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43.51KB ,
资源ID:2068056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6805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1)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丧失了革命时期的批判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士;(2)功利主义代替天赋人权理论,成为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的思潮;(3)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开始变为现实的、实证的,开始与解决现恃社会问题联系起来。4.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时期由传统转为现代的时期,特征:(1)公开攻击和反对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危险;(2)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由静态的对政治法律制度的研究,转变为动态的对政治过程特别是政府政策的研究;(3)新生科学地不断产生,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4)政治思想出现了国际化趋势5.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三、学习西

2、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一)意义1. 可以帮助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高马列主义政治水平;2. 有助于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地政治思想遗产;3. 有助于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文化4. 有助于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考(二)方法1.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地原则和方法;2.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阶级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一、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一)社会阶级斗争状况(二)城邦制度 古代希腊社会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有一百多个城邦组成的。所谓“城邦”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城市国家”。每个城邦都是“自给自足”的单位,

3、各个城邦之间互相独立,互不统属。城邦制度是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城邦就是国家,就是实际社会,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公民”即一部分自由民,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其从属的城邦范围内进行。(三)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特征1.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以城邦为题为中心的特征,或者说如何过好城邦生活是古希腊政治思想的主题。2.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特征:(1)支配人们政治意识的是整体国家管。(2)政体问题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地位。 原因:1大多数城邦都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主旨2同一历史时期中,不同城邦实行着不同政体3城邦的具体历史条件,特别是城邦内部阶级关系的发展关系(3)较早地摆脱了神学的影响,用自然的观点说

4、明政治现象,解析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等问题。二、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的沿革(一)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公元前8-6世纪,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建立时期,也是政治思想的形成时期。1.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协调复杂的阶级关系,正义观很早就被提出来;诗人赫诗俄德、自然学家毕达哥拉斯、政治家梭伦2.出现了自然法思想的萌芽。赫拉克利特:人的一切法律都源于唯一神圣的法律,即“逻各斯”。“逻各斯”是自然法的必然性,它是人人共有的,它支配一切。(二)城邦国家繁荣和衰落时期的政治思想1.城邦国家繁荣时期的政治思想(公元前500-449年)(1)伯里克利对民主政体和原则作了阐述,指出:1民主政体的基本特征是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

5、中;2民主政体的三基本原则:“自由”,雅典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雅典人自己决定自己的政策;“法制”,即人人遵守法律;“平等”,即“法律对所有的人都同样的公正,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2)智者学派1从“自然”出发,甚至把“自然”同法律对立起来;2开始探索国家的起源,提出了国家起源于人们见的契约思想;3明确提出了认识决定一切的。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很有代表性2.城邦国家衰落时期的政治思想(公元前431-400年)(1)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第一次把政治学建立在伦理的原则上,提出了知识即美德,国家一定要经过训练、具有知识的最优秀的人治理的思想主张;(2)奴隶主贵族牌的主要理论代表

6、柏拉图: 阐述了等级分工、哲学家执政及法治的思想(3)亚里士多德: 首创了第一部政治学著作政治学;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命题;并系统地对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城邦的整体以及法治的问题作了论述。(三)“希腊化时期”的政治思想(公元前338-146年) 希腊政治思想由原来关心国家政治生活转而追求个人幸福;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1.个人主义思想 代表人物:伊壁鸠鲁,政治思想基础:个人幸福论 观点:1个人幸福就是避免“痛苦”与“纷忧”,取得快乐;这种快乐不是躯体上的,应是精神上的。2提出判断人的善恶,进行社会活动,应以能否导致个人幸福为依据;3提出了实现个人快乐的途径:即人们之间形成互不侵害的契

7、约;在此基础上,成立国家,建立法律,以保证个人幸福快乐与安全。 评价:集中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悲观情绪,它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哲学。2.世界主义思潮 代表:斯多葛派 创始人:芝诺 中心观点:主张顺应自然,与自然一致 论点: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了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法就是万物的理性,它赋予人同样的理性,因此人应该是平等,不应有任何差别;在社会生活中,人人彼此应是兄弟,人的爱应该成为整个人类的“自爱”,人所生活的社会应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世界国家。三、古代罗马政治思想(一)古代罗马国家的发展与阶级斗争概况(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特征 1.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在实际的政治和立法活动中借用和发挥了希腊现成的

