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21.75KB ,
资源ID:207026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7026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踝关节骨折及解剖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踝关节骨折及解剖文档格式.docx

1、距腓前韧带起于外踝前 缘,止于距骨颈。当踝跖屈时,距腓前韧带是防止距骨向前移位的主要结构。该 韧带最为薄弱,踝内翻时常易伤及。跟腓韧带呈椭圆形,扁平,较距腓前韧带强, 起于外踝尖端,止于跟骨外侧面,是踝部唯一的关节囊外韧带,踝背伸时能稳定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抵抗内翻。距腓后韧带更为强韧,起于外踝内侧,向后附着 于距骨后部的外侧结节,近水平位走行,能防止距骨旋后半脱位(图 1)。图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分深浅两层,浅层起自内踝前丘和后丘的前部,止 于足舟骨、距骨颈、载距突内侧缘和距骨后方,其中胫跟部较为强韧,能对抗跟 骨外翻。深层短而粗,起自内踝前后丘之间,止于距骨的内侧面

2、,能限制距骨侧 向移位且能对抗距骨外旋应力(图 2 )。图2踝关节内侧副韧带1.3肌腱及神经血管踝关节周围有13条肌腱、2组主要的神经血管束。肌腱分为前侧组、后侧组、 外侧组和内侧组。前方的肌腱和神经血管自外向内包括: 第三腓骨肌、趾长伸肌 腱、腓深神经和足背动静脉、长伸肌腱、胫前肌腱。后方的主要包括跟腱、跖肌 肌腱。内侧由前向后依次包括大隐静脉、隐神经、胫后肌肌腱、趾长屈肌、胫后 动静脉、胫后神经、长屈肌腱。外侧包括腓骨长短肌腱、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和 小隐静脉。2踝关节骨折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2.1骨折分型 踝关节骨折分型常用AoDanis-Weber分型和Lauge-Hansen分型。Da

3、nis-Weber分型基于腓骨骨折线和下胫腓联合的位置关系,将踝关节骨折分为 3型和相应亚型。A型:下胫腓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 A1 :单纯腓骨骨折, A2 :合并内踝损伤,A3 :合并后内侧骨折。B型:下胫腓联合平面腓骨骨折; B1:单纯腓骨骨折,B2 :合并内侧损伤,B3 :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C型:下胫腓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C1:单纯腓骨干骨折,C2 :复合性腓骨 干骨折,C3:近端腓骨骨折(图3 )。图 3 Danis-Weber 分型LaUge-Hansen根据受伤时足部所处的位置、外力作用的方向以及不同的创伤病 理改变主要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

4、旋前-外旋型(图4)图 4 LaUge-Hansen 分型A.旋后内收型(I:腓骨在踝关节平面以下横形撕脱骨折或者外侧副韧带撕裂, U:内踝垂直骨折);B.旋后外旋型(I:下胫腓前韧带断裂,U:腓骨远端螺 旋斜形骨折,川: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W: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C.旋前外展型(I: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U:联合韧带断裂或其附着 点撕脱骨折,rn: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形骨折);D.旋前外旋型(I: 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u: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川:踝关节面以上腓骨 短斜形骨折,w:后胫腓韧带撕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虽然两种分型系统都很常用,但也都不完美。

5、AO分型对手术治疗有一定指导意 义。LaUge-Hansen分型主要基于踝关节的间接损伤机制,常用来指导骨折的闭 合复位。此外,根据骨折稳定性的不同,踝关节骨折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 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是指踝关节骨折移位尚不足以造成踝关节功能长期的损害和 正常生理承受应力能力的损害。内侧结构(内踝和三角韧带)是否受损常常是决 定骨折稳定与否的关键。2.2临床表现和诊断局部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是踝关节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接诊时应详细询问患 者的受伤机制,并重点检查患处的皮肤和血运情况。踝关节骨折的 X线检查应包括3个方面:前后位、侧位、内旋20的前后位(踝穴位),检查范围应包括 膝关节以防止漏

6、诊腓骨头骨折。当骨折较粉碎或合并有后踝骨折时, 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骨块的大小和准确位置。MRl在观察有无踝关节隐性骨折和韧带损 伤方面有一定价值。3踝关节骨折的治疗3.1非手术治疗稳定性骨折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如石膏、支具等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 68周,但在早期,每隔12周应复查X线片,如发现骨折移位应及时处理。3.2手术治疗3.2.1手术适应证如果踝关节骨折后不能得到稳定的解剖复位,则考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2.2手术时机及术前处理闭合性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应在伤后 68h内进行,否则,可能产生严重的软组 织水肿,查体时可见小腿正常皮纹消失,表皮发亮,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此时 应延迟手术至伤后

