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1.13MB ,
资源ID:20884725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8847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合肥市为例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合肥市为例Word格式.docx

1、三 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173.1国外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173.1.1日本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173.1.2德国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183.2国内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19第三部分:附件附件一:合肥港简介(来源XX百科) 204.1港口概况 204.2作业区划 204.3泊位条件 214.4作业条件 214.5地理区位 224.6经济意义 22附件二: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合肥市合肥港物流园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批复 23附件三:安徽省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26附件四:合肥港实地调研图片 31M91314054 杨龙龙 研究题目: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合肥市

2、为例 项目摘要:本项目以理论到实践再回归理论为研究思路,适应国家号召,以物流服务业集聚区的核心部分物流园区为出发点,以合肥市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并得到批复的物流园为例,对不同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归纳总结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再综合得以利用,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区 运营管理 物流园区 模式1选题依据1.研究背景政策背景 当前我国服务业聚集区发展刚刚起步并且深受政府重视,而物流园是服务业集聚区重点之一,是物流产业集聚区主体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后,物流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

3、要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并且在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把物流园区工程建设当成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国家和地方政府有意识的调控促使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已成为很多省份和地区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两大主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主管部门也正在制定促进物流园区发展的宏观政策。 我们同时也应看到,虽然近几年我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也掀起了物流园区建设的热潮,各地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纷纷出台,但是很多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园区的运营模式等方面也没有选

4、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很多仅仅是搬来国外园区的经验和模式加以模仿,并没有结合实际。 从我国物流园区目前的运营管理方面来看,运作好坏参差不齐。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完善的规划和立法,导致物流园区的建设出现了一定的盲目和跟从,致使一些物流园区名副其实,运营得十分艰难。2.研究目的本文就是希望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分析研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对我国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对物流园区的运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避免盲从性。2项目方案1.研究思路(1)总体思路 本项目立足于服务业集聚区模式研究,我们选取作为服务业集聚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园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5、。前期我们基于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物流园区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当的物流结点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实践经验了解国内外典型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先进运营管理模式,其次,我们选取已得到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批复的物流园区作为实践调研对象,针对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实地调研并分析。最后,整合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的成果提出创新性的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以物流园区的视角审视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体系。(2)思路流程图服务业集聚区模式研究.物流园科技园旅游产业园园我国先进物流园运营管理模式研究发达国家典型的物流园运营管理模式研究合肥港物流园整合分析创新型的物流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2.

6、研究内容中国物流行业虽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物流园区,规模正在一步步壮大。为此,2013年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专门针对物流业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加大物流园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因此,我们将从以下2个方面对该物流园区进行研究:理论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分析比较我国现行典型物流园区运作模式,找出其缺点及不足分析比较国内外典型的几种物流园区运作模式,找出其优点。实践调研重点调查合肥港物流园等,实地考察,了解他们的模式现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分析数据,了解物流园

7、区的运营管理模式发展现状,找出其缺点和不足。结合安徽省省情,创新性的提出适应安徽省物流园发展的新型运营管理模式。3.研究方法说明项目方案研究过程中会运用到各种研究研究方法帮助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得出具有可靠性和建设性的结论,此次我们团队在调查的过程中将会用到的研究方法如:文献检索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定量统计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具体运用如下图所示研究方法说明表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说明文献检索法参考图书馆藏书、学术期刊、杂志、国家政策文书及网络资源等,收集相关资料,得出关于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的新思路。实地调查法接触合肥市内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物流园区,了解其运营管理模式,考察其发展

8、状况,对物流园集聚区展开较为清晰的认识。访谈法采用小组面谈的方法对物流园集聚区相关负责人进行面谈,了解他们运做模式现状及问题,并将面谈内容及时记录和整理。统计分析法通过软件工具如SPSS、matlab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定性分析法利用连续接近法、举例说明法、SWOT、比较分析法主要为流程图比较法分析方法对整理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焦点小组法针对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小组讨论。3项目特色与创新1.项目特色 本项目主要研究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通过对现代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从物流的专业角度提出物理园区关于运营管理模式的设想。同时我们选取合肥港物流园,其正在打造成为省级服

9、务业集聚区的物流园区作为调研对象,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另外我们对提出的方案从经济、市场和服务这三个方面进行验证,前后条理有序、逻辑清晰。此外我们对物流园区从个体到整体,再从整体到个体进行分析,以全局的视角审视服务业集聚区模式体系。2.项目创新: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并强调把整合与合理布局物流园区作为重点工程。2014年安徽省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传统服务业利用现代

