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1.26KB ,
资源ID:2108726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0872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教育学统考311真题及详解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教育学统考311真题及详解Word格式.docx

1、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A .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C.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13.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A .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B .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D .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本题可用排除法。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在于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含有班级授课的选项可以排除,而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尊重学 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14.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 其中被称为“小艺”,安

2、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A .诗书 B .礼乐 C.射御 D .书数记忆性知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 、“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15. 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A “不陵节而施” B “学不躐等”C. “当其可” D “盈科而后进”“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是学记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 “当其可”是学记对于及时施教原则的阐述,是说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盈科而后进”是孟子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 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 孟子认为,读

3、书正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入下一个洼坎, 未注满时绝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 而教学也应当像流水那样, 注意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 注意学习的知识的连续性,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16.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材” 是指()A .经述之才 B .吏治之才 C .辞章之才 D .货殖之才“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即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 经过考核再加以录用,使学校培养出来的的人才和社会上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 任用官员任官唯贤。是董仲舒为了克服官吏任用过程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提出的,是对官吏管理和

4、选拔的规定。17.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A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B .国子学,太学,中书学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六学”和“二馆”。“六学”具体指国子学、太学、 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 科学校。18. 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A .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 .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 .地方推荐、中央考试【真题解析】C记忆+理解性知识。本题考查的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特点。19.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

5、古代教育家有( )A .孟轲、王守仁 B .孟轲、朱熹C.荀况、王守仁 D .荀况、朱熹荀况、朱熹为外铄论的代表,王守仁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 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20.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A 武学 B 医学 C.阴阳学 D 社学明朝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 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 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2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A 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C.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注意审题,问答是“三百千”这类蒙学教材的特点

6、。22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A 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 文学作品逐渐使用白话文,其中出现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23.1927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A .法国 B .德国 C.日本 D .美国【真题解析】A记忆性知识。24.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A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B .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

7、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奥古斯丁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 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现实世界);他反对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轻视自然科学。25. 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 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 德育 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 .毕达哥拉斯【真题解析】C记忆性知识。26.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A .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卢梭提出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卢梭自

8、然教育理论,其培养目标为“自然人” 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不要选择那 种养承认乖戾性情、磨灭人上进心的职业。27.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设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前提和基础地位的教育活动是A .身体的养育 B.知识的学习C.德行的塑造 D.礼仪的培养洛克把体育放到首要位置。28. 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十分重视技术教育和专门学校的发展, 曾被其喻为“能下金 蛋的母鸡”的教育机构是A .巴黎机械与化学工艺学校 B.圣苏尔特种军事学校C.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D.巴黎理工学校以武力著称的拿破仑十分重视教育,积蓄智力资源。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

9、。第二天就在战神广场上亲授理工学校一面旗帜,上写“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 ”当时的领旗人,学校首届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 “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 ”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 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好好学习29.19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A .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B 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D .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本时期

10、课程中除古典语文、宗教与道德外,也开设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商业、现代语等,还聘请著名法律和医生来校教授法律和医学等。30. 教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性, 认为天才可能和美德出自茅舍的要比出自宫廷的多得难以计算的法国教育者是A .爱尔维修 B .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 .卢梭狄德罗认为“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 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 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他承认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 他说: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 ”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义务教

11、育。3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A .社会机器的平衡轮B .社会人才的锻造炉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D .社会意识的均衡阀赫拉斯曼说: “除了人类所创造的其他一切手段以外,教育是人们的情况的伟 大均衡阀-它是社会机器的平衡轮。”赫拉斯曼把公立学校看成一个熔炉,从中锤炼出美国 社会所需要的形形色色的人才。32.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领导机构是A .中央教育审议会 B .临时教育审议会C.学生管理局 D .教学局1984年,日本国会批准成立了 “临时教育审议会” ,和1987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推进本部”,是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

12、革的领导机构。33.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是B.生计教育D .教育公平B .近墨者黑D .温故知新A .追求优异 C.提高效率【真题解析】B记忆性知识。34.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A .吃一堑,长一智C.因噎废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近墨者黑是指接近坏人就会使人变坏。 强调的是别人的影响,而非自己也学到的影响。35. 心理学研究发现, 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 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同化论 B

13、 生成论C.联想论 D 图式理论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 题目中给短文加上主题标题相当于把杂乱的知识组织起来,便于人们的学习。属于图式理论。36.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 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候儿童已经能够进行抽象的运算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形式运算阶段。37. 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 而学习遭受挫折的学生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能对这种态度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 .认知失调理论

