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爱娜10:0510:50课堂教学211:0511:课堂教学313:1514:课堂教学414:1515:课堂教学515:1015:课堂教学616:0516:课堂教学75月27日008:45课堂教学8余琳玲109:课堂教学9课堂教学10课堂教学11课堂教学展示14:20“我看初中美术课”李强麻素芳肖欢3017: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王五一 特级教师5月28日3011:30“十年艺教规划”及新课程改革陈通顺 教授返 程【注意事项】1 参会代表凭代表证出入学校大门,请随身携带代表证。2 26、27日在学校用中餐,其他时间的中晚餐在入住酒店用餐,使用就餐卡。3 为保证展示和研讨的效果,请
2、自觉保持会场安静,关闭手机铃声。4 从省委党校到学校会场约400米,路线如下,请准时到会并注意交通安全。 文一路教工路保俶北路文二路【教学设计集】陈向华,现任教于杭州富阳永兴学校。喜欢握一支水笔随意的涂鸦,喜欢借斑斓的色彩表现周围,拥有表现的热情更偏爱安静的思考,这就是我在近十年的课堂教学中,曾获得“杭州市郊坛新秀”的荣誉称号。我的教学特色:擅长捕捉教材中的细节,注重多角度的开放有价值的美术教学素材,喜欢借“线”性的构成表现有节奏感的课堂。我的一点小收获:参于执教国家级、市级的展示课,多次与外市老师进行美术课堂的教学互动与交流,曾获杭州市优质课与录像课评比的一、二等奖;所撰写的论文案例曾获杭州
3、市三等奖和浙江省一等奖; 业余也爱尝试创作,虽然用笔稚嫩,但相信对生活的热爱会让我拥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据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十六册教材青春风采改编生活在格子里杭州富阳永兴学校 陈向华一、设计思想: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设计.应用”领域7-9年段的目标是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最终递进为“创意与设计”,指向了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全过程的要求。本课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服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初中生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服装包含着三大要素:
4、款式、色彩、面料。本课生活在格子里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课特点,从服装面料设计中寻找灵感,以格子为切入点,通过对生活中格纹面料的结构和色彩变化分析,加上自己个性化的创意设计,再根据设计在不同人群中的适应性,让学生的设计得到生活化的应用。除了专业引导,本课还注重浓郁的人文关怀,将学习领域定位于“设计.应用”,其中“设计”重在引导生从经典中吸收灵感进行“格纹设计”的多样表达,而“应用”重在将学生设计的作品在不同气质的人身上进行立体的演绎,当我们的创意在紧紧的思考“人之所需”时,温暖的人文关怀得到了自然的呈现。二、教材分析: 青春风采属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16册教材第2 课,该课涵盖内容异常丰
5、富,为我们多角度的理解教材并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建构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可行性。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四个课时。第一课时为“服装欣赏”,第二课时为“色彩和花色搭配”,第三课时即本课“生活在格子里”,第四课时是“多样的格子装”。前两课时的教学既让学生领悟到了服装的多样表达,又让孩子们具体了解到了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奥秘,有了这两课的积累,再细化到“生活在格子里”,原有知识和全新内容的互相碰撞,为孩子们的多样表达形成了爆发的原点,第四课时则是利用格子元素进行丰富格子装款式设计,前一课的学习又回归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款式设计。由此,这一单元的课程安排与服装的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不谋而合。而本次教学设计的呈现
6、主要是第三课时生活在格子。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依照“感悟表达应用”的主线节奏,进行了层层递进式的教学,其中“感悟”是从经典的“苏格兰格子”入手,通过学生具有生活体验的格子构成唤醒大家对它的重点关注;“表达”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格纹造型中运用线和色的互为融合,重构个性化的格纹构成;根据不同的人所传达的不同气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进行生活化的“应用”。三、学情分析:1初中生对生活、对服装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审美积淀,格子装非常适合学生穿出青春风采,然而对于生活中的“格子元素”是如何构成的?它们独特的美是怎样演绎的?我们将运用这些元素如何重构?重构后的作品又将如何适用于不同的人?这些蕴含“美学原素”的
