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43.28KB ,
资源ID:209887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9887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docx

1、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1、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11.1 基本情况/1 1.2 呈现的问题/22、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影响/32.1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32.2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32.3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尚且达不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42.4农村的老年性社会组织比较薄弱/52.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53、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63.1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低效/63.2 从国家政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73.3 从经济发展来看,农村人口收入偏低导致子女供养能力受限/73

2、.4 从家庭来看,劳动力人口外流导致农村空巢现象日趋严重/83.5 从思想观念,传统养老习惯根深蒂固致使村民对养老保障制度认识淡薄/84、对当地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94.1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94.2运用新的模式缓解劳动力短缺/94.3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104.4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05、其他方面的建议/115.1积极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115.2加强敬老爱老的伦理道德建设/125.3、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136、主要参考文献/147、附件/16附件1: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问卷 /16附件2: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18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

3、调研报告【摘要】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农村经济建设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抚州市临川区展坪乡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关键字】 农村 人口老龄化 调查研究【Abstract】 With the seriously increasing of aging in Chinas rural area ,our long-cherished wish of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economy of rural

4、area have been affected. In this paper,we did a research of the aging in Zhanping Village Lin Chuan Area of Fuzhou City. Using the information, 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aging in rural area. Finally, we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of how to improve the aging in rural.【Key words】 Rural Aging Research人口

5、老龄化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口总体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1、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呈现的问题1.1 基本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们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没有相应地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得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 年我国共有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9275 万人,其中居住在农村的有 7285 万人,约占了全国老人总数的四分之三,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

6、9个百分点。而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8073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63.91%。农村老年人口总量近6千万左右。现阶段我国农村既面临原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面临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一个进一步发展趋势。综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并具有累进性。我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农村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而人口老龄化加剧将进一步影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牵涉一系列现实问题,如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等。2009年

7、7月,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赴临川实践服务队来到临川区展坪乡进行实地调查,据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56.2%的调查对象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不了解,有41.0%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会危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1.2 呈现的问题1、来自出生率的影响农村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1973 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展坪乡在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至2009年出生率大幅下降,有资料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展坪乡的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下降到2008年的12.40%。可见,出生率的下降对展坪老龄化影响明显,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

8、策的继续推行,还存在相当大的出生率下降的空间,所以农村老龄化程度会逐步加深。2、来自死亡率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升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上农村保存较好的自然环境等,均有助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与长寿。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迅速延长。据资料显示,1957 年,展坪乡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 5582 岁、5595 岁,而到目前为止,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上升为 6736 岁、7189 岁。死亡率下降的作用是复杂的,死亡率的降低增加了农村各年龄组人口比重,但对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这两端的作用更为明显。死亡率

9、的下降使少儿人口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都有所增长,因此,随着死亡率的降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相应升高。3、来自农村人口迁移率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剧临川区展坪乡人口数为19505,其中农业人口为18727,改革开放前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形成城市化浪潮,其中 16-40 岁是迁移人口的主体,有户籍迁移、自发迁移,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快,发展机会多,农村人口迁移率高,农村则出现大量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空心村”现象,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

10、的程度。2、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影响2.1农村人口老龄化对计生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绝大多数展坪乡的老年人将自己的养老问题寄希望于下一代,并与自己的子女同居或互为邻居。在国家实行人口计生政策后,他们习惯的看到男孩比女孩在很多方面都有传统优势,而且女孩出嫁后基本上不承担养老责任,更确切的说,他们的养老问题主要落在了男孩的肩上,加之“养儿防老”、“母以子贵”等观念,导致重男轻女、遗弃女婴现象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着,造成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下图的数据可以显示:在展坪乡与老人同住在一起的占81.9%,其中住在同一套房子里的占52.1%,住在同一个村的占29.8,没有与老人住在一起的占18.1%。在农村地

