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2 ,大小:83.34KB ,
资源ID:208571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8571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等教育中学地理教学论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等教育中学地理教学论Word格式.docx

1、 艺术性 2.社会需要为中心构建地理课程的内容结构,侧重以社会实际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学习和发展 典型代表德国 3.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中心 典型代表俄罗斯 三。学科现状:国外三大类型 1.学生为中心以不同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构建地理课程内容的体系,侧重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发展,课程的自由度比较大典型代表美国 四。学科的发展国内正在改革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是地理课程设置、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委先后颁布6部大纲,教学计划相应调整了9次,经历了3个阶段 4957年扬弃学习阶段借鉴建国前的合理因素、弃环境决定论、学苏联模式(课程设

2、置、课时数量、内容体系) 5876仃滞倒退阶段减少课时、合并课程、突出政治、夸大人为因素 77觉醒、恢复、发展、探索、繁荣阶段:与国外差距大,课程课时恢复、内容编排理性化、理论性加强、政治性下降, 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论变了、增乡土地理、教学手段提高,一纲多本、知识结构变化、内容减少、能力培养加强,图文并茂 问题的反思:教材更新慢、知识更新快,知识结构重视自然、轻视人文,千篇一律平铺直叙,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真做了? 强调知识传授、学会知识能学能学会第一章中学地理课程 第一节概述 课程是什么? (几种观点) (1)课程是知识 较早、影响较深远的观点。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应该从相应的学科中精心

3、选择,而且应该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 当课程被认为是知识并付诸实践时,其一般一般特点有: 课程体系按照科学的逻辑进行组织;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表现;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而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2、课程是经验 观点认为:将课程看作知识,容易导致“重物轻人”的倾向,即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却忽视了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而实际上,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

4、于是,这些人在谈到课程时开始使用“经验”这一概念,并进一步认为,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当课程被认为是经验时,其一般特点是: 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的、相结合的; 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 3、课程是活动 这是一种比“课程是经验”更加新颖的观点。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这种观点的特点是: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

5、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教学; 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中学 地理课程 课程性质兼有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性质 课程地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必修課 课程结构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课程特点以区域地理为主体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课程功能养成健全之公民、培养人空间能力 课程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六大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6、前三是核心、重点,掌握、理解、运用理念并将其渗透教学、融入教学是教师的任务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 培养目标 总目标:指地理课对未来合格公民素质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是地理课程的核心,是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出发点,目标具有层次性、规范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課标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 79年级的定位:能了解有关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及地理学习的能力,初步具备地理科学素养,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具体目标:知识和技能 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

7、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参阅地理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地理第二节认识课程理念(义务教育阶段) 理念1从经典的科学世界生活世界,从单纯学科知识的传输能力的培养(能做什么) 教学要面向学生现实生活的世界和社会实践 理念2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地理的学习,使其具有一定的能力思维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处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念3学习方式有

8、接受式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学生是接受者 发现式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是发现者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理念4开放式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认识从周边环境家乡市县祖国世界 理念5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具有易源性、易得性、可选性削弱了教师、教材的权威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环境 要求教师采用民主化的教育模式,教师要用信息强化自己 理念6反对背多分体会理念 1。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主导理念 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 坚持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坚持课程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注重储存地理知识为基础促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发展 注重

9、发展学生加工信息的能力 注重发展学生生存能力 2。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学过程应有的特点 关注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的掌握会学 关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强调体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转变)三位一体 典型:人口观 过程与方法关注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 强调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倡导从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分析判断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要求学会与别人交流,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节解读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 一。目标解读: 知识与技能掌握知道了解知识 学会运用能初步说明初步认识初步学会技能 不强求学科的系

10、统性完备性,但要求具备基础性 结果性目标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 技能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倡导从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分析判断提出看

11、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要求学会与别人交流,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形成?意识全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态度求真求实。 强调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内容标准解读 陈述方式主题分级式四个大主题 内分亚主题 表现形式标准活动建议另加说明 标准是基本要求,是最低目标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 活动建议是参考性建议 说明是对标准中可能产生歧意的问题进一步解释 内容的基本结构参阅地理课程标准P6 特点:内容精简知识点粗化脱离具体知识点的束缚利于素质教育 表述简洁操作性强采用行为化的目标动词表述学生学习后能达到的结果(说出举例说明运用) 要求

12、明确记住的少,搜集整理分析处理地理信息,学会运用表达交流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作为评价的重点 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要求必学检验学生学习的能力 内容的编排顺序不作统一规定 不强求体系完整和知识的完备利于一标多本,内容组织的灵活性开发性弹性空前强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理念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程设计思路 21世纪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历程 当前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产生的原因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缘起 高中地理课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缘

13、由 高中地理课程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 1.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地理”、“地理”(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

14、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 “宇宙与地球”等七个模块(各2学分,36课时)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 5. 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必须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分。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

15、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

16、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 必修 -共6学分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选修 -各2学分 海 洋 地 理 环 境 保 护 旅 游 地 理 城 乡 规 划 地

17、理信息技术应用 自然灾害与防治 宇 宙 与 地 球必修课程地理 1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风带、锋面等天气系统、水循环、世界洋流)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必修课程地理 2 人口与城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

18、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地域文化对人口城市的影响)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因素、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与交通运输)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修课程地理 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含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一些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的环境发展、流域开发与治理、工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功用,数字地球的含义)选修课程宇宙与地球 宇宙 太阳系和地月系 地球的演

19、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 城乡规划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城乡分布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防灾与减灾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开发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待定) 环境概述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危害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 地图与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3S(RS 、GPS、GIS)技术应用 环境问题的治理 环境整治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建议教学建议 引导学

20、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评价建议 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之中 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和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理程度,运用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地理技能所取得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正确程度和实际价值 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 一是评价学

21、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建议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建议评价时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科学精神与态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观察是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教科书编写建议 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 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 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 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 重视

22、教科书的系列化建设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

23、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一、 课程性质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

24、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

25、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 课程设计思路 1 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

26、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4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 5 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必须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