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B C D6四地的风向是( )A地西北风 B地东北风 C地西南风 D地东南风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7-9题。7根据图中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可判断该地此时( )吹西风 吹东风 风力较大 风力较小A B C D8与澳大利亚此次山火有关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A高温 B干旱 C高湿 D大风9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 )A优化森林生态环境 B增加木材蓄积量C降低森林虫害风险 D抑制优势树种生长读中亚某城市1989
2、-2013年气温上升幅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0-12题。10影响该城市气温变幅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天气状况 D太阳辐射11图中开发区东侧气温上升幅度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繁忙,尾气排放多 B人口密集,温室效应强C建筑密集,地面辐射强 D资源开发,废热排放多12该城市的水域最可能是( )A湖泊 B稻田 C水渠 D海湾利马市位于秘鲁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闻名的无雨城市,四季如春,人口912万,集中了全国人口的约30%,其工业包括纺织、纸、油漆和食品等行业。利马市植物茂盛,条条街道绿树成荫,街心公园遍布全市。尽管利马市区与西部沿海茫茫的沙漠近在咫尺,却见不到黄沙弥漫或飞沙
3、走石的景象,城市空气十分清新。在这座“无雨之都”里,你会发现许多“奇怪”的现象。读图,完成13-15题。13利马市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是( )A受秘鲁寒流影响 B地处信风背风坡 C海拔高,气候凉爽 D全年昼夜等长14利马市空气十分清新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弱 B湿度小 C距海近 D产业少15下列属于利马市“奇怪”现象的是( )A步行是主要出行方式 B房屋没有砌墙壁 C没有高层现代建筑物 D街道没有下水道大气河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其水汽含量与气温成正相关。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垂直于大气河水汽运动
4、方向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16-18题。16下列各要素的变化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是( )A风速 B相对湿度 C水汽输送量 D降水强度17根据材料推测,图中M、N的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 B西北一东南 C东一西 D南一北18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河的强度可能会( )A先增强后减弱 B先减弱后增强 C增强 D减弱在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北极,探险者经常会看到冰雪世界里非常美丽的一幕:洁白的雪地上出现了一朵朵红色的“玫瑰”,这就是“西瓜雪”。此现象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生物,它们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但当温度升高时,就会开始迅速生长,呈现红色。据此完成19-20题。1
5、9西瓜雪出现的时间及影响( )A春季,增加阳光的反射而降温 B夏季,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C秋季,引起当地生态环境变化 D冬季,加剧全球气候变暖20西瓜雪占据的地方会形成葡萄酒杯般的小坑,其成因是( )A与周边雪地相比雪藻增加了太阳辐射的吸收率B雪藻吸收雪中的化学元素,发生化学反应C雪藻能提高地面的反射率,加速积雪融化D大风吹起岩石击打雪面,留下小坑读南极洲周边海域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完成21-23题。21下列四幅图中与甲地海平面等温线的分布状况最相符的是( )ABCD22影响乙海域附近陆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23以丙为中心的环流圈(
6、 )A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B是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C是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 D是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水域对气温的影响取决于水体反射率、比热容和水面蒸发等多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图中的三条虚线示意乌江水域面积与冬、夏季及年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24-26题。24乌江水域面积增加对该区域平均气温的影响是( )A冬季平均气温上升、年平均气温上升 B夏季平均气温上升、年平均气温上升C冬季平均气温下降、年平均气温下降 D夏季平均气温下降、年平均气温下降25水体反射率等要素对气温的作用程度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表现为( )A冬季,反射率和水面蒸发作用大于比热容B冬季,水面蒸发和比热容作用大于水体反射率C夏季