11、区重男轻女的现状下,展坪乡的男女比列失调现象也犹为严重。此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虽然放宽计生政策可以减缓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但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还不发达等客观情况,是不适宜放宽人口计生政策的。2.2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人口的扶养负担。劳动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要供自身支配,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分配给老年群体。让现有的劳动者来赡养多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群体,这无疑在代际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社会资源占有使用的博弈。根据上侧图标显示的数据分析可知:展坪乡的老人有69.80%的平均年零花钱水准是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这对于生活水准本来就不高的农村

12、劳动者就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的加快,社会资源必然要倾向于老年群体的消耗,给社会劳动者增添生活的负担。事实上,农村较低水平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现状,一方面造成农村劳动人口就业机会,特别是高薪就业机会较少;另一方面代际冲突时有发生,使农村老年人养老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根本上如果不提高农村劳动人口的经济生活条件,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难以得到解决。2.3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尚且达不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老年保障形式是家庭养老。由下面图表显示的数据可知:在展坪乡竟有56.4%的老年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甚至还有8.5%的老人不知道有养老保险。

13、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经济转轨的新形式下,随着农村集体保障制度和家庭保障功能的日趋减弱以及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近几年政府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但是推行的速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慢的,也就是说农村和城市在医疗保险覆盖的面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性。农村人口老龄化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关于老年群体的特殊的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建设。2.4农村的老年性社会组织比较薄弱。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以老年人为主的社会组织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将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社会性老年问题的日益严重,

14、老年人为实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要求、满足自身生活和娱乐的需要,老年组织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将由自发到自觉地快速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的老年社会组织建设意识还不强,农村老年群体自身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对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但是在展坪乡,根据以下图表显示可知:42%的农村地区没有设立老年性社会组织的专门服务,37%的农村地区有这样的服务机构,但不够周到。2.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长辈抚养子女,子女赡养长辈,哺育与反哺的关系,形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小家庭日益增多,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

15、受到冲击,社会上出现了重小轻老,冷漠、远离老年人的现象,歧视老年人的问题在有些地方非常突出,虐待、残害老年人的案件时有发生。这给老年人的精神层面带来巨大的震痛和创伤。部分老年人由于生活单调、无人照料而变得性格迥异,在周围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在展坪乡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展坪乡,有37%的村民认为老年人需要精神需求,5%的村民认为老年人需要物质需求,只有一半的村民认为对老年人来说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都是很重要的,还有少数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造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得到较好的照料,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地冲击,所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值得关注。3、问题形成的

16、原因分析3.1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低效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农村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多而且老龄化程度也很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家庭和土地为主的形式,制度化养老保障只覆盖极少数农村人口。诸如敬老院、抚老所、老年公寓、福利院之类的机构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几乎无缘。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高度“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造成的,广大的农村老年人群面临着既不能依靠国家养老,又难以依靠子女养老的两难境地。农村中,享有退休金的老人仅占5.5%,享有集体养老补贴的仅有0.4%,这就意味着,94.1%的老年人与社会保障制度无缘。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对全国抽样调查的10084个农村60

17、岁以上老人样本中显示享受养老保险的只占1.5.我国农村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基本生活保障涉及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研究。3.2 从国家政策来看,计划生育政策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从国家的人口政策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出生率下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大幅度下降,2000年总出生率为2.31%,比1950年降低了3.5%。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生率下降对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起到的作用为19. 5%,对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起到的作用为2.7%,出生率

18、下降对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非常明显。并且直到本世纪前半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出生率下降所起到的作用仍将比较明显。由此可见,我国现在面临的是低出生率下的人口龄化,出生率的快速下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人口学效果。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农村存在相当大的生育下降潜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农村人口老龄化会愈加严重。3.3 从经济发展来看,农村人口收入偏低导致子女供养能力受限。中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绝对数量大,社会供养矛盾突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绝大多数享有退休金,但其经济收入受所在企业经

