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35.94KB ,
资源ID:210540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0540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D.营养素对两种枝条的生根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6.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l/64 B.l/16 C.3/16 D.15/64二、非选择题:29.(9分)目前,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请回答:(1)在骑行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的 和呼气等方式散出,从而维持体温恒定,体温调节的中枢在 ,该结构可以产生 激素,作用

2、于 ,减少尿量。(2)长途骑行过程中,在只饮水未进食的情况下,人体血糖不断被消耗,但是仍维持相对稳定,补充血糖的途径有 。调节血糖最重要的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激素相互 ,共同维持血糖平衡。(3)长期坚持适度骑行可促进人体内 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30.(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 ,探究的是 ;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 ,可以证明 。(2)氧气有 的特性,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 ,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

3、究,实验结果如表: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5351561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据此结论,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 。31.(7分)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鲢鱼主要滤食浮游动植物及草鱼的粪便,鲤鱼主要摄食底栖昆虫等。为了探究高产鱼池中草鱼、鲢鱼的合理结构,科研人员研究了“一草带三鲢”(A方式)和“三草带一鲢”(B方式)两种混养方式,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混养方式A方式B方式放养密度/(尾ha-1)草

4、鱼30009000鲢鱼鲤鱼900投饲量和追肥量/(kg氮肥、磷肥1.8103青草料4.851041.17105光能量利用率/%5.7610.85青草料利用率/%10.1313.89水体能见度/cm鱼产量/(kg751511490(1)鲢鱼、草鱼、鲤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中,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 ,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2)草鱼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 。(3)与B方式相比,A方式需要施用氮肥磷肥,其目的是 ,以满足鲢鱼的食物需求,这种模式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4)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草鱼、鲢鱼结构更合理,判断依据是 (至少答出两点)。32.(12分)杂种优势

5、泛指F1(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优于其亲本品种(纯合子)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均为杂合子。(1)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的农作物。在杂交过程中,玉米相对于豌豆可以简化 环节。(2)在农业生产时,玉米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明显,但是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了 ,受精后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3)若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1A2)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交种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在自然状态下受粉,乙组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严格的自交受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则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

6、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 ,该实验的目的是 。(4)若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1B2C1C2)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B1B2C1C2)自交,产生F1代,F1代中大穗 杂交种(B1B2C1C2)自交,其后代中会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且概率为1/2,则说明这两 对等位基因位于 ,且 (填“发生”或“不发生”)交叉互换。(5)若玉米的某杂种优势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都独立遗传。若某杂种优势品种的n对基因都杂合,其后代的n对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为衰退性状,则该优势品种(F1)在自然状态下受粉,第2年种植时(F2)表

7、现为衰退性状的概率为 ,由此推断,F2杂种优势衰退率与杂合等位基因对数的关系是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银杏酒以高粱和银杏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适宜中老年人群饮用。(1)在酿制银杏酒的开始时一般要先通气,其目的是 。(2)在酿制时,不需要对高粱、银杏叶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也能抑制杂菌生长,这是因为在 。 (3)制作成功的银杏酒(低度)若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醋酸味,尤其是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分析其原因是 。写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式 。(4)银杏叶中的银杏黄酮常采用萃取法提取,萃取前对银杏叶进行干燥时,要求温度 ,时间 ,而萃取时则要求温度 ,时间 。采取以上措施

8、的原因是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的作用于埃博拉病毒侵染蛋白(VP40蛋白)是一种战胜埃博拉病毒的有效途径。请据图回答:(1)过程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2)图中过程需要用 处理大肠杆菌,原因是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蛋白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 ,其作用是能够被 识别和结合,从而保证顺利完成。(4)为检测VP40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以采用 技术。VP40蛋白抗体能够战胜埃博拉病毒的原因是 。生物参考答案16BADCB D29.(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毛细血管舒张(或散热) 下丘脑 抗利尿

9、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2)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分) 拮抗(2分)(3)免疫(或淋巴等)30.(11分,每空1分)(1)光照 光照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植物 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2)助燃 带火服卫生香复燃(3)光照感强,光合作用越强(或光照越好,光合作用弱)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4)遮光 向右(或右方) 在遮光时,叶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一定量的O2,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液氢化钠溶液吸收了31.(7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食物和空间 垂直(2)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3)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容引起水体富营养化32.(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去雄 (2)分

