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5 ,大小:407.34KB ,
资源ID:209672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9672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已做全面修改精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已做全面修改精编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2)pH试纸(黄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其它1久置的浓硝酸(溶有NO2)呈黄色,工业盐酸(含杂质Fe3+)呈黄色。2粗溴苯(含杂质Br2)呈褐色,粗硝基苯(含杂质NO2)呈淡黄色。3无色的苯酚晶体露置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粉红色的有机物。4苯酚与Fe3+作用呈紫色。5I2与淀粉溶液作用呈蓝色。6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黄色。二、俗名总结序号 物质 俗名 序号 物质 俗名 1 甲烷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1 Na2CO3 纯碱、苏打 2 乙炔 电石气 12 NaHCO3 小苏打 3 乙醇 酒精 13 CuSO45H2O 胆矾、蓝矾 4 丙三醇 甘油 14 SiO2 石英、硅石 5 苯酚 石炭酸 15

2、 CaO 生石灰 6 甲醛 蚁醛 16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7 乙酸 醋酸 17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8 三氯甲烷 氯仿 18 Na2SiO3 水溶液(水玻璃)9 NaCl 食盐 19 KAl(SO4)212H2O 明矾 10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20 CO2 固体 干冰 三、 现象: 1、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浮、熔、游、嘶、 红) 2、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黄色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

3、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 ;9、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0、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11、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2、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3、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4、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15、蛋白质遇浓

4、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四、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周期)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周期表主族7个:A-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B第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2核素、四同 (1) 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质子 Z个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2)

5、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有机物) 同系物:结构相似(物质种类相同),组成上相差1个或n个-CH2(碳原子数不同)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n2 最外层:8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次外层:18 倒数带三层:324元素周期律: (1)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 |最低负价| =8主族序数 (2)微粒半径的比较: 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不同: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3)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金属性愈强) b

6、、常温下与酸(或水)反应剧烈程度 c、置换反应。 d、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5)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3、 c、与氢气化合的条件;(条件愈容易,非金属性愈强) d、置换反应; e、其他,例:2CuSCu2S CuCl2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6)、同周期、同主族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箱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半径逐渐增大5化学

7、键键项 型目离子键共价键形成过程得失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 子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规律含金属或NH4+非金属与非金属考点(电子式)五、氧化还原反应(升失氧还剂,降得还氧剂) 1、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六、离子反应 1、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2)强

8、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强 电 解 质弱 电 解 质概念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常见类型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强酸:HCl、H2SO4、HNO3等强碱:NaOH、KOH、Ba(OH)2等绝大多数盐:NaCl、CaCO3、CH3COONa等弱酸:CH3COOH、HF、HClO、H2S、 H2CO3、H2SiO3、H4SiO4等弱碱:NH3H2O、Cu(OH)2等极少数盐、水、中强酸2、离子共存 不能共存的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络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的离子不能共存。(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

9、不能大量共存。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1)符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拆分正确 (3)电荷守恒、质量守恒(4)符号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七、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考点揭秘单质NaAlFe保存煤油(或石蜡油)中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直接在试剂瓶中与 O2点燃4Na+O2=2Na2O2Na=Na2O24Al3O22Al2O3纯氧中点燃生成:3Fe+2O2= Fe3O4与Cl22Na+Cl22NaCl2Al+3Cl22AlCl32Fe+3Cl2= 2FeCl3与S常温下即可反应:SNa2S2Al + 3SAl2S3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Fe + S =

10、 FeS与水2Na+2H2O=2NaOH+H23Fe+4H2O(g) = Fe3O4+4H2与 酸2Al+6HCl=2AlCl3+ 3H2Fe+2HCl=FeCl2+H2与 碱 2Al+2NaOH+2H2O=2NaAlO2+3H2氧化物Na2OAl2O3Fe2O3性质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赤红色固体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酸溶液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与碱Al2