7、12周,皮肤重新出现皱褶等消肿迹象时。如果不能立即行 手术治疗,应先对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并临时石膏固定、抬高患肢、冰敷、足底静 脉泵等治疗,这样有利于消肿和防止进一步的血管和关节面软骨的压迫甚至皮肤 受压缺血坏死。需要提出的是,如果伴有距骨严重脱位而手法复位失败时应进行 紧急的切开复位。术前抗生素的应用:为防止踝部骨折术后感染,应常规于切皮前半小时应用抗生 素。但因踝部骨折的感染率很低,尚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感染。323手术操作麻醉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也可以采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体位 为仰卧位或侧卧位。首先应重建腓骨的解剖结构以提供支撑,再处理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

8、:行踝关节外侧切口,可略偏前或偏后,但操作要小心,勿伤及腓骨前 缘的腓浅神经和后缘的腓肠神经。最小范围地剥离骨膜显露骨折线,以尖复位钳 和克氏针解剖复位和临时固定。Ao分型A型骨折行接骨板、克氏针或4.0mm 松质骨加压螺钉张力带内固定;B型和C型骨折均采用接骨板(重建板、1/3管 状板、解剖板)及螺钉内固定。接骨板一般置于腓骨外侧,也可以置于腓骨后位(此时需行后外侧切口,将腓侧肌腱适度剥开以便放置接骨板)。骨折线为横形 或短斜形时,可选用67孔板,于骨折线两端各留置 3孔,在胫距关节面以上 水平置入皮质骨螺钉;在其水平以下,置入松质骨螺钉,并注意入钉长度,不可 进入外踝与距骨之间的关节面;骨

9、折线为长斜形时,骨折复位后,如骨折线方向 在矢状位,可经放置在外侧的固定板置入1枚螺钉垂直于骨折线;如骨折线方向 在冠状位,可先矢状位垂直骨折线从前向后置入 I枚3.5mm皮质骨拉力螺钉固 定,然后再进行外侧板钉固定的操作。 在进行腓骨骨折固定时,应注意观察腓骨 是否完全进入胫骨远端的腓骨切迹。少数情况下,腓骨骨折无法复位时考虑内侧 三角韧带或软骨片嵌入内侧骨折线影响复位, 需行内侧切口辅助复位。单纯腓骨 中上段骨折过去往往行保守治疗,现在认为腓骨中上段骨折如合并下胫腓联合骨 膜及三角韧带的损伤,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时也应行复位内固定。 腓骨头下骨折 因靠近腓总神经,手术牵拉易发生腓总神经损伤,

10、一般不予固定。但如果伴有下 胫腓不稳定,可以在腓骨远段单纯行下胫腓螺钉固定。伴有腓骨侧的下胫腓韧带 撕脱骨折,可复位后以1枚带垫圈的松质骨螺钉固定。如伴有外侧副韧带损伤, 影响踝关节稳定时同时予以修复(图 5、6)。图5外踝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图6双踝骨折外侧接骨板固定内踝骨折:内踝骨折复位良好可以考虑透视下经皮操作以 2枚空心钉固定。有移 位的内踝骨折应行切开复位,沿内踝的前缘做弧形切口可以同时显露关节面, 并 从两个平面上显露内踝骨折,以利于内踝骨折的精确复位和关节面软骨损伤的探 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尽可能小范围剥离骨膜,清晰观察到骨折线后,内翻 踝关节,使骨折复位,用巾钳做临时固定,分别

11、于前后沿内踝关节面的方向平行 置入2枚松质骨螺钉或空心螺钉(骨折稳定且骨质较好可选用可吸收螺钉);如 果是粉碎性骨折,可根据情况选用克氏针张力带。如骨折线在内踝上方(胫距关 节面顶部以上)呈矢状面垂直向下,骨折块较大,此类骨折如行前述方向固定可 能会导致骨折向上移位,螺钉方向应以平行胫距关节面为宜或行接骨板固定以增 加稳定性。如果X线片上没有发现内踝骨折,而内侧有压痛和淤斑者应考虑三角韧带损伤的可能,如果腓骨骨折复位后行外旋应力实验,术中 X线片检查内侧间隙仍增宽或腓骨骨折复位困难时则应探查三角韧带并修复之(图 7 )。图7内踝螺钉固定后踝骨折:最常发生于胫骨后外侧,此处有下胫腓后韧带与外踝连