7、思考是初中生所不具备的,因此这一课的展开不仅使学生领悟到小小格子元素的秘密,而且还从课堂学习衍生出更多的观察所得生活中很多细小的美,只要我们潜心去挖掘,总可以感知它的未知面。2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以下的困难和问题:其一、学生没有借助线条构成而形成格纹美的积累;其二、学生对各种经典格纹的抽象美的感知是全新的;其三、设计之后如何应用也是学生会遇到重要难题。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学习策略有个体自主思考的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紧围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的学习策略等。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由苏格兰格子裙了解“井子格”及其它“马赛克格”、“千鸟格”、“蒙德里安格”等格纹种类,知道
8、这些格纹以线构成、色彩渲染的造型特点,感悟各种格纹或稳重、或活泼、或灵动的美感。2技能目标:尝试运用水粉工具,通过线条交错、重叠等不同组合和色彩渐变、对比的丰富变化表现出学生喜欢的格纹。3情感目标:了解格子服装的特殊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掌握各种服装中格纹图案造型的独特美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设计。领悟格纹设计中的经典美,并能提升对格子服装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六、教学策略:本课教学运用了从“感知表达应用”的教学流程,注重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感知,探究和创造,设计并运用。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准备:
9、水粉笔、刷子、水粉颜料以及相应的辅助工具。2教师的准备:课件、源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物模特”教具和示范用具。八、教学过程:(一)展示格纹造型的“艾玛”,了解马赛克纹,揭示学习内容1课件演示:享有当代寓言大师美誉的大卫.麦基笔下的花格子大象艾玛,请学生欣赏艾玛的眩目格子装。2教师阐述:马赛克式格子装是利用色块的交融表现艾玛纯真、可爱、开朗的个性,同学们可以像艾玛一样,生活在格子里。3出示课题生活在格子里(大卫.麦基笔下的“花格子大象艾玛”) 设计意图:以直观的、有趣的图片直入主题,在快乐、新奇的情境中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二)观察分析格纹,了解格纹种类,丰富表现能力。第一、欣赏、表现苏格兰裙1粗看
10、跟着影像去旅行:展示生活中的苏格兰人在不同的场合穿着的苏格兰裙,引导学生有感而发:精短的旅行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粗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受格子裙在苏格兰民族中的地位,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格子这一造型元素的兴趣 (穿着“格子裙”舞动的姑娘小伙儿们) (穿着“格子裙”的士兵)2细看 (街头的艺人)(1)色彩:定格几款不同色彩的经典苏格兰裙,请学生眯起眼睛观察:每一款格子裙的主要色彩倾向是什么? (红色调的苏格兰格纹) (蓝绿色调的苏格兰格纹) (蓝色调的苏格兰格纹)由经典的苏格兰格子裙,复习色彩中色调的知识,为学生在后面的创作中如何控制色彩倾向做好铺垫。(2)格纹:更近距
11、离看它,格纹也很有特色,你发现了怎样的线条,它们是如何构成格子的?注重观察方法的引导从远至近、从整体到局部,引导生聚焦“苏格兰格”的构成是典型的“井字格”。(3)色彩和格纹:当这样的线条进行交错、重复、叠加时,就产生了丰富的节奏韵律感,仔细观察,这样的美感是通过线条与色彩怎样的变化产生的?归纳出线条的方向变化,粗细、疏密的对比以及色彩渐变、对比产生了富于节奏的美感。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提炼苏格兰格的基本格,理解它的变化,为学生创意性的设计格纹奠定扎实的基础3表现教师现场示范表现苏格兰格,落实格纹的表现技法。注意:端平手腕、锁定方向、大胆运笔,就能形成平直稳定的横直线与竖直线。强调两个细节:其一
12、改变画笔的方向就能表现出粗细不一的线条;其二产生了瑕疵,可巧妙利用,让它融入画面;或者大胆保留,形成独特的画面效果。教师示范能让学生直观感知如何用笔,如何把控平直的线条,如何巧妙处理创作中的小瑕疵,为学生独立的设计解决技能上的难点。4欣赏演绎苏格兰格子服装不同的真人秀,感受格纹图案在服装中的不同表达,领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欣赏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经典格纹的多样表达,通过开放性的观察来开阔学生设计格纹的思路第二、感悟、探究格纹的变化人们的创意思维不会满足于一种经典,会创造出更多的变化。1菱形格的演变从水平直线组合演变成斜直线的变化,感悟“井子格斜”变成“菱形格”的不同感觉。(1)师现