11、O3+2NaOH=2NaAlO2+H2O氢氧化物化性NaOHAl(OH)3Fe(OH)2Fe(OH)3属性碱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NaOH+HCl=NaCl+H2OAl(OH)3+3HCl=AlCl3+3H2OFe(OH)2+2HCl=FeCl2+2H2OFe(OH)3+3HCl=Fe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 稳定性稳定2Al(OH)3=Al2O3+3H2O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3H2O其他2NaOH+CO2=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制备金属钠与水即可铝盐溶液与

12、过量浓氨水亚铁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下)铁盐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盐Na2CO3NaHCO3溶解度较大较小溶液碱性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反应迅速Na2CO3+2HCl=2NaCl+2H2O+CO2反应更迅速NaHCO3+HCl=NaCl+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稳定,加热不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相互转化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Na2CO3+H2O+CO22NaHCO3八、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考点揭秘(一)、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

13、探测器)SiO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盐玻璃、水泥、陶瓷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二) 氯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2Na+Cl2 2NaCl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2Fe+3Cl2 2FeCl3与氢气反应方程式H2+Cl2 2HCl;2HCl与水反应方程式H2O +Cl2 =HCl+HClO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三) 硫、氮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浓硫酸浓硝酸强氧化性与Cu反应Cu+2H2SO4(浓)CuSO4+ SO2 +2H2O Cu+4HNO3 (浓)=Cu(

14、NO3)2 +2NO2 +2H2O3Cu8HNO3(稀) = 3Cu(NO3)2 +2NO+4H2O 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2S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 与铁铝反应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异同点 吸水 性干燥剂脱水性蔗糖变黑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1:3)有机化学部分一基础知识 1、烃 可燃性:CxHy+(x+y/4)O2xCO2+y/2H2O (1)烷烃 取代反应(条件“光照”): CH4 + Cl2 CH3Cl(g) + HCl CH3Cl + Cl2 CH2Cl2(l) + HCl CH2Cl

15、 + Cl2 CHCl3(l) + HCl CHCl3 + Cl2 CCl4(l) + HCl1、 烯烃(C=C)、炔烃(C C) 氧化反应: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 加成反应: 烯烃 CH2 =CH2 + Br2CH2BrCH2Br CH2 =CH2 + H2O CH3CH2OH 炔烃 CH CH + Br2CHBr=CHBr CHBr = CHBr+ Br2CHBr2CHBr2 加聚反应: 烯烃 炔烃 2、 苯 取代反应:3、 苯的同系物主要是与H2的加成(与苯相似)2、烃的衍生物 (1)卤代烃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4醇 与Na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

16、Na+ H2 消去反应: 催化氧化: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5酚 弱酸性: 显色反应:与FeCl3溶液显紫色6醛 氧化反应:a 催化氧化 b 银镜反应 CH3CHO +2Ag(NH3)2OH H2O+2Ag+3NH3+CH3COONH4 c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加成反应(还原反应):7羧酸 酸的通性:2CH3COOH+Na2CO3 2CH3COONa+CO2 +H2O CH3COOH+NaHCO3 CH3COONa+CO2 +H2O 酯化反应:8酯水解反应:CH3COOCH2CH3+H2OCH3COOH +CH3CH2OH 3、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1)加聚反应: (2

17、)缩聚反应:二、知识归纳:1、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2、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于水,但高于65时,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溴苯、溴代烷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一般都大于水。4、 结构 甲烷 CH4: 正四面体,最多3个原子共平面 乙烯C2H4: 平面形,6个原子共平面乙炔C2H2: 直线型,4个原子共平面苯C6H6: 正六边形,12个原子共平面5、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18、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6、 常见有机物的通式: 烷烃:CnH2n+2; 烯烃与环烷烃:CnH2n; 炔烃与二烯烃:CnH2n-2; 苯的同系物:CnH2n-6; 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 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 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 醛:CnH2nO或CnH2n+1CHO 酸:CnH2nO2或CnH2n+1COOH; 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7、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8、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9、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

