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88.72KB ,
资源ID:206647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6647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第1章彩色电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第1章彩色电视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1、色饱和度用百分数表示,如某色光中若掺入一半的白光,则色饱和度为50,未掺入白光的纯色光,其色饱和度为100%。白光的色饱和度为0。 色调和色饱和度统称为色度。彩色电视系统不仅象黑白电视系统那样能够传送景物的亮度信息,还要传送景物的色度信息。1.1.2 三基色原理及其应用1三基色原理在彩色电视技术中,以红(R)、绿(G)、蓝 (B) 为三基色。国际上规定红光的波长取700nm,绿光的波长取546.1nm,蓝光的波长取435.8nm为物理三基色。 三基色原理的主要内容有: 1)自然界的所有彩色几乎都可用三种基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反之,任何彩色也可分解为比例不同的三种基色; 2)三种基色必须是相

2、互独立的,即任一基色不能由另外两种基色混合而成; 3)用三基色混合成的彩色,其色调和色饱和度皆由三基色的比例决定; 4)混合色的亮度等于参与混色的基色的亮度的总和。根据这一原理,要传送和重现自然界中的各种彩色,无需逐一去传送波长各异的各种彩色信号,而只要将各种彩色分解成不同比例的三基色,并只传送这三基色信号。在彩色重现时将这比例不同的三基色信号相加混色,即可产生与被传送对象相同彩色的视觉效果。三基色原理是彩色电视广播得以实现的基本原理之一。2混色法利用三种基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来获得彩色的方法叫就是混色法。有相加混色和相减两种方法。彩色电视技术中使用的是相加混色法。将红绿蓝三束光投影到白色屏幕上,

3、调节它们的比例,可得到如图1-2所示的相加混色效果。即红 + 绿 = 黄;红 + 蓝 = 紫;蓝 + 绿 = 青;红 + 绿 + 蓝 = 白 如果改变三种基色光的强度比例,几乎可以混合出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所谓基色的补色是指:当该基色与某种彩色光进行等量相加时,如果产生的为白光,则称此彩色是该基色的补色。由此可见黄、青、紫分别为蓝、红、绿的补色,当然也可以认为蓝、红、绿,分别为黄、青、紫的补色。实现相加混色有三种不同方式,下面分别给予介绍。 1)空间混色法:当将三种基色光分别投射到同一表面相邻近的三个点上时,由于人眼的彩色分辨力较差,因此只要这三个点的距离足够近,人眼就分辨不清是由三个基色小点

4、构成的,而感觉到的则是三种基色的混合色这就是空间混色法。空间混色法是现代彩色电视能得以同时制传送的基础,也是制造彩色显像管荧光屏所依据的理论基础。2)时间混色法:当将三种基色光按一定顺序快速轮换地投射到同一位置时,如果轮换的速度足够快,则由于人眼视觉的暂留效应,人眼所感觉到的将是三种基色光的混合色,这就是时间混色法。时间混色法为彩色电视的顺序制传送奠定了理论基础。 3)生理混色法:当两只眼睛分别看两个不同彩色的景物时,也会产生混色观觉这便是生理混色法-彩色电视图象的传输与重现就是利用空间混色和时间混色来实现的,前者用于同时制电视系统,后者用于顺序制电视系统。, 图12 相加混色圆图 3亮度方程

5、显像三基色要混合成白光,所需光通量之比是由所选用的标准白光和所选三基色的不同而决定的。目前彩色电视中,NTSC制显像三基色荧光粉配制光通量为1 lm(流明)C白光的方程式为: Y = 0.299R + 0.587G + 0.114B 由于彩色电视制式不同,所规定的标准白光和选择的显像三基色荧光粉也不一样。 PAL制的亮度方程为: Y = 0.222R + 0.707G + 0.071B 但因NTSC制使用较早,所以PAL制中没有采用它本身的亮度方程, 而是沿用了NTSC制的亮度方程。实践表明,由此引起的图像亮度误差很小,完全能满足视觉对亮度误差的要求。亮度方程通常近似写成:Y = 0.30R

6、+ 0.59G + 0.11B 亮度方程中,0.30,0.59,0.11分别是 R,G,B的可见度系数。这表明三基色光在组成亮度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绿光最大,占59%,蓝光最小,占11%,这是由于人眼对三基色的亮度感不同引起的。当R=G=B=1时,为白光;当R、G、B取不同的值, 可以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以及饱和度不同但色调不变的颜色。 在彩色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亮度信号和三基色信号以电压的形式来代表,亮度方程可改写成电压的形式,即 UY = 0.30UR 0.59UG 0.11UB 这里,UY、UR、UG、UB各代表亮度信号、红信号、绿信号和蓝信号的电压且分别独立,已知任意三种,可通过加、减法

7、矩阵电路来合成第四种。 1.2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 1.2.1 广播电视系统广播电视系统是一种用于广播的非专用电视系统。由于它一般采用无线电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因此,广播电视系统也可称为无线电视系统或开路电视系统。目前,广播电视系统主要是广播这一单一业务。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如图1-3所示。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彩色电视摄像机、电视信号的处理器、电视信号的形成电路、电视信号的发射机、电视信号的接收机组成。 图1-3 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方框图1.2.2 电视图像传送的过程 传送活动景物的电视系统,通常由摄像、传输、显像三部分组成。其中涉及信号形式变换、信号选择与编码、各种参量的确定,失真的校正等一系列传