14、B.社会学习理论C.效果律 D.准备律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 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成功对 于学生来说就是满意的变化,他拥有积极的态度后就会有更多地学习。38.在上“圆柱体体积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测量体积,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测量是( )A .接受学习 B.操作性条件学习C.发现学习 D.观察学习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说明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所以选择 C。39. 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 .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B .研究成果更具普遍

15、性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D .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定性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不同事物、 现象的意义及特征。 而定量研究关注的是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40. 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 某高校学生会从 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 D 整群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成许多组或层, 按照随机原则在组或层的整群全体成员均为样本。宿舍便属于已经分好的群。4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 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A .外部评价C.事实评价外部评价旨

16、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1200名学生合住的200)(整群)中抽样, 抽取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B 内部评价D .价值评价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来进行。 包括文献的类型、 形式、作者和来源、文献的社会影响力等。文献的版式属于外部信息。42.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A .与理论的分离 B .实践问题的解决C.教师的独立研究 D .研究结论的迁移行动研究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 “行动”上。强调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行动研究也是与理论相结合的,是教师和研究者相结合的。因为行动研究更多

17、地使在一个班中进行, 低,所以结论不能大范围推广。43.某考试将考生考试的最终结果分为及格与不及格,这种测量属于(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真题解析】B 因为及格要比不及格好,有一定的顺序,所以选择定序测量。44.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A .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 D .拉伊【真题解析】B识记性知识。 习题库教育观察研究选择题第六题。45 .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 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76 B. 78所谓中位数是指,是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正中间的数。 如果是两个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二、辨

18、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46.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真题解析】错误。72、 80、 56、 87、C. 80外在效度较61、94、76、 92,这82教育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促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拓展。但是,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的确定并不取决于社 会的现实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 教育者,因此教育目的的确立

19、、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人的因素, 即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因此,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的确定与选择不仅仅取决于社会的现 实要求。47.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真题解析】正确。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是指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一个人出生到成年期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这些特点对教育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 过程中,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量力性原则; 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对不同年龄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在教育的

20、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恰当把握儿童语言、思维、 人格发展的关键期, 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48.认知风格就是认知策略。【真题解析】错误:所谓认知风格就是认知方式是指个体感知、理解、 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包括场依存、场独立、沉思型、冲动型等。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存取。 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三种所以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认知风格是在进行信息加工中偏向于哪种方式而认知策略是让我们有效的进行信息加工的方法。两者不同。所以以

21、上观点错误。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49.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真题解析】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认为应该把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 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 这种理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 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其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 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1)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 (2)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

22、心。由于报纸、电视以及其它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学生对于世界各地以及本国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 这些问题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得到反映。 学校的课程尤其要关心青少年犯罪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挤、家庭破裂等社会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要具有批判意识。50.简述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教育的共同特征。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同属古代东方文明古国, 它们的教育发展大致具有以下的特点:(1) 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 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2) 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总的来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相应,教

23、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 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3 )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 )与教育内容的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5)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 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 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 )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 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期, 在此基础

24、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51简述二战后日本政府颁布的学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为发展经济,日本继承了明治时期优先发展教育的传统,及时酝酿并推出了教育发展蓝图。 1947年3月31日颁布了两个重要法案-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学校教育法由9章108条构成。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有:(1 )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削弱文部省权力,新设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学校事务;(2) 采取“六三三四”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由原来的 6年义务教育延长到 9年;(3) 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4 )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

25、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等;(5)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教育基本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它使得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此法案后期得到陆续修订。52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是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前面的学习中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后继的学习活动中。 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原因之一是两种学习遵循共同的原理。对于我们的教学我们应该1加强原理教学,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2重视学习机会,促进学习方法迁移。3创设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策略。4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学科结构。53试列举教育实验设计的三种类

26、型,并写出相应的格式。(一)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不相等控制组设计模式)基本模式:G1 01 X 02G2 03 04(二)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R G1 X 01R G2 02(3)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基本模式:R G1 O1 X 02R G2 03 04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55.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 【真题解析】(1)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 面的主张,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影响下,充分考虑中国的教育国情, 提出了这一理论。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样的教育; 从生活的纵向看,生活伴随人始终,教育也伴随人始终;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 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都是为生活所决定。而教育通过改造人发挥其改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功能。 “生活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