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6.15KB ,
资源ID:2094020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9402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下工程测量实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下工程测量实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已知点G113738533.7110423104.7840G153738268.0740424176.72402、平面控制网图形布设形式,桩号规格及数量:所布设控制网中包含3个已知GPS点,16个未知点,组成一个类似田字形的平面控制网,此平面控制网图形结构较强,相邻点间通视良好,距离适中,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3、所用仪器南方NTS600全站仪一台,脚架三个,棱镜两个及其它附件;4、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及外业观测(1)水平角观测一个测站上水平角观测顺序:整置全站仪(对中,整平);利用导线点设计图或选点略图寻找并识别各观测方向;按规定观测方法及限差要求测记;量记仪器及觇标高度(如不测竖角可省略);

2、(2)测回法观测如观测m个测回,对于一级导线控制网的角度观测,其度盘变换角值可简化为: R=180/m(3)水平角度观测注意事项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像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应平稳匀速;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精确照目标时,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成果

3、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注记明确,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观测完后,应立即检查记录,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确认全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离去,以免造成返工与重测。(4)垂直角观测采用中丝法,读数前注意精确瞄准棱镜中心,各角各测两测回,水平角测两测回,测回间进行度盘置数变换,第一测回置零数为:00000,第二测回置零数为:900000。以削弱或削除度盘分划不均匀所带来的水平角测量误差影响。(5)水平角测量技术指标。 表1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DJ1DJ2DJ6一级52410二级81316三级1224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

4、限差()经纬仪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较差同方向各测回较差 DJ1 6 913918-表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测回数指标差较差()测回差()对向高差较差(mm)附、闭合差( )中丝法三丝法四等74020106030 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6)距离测量除了少数有良好的温度补偿功能的测距仪外,不少光电测距仪的精测频率有随环境温度、有的还随着仪器开机后的时间而变化的缺点。所以在进行精密的长距离测距工作前(或后)应对仪器的常数进行检测。测距作业时,操作宜迅速、准确,以免测距仪,长时间处于测距状态下,精测频率发生变化。测距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测量前确定已对仪器进行相关必要设

5、置,比如:温度,气压,大气折光系数,加常数,仪器高,棱镜(目标)高等。对每条边进行对向观测,每次观测1个测回读2次数,每边下来共观测2个测回。(7) 测距注意事项 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以减小折光影响。 测线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窗等)和较宽水面上空。 测站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应离开高压线5m以外。 测距时避免背景部分有反光物体。 在大气稳定和成像清晰的条件下观测,雾、雨、雪天气不宜观测。 避免爆晒、淋湿仪器,严禁照准头对向太阳。 测站、镜站不准离人;手机、对讲机应远离测线使用。 同时测量干湿温度、气压。 仪器高和棱镜高的量取位置一定要正确。仪器高是标面至测距仪

6、示高点的高度;棱镜高是标面与棱镜中心(镜框上有标志线)的高度,不是测垂直角(或天顶距)照准的觇牌标志线的高度。(8) 其它注意事项: 用于导线测量的全站仪的精度要达到相应等级控制测量的要求。 测量前要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要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级控制测量中,不能使用气象、倾斜、常数的自动改正功能,应把这些功能关闭,而在测量数据中人工逐项改正。 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可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手工记录以便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

7、照检查。表4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3.6300151/140002.42001/100001.51201/6000(三)高程控制测量1、调程控制基准,起算数据高程控制网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一正常高系统,与测区已知水准点联测,起算数据见下表:高程起算点数据表105.9684已知2、水准网图形布设形式,桩号规格及数量:所布设控制网中包含1个已知水准点,7-10个未知水准点,组成一个闭合水准路线,从已知点出发到同一个已知点上做闭合检验,距离适中,点位选择及埋设情况良好。3、所用仪器及软件DS3水准仪一台,

8、脚架一个,双面水准尺一对及其它附件;4、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及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当水准路线附合于高级点间或自成闭合环时,只进行单程观测。支水准则应进行往返或按单程双转点法观测。每站上的观测顺序可采用:后前前后。(1)光学测微法:光学测微法一测站的操作顺序如下:用圆水准器概略整平仪器,使望远镜绕垂直轴转至任何方向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超过1厘米。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气泡观察目镜中的水准气泡符合,照准水准标尺基本分划,读记下丝和上丝读数,计算后视视距;转动倾斜螺旋,转动测微读取水准标尺基本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记录,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