19、营状况和物价等因素影响较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则主要依赖家庭成员资助生活养老,其生活水平不仅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且受子女实际供养能力的制约。老年人尤其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还难以满足,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调整过程中,老年人贫困风险增大。3.4 从家庭来看,劳动力人口外流导致农村空巢现象日趋严重20世纪末全国流动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亿人,其中8000万人左右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全国第一大经济城市的上海,从2000年到2003年,涌向上海的民工潮以每年30万人的规模递增,2004年第一季度显示,在上海务工的外来农民工己达375万人。人口流动反映了社会的文明水平和进步程度,是中国工

20、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病、残、妇,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对传统家庭养老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同时,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在缓和了城市老龄化现象的同时,也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许多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庄,年轻人都陆续外出打工,只剩下清一色的老年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村”。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和高龄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意味着需要赡养的农村老年人口增加,家庭养老资源需求增加。3.5 从思想观念,传统养老习惯根深蒂固致使村民对养老保障制度认识淡薄中国农民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由于长期受

21、传统文化的熏陶,农耕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支配和束缚着中国农民,因而农村中的传统观念十分浓厚,形成的养老观念也根深蒂固,不易改变。调查显示,在我国只有1.4%的农村老年人购买了人寿保险,0.6%的老年人购买了医疗保险,0.2%的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险,2.9%的老年人购买了财产险。可见,农村老年人对商业保险的认同度很低。而高达82.4%的农村老年人在养老终身准备中把“钱花在子女身上,老了靠子女”作为第一选择,仅有7.8%的农村老年人为自己存了一笔养老金。这说明农民的传统习惯不是靠自己的储蓄养老,而是把家庭的收入全部花在子女身上,再依靠子女的反哺养老。甚至有的农民依然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女

22、儿是人家的人,不承担养老义务。有些地方的农民,没有儿子宁可抱养一个,也不靠女儿养老,这对今天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一个重大障碍计划生育中养儿防老者占很大比例。再有就是农村没有“养老”之说。农村老年人是继续劳动还是脱离劳动,不是由年龄来决定而是由身体状况来决定。调查中有48.8%的老年人在继续从事生产劳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仍在劳动的达16.3%,许多老人是为了生计而不得不继续劳动。虽然这从积极的意义说,可为家庭继续增加收入,减轻家庭负担等,但这种只要身体许可就无限期地劳动下去的习惯,对老年人也有诸多不利之处。如在高龄阶段劳动,很可能造成对身体的损害,同时也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繁忙的劳动还

23、会使“老有所乐”无从谈起。因此,农村意义上的“养老”几乎成了疾病或完全衰老的代名词。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农村养老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4、对当地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建议。:4.1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于临川区展坪乡的现实情况,从实际出发,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应是多向度、多层次的。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级推进,建立起灵活务实的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首先,要突出重点,特殊养老保障先行一步。要首先考虑那些无法再就业、年龄比较大、体力比较弱、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失地农民。要积极推进进城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

24、,把重点放在那些有相对稳定工作、工作满一定年限、准备长期从事现有工作或长期在现工作地工作的农民工身上,要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推进计划生育的养老保险工作,对那些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的养老保障应予以考虑。其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由国家财政承担部分或全部的资金投入,由政府组织实施,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基本的保障。第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切实提高土地保障能力。针对目前农村实际,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比较效益水平,激活土地的保障能力。二是积极鼓励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使土地通过反租倒包、转包、租赁、土地产权

25、入股、大户托管等形式合理有效的流转,使农民获得相应的收入。第四,继续发挥家庭养老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敬老、养老美德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重要性、紧迫感的认识,在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做好“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注重敬老爱老优良家风的塑造。4.2运用新的模式缓解劳动力短缺在农业劳动生产青壮年人数减少,总体素质下降的今天运用新的模式,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局面。一是农机替代模式,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实施农业机械用油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加强公共服务和从业人员培训。通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来提高劳