12、接。一般认为 如果后踝骨折块累及超过25%的关节面且移位大于Imm时,应行切开复位内固 定。但近来也有生物力学结果表明当后踝骨折块大于或等于胫骨远端关节面 10 %时,即需行复位固定,否则将改变关节内原有的接触应力,增加创伤性关 节炎的发生率。术中将外踝解剖复位后,因为下胫腓后韧带的牵拉,常可以使后 踝骨折块获得满意复位。在后踝骨折的内固定策略上目前尚存在争议, 一些学者 认为如术中透视见后踝骨折复位满意,可以在透视下经皮操作以 2枚4.0mm或4.5mm空心钉从前向后固定,好处在于行单纯外侧入路固定外踝骨折即可,操 作简单,损伤小。而有些学者认为牵拉复位后踝骨折的成功率不确定, 认为应行后外

13、侧切口,从腓骨肌腱和跟腱之间进入,先固定外踝骨折,然后常规显露后踝 骨折块,直视下复位,然后根据骨块大小以螺钉或支撑接骨板固定, 弊端是切口较长,损伤较大,较易发生皮肤并发症。如果后踝骨折块较大,也可先固定后踝 骨折,再复位固定外踝骨折(图8、9)。图8外侧入路,后踝从前往后螺钉固定图9后外侧入路,后踝从后往前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处理:以往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踝关节正、侧 位和踝穴位X线片,现在认为多层螺旋 CT的MPR横断位图像可清晰观察下胫 腓联合间隙的宽度变化,能更准确地判断下胫腓联合是否损伤;也有学者采用 MRI和关节镜检查评估下胫腓联合损伤,认为准确率颇高。恢复下胫腓

14、联合的解 剖关系对于踝关节的功能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广泛认同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指征 是:1内踝三角韧带损伤未修复,腓骨骨折线高于踝关节水平间隙上方 3cm以上;2不行固定的腓骨近端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3陈旧性下胫腓分离;4下胫腓联合复位不稳定。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常采用 Cotton试验和应力外旋试验。Cotton试验 指在固定了内外踝骨折以后,固定胫骨远端,用尖钩轻轻向外牵拉腓骨并观察, 如果活动超过34mm则提示有明显的下胫腓不稳定,需要固定。也可以于内 外踝骨折固定后行踝关节应力外旋试验,若踝穴位 X线检查示胫腓间隙较前增 宽3mm ,则认为不稳定,需要固定下胫腓联合。下胫腓联合

15、固定物,一般采用12枚直径为3.54.5mm的皮质骨螺钉(一般来说,2枚螺钉或1枚较粗的 螺钉能提供更高的稳定性)紧靠下胫腓联合的上方,平行于胫距关节面且从后向 前倾斜25o30o ,固定3层皮质(腓骨双侧、胫骨外侧皮质),螺钉顶端位于 胫骨髓腔内,目的是踝关节活动时可以适应下胫腓联合的正常微动, 不容易发生螺钉折断;螺钉也可以穿透4层皮质,一是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二是如果发生 螺钉断裂,可以从胫骨内侧开窗轻易取出断钉。之所以采用皮质骨螺钉主要是维 持下胫腓联合的正常位置,而不是对其加压从而使下胫腓联合变窄, 致踝关节背 伸受限。固定下胫腓联合时踝关节应处于背伸位,因为距骨体关节面略呈前宽后

16、窄,这样可以避免踝穴狭窄而导致关节背伸受限。也有文献认为下胫腓固定时踝 关节的位置并不影响功能。下胫腓联合固定物除了螺钉以外,还可考虑胫腓钩(图 10)。胫腓钩勾向腓骨后方,环部同定在胫骨前方并通过环部用松质骨螺钉固 定。其优点是可以允许下胫腓联合正常的微动, 不易折断。弊端是对下胫腓联合 稳定性的维持不如螺钉。另外,还可以采用 12枚4.0mm或4.5mm可吸收螺 钉固定下胫腓,其优点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在腓骨近端骨折合并下胫 腓联合、三角韧带损伤时尤其适用。内固定物取出时间:目前尚存在争议,大部分文献认为术后应常规取出下胫腓螺 钉以免限制踝关节活动或导致螺钉断裂, 但时间不宜太早

