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2.63KB ,
资源ID:211107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1107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通市通州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通市通州区政府工作报告Word下载.docx

1、完成规模以上服务业投入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投入的比重达16.3%。中国南通家纺城仓储物流中心、美的空调仓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投入运营,江海阳光城、国盛义乌城等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国美、文峰等知名连锁企业扩大布点,交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进驻通州。服务外包取得新突破,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通州创意产业园初具规模。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开沙岛、中国南通家纺城、渔湾水道、忠孝文化园成为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30.4亿元,增长4.4%。大力实施“1155”工程,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新建、扩建农业项目141个,投资额超15亿元。新增高效规模农业面积7.2万亩,其

2、中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与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配套的5个千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建成。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累计认证“三品”111个,建成无公害优质农产品产地105万亩。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荣获全国先进。农经、农技、农机、农业资源开发、气象等工作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力度加大。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6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评认定,3家企业被评为省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16个,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个,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38亿元,增长46.6%,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26.5%。加快科技服务平台

3、建设,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强化产学研合作,新建产学研示范企业25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余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申请专利近2000件,南通家纺市场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质量兴市取得突破,高标准建成省质量兴市先进市。品牌建设成效明显,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个。工商、物价、审计等工作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加快重点治污工程建设,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美亚热电烟气脱硫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南部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进展顺利,平潮、石港、西亭、五接等镇生活污水处

4、理工程启动。全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1300吨和900吨,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近30个。通吕运河、通启河等重点流域企业排污整治取得实效。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下降均超过4%。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利用存量、闲置土地1073亩。一年来,纵深推进改革开放,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改革向纵深推进。顺利实施部分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完善镇机构改革,精简机构30%,精简行政编制10%、事业编制44%。深化财税体制和财政管理改革,初步建立促进基本

5、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出台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金融体制创新,在南通市率先成立政银企合作沙龙,组建通发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东升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创新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实行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化。完善镇医院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大力推进企业上市,金飞达股份成功上市,5家企业进入上市轨道。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家、社区股份合作社4家。招商引资质态提升。放大大桥经济效应,深入开展接轨上海、融入苏南活动,成功举办金秋经贸洽谈会、沪浙粤重点地区

6、投资说明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围绕产业招商、载体招商,坚持内外资并重,择商选资,促进有限资源向大项目、好项目集聚,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升,荣获“2008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称号。全市新批外资项目45个,投资总额5.64亿美元,项目单体投资规模达1252.6万美元,增长 16.6%;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94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58亿美元。引进市外民资70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余户、私营企业1971家,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73亿元;新增有限责任公司1340家,注册资本70亿元,分别占新增私营企业的68%和 95.3%。外经外贸再创佳绩,完成自营出口总额14.5亿元,增长21.2%,被授

7、予全省首家“家纺出口基地”;完成外经合同额1.5亿美元,总量双双列南通六县(市)首位。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得到加强。载体建设快速推进。强势推进“一带两区三园”基础设施建设。机电产业带加快连接,6个镇区完成拆迁28.6万平方米,腾出土地4630亩。开发区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开,南区“三横三纵”道路建设全面推进,机电产业园跻身省特色产业园行列。滨海工业区初具雏形,北区“两纵八横”、南区“两纵五横”道路贯通,配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家纺产业园功能提升,家纺城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浙商工业园启动。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园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横三纵”道路建设等工程有序推进。大桥科技产业园迎来大桥经济新时代,首

8、期开发地块形成“两横四纵”道路框架,1500吨级内河泊位投入使用。紧紧抓住沿海开发的机遇,实施滨海南区滩涂围垦工程,小庙洪水道腰沙开发通过省级规划论证。加快沿江资源开发利用,横港沙固沙护滩导流堤、东堤坝工程快速推进。一年来,高度关注民生,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逐步解决,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小康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高标准建设全面小康。突出民本理念,倾力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实施富民强村、环境整治、保障覆盖、社会和谐“四大工程”,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增长10%以上,达840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81.1亿元,人均达2.3

9、万元。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民参保率达65,新增参保人数18.3万人,列南通六县(市)第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有序推进,覆盖率达97.5。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退休职工待遇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1。原破产关闭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统筹改办住院医疗保险,近2万人受益。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镇事业单位人员办理住房公积金。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多形式促进充分就业。全年提供就业岗位

10、3.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5%。强化就业再就业援助,扶持政策惠及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并逐步向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他社会群体扩展。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2000多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个镇建成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城区9个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城乡低保应保尽保,保障标准自然增长,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升为月人均300元和150元。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改造农村危房620户。实施惠民医疗工程。开展困难家庭精神疾病患者救助,132人获得免费住院治疗,800多人得到免费服药治疗。建立无固定收