9、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精确符合,用下丝和上丝照准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记录并计算前视视距。计算前后视距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前后视距差的累计差并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读数的中数与基本分划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标尺的辅助分划,读记辅助分划,计算前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旋转望远镜照准后视水准标尺辅助分划,转动测微鼓读记辅助分划,计算后视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之差(基本分划+基辅差-辅助分划)并判断是否超限。待各项检核都符合限差要求后,由记录员通知后尺和仪器搬

10、站。(2)双面尺中丝读数法整平水准仪,照准水准标尺,固定望远镜制动螺旋,然后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对准标尺中央,调焦后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的影像重合,稳定后进行读数。 水准记录表格见附录:成果表(四)水准测量技术规范 表6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二等三等路线长度(Km)40045()6观测顺序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后前前后DS1仪器因瓦标尺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准尺类型 因瓦双面 双面单面仪器型号DS1DS05DS1/DS05DS3视线长度(m)508065100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高度(m)下丝读数0.3三丝能读数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差(mm)5mm

11、刻划标尺10mm刻划标尺3.0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0.4光学1.0中丝2.0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0.6光学1.5中丝3.05.0单程双转点观测左右路线转点差(mm)4.0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mm)1.0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环线或附合往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测段左右高差不符值mm14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平丘地山 地25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注:1.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为检测测段长度,均以公里记;2.山区指路线中最大高差超过400米的地区;3.水准环

12、线由不同等级水准路线构成时,闭合差的限差应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根为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对单程及往返检测均适用;检测长度小于1公里时,按1公里计算;4、当成像清晰稳定时,三、四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可以放长20%。四 实习数据处理变动仪器高法水准测量记录表格测站测点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 差(m)平均高差(m)高 程(m)0.284-2.223-2.222100.0002.5140.381-2.2202.6011.3610.0270.0281.3341.4651.4372.4712.2772.2760.1942.5732.275 4 0.2982.6220.9500.95

13、11.6722.7280.9521.7760.919-0.952-0.9511.8710.815-0.9501.7651.234-0.083-0.0811.3171.432-0.0791.511计算检核略图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测段编号测站n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E1-0.001E297.777397.8054100.0815101.023E67 辅助计算fh= -2.222+0.028+2.276+0.951-0.951-0.081=0.001m n= 6 , v=fh/n= -0.001/6=-0.17mm fh容= 12n= 29mm fh=1mmfh容=2

14、9mm ,结果符合要求。第5组 2013-6-23 导 线 水 平 角 观 测(测回法)点号目标竖盘位置水 平 角 观 测水平角(两测回平均值)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左0088378944364839右289121561795990224217826992083801E35709352700251180052603065507E432111735919181E529472353545249水平角(两测回平均值)半测回角值5843179 310441附表二:导 线 距 离 测 量 记 录线段 距 离 观 测往 测返 测往返差(m)距离平均值(m)相对精度分段观测值(m)总长(m)E18

15、2.67982.6620.01782.671E235.18135.1920.00935.18745.66845.6610.00745.66484.9960.00044.42544.4230.00244.42436.86536.8590.00636.862五、实习心得体会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习对于培养我们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测量学实习的目的在于在测量实习中巩固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解决遗留的问题,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弥补遗漏掉的知识点。通过本次实习,主要有一下几点感受:第一:动手操作比想象中的难。书本上的经纬仪、全站仪操作非常简单,可是当我们自己

16、亲手操作时就会发现很多的操作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在盘左、盘右转换时圆水准器很容易就会偏离,这就需要我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才可以减少误差等等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经过我们的摸索,从而掌握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经过此次的实习,使我们组每个人都熟练地掌握了经纬仪的操作具体步骤及其构造。第二:团队合作的精神。我们组测量的时间天气都比较炎热,可是我们组的成员都很坚持,在这种酷热、阳光暴晒的天气下、坚持保护好全站仪,宁可自己晒也不让仪器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顺利完成了测量工作。虽然结果不是特别圆满,但是如果时间可以的话,我们肯定会重新测量,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书本上的计算公式,虽然公式很熟,但是在具体计算的时候还是哟哟很多的问题。比如在观测角的计算时,终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