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992.63KB ,
资源ID:210008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10008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巩固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巩固Word文档格式.docx

1、这体现出( )A、法律的制定者是封建政府B、天子鼓励法家思想C、既得利益阶层是改革阻力D、法律使贵贱等级消失 第5题【单选题】荀子曰:“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材料反映出荀子认为( )A、后天的修养对性情具有改造作用B、以礼乐规范可使人们的行为向善C、道德规范对性情的改造非常重要D、通过法治权术迫使人性转恶为善 第6题【单选题】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A、道家B、墨家

2、C、儒家D、法家 第7题【单选题】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D、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第8题【单选题】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自我反省就

3、能达到本善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第9题【单选题】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儒学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第10题【单选题】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4、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第11题【单选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朱元璋)罢丞相始也”,他设想恢复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黄宗羲主张“置相”是为了A、解决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B、废除世袭君主制度C、实现人民主权D、减轻皇帝政务负担 第12题【单选题】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B、从天人关系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第13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

5、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它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B、儒家传统价值观念发生转变C、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D、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第14题【单选题】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陆九渊B、顾炎武C、王守仁D、黄宗羲 第15题【单选题】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法不阿贵,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福祸相倚,无为而治 第16题【单选题】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6、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第17题【单选题】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第18题【单选题】明清时期,纂修族

7、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D、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第19题【单选题】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B、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第2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以后,儒家没有

8、真正实现唯我独尊。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互补而共存,在精神生活领域,中国人还有一些回旋的余地。中国的士大夫与君主也是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士大夫们一方面以儒家理念约束政权,另一方面又以专业文官的身份为政权服务:儒家的理想社会,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儒家士大夫不在朝为官时,在野为士绅与知识分子,可能比基督教的教士,有更多着力之处。于是,近代以前,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可能比罗马治下的平民百姓,较为舒畅,也较为优裕。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

9、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材料三:面对现代化潮流,中国近代思想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现代化理论。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先后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观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和严复引进的社会进化理论,共同构成政治变革的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者公开提出“西化”的目标,宣布要“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随后,“现代化”一词逐渐代替了“西化”。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认为,从前我们常要说要西洋化,现在常说我们要现代化;西洋文化之所以优越,并不是因为它是

10、“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现代的”;中国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的”。因此主张对中国文化实行符合现代化标准的改造。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思想领域呈现出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西文化主体地位变化的角度,评述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演变过程。无 第2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11、。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法家学派在战国末期发挥了什么作用?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2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儒学发展史上,唐宋转型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隋唐以来,儒、释、道三教鼎立,但在斗争中它们彼此融合、相互渗透。面对三教并存,尤其是佛教的异军突起和势力膨胀,儒学内部就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存在着分歧。一派以韩愈为代表,他认为佛老不讲君臣礼仪、伦理纲常,破坏了中国

12、传统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扰乱了封建的等级秩序,故力主建立儒家道统,排除异学;另一派以柳宗元为代表,主张以儒学为主体,兼容各家之长,以开放的思维使儒家获得新生。唐代的思想论争开启了宋学的新局面。摘编自李伏清唐宋思想转型与宋明儒学复兴的先驱明清之际的利玛窦等天主教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已意识到要成功地推进基督教的传播,必须入乡随俗,理解、尊重与适应中国文化。中国是以儒教立国,在中国社会生活与中国文化中占主流的是儒学。于是,利玛窦与他的同伴们改而接受了儒士的生活方式,便以基督教义附会儒学,倡儒耶同质之说。利玛窦采用儒冠儒服,认真研究中国文化,极力糅合儒家学说,借助中国经典中的“天”“仁爱”等观念宣教

13、,试图让作为“异教徒”的中国人觉得不是要强加给他们一种外来宗教。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根据材料一,概括韩愈、柳宗元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儒学与明清之际儒学处境的异同。 第23题【材料分析题】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衫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則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荀子天论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

14、,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董仲舒天人三策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王夫之读通签论请回答: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辩证认识董仲舒

15、与荀子思想的关系。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并归纳其思想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 第24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愈义讲孔子所谓口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佛、克己、好学、知勇、仁怒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

16、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黄宗羲认为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续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其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故!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据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重要意义。 第25题【

17、材料分析题】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不断发展。材料一儒家的民本与君主制相联系,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孔子对权力行使者的最高期许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给全体居民带来利益。孟子明确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即所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何使权力“善天下”呢?儒家的根本方法在于“明德”,即寄希望于掌权者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就是仁政。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子文集根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前提条件(不得照抄材料)。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总结董仲舒与朱熹思想的共同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