11、入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机制,8000多名残疾人受惠。建成农村社会福利中心18家。深入开展百千万救助帮扶、送温暖、慈善助学、扶贫助残行动日等慈善救助活动,2万多户次城乡困难家庭得到救助。完成省下达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年度任务。成立市慈善基金会,募集基金3.87亿元,现捐到帐3166万元。捐赠款物6000多万元支援抗震救灾,援建灾区临时安置房7000多平方米。市红十字会被评为“全国最佳县级红十字会”。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一年来,倾力推进宜居工程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统筹发展呈现新面貌。规划全覆盖加快实施。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重要规划设计,完善专家评审和公开征集

12、意见制度,增强规划的开放性和透明度。高标准编制城区水环境、人防等10个专项规划和老城区、新金西路西延区域控制性详规,完成张芝山、先锋等8个镇总体规划修编和一般村庄总平面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重要规划前瞻性研究,组织开展城市设计和地块策划。强化规划管理,规划的严肃性得到切实维护。城乡建设大力度推进。以“宜居城市、宜居集镇、宜居村庄”三级联创为抓手,强势推进宜居工程建设。加大拆迁力度,完成拆迁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城区拆迁总量为近五年之和。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新金大桥建成通车,223省道通州绕城段、北一环等道路实现简易通车,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实施“两河三路”、世纪大道改造工程,绿化、亮化、美

13、化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强化水环境治理,推进河岸改造和金通路东侧、老城区污水干管建设。加快构建大交通网络。青年路通州段建成通车,204国道通州段实现简易通车,先锋大道、开沙岛接线等重点工程竣工。大力实施金通公路功能提升工程,完成机场路等绿化改造。推进干线公路亮化工程,城区通镇道路全面亮化。加快集镇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公路414公里。实施区域供水扩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管网覆盖全市三分之一镇,支管正向村居延伸。推进垃圾处理全覆盖,建成川姜、四安镇垃圾中转站。持续加大绿化造林力度,新增绿化面积8.48万亩,荣获“省绿化造林先进县(市)”称号。长效化管

14、理得到加强。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在全省率先实施数字化城管工程,实行全天候、全覆盖保洁。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实现省城管创优五连冠,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年度复查。加强城区绿化管养。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百日整治和三清工程,疏浚县乡河道35条(段)、154公里,整治102个行政村河塘。全面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初步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一年来,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加快,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社会事业呈现欣欣向荣景象。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积极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合理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中小学校7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全省首创成立职

15、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和职业教育局。实施电大、职中资源整合,建成富士康职教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荣获“省体育强县(市)”称号。建成中国乒乓球通州训练基地,成功承办全国百强县(市)、全国优秀青少年选拔等乒乓球比赛。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成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110家,省级示范服务中心2家。强化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预防保健工作富有成效,儿童手足口病、问题奶粉等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加强食品安全动态监测,启动食品药品安全镇村建设,建成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市)。人口与计生工作有了新进展,顺利通过省“十一五”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期评估。文化事业繁荣

16、发展。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成国家级文化特色镇1家,省级文化特色镇2家,村(居)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荣获省以上大奖。成立通剧团,童子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播电视事业有了新进展,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调频广播实现全覆盖,建成省有线电视示范县(市)。民兵预备役、兵役、双拥、人防、妇女儿童、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地方志以及老龄、老区开发、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一年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民主法制进程加快,人民满意政府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顺利通过省文明城市考核验收。广泛开展以“

17、十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齐努力,全面达小康”宣传,深化小康户竞赛活动,市民对全面小康的认可度和满意率大为提升。组织策划“中国家纺名城”、“接轨上海迎接大桥时代”等主题宣传,扩大了通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平安建设硕果累累,第6次蝉联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称号。开办“中国通州普法网”,建成省“五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县(市)。加大投入,构建大防控体系,有效遏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公众满意度保持全省领先。开展领导大接访和下访活动,治理重访、非访问题,实现奥运期间“零上访”。深化大调解机制,在全省首创建立“三站一中心”专业调处机构。全面治理安全隐患,保持安全生产“双下降”。政府

18、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制度,当日办结率达93%。扎实开展“亲民务实”作风建设活动,推进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所有镇村均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室)。聘请总经济师、总规划师、总工程师,完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严格依法行政,放大省依法行政工作示范点效应。坚持从严治政,创新廉洁从政监督机制,成立5个纪检监察工作室。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成无纸化办公系统。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259件,政协