19、a溶液 10、四中结构甲烷:正四面体乙烯:平面型乙醛:直线型苯:平面型(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三、有机物的推断1、根据反应物性质推断官能团 :反应条件可能官能团能与NaHCO3反应的羧基能与Na2CO3反应的羧基、酚羟基 能与Na反应的羧基、(酚、醇)羟基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醛基 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红色沉淀 (溶解)醛基 (若溶解则含COOH)使溴水褪色CC、CC或CHO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遇Fe3+显紫色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C、CC、酚类或CHO、苯的同系物等A是醇(CH2OH) 2从有机反应的特征条件突破有机反应的条件往往是有机推断的突破口。(1)“”这是烷烃和苯环侧

20、链烷烃基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如:烷烃的取代;芳香烃及其它芳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不饱和烃中烷基的取代。(2)“ ”是乙醇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3)“”是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的反应条件。(4)“”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羰基的加成。(5)“” 是醇消去H2O生成烯烃或炔烃;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反应;(6)“ ”是卤代烃消去HX生成不饱和烃的反应条件。(7)“ ”是卤代烃水解生成醇;酯类碱性水解反应的条件。(8)“ ”是酯类水解;糖类水解;油脂的酸性水解;淀粉水解的反应条件。(9)“ ”是烯烃与水反应生成醇(10)“ ”是苯的硝化反应条件。、(11)“

21、 ”为醇催化氧化的条件。(12)“”为硝化反应的条件。(13)“无条件”,为不饱和烃与X2、HX(乙炔除外)加成的条件;酚类和浓溴水取代反应的条件。(14)“”为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氢被卤素取代的反应条件。(15)“溴水或 Br2的CCl4溶液”,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16)“ ”是醛氧化的条件。(17)“ ”是苯的同系物氧化成苯甲酸的条件。(18)“甲乙 丙”,连续两次氧化,必为醇氧化成醛,醛再氧化成酸的反应条件。3从物质的转化关系突破在有机框图题中,有机物烯、卤代烃、醇、羧酸、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重要转化关系:四、有机合成1、官能团的引入:引入官能团有关反应羟基(-OH)烯烃与

22、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卤素原子(X)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碳碳双键(C=C)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醛基(-CHO)某些醇(CH2OH)氧化,糖类水解,羧基(-COOH)醛氧化, 酯酸性水解, 羧酸盐酸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酯基(-COO-)酯化反应其中苯环上引入基团的方法:2、官能团的消除 (1)通过加成清除不饱和键;()通过消去、氧化、酯化等消除醇羟基;()通过加成或氧化清除醛基。3、官能团的保护在有机合成中,当某步反应发生时,原有需要保留的官能团可能也发生反应(官能团遭到破坏),从而达不到预期的合成目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23、,保护官能团,待反应完成后再复原。官能团保护必须符合下列要求:a 只有被保护基团发生反应(保护),而其它基团不反应;b 被保护的基团易复原,复原的反应过程中不影响其它官能团。例如:防止醇羟基(或羧基)被氧化(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利用酯化反应生成酯,从而达到保护羟基(或羧基)的目的。4、有机合成路线:五、有机物的鉴别1、常见物质的特征反应列表如下:有机物或官能团常用试剂反应现象C=C双键CC叁键溴水褪色酸性KMnO4溶液苯的同系物分层,上层红棕色醇中的(OH)金属钠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苯酚浓溴水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FeCl3溶液呈紫色醛基(CHO)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生成银镜新制Cu(OH)2悬浊液煮

24、沸生成红色沉淀羧基(COOH)酸碱指示剂变色新制Cu(OH)2常温沉淀溶解呈蓝色溶液Na2CO3溶液淀粉碘水呈蓝色蛋白质浓HNO3呈黄色灼烧有烧焦羽毛味2鉴别、鉴定、分离、提纯的区别鉴别是指在给定的几种物质中,根据这几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别,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通过必要的化学实验,根据产生的现象的现象把它们一一区别开。鉴定是对组成物质的每种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测,确定它是不是这种物质。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分开,它要求各组成成分不能改变,在分离过程中若使用了化学方法使其成分发生了变化,但最终必须恢复原混合物中各个物质。提纯是将混在某物质中的几种或一种杂质除去。至于杂质转化成什么物质,是否需要回收及如何处理,若没有要求,一般不予考虑。3常用试剂及应用原理4、 溴水:应用原理:(1)物理性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