10、离(3)1/2(2分) 3/4(2分) 研究受粉方式对杂种优势衰退率的影响(2分)(4)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不发生(5)(1/2)n F1中杂合等位基因对数越多,F2的衰退率就越低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2)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该环境而受抑制(3)空气中含有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C2H5OH+O2CH3COOH+H20(反应式不对不得分)(4)低 短 髙 长(各1分)干燥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有效成分易分解。萃取时温度高,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溶解有效成分。(3分,缺或错一

11、项扣1分)38.(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错误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环化)(2)Ca2+ (CaCl2)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易于吸收质粒(外源DNA)(或处于感受态)(3)启动子 RNA聚合酶(4)抗原-抗体杂交 VP40蛋白抗体与VP40蛋白结合,阻止了埃博拉病搿侵染细胞(3分)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和解法参照给分。赠送试卷:2019届高三理综高考压轴冲刺卷一一、选择题1.1.下列与生物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肽链合成所需的酶常附着在生物膜上C. 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在生物膜上进行 D. 细菌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需要生物膜系

12、统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定义的含义,必须是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二是明确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特别是用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解读,例如用分泌蛋白的实例解读生物膜之间存在的间接联系。【详解】生物膜指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的统称,而不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A错误;肽链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核糖体无膜结构,因此肽链合成所需的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因此其合成和分泌的胞

13、外酶不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掌握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一些化学反应。2.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证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B.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使小鼠死亡C. 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答案】B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

14、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

15、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详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加反应的水,A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

16、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科学史中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的实验,包括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3.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一个突触小泡中只有一个乙酰胆碱分子B.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C.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D.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答案】D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

17、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每一个突触小泡内有许多乙酰胆碱分子,A错误;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使突触前膜面积增大,B错误;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C错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4.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根的向地性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 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部位生长素过多引起的C. 同一种

18、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D.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详解】A. 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现象,A正确;B. 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

19、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B正确;C. 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C错误;D. 生长素可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顶端优势的理解,需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和判断。5.5.科技人员对某风景区内的植物进行丰富度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样地海拔(m)土壤含水量(%)光照(%)物种数目灌木草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105029.820.93.13516114034.134.65.921711607.928.315.899.415.40.5A. 调査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

20、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B. 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C. 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D. 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地区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象:同一时空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研究问题:物种组成(即丰富度和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问题。【详解】统计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

21、,B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乔木层的丰富度为(3+2+1+2)/4=2;灌木层的丰富度为(5+17+9+3)/4=8.5;草本层的丰富度为(16+6+20+6)/4=12。因此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C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分布的对象是群落而不是种群,而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的分布对象是种群,因此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点睛】本题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为素材,考查了群落丰富度的调查、影响群落物种数目的因素、群落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6.6.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

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杂交时,常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B. 三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C. 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 若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柱头上,四倍体植株(44条)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11)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详解】利用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

23、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A正确;由分析可知,三倍体无籽西瓜含有33条染色体,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含有66条染色体,而不是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因为是无性繁殖,还可以保持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优良性状,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课后的练习题的变式应用,课后的练习题往往是精选的一些习题,甚至一些高考题就是课后练习题的一个变形,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课后习题精研、吃透。本题考查

24、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多倍体育种的过程。二、非选择题7.7.下图为人口腔上皮细胞中某双链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核苷酸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_,_(填序号)构成一个核苷酸。(2)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合成该类核酸的场所有_。有些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性。(3)假设该核酸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 将其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该核酸分子第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个G。(4)若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_;判断图示

25、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原理是_。【答案】 (1). 脱氧核糖 (2). 4、2和3 (3). 细胞核、线粒体 (4). 核孔 (5). 选择 (6). 1200 (7). 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 (8). 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G、C、T,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A、G、C、U。【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核苷

26、酸链中含有的碱基是A、T、C、G,说明其是脱氧核苷酸链的一部分,即组成该链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含有的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4(磷酸)、一分子2(五碳糖)、一分子3(含氮碱基)构成。(2)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核酸,但人体无叶绿体,因此核酸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mRNA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核膜上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比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而细胞核中的DNA则不能通过核孔。(3)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40%,则C+G占60%,C+

27、G=100060%=600个,则C=G=300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第二次复制完成后,产生4个DNA分子,第三次复制完成后,产生8个DNA分子,从第二次复制完成到第三次复制完成,增加了4个DNA分子,因此该核酸分子第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G碱基为3004=1200个。(4)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由于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因此通过观察颜色判断DNA及RNA在细胞内的分布。【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对于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识记核酸的组成及核苷酸组成、种类及水解产物。8.8.人体在平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0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02浓度升高,通过刺激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