19、委员提案27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矛盾多、困难多、挑战多,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是全市人民在中共通州市委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创业者、劳动者、建设者的辛劳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通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通州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不高,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科技创新

20、资源不足,支撑带动作用有待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较为艰巨,“三农”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政府自身建设尚需加强,工作效能有待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2009年主要任务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年,也是我市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起始年。加快发展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创新理念,应对挑战,破解难题,朝着科学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进。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

21、为统领,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的奋斗目标,以“强信心、谋发展、重民生、建和谐”为主线,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民生建设、效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减少550吨和350吨;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入分别增长15和16以上;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4亿美元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6亿美元以上,引进南通市外民资70亿

22、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零以下。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系,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切实提高发展质量。二是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进城乡一体化。三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突出富民优先,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让全市人民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四是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3、,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按照以上思路和目标,今年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突出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促发展、扩内需与调结构有机结合,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强化结构调整。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五大产业。重点推动船舶海洋工程、机械电子、风力发电等产业实现区域产成品协作配套,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引导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力争五大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80。实施扶大促优战略,实行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力争完成大企业培育“863”计

24、划。突出抓好圣果酒业、通能精机、润德船务、综艺光伏、金飞达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0个以上,力争规模工业投入在全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超过80%,新兴主导产业项目投资比重超过80%,技术装备投入在规模工业中的投入比重超过80%。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2家。实施建筑业多元化发展战略,持续做强做专做精建筑业,进一步巩固建筑强市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道口经济,重点建设平潮现代物流基地、苏通大桥物流园区和先锋物流园区。依托南通铁路货运中心,加快发展铁路运输业及相关仓储、配送、采购等物流业。积极发展空港经济,启动兴

25、东物流产业园规划。以建设“南通辅城”和“上海都市后花园”为目标,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档次。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进一步落实新增税收地方留存财力补助到村、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政策,壮大村级经济。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新增流转土地12万亩,加大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三大合作”推进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社区股份合作社10家。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规模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建成南通市级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行镇2个、千

26、亩设施农业基地4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万亩。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研发机构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个、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家,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南通市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家。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新增南通市级以上产学研示范企业20家。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放大政策激励效应,加快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积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名标,新增名牌12只、名标18只。强化节能减排。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从源头上减

27、少污染物增量。加快南部地区污水集中处理、滨海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平潮镇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设,提高污染减排能力。持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整治小化工、小印染、钢丝绳等行业,淘汰污染严重的项目和企业,抓好城市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继续开展“百家企业节能行动”,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及产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项目10个,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2家。(二)加快开发开放,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坚持把打造发展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举全市之力,倾力打造“一带两区三园”发展平台。促进机电产业带集群化

28、发展,加快培育风电产业,做精做强装备制造业,着力提升电子电器业,努力建设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做大做强省级开发区,坚持快拆迁与建配套并举,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园区。中心区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商贸、金融等服务功能;西区以建成省级精密机电特色产业园为契机,落户一批重大项目;加大南区基础设施投入,尽快实现“七通一平”。增强滨海工业区项目承载能力,加快基础设施配套、中心商务区拆迁和渔港建设,积极引进巨人型、临港型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加快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大桥科技产业园实质性开发,高起点修编大桥科技产业园规划,推进新325线以南区域拆迁,加快启动区基础设施

29、配套,主动承接上海、苏南等地的产业转移。放大家纺产业园带动效应,大力推进中国南通家纺城二期、三期工程和四星级酒店、浙商工业园建设,吸引更多的知名家纺企业投资。提升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园竞争力,完善核心区控制性详规,抓紧公用码头、骨干道路、污水处理厂建设,打造全市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加快构建道路交通网络,积极推动与南通主城区的互联对接,规划建设金通二大道、金通三大道、南通市东快速干道通州段等工程。实施226省道、225省道改造工程。高标准实施高等级公路绿色通道65公里,建设农村公路绿色通道196公里。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提升产业水平相结合,着力引进优势产业项目,拉动有效投入。依托船舶海洋工程、风电等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上下链互补型、延伸型项目。加快引进一批对家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提档的产业关联项目。把服务外包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领域,力争实现新突破。充分放大大桥效应,主动承接上海、苏南等地产业转移,重点瞄准苏南台资企业、上海外迁企业、东莞电子产业,力争引进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特别是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上有重大突破。深入推进专业招商、企业家招商、会展招商、中介招商,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招商新格局。注重招商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