13、场演示,将苏格兰格变化方向放于身体前。引导生观察:这样变一下,斜直的线条交错起来变成了菱形格,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说说你的直觉。(2)加上你的创意思维,斜直线会构成不同的格纹效果。这种变化是怎么造成的呢?小结:线条形态的改变、角度的变化、当然还可以有更多的。通过生动的演示,让学生发现菱形格线条的造型特点,有效地利用这一造型优势,可以创作出n种创新版菱形格纹,揭示创意的设计就在线条的组合重构之中2千鸟格的演变在变化中感悟“井字格”和“斜直线”的组合构成的格子千鸟格。3蒙德里安格的演变欣赏由不规则的变化构成的形式丰富的“蒙德里安格”。(1)引导学生目标明确的观察:这样的格子具有哪些独特的美感?(2)
14、“我”(教师本人)穿蒙德里安裙和气质相符的模特穿蒙德里安裙相对比,两个不同版本的不同穿着效果,引出格子装的着装法则适合的才是最美的!“千鸟格”和“蒙德里安”格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更立体的感知格纹世界的多样表达,而通过教师自身的与模特的对比演绎,自然的导出格子装“设计.应用”的精髓适合的,才是最美!让看似简单的“格纹”设计课上升到我们生活中最朴素的审美高度。(三)回顾格纹学习,思考格纹创意你吸收了哪些基本的方法?你又生成出哪些变化的灵感?回顾、思考既是对整节课的梳理,也为孩子们共享设计思路提供了一块灵性的空间。 (四)欣赏“非常格装秀”,激发创作灵感在动感的旋律中让学生体会格子的多种表达,并刺激自己
15、设计灵感的生成。设计意图生活需要激情,设计也需要激情,设计前的视觉冲击可以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五)散发创意灵感,创作格纹实践主题:创作?的格子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讨论(确定格调)分工(明确个人角色)创作(大胆的呈现想法)请利用色彩+ 线条组合+变化 你们想表达的格子“?”的格子给了学生更广泛的创作空间,温馨提示则凝炼了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孩子们在设计中可以围绕几组关键词大胆的展开。(六)设置“应用”情境,展示学生作品1教师呈现各类人物的KT板造型,简要分析人物身材和性格特点;2请各组同学根据该组所设计的格纹,对照人物的身材和性格,给他们穿上适合的格子装。虚拟的人物场景,使得学生可以真正的让
16、自己的设计得到有效的运用。九、板书设计 苏格兰格经典的格纹 千鸟格 变 个性 适合的才是美的! 菱形格十、教学反思1换位思考,结合专业,解读教材。现行使用教材每一课涵盖的内容都较广,为我们解读教材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如何解读呢?首先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来初看青春风采,列出作为初中生看到这一内容时,会条件反射出哪些问题?即俯下身子,读出孩子们的兴趣点。中学生喜欢怎样的服装呢?中学生充满着青春活力,除了运动装,怎样的服装要素最能吸引学生呢?通过调查和交流,我发现,“格子装”是初中生喜欢穿着的日常服饰,具有四季皆宜的特性,能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引起共鸣;格子纹样又属于服装面料设计,颇具变化,于是,就选
17、择了生活在格子里作为教学内容来组织本课教学。其次,回归到教师自身的角度重读青春风采,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围绕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提炼出在第一层次:服装的三大要素包括款式、色彩和面料。可以以款式和色彩为重点设计出较为常态的教学流程,对面料的设计却很少有人涉及,而“格子纹”的线条蕴含着节奏与韵律、对比和变化等多重美感,关注这一细节的层层剖析,能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熟悉的服装元素;第二层次:站在“设计.应用”的角度,生活在格子里不仅在课堂中能体现这一学习领域的特点,而在学生更为广泛的生活中,更能真真正正的得到体现,符合学习致用的特点。2循着主线、把握节奏、组织教学。在本课的设计与试教中,我强
18、烈意识到一节课像一条潺潺溪水,可以营造出多重交叉的主线美感。因此在组织教学素材时,我先找出能架构起本课内容的几个关键点,然后提炼出“经典剖析-个性的演变-适合才是最美的”的课堂主线。而溪水的转折流淌如课堂的节奏变化,从缓缓的进入、变化的呈现、动感的冲击到回归率性的创作,这样的节奏处理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设计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装美的元素。3追求完美、没有完美、思考永恒。在生活在格子里的执教过程中,同样感受到还有值得推敲和反思的细节。其一、格子构成的设计能否再开放些,大幅度地展开学生思维,让格子这一设计元素表现的更多元;其二、少一点预设,多一些生成。教师要成为灵性的教师,应该随