7、,反射率和水面蒸发作用大于比热容D夏季,水面蒸发和比热容作用大于水体反射率26推测乌江水域面积增加对该区域平均降水量的影响是( )A冬减夏增 B冬增夏减 C冬夏均增 D冬夏均减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对湖面上空及其周围区域气流运动影响显著。左图为夏季正午前后、右图为夏季午夜沿着36.8N青海湖区垂直剖面风场差异状况分析。据此完成27-29题。27图示青海湖产生的湖陆环流( )A大气水平运动很微弱 B大气垂直运动速度更快C可达湖面以上7千米 D夜间影响的高度更大28受湖陆环流的影响,青海湖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较多的是( )A夜晚;陆地 B白天;湖面 C夜晚;湖面 D白天;陆地29受
8、东、西两岸地形差异的影响,湖陆环流( )A白天西岸低空环流更明显 B白天下沉气流中心更偏西C夜晚湖区西部上升势力弱 D夜晚湖区东部气流下沉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30-32题。30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A位置偏北 风速偏大 B位置偏北 风速偏小C位置偏南 风速偏大 D位置偏南 风速偏小31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 )A台风形成 B寒
9、潮结束 C沙尘肆虐 D对流加剧32现代商用飞机可利用温带急流加速,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 )A北京飞往乌鲁木齐 B香港飞往堪培拉C东京飞往莫斯科 D旧金山飞往纽约下图为我国某公园角落的景观照片,该图片拍摄于2021年1月8日。图中两棵大树的树干底部已涂白(涂白剂一般是生石灰为主,配少量硫磺粉和食盐加水搅拌均匀),树下根部附近的青青小草被园林工人铲除,土壤翻松裸露,形成一个直径约1.5米的土环。据此完成33-35题。33该公园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城市中的( )A北京 B西安 C重庆 D长春34图中树干涂白的主要功能是( )A园林美化 B预防冻害 C增加太阳辐射吸收 D杀菌除虫35图中树下土环
10、的主要功能是( )A美化园林 B减少虫害 C增加肥力 D利于保墒2020年暑期,某校师生在图示地区(下图)开展研学活动。一名学生在研学日记中写道:“清晨我们乘坐旅游大巴离开酒店,看见太阳在湖面上冉冉升起。大巴走走停停约200km,临近中午到达终点,举自望去,雪峰在远处闪耀。”据此完成36-38题。36日记中的酒店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地 B地 C地 D地37此次研学活动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A山地冰川考察 B大牧场放牧业 C绿洲灌溉农业 D长绒棉种植业38该研学小组发现巴尔喀什湖东西部的湖水盐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表现及成因是( )A西部盐度较大降水量更少 B西部盐度较大湖水蒸发更旺盛C东部盐
11、度较大淡水注入少 D东部盐度较大湖水蒸发更旺盛科研人员对我国青海湖及附近区域近地面风场做了对比分析。下左图为秋季正午前后近地面平均水平风场,右图为秋季午夜近地面平均水平风场。据此完成39-41题。39秋季,青海湖区近地面风场( )A白天湖风显著 B夜晚陆风显著C全天湖风显著 D全天陆风显著40受湖陆风环流的影响,青海湖区秋季天气( )A白天多晴朗大风天气 B夜间大多阴雨频频C降雨白天多于夜间 D降雨夜间多于白天41导致青海湖区秋季白天湖泊效应微弱的原因可能是( )A湖泊比热容大,秋季降温慢 B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C湖泊比热容大,秋季升温慢 D陆地比热容小,白天降温快霜日是一年中有霜的日数,
12、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如果终霜日显著推迟,则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下图为山西省多年平均霜日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42-43题。42图中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霜日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湖泊、季风 B天气、土壤 C植被、河流 D纬度、地形43甲地与乙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分别是( )A荞麦、小麦 B水稻、大麦 C高粱、玉米 D谷子、水稻埃布罗河发源于坎塔布里亚山脉,流经比利牛斯山脉、坎塔布连山脉和伊比利亚山脉(三大山脉最高峰均低于3500米)之间,注入地中海,全长910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74亿m3,是西班牙最长的河流。埃布罗河虽有200多条支流,但流域内土地干旱、贫瘠,
13、人口稀少。埃布罗河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为地中海西部地区最大的湿地。下图示意埃布罗河水系。据此完成44-46题。44埃布罗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 B湖泊水 C积雪融水 D降雨45埃布罗河流域土地干旱,其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A山脉阻挡西风深入,降水少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断裂构造复杂,地下河发育 D干热风频发,蒸发旺盛46埃布罗河入海口形成大面积湿地,主要是因为入海口处( )A岩层致密,形成不透水层 B沉积物黏重,河流下渗少C地势低洼,河流排水不畅 D潮沙涨落,侵蚀河口地貌二、非选择题:4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绿洲冷岛效应”指干旱地区的绿洲区域,夏季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