26、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使用量。二是下派支农模式。向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村下派机关干部、农村党员、技术人员帮助劳力缺乏农户抢收抢种,确保不让农田丢荒和农户因劳动力短缺耽误农时。三是统筹调剂模式。将农户之间自发的零星互助方式转变为有组织的劳动力调剂互助模式,各乡镇在收集好劳动力缺乏村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后,再组织农村富裕劳动力到这些村有偿务工,既有效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又增加了富裕劳动力的收入。四是土地转租分成模式。动员缺劳力的困难户在自愿基础上对承包地进行转租,收入以实物或现金形式按比例分成。4.3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老人年老体弱时,收入水平下降,难以应付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很多人只能是小病

27、硬挺、大病等死。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好农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看不起病的问题。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能拘泥于一个模式,应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沿海和高收入的东部地区可以依托强有力的集体经济和政府支撑,实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最终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统一。中等收入的中部农村地区应该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贫困现象。4.4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的同时,应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各类养老实体。对社会力量创

28、办的养老机构,在执行国家指定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展坪乡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集镇,大力推行居家养老,让老年人既不离开家庭又能享受到养老服务。发展壮大养老志愿者队伍,为困难独居、空巢和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开展“一助一”结对活动,从志愿者服务人员中选择合适的志愿者与不同需求的老人配对,提供陪聊读报、护送看病、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等一系列服务。加强赡养老人道德教育,增强子女的孝心,要及时解决侵害老人权益等问题。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是我国进入现代社会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应有积极的应对措施,让农村的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年所乐”的幸福生活,这

29、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养老人道德教育,增强子女的孝心,要及时解决侵害老人权益等问题。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是我国进入现代社会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应有积极的应对措施,让农村的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年所乐”的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5、其他方面的建议5.1积极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在农村养老问题上,我们不能彻底抛弃家庭养老方式,实行整齐划一的社会养老方式,最好的办法应该扬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实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式社会化居家养老。这里的社

30、会化居家养老是指具有一定养老保险金作后盾的,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有根本区别的现代家庭养老。即生活照料,情感慰藉由单子女提供,经济供养部分由政府解决的一种养老方式。大力弘扬现代家庭养老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下几点:(1)经济支持。首先,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的资源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为以后在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税源充分提供保证。其次,政府要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着手,提高农民养老的经济负担能力。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各种农村政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应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为建立理想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提供财力支

31、持。(2)道德约束。要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进行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宣传部门和新闻部门把赡养老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经常性的宣传计划。文学艺术作品要加大对孝道方面的选材和形象的塑造,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养老的道德氛围。政府部门应该考虑把老人节确定为法定假日,并且在全社会倡导在老人节这一天要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回家探望父母,给父母打一个问候的电话,以此来唤起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3)政策引导。通过给农民一些具体实惠的方式,鼓励农民由被动养老转向积极养老。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可以在分配土地的时候给与养老家庭以政策倾斜,目前,虽然土地收入不再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和经济保障,但

32、仍然是他们规避风险的“托底”手段。国家应明确老人对其承包土地的权利,并规定子女必须在养老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其次,可以对家有老人的家庭在子女上大学时给与学费等费用的减免。再次,家庭当中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应该给与每月固定的高龄补贴,免费把高龄老人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当中,以减少核心家庭在赡养老人时带来的经济压力。最后,对于农村赡养老人周到的家庭给与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从而使整个社会培养起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4)法律威慑。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要让老人了解他们享有什么权利,子女应尽什么义务。同时要使各有关部门明确其职责与权限,并进而贯彻执行。要做到这些,仅靠道德和行政手段还不行。法律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关键是建立健全老年保障的法制建设。因此,应制定有关家庭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上明确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行为。针对农村家庭养老纠纷增多,应当鼓励农民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为减少赡养纠纷提供地方性法规条文。5.2加强敬老爱老的伦理道德建设1、继承传统养老文化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