19、着学生的思路及时地调整方向,这样的教学才不会因为少了某个环节的呈现而逊色;其三、多给学生充足的体验时间,特别是在优质课评比中,常常会出现“赶”的现象,是否能放慢步伐,留给学生大块的时间去发现、去感知,相信孩子们生活在格子里的收获会更丰富!十一、部分学生作业呈现(略)肖欢,1980年8月30日出生,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大学本科,中教一级。任教于宁波市鄞州区李关弟中学。2007年1月获宁波市教坛新秀二等奖,2006年6月教学案例懒惰的收获获宁波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师案例评比一等奖,并获浙江省美术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三等奖。2007年11月油画作品青春期入选“时代精神全国人物肖像油画作品展”,作品组委会收
20、藏。2007年12月油画作品2007我的夏日入选浙江省青年美展,2008年11月油画作品残雪系列二入选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作品组委会收藏。2008年12月油画作品2007我的夏日入选第三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人物画作品展,作品组委会收藏。2008年12月,色粉画作品残雪入选浙江省水彩画大展。2009年4月,油画作品残雪系列一入选2009大东方全国当代油画作品展。2009年8月,油画作品雪霁入选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学术展,并获优秀奖。2009年10月,油画作品冬之残雪入选“璀璨山河”浙江油画大展,并获优秀奖。2009年11月,油画作品雪霁江南入选宁波市群星奖,获成人组创作奖,并入选浙
21、江省群星奖。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绿洲宁波市鄞州区李关弟中学 肖 欢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美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三课。主要是利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方法,学习超现实主义画家的思维方式,结合体现环境问题的图形创意设计,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所以是“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的综合课。让学生能够打破习惯性的思维的束缚,展开丰富的联想,走进超现实的世界里。本课涉及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有:时空重组、异形同构、比例逆反,这么多知识点容易使学生抓不住要点,所以我的设计以时空重组为重点教学,再拓展到其它方法,并以环境问题为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存环境的积极关注与思考,并引导学生用超现实的组合方
22、式创造出不一般的艺术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二、教学思路和过程: 通过沙化的图片,导入绿洲课题; 重点对马格里特作品绿洲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超现实画面的表现方法; 结合魔术师刘谦的表演和思维方式,营造一个超现实的艺术氛围; 发散性思维训练,走出传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传达的信息,引发学生对环境的思考与关注; 小组合作用超现实的组合方法创造出新奇的画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课后拓展,自主创新,用超现实的方法表现自己对环境的思考。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学习与思考,掌握一些表现超现实的组合时空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形成超现实的思维方式。能力目
23、标:积极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展“奇思妙想”的艺术空间,用超现实的方法设计有创意的作品,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目标:理解超现主义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关注环境,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展目标: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鼓励学生 “异想天开”,做个性的自己。四、教学重点:掌握一些表现超现实的画面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教学难点:运用超现实的组合时空的方式,创作表现环境问题的创意作品。五、课 时:1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广告文件 发散性思维图 等等学具准备:画有桌子的练习纸 黑色记号笔 彩色笔 发散性思维图 粘贴圆纸片 色卡纸 画报剪贴素材等等