10、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提升发展水平,网络销售、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传统服务业比重持续下降,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本项目立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典型的物流园区发展模式,前瞻未来国内外物流园区运作的发展趋势,根据合肥物流园区的特点,建立符合合肥物流发展的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同时在理论层面上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和相关合理化建议,为我省乃至全国物流产业甚至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期达到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效益的目的。4项目预期成果(一)研究论文:服务业集聚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合肥市为例论文(二)调研报告:合肥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调研报

11、告5项目进度安排1调研方案形成阶段2015.04.012015.04.31 通过查询资料了解物流园区以及市场信息等,并开始联系物流园2调研阶段2015.05.012015.05.10 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调研,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作初步了解,对所获数据做下记录,并写下调研感受和理解。3统计分析阶段2015.05.112015.5.20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并保留原始数据。4初稿形成阶段2015.5.212015.05.30 总结前期所做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记录其中存在的问题。5深层次调研阶段2015.6.012015.06.10 针对前期存在的

12、问题以及所欠缺的数据,进一步对物流园模式研究中的各节点进行实地调研,深层次地挖掘数据。6成果完善阶段 2015.6.112015.06.25 对前各阶段工作进行汇总,撰写最终报告和完善相关论文。六项目经费使用计划序号支出项目金额(元)经费用途1资料购置1000相关书籍、程序资料的购买2材料打印论文成果和调研问卷3论文版面费3000用于论文发表4通讯费600研究过程中通讯交流费用5外出调研费3400用于调研时各项费用,预计4次6其他应急费用避免外出等意外状况合计10000理论研究相关资料的收集及梳理(红色字体为资料来源)1服务业集聚区相关理论概述1.1服务业的相关研究1.1.1服务 Gummes

13、sons认为:“服务就是可以购买和销售的、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事物”。(代文,秦远建.现代服务业在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知识经济论坛,2005 (12) 北欧最有影响的服务市场学者、北欧诺迪学派的创始人与代表人物Christian*Gronroos提出了如下的定义:服务是由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的活动所构成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顾客与员工、有形资源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这些有形的资源(有形产品或有形系统)是作为对顾客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提供给顾客的。他认为:在服务中,互动现象是经常出现的,服务就是一系列过程或活动,而且这些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无形的。(代文,秦远建.我国现代服

14、务业集群化发展及其政府职能效应分析.中国高校学术国际研讨会.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服务”定义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四个主要的要素:顾客、需要、活动和结果。并指出,服务作为产品具有以下这些特点:服务大多具有无形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常常是同时的,基本是一次性的;服务不能贮存也不易运输;服务一般具有不可逆性。1.1.2服务业 “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源于“第三产业” 关于服务业的定义,历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或不同的历史时期,服务业的范围有很大的差别,对服务业也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

15、完整的理论描述。但总括起来,其共性的地方在于:服务业是不以有形产品生产和经营为主的经济活动,但是只有形成可交易性的服务业务才构成服务产业。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本文认为: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相对应的概念,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是以服务形式提供满足社会生产需要和人们消费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将我国产业结构划分为三次产业,具体划分为:第一产业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即建筑业和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第三产业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除去第一、二产业之外

16、的所有其他行业。因此,我国服务业是一个涵盖很宽泛的概念,包括了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1.2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研究1.2.1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区别内涵极广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国民经济新兴领域。(刘有章,肖腊珍.湖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3): p33-38)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是指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服务等,但主要是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服务业。(朱春明.关于我国服务业发

17、展中的几个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4 (13) 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电子信息和其他新兴高技术,以及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庞毅,宋冬英.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p40)1.2.2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范围相关学者研究的现代服务业分类分类具体产业基础服务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金融、物流、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教育、医疗保健、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旅游等公共服务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卫生、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现

18、代服务业定义和中国统计年鉴对照关系本文“现代服务业”的行业中国统计年鉴的行业行业名称第三产业行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咨询、法律、会计、评估、会展、广告、中介、租赁社会服务业卫生与福利卫生、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旅游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研究开发,技术交流、监督和推广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1.3集聚的概念界定(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普遍认为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其定义也比较有代表性。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

19、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靠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由于彼此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通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Porter 1998)。这是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中引用较多的概念。Scott (1988)最早提出了“服务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服务业集群的动力源于外部联系和劳动力市场“。我国学者蒋三庚教授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群,指出服务业集群是服务业中的某一行业的企业及其关联机构在地理空间上