8、各种政治理论,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2.法学得到较大的发展(三)波利比(罗马共和国后期政治理论家)的政治思想 内容:1. 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2. 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3. 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四)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罗马奴隶主贵族派代表 主张:维护衰落的共和国形式 政治思想内容: 1.共和国理论,国家定义代替了“城邦”的概念,强调了国家法制的意义 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人民并不是偶然事务联系起来的人群,而是共同拥有法律和各项权利,希望分享共

9、同利益的为数众多的人们的集合。” 2.自然法思想 认为自然法是一种复合自然的、适合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正义的理性,是一切人类法的准则;把自然法等同于神法,认为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者、解析者和颁布者;人赋有上帝给予的理性,可以把整个宇宙看作是神和人为其成员的国家。(五)罗马法学家的思想 1.在法的分类方面,罗马法是西方最早、最完整的司法体系;分为是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市民法:是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法令或习惯法; 万民法:是调整帝国范围内自由人的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制和契约关系的规范; 3.自然法:是自然和上帝的理性,是普遍适用,永恒不变的正义,使各国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人因赋有理性,所以

10、在法的面前人人平等。四、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正义思想1.何谓正义,就是当初建立国家是所以邹德的原则。2.正义思想的内容:(1)分工论。认为人们由于生活需要,只有分工互助,才能过好共同生活,这是国家建立的原因;(2)等级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本性分为理智、意志和情欲三类,在社会生活中形影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统治者、保卫者和生产者等级,并认为这三个等级分别由金质、银质同铁质构成的,每个等级的天然属性是不能改变的。(3)理想国家。即正义国家。在正中国家中,各个等级各司其职,互不干忧,通力合作,理想的正义秩序便实现了。(4)正义论的实质是通过等级秩序的确立,以实现少数奴隶主贵族对下层自由民以及努力的统治。

11、(二)共产共妻主张1.认为为了防止第一、第二等级可能出现的任何纷争,应在这两个等级中实行公产并取消家庭,任何人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不得占有任何私有财产。2.国家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在政治上,各种植物所有公民都参加,以此维护第一、第二等级的内部团结。3.所谓的共产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阶级剥削努力和自由劳动者的基础上的,是一种剥削制度。(三)哲学家执政思想 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 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纠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

12、品德的哲学家;(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它是对“理念”的人士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只有哲学家才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四)在法律篇中的思想 1.法律篇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想国进行修改;理想国重视人治,法律篇重视法治,突出法治的重要性。哲学王是头等的理想国,法治国家是“第二等好的国家” 2.法律篇重新对社会等级作了划分,认为应分为公民、工匠和商人以及努力三个等级;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工匠和商人享有人身自由,但不具有政治权利;奴隶没有人格,从事农业生产。 3.法律篇对共产共妻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主张每个公民

13、都享有一份土地,但是土地份额应该尽量限制,尽量平均。 柏拉图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立场没有变。(五)柏拉图的政体思想 1.把哲学家当国王的政体视为唯一正确的、正义的政体,并以此为标准,认为凡是违背这一形式的则是非正义政体。 2.把执政者的心灵和品质作为区分政体的标准。 认为是正义的正义的政体,因为统治者的心灵和品质合于智慧和美德。 非正义政体的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主政体的统治者的心灵和品质均有勃于智慧和美德 3.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主政体逐步堕落,贤人政体则为最稳定的理想政体42楼 五、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

14、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一)关于国家起源、本质和目的的观点1.国家产生的原因 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要天然要国道的生活的愿望。2.国家产生的过程(1)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的生活;(2)国家在产生的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的体现。(3)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3.城邦的本质 认为城邦使至高广函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业、家庭等参加而成的有机整体。4.城邦的目的(1)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相

15、互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个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2)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5.学说的意义 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二)政体理论1.政体的定义:(1)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2)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的规范。(3)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的性质2.划分政体的标准(1)第一是宗旨。看政体是照顾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还是只照顾一个人、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前者是正宗

