榴云母片岩及大理岩等不同岩层之上。在玉新村地区因民组的构造窗之下,见河口组为具枕状构造的变质细碧岩,与因民组呈微角度不整合。因民组及其以上地层为浅变质岩系,其下为中深变质的结晶岩系,二者间岩性和生物特征是突变的,从大
13、区域上看两个岩系截然不同。【燕辽运动】Yanliao orogeny辽东、吉南等地发生在蓟县纪与青白口纪之间的造山运动。在辽东铁岭以东的泛河坳陷北侧,可见类似于辽南永宁群明显不整合于蓟县系之上。可与华南四堡运动大致对比。【梵净运动】Fanjing orogeny黔中地区梵净山群与上覆板溪群之间的交角不整合所代表的一次强烈地壳运动,时限为10亿年左右。相当于四堡运动。【武陵运动】Wuling orogeny新元古代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系据湘西武陵山区板溪群下部官庄组与下伏冷家溪群(原下板溪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而确定。其时限为11亿9亿年,与四堡运动可能相当。【东安运动】Dong&an oroge
14、ny湘西东安溪地区东安群与下伏彭家群(原板溪群内部)的交角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与四堡运动相当。【兴城上升】Xingcheng uplift又称兴城运动(xingcheng epeirogeny)。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与串岭沟组间的构造运动。依据是兴城地区大红峪组微角度不整合覆于串岭沟组或常州沟组之上。这个不整合面还见于河北省迁安市北营子红石峪。在辽宁省凌源县小桦皮沟,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原串岭沟组上部白云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距今约16亿年,属振荡运动。【头泉运动】Touquan orogeny太行山区长城系高于庄组与下伏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确定的构造运动。高于庄组
15、在太行山区超覆于团山子组、串岭沟组、常州沟组、东焦群、甘陶河群、五台群、阜平群等不同层位之上。此运动具有一定范围的稳定性。为中元古代早期的一次构造运动,距今1516亿年。【前富禄上升】Pre?Fulu uplift据桂北地区南华系富禄组与下伏长安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确定的构造运动。长安组为一套不显层理的灰绿色含砾泥质砂岩,富禄组为层状长石砂岩,底部多为砾岩或含铁板岩。此运动距今7.5亿年。【松山运动】Songshan orogeny本运动指赣中的新元古界上部松山群与下部神山群之间的不整合。依据赣中地区青白口系神仙群与南华系上施组和下坊组之间的微弱的交角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确定此构造运动。【满银沟
16、运动】Manyingou movement四川省会东县满银沟地区中元古界蓟县系力马河组与下伏长城系通安组的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会理县通安地区双水井组(相当于力马河组)成宽缓的背、向斜,下伏青龙山组(相当于通安组)多为紧密的倒转或同斜和扇形褶皱。在会东其他地区两者关系多为平行不整合。【落可岽运动】Luokedong orogeny赣西北修水流域新元古界落可岽组与中元古界上双桥山群的不整合代表的构造运动。在修水流域发现落可岽砾岩,最大厚度224米,与双桥山群之间呈交角不整合接触。其不整合面凹凸不平,发育有古风化壳。在赣东北称九岭运动。此运动早于雪峰运动,距今约10亿年。【双桥运动】Shuang
17、qiao orogeny指赣西北南华系硐门组与中元古界上双桥山群或新元古界落可岽群间明显的交角不整合所代表的造山运动。与晋宁运动相当,距今约8亿年。【迤东运动】Yidong orogeny滇东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在滇中位于南华系澄江组之下的一套板岩、石英岩、砂岩及灰岩称为汤丹群,可与昆阳群对比,时代为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汤丹群极度倾斜且剧烈变质,而澄江组却未受变质,层次分明地覆盖在汤丹群上,呈显著的交角不整合关系。【皖南运动】Wannan orogeny皖南发生在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是根据皖南南华系高亭组砂岩(后称休宁组砂岩)与下伏新元古界下部沥口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