17、,以防由于尚未愈合而 致下胫腓联合再分离,术后812周以后取出螺钉比较合适。取出前应限制踝 关节的负重以免出现螺钉断裂。也有研究认为螺钉固定3层皮质的情况下可以允 许术后负重,且可以保留螺钉至取内外踝固定时一块取出, 也未发现明显不良后 果(图10 )。图10胫腓钩固定4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4.1踝关节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踝关节骨折脱位常见并发症为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4.1.1骨折不愈合折不愈合中内踝骨折不愈合较常见,其主要原因是三角韧带的牵拉导致断端分 离。保守治疗时骨折断端间软组织的嵌入也易导致骨折不愈合。 受伤后超过骨折应该愈合的时间,至少应为伤后6个月以

18、上,X线片上骨折线仍清晰,骨折断端 硬化时可以考虑骨折不愈合。小的撕脱骨折块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症状可以不予 处理,较大的骨折块不愈合时可出现踝关节明显疼痛和不稳定, 需手术治疗,可行切开复位,彻底去除断端的纤维组织和硬化骨, 行加压螺钉固定,如骨缺损较 多时应行断端植骨。外踝骨折不愈合较少见,但外踝骨折不愈合产生的症状后果比较严重。 由于其不 愈合后外踝不稳定导致运动时距骨发生运动轨迹改变,最终将导致踝关节创伤性 关节炎,因此,如明确诊断骨折不愈合,应行切开复位,清理断端,行植骨内固 定术。4.1.2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多由腓骨骨折的一期复位不良引起, 也见于儿童踝关节骨骺损伤以后导

19、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最常见的畸形是腓骨的短缩和旋转, 这会导致距 骨的位置变化从而影响踝关节的运动轨迹和负荷, 最终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的发生。畸形往往是骨折保守治疗的结果,手术治疗后发生这种并发症的可能性 较小。在一期治疗时要力争恢复腓骨的解剖对位对线,以恢复踝穴的完整性。手 术治疗时要行腓骨截骨延长以纠正其短缩和旋转畸形,如果已出现踝周软组织的 挛缩要进行彻底松解,注意恢复腓骨下端与胫骨远端腓骨切迹之间的正常对位关 系。后踝骨折块较大时一期复位差导致的畸形愈合也经常见到, 它将导致早期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后果,治疗时需经腓骨截骨直视下沿原骨折线截骨以 重新复位后踝,恢复关节面的平整

20、。4.1.3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骨折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原始损伤的严重程度、 骨折复 位的质量、患者的年龄等。Ao分型的C型或Lauge-Hansen分型中较高的分型 常常伴有踝周严重的韧带损伤和(或)距骨软骨损伤,较易导致后期的创伤性关节炎。文献显示,后踝骨折块较大时,无论复位质量如何,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 几率均较大。另外,骨折复位差导致的畸形愈合以及骨折不愈合也易导致创伤性 关节炎。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后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也较高。 创伤性关节炎的放射学诊断和临床诊断经常不相符合,后者往往较轻且延后出现。有的患者X 线片有明显的关节炎改变,但踝关节的活动障碍和疼痛症状并不严重,

21、 所以不能 光凭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决定其治疗方式。如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和关节活动障 碍,且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方式主要有踝关节融合术 和关节置换。目前,踝关节融合仍是治疗的金标准,但是随着踝关节假体材料和 设计的不断改进,关节置换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但应严格掌握置换的适 应证。4.2踝关节骨折的术后康复术后抬高患肢,踝关节90。中立位石膏或支具固定,冰敷和足泵对消肿有一定作 用。3天左右疼痛减轻后开始进行足趾的主动功能锻炼。是否进行踝关节的早期 主动活动尚存争议,多数医生认为,如果骨折固定坚强,应早期(术后 37d) 开始踝关节锻炼,但也有研究认为,早期进行踝关节的主动锻炼与术后 34周进行锻炼相比并不能增加远期踝关节的活动度,却会增加伤口的并发症。术后 46周后开始部分负重练习,一般来说 8周后可以完全负重。也有研究认为稳 定性较好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可以早期下地负重,且随访结果和制动组没有明显差 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