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9单元 总复习 教案 人教新课标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3.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引入1.口算。(PPT课件出示卡片)65-9=46+3
2、0=32-8=74+8= 58-30= 62-6=46+4= 70-30= 86-20=94-5= 85-7= 64-40=2.谈话揭示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我们今天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二、自主尝试,掌握方法(教材第101页第1题)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1)指名学生读题。(2)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请在小组里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们交流。小组交流时,教师巡视。汇报交流结果。(PPT课件出示)a.相同数位要对齐;b.从个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减法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3)独立计算第101页第1题(2)。计时比赛。交流答案。(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PPT课件出示练习题)40+25+27=85-27-38=55+29-35=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五”第13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加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特别是加减混合运算要确定运算顺序,计算时细心并反复检查,相信大家会很棒!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4、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归纳出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尝试,独立计算。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了计时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进行独立计算,最后归纳方法。这样用先归纳后练习或先练习后归纳的不同方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足之处教学内容偏少,练习形式单一。再教设计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多安排一些练习题。成绩一般的学生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抓住这次重要的机会使成绩有所提高。 第2
5、课时表内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2题,练习二十五第4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2.能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求积,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引入1.口算。(PPT课件出示卡片)85=86=84=47= 39= 26=57= 34= 78=99= 73= 89=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表内乘法)二、引导探究,揭示规律1.PPT课件出示下图。(1)
6、问题: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5+5+5+5=20(个)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54=20(个)(2)指名学生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54=20 乘数乘号乘数积(3)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复习乘法口诀。(1)学生活动。分组背诵乘法口诀。同桌以对口令的形式背诵乘法口诀。(2)用乘法直接表示。3个6相加。6个3相加。学生写出算式,集体订正。3.复习乘法计算。(1)老师用PPT课件出示卡片。93=87=58=45= 98= 74=学生计算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乘法口诀。(2)根据“八九七十二”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学生写完后集体订正。4.填写教材第101页第
7、2题的表格,再交流。5.解决问题。(PPT课件出示)(1)一块蛋糕3元,买5块蛋糕要用多少钱?请学生读题,提问:你从题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题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第7题)提问:你从题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题目里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五”第48题。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对表内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知识都是由浅入深。我基本上都是以学
8、生的活动为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不足之处对整体内容少了归纳总结的过程。再教设计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单纯重复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进行自我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因此要对每一个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3课时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5,6题,练习二十五第91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3.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
9、重点】会量、画线段,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教学难点】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会画角。【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尺。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揭示课题直接导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二、复习旧知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1)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比画1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比画。说一说,生活中(家里或学校里)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1米=()厘米300厘米=()米2米=()厘米600厘米=()米2.量线段,画线段。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0题。学生先估算。量线段时,先说一说怎么量,再实际测量。画线段:(1)画一条
10、长6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6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教师巡视,帮助有困惑的学生)3.复习角和直角。(1)说一说家里或教室里哪儿有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2)判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3)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如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怎样画一个直角?(用三角尺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找出图中的角和直角。说一说图形里有几个角、几个直角。在图形里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学生展示操作过程。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02页“第5题”,“练习二十五”
11、第9,11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复习课,以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了长度单位的表象,学生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几何图形中能够发现角和直角。学生通过复习后,对长度单位和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足之处本节课中由于学生的操作活动比较多,在交流时,很多学生都不能放下手中的学具去倾听别人的回答。再教设计再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活动有收放自如的掌控能力,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好习惯。 第4课时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教学内容】教材第101
12、页第3题、第102页第7题,练习二十五第12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进一步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3.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重点】1.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2.进一步认识时间,会读、写几时几分。【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准备】PPT课件、钟面教具。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复习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板书:观察物体、认识时间)二、复习旧知1.观察物体。(1)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13、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去观察,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2)学生活动。(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第7题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必要求太高,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学生在教材上连线。师生共同小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2.认识时间。(1)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钟面模型。提问: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共有60个小格。(2)学生活动。每组安排一名同学拨动时针和分针,其他同学说一说是几时几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
14、表示的时间。怎样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时间?带着问题,小组内学生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然后全班集体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3)复习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引导学生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是1时。所以1时=60分。(4)复习经过的时间。5时再过5分是()。8时再过10分是()。3时55分再过5分是()。7时55分再过()分是8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思考的过程。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01页第3题,“练习二十五”第1214题。四、课堂小结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快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五、布置作业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正确分辨每个物体从侧面、正面、上面看到的各种形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另外复习时间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并掌握了时间的读法和写法。不足之处练习内容过少。再教设计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复习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