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理变化,理解其丰富而敏感的情感。2.品析课文,关注作者运用多种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3.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辨证认识母亲和孩子沟通中所存在的鸿沟。 重点关注文章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难点感受孩子的失望与无奈,辨证认识母亲和孩子沟通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 2教学流程课件页码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有过等待父母带你去做某
2、事或答应你一件事却迟迟不能实现的焦灼吗?不妨说一说当时的心理(学生分享并展示导学案上用微信表情画的心情)。二、预习检测1. 请给以下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蚁穴(xu xu) 惆怅(zhng chng) 念叨(dao do)缥缈(pio pio) 急遽(j j) 惊惶(hung hung)2. 词语听写大闯关:_3. 联系生活实际、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急遽:惆怅:耽搁:_缥缈:翻箱倒柜 小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1. 交流读错的字音。2. 交流写错的字。3. 交流理解的词语。重点关注词义:“惆怅、耽搁”的意思。识字写字检测评价1. 检查认读字读音。念叨 蚁穴 原谅 惆怅 惊惶缥缈 急遽 绽开 依
3、偎 消逝2. 检查要求会写的字。翻箱倒柜 念叨 原谅 晃动 停顿 碰倒 惆怅 休止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消逝3. 订正。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读课文用用一句话概述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明确: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2.思考以下问题:(1)这篇文章以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从早到晚(2)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什么?(“我”的心情)(3)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黑板出示生字词)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作者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候,却终于彻底失
4、望的过程。我的情绪郁结到顶点以致情感爆发的样子。(4)我们可以归纳出,本文主要写了“我”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第一小节有什么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追问:如果把第二句改成“那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罗列了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梳理文章二、品读感悟、理解情感(一)1.读课文早晨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要求:用中括号划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小括号划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
5、我盼来了”(满怀期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母亲之前一直答应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期盼,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在那天由于期盼落空,所以这样的伤痛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忘记了具体信息。(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3)“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耐心地等待。思考:作者怎么来体现时光不好挨?(4)“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我坐在草丛里。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院子很大,空落落”通过“我”的动作来写“
6、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关注句子“我”)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空落落”的不仅仅是空无一人的院子,还有“我”孤寂的内心。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得等待着。(5)“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脚底下”“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急切的心情。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忙碌。第六自然段,理解“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抓住独特对白、心理描写及时间变化的词句,感悟情景交融表现出来
7、的“我”由焦急到渐渐失望的情绪变化。如:三个“一声不吭”;“暗下去、凉下去,沉郁下去,缥缈”等景色描写词语生动细腻表现出“我”心情渐渐低落的变化。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观察第二幅插图“我”的表情,体会“我”的情感变化。“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这里,“我”明白了什么?(4)聚焦第七自然段,体会作者情感。妈妈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
8、动上?虽然母亲没有兑现承诺,但是“我”并没有怨她,这是为什么?【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研究作者怎样写出“我的情感变化”这个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互相提示,体会到作者抓住文本独特的对话形式,以人物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将“我”由盼望到失望直至绝望的心情变化写得情真意切。对比表达,深化单元写法1. 回扣质疑:这篇文章本来题目是第一次盼望,这里却以那个星期天为题,你觉得哪个更好,说一说自己的理由。2. 回顾匆匆与那个星期天表达方法,比较异同。(1)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同桌交流、梳理,指名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篇课文表达的异同,以落实“体会情感表达的不同方式”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点及习作要求,为后续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板书 兴奋期待 (早晨) 心里 动作 1 情景交融9.那个星期天 焦急无奈)(午后) 失望委屈 )(黄昏)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