16、政体,后者是变态政体。(2)第二是人数。看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样共划分出两类六种政体。即正宗政体,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又有变态政体三种,它们是 主制,寡头制和平民政体。3.政体三要素。(1)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2)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3)只有当三个要素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4.理想政体(1)三种变态政体都是不良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合;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他主张要使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2)认为君主政体和贵族政体都是过时的政体,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3)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的实质

17、是想建立以中等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以挽救城邦制度的危机。5.政体变革思想变革的两种形式:(1)以较好的新法代替旧法 认为成文法不应一成不变,但变革要慎重,如轻率的变革必然消灭民众守法的习性。(2)政体的变革 由于治理不当引起政体的变革,有内讧诉之武力,演化为变革,革命使现行政体变革或是政权由另一个政党控制。(三)治国原则思想1.必须实行法治 认为法治优于人治。 法治的特点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由于人本性易于感情用事,而法律恰恰是没有感情的。即使同志这才德卓绝,一切政务还得以整部法律为依归。只有在法律所不能包括或不够周详的问题上,才让个人运用其理智。 法治的意义:(1) 制定良好的法律。法

18、律应该根据政体制定(2) 普遍的守法。认为为政的政要规律之一,就是订立法律以后,是执政者和下属官员不能假借公职谋取私利,又使各部分成员各得其所,都是受到法律的保护。2.主张公民轮番为政(1)认为公民具有平等的地位,应该有大家参与政治(2)公民必须按照规定的时期或其它轮流交替执政,同时安排好执政者轮流退休,使他们退休之后和其他同等公民处于同等的地位。3.城邦的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 建立时要考虑到城邦的内外联系,城邦内部的各种设施的安排以及军事防卫等的各种因素。4.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度(1)认为城邦不一定非要人口众多,这样安排易于维护普遍良好的秩序,而且城邦也要有供给能力,达到自给自足,

19、。(2)土地疆域要大小适度,一是有利于全体居民的生活,二是便于军事防卫(四)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要地位 深刻影响着2000多年的西方政治思想1. 开创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开创性的贡献。伦理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2. 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分析、比较各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然后再归纳出政治理论,替吃自己的政治主张。3.提出一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 国家的起源、目的、性质等观点;政体理论;片面强调政治制度作用;关于法律、公民;关于“防止革命”的论述练习:一、名词解析1.

20、 城邦2. 逻各斯3. 万民法4. 政体三要素二、简答题1. 古希腊整体国家观的成因和含义是什么?2. 古希腊整体研究发达的原因有哪些?3. 伯里克利是如何概括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的?4. 希腊化时代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5. 伊壁鸠鲁契约论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内容是什么?6. 芝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 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征是什么?8. 波利比在维护罗马国家持续稳定、防止政治腐败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措施是什么?9. 西塞德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在城邦本质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反对柏拉图观点的?11.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认识法治的?三、论述题1. 如何理

21、解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2. 柏拉图证一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3. 柏拉图哲学家执政思想的依据、实质及其在柏拉图思想中的地位是什么?4. 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分析国家产生原因的?它体现了哪些古代希腊国家观的特征?5. 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6. 与古希腊政治思想相比,西塞罗的国家观念有何新变化?第二章 西欧封建社会政治思想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概况(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特征1.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特征是领主占有制的土地所有制2.领主在其领地内建立封建的庄园中享有经济、政治、司法等各种特权(二)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和王权的微弱1.每一个庄园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22、2.王权处于微弱地位(三)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作为巨大的国际中心,基督教会将整个欧洲连成一个政治体系,占据统治地位。1.思想上,教会神职人员掌握整个文化领域,基督教神学成为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2.经济上,占有欧洲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成为最大的封建主;3.组织上,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森严的教阶制度,并发展为以教皇为中心,遍布欧洲各地的国际组织;4.政治上,有自己的法律和司法审判机构,享有种种特权。(四)西欧封建社会反封建斗争的特点:西欧封建社会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力量是农民阶级,城市和市民等劫机是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力量。西欧封建社会反封建斗争的特点:1. 反封建与反对教会统治的统一,一切反