18、晋宁运动】Jinning (Tsinning) movement米士(P.Misch)1942年创名。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前澄江运动】Pre?Chengjiang movement指云南东川矿区南华系澄江组沉积前的地壳运动。下部浅变质岩群为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曾遭受强烈褶皱和冲断,新元古界澄江组与之呈显著的交角不整合接触。与
19、晋宁运动相当。【休宁运动】Xiuning orogeny安徽省休宁地区南华系底部休宁(组)砂岩与下伏新元古界下部沥口群之间的不整合代表的构造运动。在江南地背斜轴部,二者不整合甚显著,向北侧和西北侧不整合程度减弱,向南侧和东南侧变为整合关系。与雪峰运动相当。此词已废弃。【雪峰运动】Xuefeng orogeny新元古代中期南华纪与新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纪之间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湘西板溪群与南华系南沱冰碛层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昆阳运动】Kunyang movement代表南华纪澄江砂岩与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间的不整合关系。与晋宁运动相当,距今8亿年。【嵩山运动】So
20、ngshan orogeny代表嵩山地区的中元古代蓟县系汝阳群兵马沟组与古元古代嵩山群五指岭片岩(今称花峪组)之间的不整合。此不整合面到嵩山以东井湾地区已不显著,说明这一运动有很大的区域性限制。距今约1814亿年。【方岭运动】Fangling orogeny代表长江三峡区黄陵背斜结晶基底与沉积盖层之间的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下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闪长岩、混合片麻岩及结晶片岩;上覆最古老的沉积岩为南华系底部之莲沱组。沉积盖层(从南华系至白垩系)组成的黄陵背斜,轴向北北东,而混合岩条带及结晶片岩的片理走向则近东西,两者近于直交,不整合现象明显。结晶片岩称方岭片岩属古元古代,早于板溪群(中元古代)
21、,因之方岭运动可能早于雪峰运动。结晶基底与南华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不是代表一个短暂的时期。方岭运动之后本区即已上升为原始古陆,根据南华系南沱砂岩及莲沱冰碛层在黄陵背斜北部即已缺失,以及结晶岩系近东西走向等情况,这一古陆可能是近东西向的。在中元古代板溪群沉积时期本区为剥蚀区,并供给古陆以南的板溪群以沉积物质。【黄梅运动】Huangmei movement长江中游地区南华纪地层与较古老的变质岩系之间的不整合代表的构造运动。现已少用。【应山运动】Yingshan orogeny鄂北大洪山区中元古界应山群与新元古界花山群之间的显著不整合,又称之为震旦运动第一幕。应山群与神农架群及会理群、昆阳群相当,属中元
22、古代;花山群为南华纪。【澄江运动】Chengjiang orogeny南华纪内部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云南中东部澄江南华纪南沱冰碛层与下伏澄江砂岩之间的微弱角度不整合关系确定的。其发生于距今7?5亿年左右。此运动发生在晋宁运动的后造山磨拉石建造出现之后,属早兴凯(萨拉伊尔)期的地壳运动范畴。【后澄江运动】Post?Chengjiang movement云南东川矿区澄江组沉积后发生的地壳运动。表现为震旦纪灯影组及其下的新村组页岩、砂质页岩与南华纪澄江组间的微交角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在东川的汤丹、因民及落雪地区,往往缺失澄江组,灯影组直接与昆阳群呈交角不整合。因此,与晋宁运动不易区分。有人根据晋宁
23、局部地区的冰碛层交角不整合在澄江组之上,灯影组白云岩超覆了冰碛层,直接覆于澄江组砂岩之上,认为灯影组与冰碛岩之间,局部地段也可能有交角不整合存在。相当于澄江运动。现少用。【偃师运动】Yanshi movement马杏垣等(1959)创名。原指河南嵩山区偃师南部峡门村及渑池附近中元古代五佛山群内部的微弱交角不整合。相当于古元古界嵩山群与中元古界熊耳群之间的构造运动。不整合面的下盘地层是葡萄峪组,上盘为骆驼畔组(砂岩),比垣曲运动稍晚,也可能相当。创名人后来认为五佛山群内部的这种微弱交角不整合系重力滑动构造,使各组之间发生滑动所造成的不协调关系,建议废除此名。【垣曲运动】Yuanqu moveme
24、nt河南济源、垣曲、卢氏、确山等地见长城系下统熊耳群马家河组与蓟县兵马沟组之间呈角度不整合,在洛宁、汝阳、泌阳、方城等地呈平行不整合,认为此运动存在。【豫西运动】Yuxi movement河南西部南华纪上部临汝冰碛层(罗圈组)与下伏青白口系鞍山组石英砂岩间的平行不整合或交角不整合关系。此不整合从汝阳到古秦岭北麓都有分布,并覆于不同层位上。【杨庄运动】Yangzhuang movement又称滦县上升(Luanxian uplift)。指蓟县系杨庄组与长城系高于庄组之间的侵蚀间断,距今14亿年。认为在燕山地区高于庄组与杨庄组间为连续沉积,仅在海盆边缘可见肯定的间断,河北地质局综合队在杨庄组底部见
