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2.82KB ,
资源ID:207537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7537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doc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复习思考题doc文档格式.docx

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市场指一切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分配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调控方式和手段。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面向市场进行生产,并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如此,市场经济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2)网上查找的答案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

2、经济资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资源配置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置而形成的社会供给的比例与社会需求的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二是要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说明资源配置是优化的。 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成为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

3、。最主要的条件:一、生产要素商品化。要使资源配置市场化,不仅要求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商品化,而且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科技、信息等商品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反映灵敏的市场机制;二、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要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听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三、产权关系独立化。市场主体指那些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主要是企业和居民,必须拥有自己的产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有资格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四、生产经营自主化。生产经营者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自由选择投资地点、行业部门,确保经营范围

4、和经营目标;五、经济行为规范化。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必须讲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契约合同,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商品经济长期而又充分的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形成准备了上述条件。商品经济产生在前,市场经济产生在后,发达的商品经济才能称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第一、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 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 第三、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

5、营规模,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 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通过市场经济共同特征的分析,我们看出,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三方面的要求。社会分工的发展,出现了生产的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这就使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商品交换则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从而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价格则是把供求双方联系起来的利益纽带,是价值的实现形式。价格协调供求是引导资源流动的指示器,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水平上达到平衡。竞争是商品在买方与卖方之间围绕商品价格和质量进行较量,只有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变化而升降,价格的变化反过来调节供求。竞

6、争是市场活力的灵魂。市场机制就是在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中发挥节约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 市场机制的功能:自动配置资源和经济调节功能;激励与创新功能;优胜劣汰功能。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市场机制作为调节手段的长处是: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同时,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

7、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经济信号作出灵敏反映,促进生产和需要的协调。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如对经济总量、重大的经济结构、生态环境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并可能引起贫富两极分化和生产自发波动等。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认识:1、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作为改革重要方向;2、价值规律也在生产领域发生作用,3、指令性计划是本质市场调节为次要。第二 阶段:(1984-1992)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对立;指令性计划为社会主义根本特征

8、。新概括: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两者作用覆盖全社会;两者应有机结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不是商品经济是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和要素市场。改革目标: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第三阶段:(1992-200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十四大)。 1992年邓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十四大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六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第四阶段(2003年以后)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5. 试述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记录老师的课堂上的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在党的

9、十四大提出: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大创新,是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大创新。以下可以作为发挥时的参考: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江泽民指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邓小平同志九二年初重要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

10、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6.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刁晓峰提供)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7. *试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提出深化改革的思路。成功经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密切配合,协调推进。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完全统一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互统一协调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初始条件的作用存在的矛盾;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完全还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有待加强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还存在。就业压力还比较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深化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提高

11、对外开往水平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探索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实现形式。8. 如何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陈振红提供)详见P6971,共5点。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任重道远;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国有经济布局仍然过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较差;部分重点行业缺少行业排头兵;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还没有形成。10.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P62,共4点。11. 如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

12、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P57宪法第11条之规定。作用: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公有制的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有什么特点?(周美武提供)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

13、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创造的社会总产品 进行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分配原则,是对剥削的否定。 原因: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垄断、占有获得特殊的经济利益,劳动成为他们获得社会产品的惟一依据。由于社会分工存在,劳动还主要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不同劳动存在差别,劳动能力是一种个人的“天赋”权利。

14、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含义和实现形式: 经典设想:依据劳动者提供的社会劳动量进行消费品的直接分配;市场经济:借助商品货币关系由一个中心在全社会范围按照统一标准来实现;通过企业环节实现实现机制:劳动卷;市场经济实现机制是工资 我国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由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产条件:客观生产条件和主观生产条件 客观生产条件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形式 主观生产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分配形式分离:按资和劳动力价值分配;结合:按劳分配,个人占有控制:按资本与劳动个多种分配形式 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分配要素价格参与分配多种分配形式13. 试述我国现阶段实行按

15、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稀缺性;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决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14.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否定?正确理解马克思对让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 法国学者让萨伊认为,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产品的价值,它们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地主就得到相应的报酬-工资、利息、地租。这样,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源泉。马克思把萨伊的这种观点归结为“三位一体公式”,并对其进行批判,认为它模糊了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解决的是价值的创造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解决的是价值分配问题。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人类社

16、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是不相干的。15. 如何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效率。效率的通俗解释是:使经济组织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的状态。效率的正式解释是:效率是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是指: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的状况。 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认识和伦理观念,从而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如福利公平与收入公平;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西方经济学认为,效率与公平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当效率

17、与公平发生矛盾时,西方学者大体有三种意见:第一,效率优先的观点。(罗宾斯、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 )1市场是公平的;2政府干预本身是不公平的;3再分配会影响效率。第二,公平优先的观点。(英国的剑桥学派等 )1保护“生存权”。2功利主义的公平。3收入分配不公平会导致权利和机会的不公平。第三,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观点。(萨缪尔森、布坎南 ) 这种观点认为,收入分配过度不公或过度平等都不好。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收入有可能过分不平等而令人难以接受。但是市场的自动机制又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既要效率又要平等的途径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来修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这种观点和措施已被各国政府普遍采纳。

18、 我国官方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认识:1993年决定:分配中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997年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02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五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的认识: 1、主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不能改:生产决定分配;改变会走回头路;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化不是两极分化。 2、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逐步向效率与公平比重或优化组合,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两者是辨证关系。 3、主张新的公平效率观,即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9、的主要问题是:把公平局限在收入分配结果均等化;片面强调对立,忽视统一;割裂了目的与手段关系;没有认识到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不同时期对公平与效率的强调不同 公平与效率并不是完全对立更多情况是相互促进: A交换的公平、权利的公平、劳动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多地是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 B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与效率之间关系也不完全是对立的。 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 : 十七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社会公平的认识深化: 1、十六届三中:重视社会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十六届四中:注重社会公平; 2、 2005胡锦涛对公平的

20、新看法: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突破公平分配领域的狭隘,要建立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放置突出地位; 3、十六届五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4、2006政治局会议:提高低收入、扩大中收入、调节高收入; 5、十六届六中:系统完整地阐述了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 6、十七大:强化 全面理解更加注重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与西方经济学公平与效率不同;2、社会公平是具体、相对和历史范畴。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方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形势和任务。3、社会公平实质是对现存经济社会关系内在要求的合理化和正当化,涉及社

21、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司法、行政、文化教育等各方面。4、体现目的与手段的辨证统一,坚持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任务与根本目标共同富裕的统一,。16. 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合理的因素 改革以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质和量的差异,必然导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这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因素1初次分配不合理 一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偏低。居民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GNI)的比重:

22、1998年为68.6,2003年为61.8,2005年为45.3。 二是企业之间由于生产经营条件的差别而产生的分配不公平,如垄断性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三是企业内部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不公平,存在着资本所得不断提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趋势。 四是由于劳动力流动受阻和就业不充分而引起的分配不公平。2再分配不合理 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机制不健全;“偷、漏、逃、抗税”严重,对非法收入处罚乏力;在税收收入连年大增的良好环境下,我国税收流失额也在趋于扩大。3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形成 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的捐助活动,许多富人的财产被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了穷人手中,客观上起到国

23、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因而,被学者称为第三次分配。目前,我国有大大小小慈善机构100多家,但所掌握的总额还不到GDP的0.5%。17.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方平提供)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第

24、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第六,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

25、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第二,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第三,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第四,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第五,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18. 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书P176-17719. 当前我国应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答案: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名牌产品,树立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