23、封建的斗争首先要将其矛头指向交汇;2. 城市与王权联盟(1)西欧封建王权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维护者;另一方面,王权是与教会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混乱中代表秩序,代表正在形成的民族和国家的统一。(2)城市为了自身的利益支持王权的统一,王权也需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去打击封建割据势力。二、西欧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政治特征(一)神学政治论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1.神学政治论是基督教神学在政治上的政治表现2.基督教会在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决定了神学政治论的统治地位。(二)教会与国家、教权与王权的关系是政治理论的中心内容(三)神学异端是反对教会统治的基本形式三、

24、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国(一)上帝之国的基本内容1.提出“双国”论,为基督教会的统治提供理论论证 世界上存在两种国家:一种是上帝之国,指基督教会;一种是地上之国,指罗马帝国和一切异教的国家。2.奥古斯丁从精神和肉体的对立出发,论述了两种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1)起源上帝之国的成员具有善良的本性,依靠精神、依靠上第而生活,上帝之国起源于人们对上帝的爱;地上治国的成员本性是堕落的,依靠肉体、依靠人而生活,地上之国起源于自私的爱。(2)性质上帝之国依靠上帝至高至善的权威进行统治,是永生的、光明的;地上之国依靠人的力量进行用纸,是短暂的、黑暗的。(3)一切国家的目的都是和平和正义,正义是秩序的维持上帝之国

25、有永恒的、普遍的正义:天上之国的和平是上帝的和平,即上帝创造的人与人之间最有秩序、最和谐一致的兄弟关系的实现;天上之国的秩序是上帝的意志。地上之国的和平,是人在彼此有秩序的联系中的和谐一致;地上之国的秩序是统治者的秩序地上之国的成员服从统治者的意志是正义的行为,因为地上的和平有助于天上的安宁;但地上之国的统治者有可能运用它的力量侵害上帝的秩序。天上之国才有永恒的、普遍的正义,地上之国只有相对的正义(4)结论:上帝之国高于地上治国,上帝统治一切,一切人都必须服从上帝,服从教会。(二)奥古斯丁“双国”理论的实质和地位1.实质:宣扬宗教与镁合金与思想,论证教权高于王权,为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提供理论论

26、证和辩护。2.地位:(1)“双国”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缉毒神学政治理论的基础,成为教会神权统治的依据,对西欧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他关于人性分为精神和肉体的思想,两种国家权力的起源、性质和目的的区分,以及上帝之国高于地上之国的结论,第一次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的神学政治理论提供了系统的论证。四、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政治思想(一)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在坚持基督信仰的前提下,极力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基础。(二)托马斯.阿奎那关于教会和国家关系的观点1.论证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2.承认国家的合理性,

27、强调人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理性源于上帝的理性,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创造物3.国家与教会的目的和地位不同 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社会生活的要求,即在国家中国一种道德的生活,这一任务由世俗的统治者完成。 教会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即在天国享受上帝的快乐,这一任务世俗的统治着无法实现,只有掌管人的精神的教士等级才能完成。4.上帝的恩典表现在人对上帝的“信”、“望”、“爱”三种品德的具备和洗礼、忏悔等教会圣事上,这些只有教会和罗马教皇才能实现。5.结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世上的一切君主都应当受教皇的支配(三)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理论1.国家的起源国家产生于人的本性的要求

28、和维护共同利益的需求。(1)认为“人天然是个社会的或政治的动物”,人在本性上注定要国际体的和社会的生活;(2)人又是自私的,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利益,就需要共同的政治原则和公共的管理机构,即国家的法律和国家政权机关。2.国家的本质那些服从同样法律并受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在国家的本质上,他将国家和社会混淆在一起。3.国家的目的(1)国家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共同的幸福,而幸福生活就是按照道德原则生活;因此,国家的目的是指实现有道德社会生活。(2)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必须以丰裕的物质条件为基础(3)保护私有财产权也是国家的目的,是上帝所批准的,是神圣的。4.政体分类-阿奎那是君主制度的维护者。(1)分类:根据国家权力的宗旨,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类政体;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将正义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将非正义政体分为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2)阿奎那认为君主政体最好,理由:1国家目的的实现的首要条件是社会的统一团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