20、的聚集体。现有文献大多将集聚与集群、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概念等同而通用,其实两者不尽相同。产业集聚只是一种产业地理集中的现象,产业集群是一种根植性较高聚集体,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但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聚都是产业集群。有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一起,由于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就不是产业集群。二物流园区发展现状研究2.1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日本最先开始建设物流园区有其必然的需求条件。日本国土面积小,在20世纪60年代己成为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的国家之一。日本政府为了缓解土地资源匾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减少物流成本,便开始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目前,日本在全国范围内的22个城市共建设了多

21、个大型物流园区,将物流企业的各项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和物流运作效率,节约了物流成本,改善了交通拥挤和混乱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德国作为建设物流园区的最为成功的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运营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德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次性的在全国规划了40个物流园区。目前己有20多个物流园区投入运营。运营效果较好的是不来梅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方面的投资1.02亿欧元,而在经过多年的经营之后,所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投入产出比己达到1: 60。日、德等发达国家通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方式极大的促进了的物流业发展,改善了交通条件和环境水平,提高了物流资

22、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物流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的实现,降低了在整个社会运行成本中物流成本所占的比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物流园区都处于一种迅速发展的阶段,以发展物流园区的方式来推进物流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是目前的必然趋势。2.2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2)为反映全国物流园区地理分布状况,在2006年和2008年的调查中,调研组采用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的方法。即:东北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

23、、广东、海南),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黄河中游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1)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分布结构发生变化经核实,入选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如图1所示。从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来看,长江中游经济区最多,为139家,然后依次是北部沿海经济区128家、西南经济区98家、黄河中游经济区93家、东部沿海经济区93家、南部沿海经济区84家、西北经济区63家、东北

24、经济区56家。如图2所示。对比2008年全国物流园区的区域分布,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布局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1)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已经超过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2)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四个中西部区域园区数量上升快;(3)东部沿海经济区以及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园区数量与2008年相比有所下降。物流园区地理分布的变化既受外在经济环境的影响,又有园区自身调整的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空间转移速度加快。以纺织服装出口业为例,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大量服装生产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客

25、观上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经济区,服务创新速度较快,部分地方政府开始考虑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进物流园区的优胜劣汰、优化整合、服务和价值提升,使得园区数量有所下降。(2)运营的园区占比升高,尚未实质性开发的园区比例下降调查显示,全国754家物流园区中,运营的348家,占46%;在建的241家,占32%;规划的165家,占22%。其数量占比如图3所示。与2008年相比,处于规划状态的物流园区占比由原来的28.2%下降至22%,处于在建状态的占比由原来的46%下降至32%,而运营状态的占比则由原来的26%大幅上升至46%。具体数量如图4所示。从

26、各经济区域的物流园区实际状态看,虽然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园区数量在全国跃居首位,但主要是由于其规划园区数量众多而引起的;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园区数量增长快,也主要表现为规划园区数量较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已经走过了初级规划阶段,其运营园区数量明显高于规划和在建园区数量。八大经济区域物流园区的实际状态如表1所示。表1八大经济区物流园区实际状态区域运营在建规划北部沿海经济区8835128长江中游经济区403168139东北经济区2623756东部沿海经济区651493黄河中游经济区4711南部沿海经济区522583西北经济区64西南经济区2841299

27、8348241165754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物流园区建设周期为1-3年,11%的物流园区建设周期为1年以内,总体上处于合理状态。如图5所示(3)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态势显现,增值服务发展较快物流园区作为联系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是各项物流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加强物流市场管理,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显示,与2006、2008年的两次调查相比,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正在从土地招商的初级阶段向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阶段过渡。部分地

28、方政府在园区建设方面开始由初期的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部分城市调整了物流园区规划,将规模小、分布散的物流园区重新整合为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通过重组、共建等方式整合总量、优化存量,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仍然是物流园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排在前两位;也有部分园区依靠土地增值、税收优惠、国家扶持资金等。可喜的是,各种增值服务收入已经开始成为物流园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如图6所示。调查显示,物流园区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从地域来看,内陆地区物流园区的发展还处于初创期,表现出明显的土地招商特征,收入主要来源于库房/货场租金、办公楼租金等。而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物流园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特征,更多收入来源于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等增值服务,具有区域需求旺盛、功能定位明确、服务创新意识强、差异化运营明显的特征。3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研究3.1国外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分析(张道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从世界各个物流园区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日本采用“官民协力”的方式,欧洲采用的是“多元化”策略,而美国采用的是“市场化”的经营策略。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国外大部分国家采用的是PPP模式,也就是政府和地方私营企业共同参与运营。政府在运营中起到总体负责和掌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