24、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几幅图片(沙化),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挥)这里原本是绿洲,但是目前地球上很多绿洲都在沙化。在19世纪一位叫马格里特的画家是否也预测到了这一现象,我们现在没有考证,但是他画了一幅绿洲的作品说明了这一现象。(板书:绿洲)(二)表现方法训练1作品欣赏 绿洲 提问(1)这幅画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云飘树间、树生桌上、桌立荒野、近短远长、天地异色)这种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超现实的。超现实)提问(2)马格里特是用什么方法画出这样的画面效果的呢?表现方法:时空重组时空重组)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物体或场景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超现实的画面。蓝天与黑夜空间:桌子
25、、树、沙漠、白云提问(3)这样画的目的是什么呢?(好奇、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好象变魔术,也是超现实的方法)2活动 魔术大帅哥刘谦,在今年的春晚就展示了一段手穿桌子的超时空重组的表演。请同学们也来做一次刘谦,见证一次奇迹,你们的魔术道具就是画面中的这张桌子,请尝试结合时空重组的方法添上一些物体和背景,使画面变地不同寻常起来。(学生自由分析)3教师评述(1)有些同学不知道画什么,还是白纸。(2)有些同学画了,但是组合的新奇感还不够。(三)思维方法训练1作品绿洲思维分析提问(1)为什么马格里特会由环境联想到这么多东西,而我们同学们拿到一张桌子却无从下手呢?我们要学习超现实主义画家的思维方式,才能画出新
26、奇的画。2发散性思维练习(1)由一个点出发四面八方想开去举例:由砖头你能联想到什么?学生:造房子 搭积木 垫桌脚 练气功等等联想的越远,中间包含的东西就越多,内容就越丰富。(2)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队,小组比赛,发散性思维训练,由环境你能联想到什么?每位同学把联想到的东西写在小纸片上,贴到发散性思维图上,比一比哪个组发散的好,发散的丰富,并且完成的快。(3)教师评述:分析发散图,还有欠缺的老师做补充。现在我们有那么多的创意,现在再让你们“画桌子”,应该有很多东西可以画,随便从我们的思维图上拿几样组合在画面上,一幅超时空的作品就诞生了。(四)作品欣赏结合思维图上发散的元素,欣赏作品,并结合教
27、材,分析组合的方法。1最后的呼喊提问:画面由哪几样东西组合的?在思维图上找找看?结合教材说说画面是怎样组合产生超时空的视觉效果的呢?悬浮 比例 )2大家族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思维图上找?画家是怎样把两个空间组合在一起的呢?剪影)3我的村庄夏加尔夏加尔的村庄有哪些东西组合的?画面上的东西是怎样组合的?重叠 颠倒)4现代招贴画欣赏现代社会,图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看文字比较累,看图片就比较轻松、生动,所以很多设计师都喜欢用超现实的方法来创作画面,并传达一定的主题。欣赏一张关于环境问题的招贴画。这幅招贴画综合了以上哪些组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呢?(学生自由发挥:比例 悬浮)(教师补充:结合文
28、字,使画面主题更明确)对比两张招贴画,你更喜欢哪一张?(五)学生创作练习活动:小组合作,用时空重组的方式,结合思维图的联想,创作一幅表现环境主题的超现实作品。(拼贴结合绘画)(六)学生创作展示 1学生方法重申,介绍创作手法和作品含义。2同学间评价,作品重构。(说明理由)3老师讲评,讲述综合多种方法的组合运用。(七)课后拓展幻灯片以一幅美丽的绿洲景象作为背景,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和谐整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优美、健康的生存空间!超现实主义除了时空重组,还有其他很多新奇的表现方法,在课后大家可以结合教材,自主创新,发挥你们的想象和创意,把对环境的思考用好的创意表现出来,大家可以把创意构想在“吾爱艺术”网上进行交流。麻素芳,生于197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教一级。1996年乐清师范毕业后被保送浙江师范大学就读美术教育专业;1998年6月浙江师范大学毕业,曾荣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1998年8月被分配到瓯海娄桥中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2001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