25、有半米厚的砾石层分布,且较稳定,其成分系白云岩和燧石,属底部高于庄组,砾石多具磨圆状,为搬运所致,非构造形成。从区域上看杨庄组厚度在各地变化较大,岩相不稳定甚至缺失,砾石层亦然,故杨庄组与高于庄组应为假整合接触。【铁岭运动】Tieling movement为燕山地区青白口系与蓟县系之间的沉积间断或微交角不整合确定的构造运动。距今10亿年。不整合面的上盘地层是下马岭组,底部有厚约3米左右的含铁砂岩和砾岩层,下盘为铁岭组,二者呈假整合,具区域性。两者在岩性上亦有较大差异,青白口系以碎屑沉积为主,蓟县系则以化学沉积为主。【水峪运动】Shuiyu movement河北省开平地区的青白口系石门组与蓟县系
26、雾迷山硅质灰岩间的微交角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此运动具有升降运动性质。与铁岭运动相当,距今10亿年。【蓟县运动】Jixian movement又称蓟县上升(Jixian uplift)。孙云铸1957年创名。晚前寒武纪的一次地壳上升运动。是根据下寒武统砾状灰岩(府君山组)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千枚岩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确定的。仅局部有微角度不整合,此后在辽宁省朝阳、河南省嵩山(少林运动)、河北省承德、北京市延庆均发现与此相当的运动。【少林运动】Shaolin movement发生在晚前寒武世的一次构造运动。在河南省嵩山地区寒武系下统辛集组底部砾岩呈角度不整合覆于新元古界五佛山群何家砦组和马鞍山组
27、之上。典型剖面见于嵩山少林寺附近。其发生时间距今约7亿年左右。此运动仅在少林寺地区见角度不整合,其他地区均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或逐渐过渡关系。【铜湾运动】Tongwan movement刘国昌指湘西怀化铜湾、银藏湾的早寒武世五里牌组与南华系南沱冰碛层间的不整合。但铜湾“五里牌组”燧石层与银藏湾“五里牌组”燧石层归属尚有争议,九口溪、巨口铺一带环巨口铺穹窿自南华纪至下古生代各组地层出露齐全,整合接触,且湖南全省寒武系与南华系之间均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其间并无不整合存在。建议废弃此名。【兴凯运动】Xingkai orogeny指兴凯湖东南震旦系纪早寒武世冒地槽型沉积被中寒武统磨拉石建造所不整合的构造
28、运动。又称兴凯旋回(典型地区在俄罗斯境内)。中亚?蒙古地槽西段兴凯旋回的主褶皱幕发生在中、晚寒武世之间(萨拉伊尔运动),并将其作为古生代的第一个构造旋回,其下限自南华系南沱冰碛层开始。【凤台运动】Fengtai movement为安徽中寒武系与震旦系间的不整合。不整合面的上盘地层是下寒武统猴家山组底部的凤台砾岩,下盘为震旦系四顶山组。后改用霍邱运动。此名应废汽。【满家滩上升】Manjiatan elevation根据辽宁省金县满家滩寒武系底部大林子组与下伏震旦系兴民村组顶部石英砂岩之间的平行不整合而确定的构造运动。它对辽东半岛晚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有重要意义。【霍邱运动】Huoqiu movem
29、ent寒武纪与震旦纪间的构造运动。在安徽省霍邱、河南省固始,早寒武世猴家山组不整合覆盖在震旦系上统四顶山组上。四十里长山也发现不整合。霍邱运动代表区域性不整合,在嵩山、淮南表现为褶皱运动。【陶来运动】Taolai movement为中祁连山震旦纪末的构造运动。此运动结束了震旦纪坳陷,是中祁连山最早一次全面海退,形成古陆,石炭系、石炭?二叠系、下三叠统、侏罗系和白垩系分别不整合在震旦系之上,缺失整个下古生界以至部分上古生界。这次地壳运动决定了祁连地区震旦纪以后的地质发展史。【金州上升】Jinzhou epeirogeny辽东早寒武世内部的一次造陆运动。表现为寒武系下统上部碱厂组底部厚层燧石条带灰
30、岩与下伏大林子组(原碱厂组底部之冰水沉积层)顶部灰黄色薄层灰质白云岩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新邵运动】Xinshao movement指雪峰山区上震旦统的留茶坡组与中、下寒武统小烟溪组之间的不整合关系。震旦系是以陆屑为主的冒地槽建造序列,不整合于下寒武统之下。但在新邵地区的震旦系留茶坡组与下寒武统为连续沉积,岩性逐渐过渡,无运动存在。故应予废弃。【云贵上升】Yungui epeirogeny在康滇古陆范围内,下寒武统直接为下奥陶统所覆,孙云涛(1943)认为上升运动发生在早寒武世末。后来的地质调查工作在滇东南文山、马关、富宁、个旧、蒙自和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发现了中、上寒武统,因而认为这一运动使康滇古陆扩大,并向东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