14、湿度比周边大的特殊气象效应。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河西走廊的某绿洲和沙漠的气温观测发现,在78月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出现“绿洲冷岛效应”。下图示意该绿洲和附近沙漠7月某日地表温度的变化。(1)与6时相比,说明该日15时绿洲和沙漠间近地面风力的变化及原因。(2)分析“绿洲冷岛效应”对绿洲农业的有利影响。4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几内亚岛是世界第二大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低地全年气温都很高,年较差很小(甲城2月均温27.5C,8月均温24.8C),1月次年4月,盛行西北季风,510月盛行东南季风。弗莱河是该岛水量最大的河。南部平原持续缓慢下沉,地势低洼,已成为世界最大沼泽之一。岛
15、上山岭高大,到处悬崖峭壁,至今没有铁路。(1)说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2)分析南部平原沼泽面积广大的原因。(3)试结合图文材料从自然角度分析为什么该岛至今无铁路。4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国岛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位于本州岛西南面,与本州岛之间以濑户内海相隔,南濒太平洋。四国岛气候温暖,南部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北部较少,在1200毫米以下。下图示意四国岛等高线及主要河流分布。(1)描述四国岛的地形分布特点。(2)分析四国岛南部与北部降水量差异大的原因。(3)概括四国岛河流水系特点,并作出合理解释。5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蒸发是地表水量和热量平衡的组成部分,直接受
16、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反过来,蒸发又可增加空气湿度,提高最低气温或降低最高气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大。蒸发皿蒸发量是在蒸发皿中一直有水的状态下测得的蒸发量,受太阳辐射、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中左图示意淮河流城年均蒸发皿蒸发量空间分布,右图示意淮河流域1960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1)甲地一年内蒸发皿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分析其形成原因。(2)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深受冬春季节雾霾天气的影响,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推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对淮河流域北部春季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地理参考答案1-10:ADCDB CC
17、BCB 11-20:DAAAD BBCBA 21-30:ABCAD BDCAC 31-40:BDCDB BBCBD41-46: ADACAC47(1)风力变大 绿洲和沙漠间地表温差增大,近地面水平气压差变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2)绿洲冷岛效应导致绿洲气温较低,抑制植物蒸腾和土壤水分蒸发,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夜间气温低,抑制作物呼吸,减少有机质消耗,有利于提高产量。48(1)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年变化小;三面环海,深受海洋影响,气温变化小;湿地广布,调节作用强。(2)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气候湿润,空气湿度大,蒸发量较小;河流径流量大,5-10是汛期(汛期长),洪
18、水易泛滥,洪泛区面积广;南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下沉,沼泽扩大。(3)山高坡陡,地形崎岖,多悬崖峭壁,建设难度大;河流众多,需要架设桥梁多,投资大;沼泽、热带雨林广布,不利于建设;山体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技术要求高,难度大。49(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2)四国岛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和台风,该岛南部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受台风影响大,降水丰富;北部为东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受台风影响小,降水稀少。(3)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小,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四国岛面积小、多山地,限制河流流程和流域面积;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顺地势向四周分流。50(1)5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较长,平均气温较高;锋面雨带还没有到来,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气温日较差大;空气湿度小;多大风,蒸发量大。(2)由于雾霾天气增多,白天削弱太阳辐射,日最高气温降低,晚上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使气温日较差变小,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当地蒸发量变小(3)淮北春季严重缺水;蒸发量下降,有利于土壤保持水分,减少农业抗旱投入,提高农业收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