8、输、处理信息的方法与原理。电视技术就是传送和接收图像的技术,电视图像的传送是基于光电转换原理,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器件是传送端的摄像管和接收端显像管。电视广播的基本过程如图1-4所示。在传送端,根据光电转换原理将图像(光信号)经过摄像机转变为电信号(视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耦合到图像发射机。图像信号及伴音信号在发射机中分别调制到各自的载波上,从而形成图像高频信号和伴音高频信号,然后用同一发射天线发送出去。在接收端,由电视接收天线将高频图像和伴音信号一起接收下来,在接收机中对信号进行处理(放大及检波)取出反映图像内容的视频信号,并经视频放大后送显像管重现出图像;同时取出反映伴音内容的音频信号,在扬

9、声器中还原出声音。 图1-4 电视广播过程 1.2.3 图像的顺序传送 任何一幅图像都是由许多密集的细小点子组成的。如照片图画、报纸上的画面等,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是紧密相邻的、黑白相间的细小点子的集合体。这些细小点子是构成一幅图像的基本单元,称为像素。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目越多图像就越清晰。一幅图像有40多万个像素。由于一幅图像包含40多万个像素不可能同时被传送,而只能是按一定的顺序分别竟各像素的亮度变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依次传送出去;而在接收端按同样的顺序把电信号转换成一个一个相应的亮点重现出来。只要顺序传送速率足够快,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和发光材料的余辉特性,人眼就会感觉

10、到是一幅连续的图像。这种按顺序传送图像像素信息的方法,是构成现代电视系统的基础,并被称为顺序传送系统。图1-5是该系统的示意图。 图1-5 顺序传送电视系统示意图 在电视技术中,将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称为扫描。扫描如同读书一样,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依次进行。图1-5中的开关S1、S2是同时运转的,当它们接通某个像素时,那个像素就被发送和接收,并使送和接收的像素位置一一对应,这称为同步。在实际电视技术中是采用电子扫描方式代替开关S1、S2工作的。 1.3 摄像与显像1.3.1 摄像摄像的实质是基于光与电的转换,由摄像机来完成。摄像机的核心是一只摄像管,它的作用是把图象的光信

11、号变成相应的电信号,摄像管种类很多,但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大体相同。下面以光电导摄像管为列,说明图像摄取的原理。 图1-6 摄像管及图像信号的产生示意图 (a) 光电导摄像管的结构; (b) 图像信号的产生 光电导摄像管的结构主要包括光电靶和电子枪两部分,在外部还装有偏转线圈、聚焦线圈和校正线圈,如图1-6(a)所示。 在摄像管的前方玻璃内壁上,镀有一层透明的、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膜,在金属膜内有一层光电导层,称为光电靶,它由半导体光敏材料制成。被摄景物通过光学镜头正好在光电靶面上成像。由于光像各部分的亮度不同,使靶面各部分的电导率不同,与光像较亮的部分对应的靶像素电导较大;与光像较暗部分对应的靶

12、像素电导较小。于是“光像”就变成了“电像”。 电子枪装在真空玻璃管内,产生的电子束由阴极射到光电靶,电子束在行、场偏转磁场的作用下,沿靶面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进行扫描,拾取光电靶上各点的信号,产生回路电流,如图1-6(b)所示。当电子束扫描到亮光点对应懂的靶像素时,因靶像素电导较小,产生的回路电流较小,输出的图像信号电平较低;当电子束扫描到暗光点对应的靶像素时,因靶像素电导较小,产生的回路电流较小,输出的图像信号电平较高。 这样,就完成了把一副图像分解成像素,并且把各像素的亮度转变成电信号的光电转换过程。1.3.2 显像电视图象的重现是由显像管来实现的。显像管与摄像管一样,也是一种电真空器件,

13、它主要由电子枪和荧光屏两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1-7所示。 图1-7 显像管结构示意图 电子枪被封装在玻璃管壳内,由灯丝、阴极、栅极、加速极(第一阳极)、聚焦极(第三阳极)、高压阳极(第二、四阳极)组成。在显像管屏面玻璃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粉,使之成为荧光屏。 电子枪的作用是发出一束聚焦良好的电子束,以高速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粉,使之发光。荧光屏的发光亮度除了与荧光粉的发光效率有关外,还与电子束电流的大小和轰击的速度有关。在显像管电子枪各极加上适当的直流电压,则产生一个聚焦良好的电子束高速轰击荧光屏,在屏幕中心产生一个亮点。这时,如果给套在管径上的偏转线圈中通入合适的电流,则形成偏转磁场,控制电子束对

14、荧光屏进行扫描,形成亮度均匀的“光栅。在形成光栅的基础上,再在显像管的阴极和栅极之间叠加上图像电信号,控制电子束电流的大小,使电子束电流的变化与发送端被摄景物的亮度变化一致,并保证电子束扫描与发送端的扫描同步,就可在荧光屏上重现被摄景物的图像。 1.4 人眼的视觉特性与电视参数1.4.1 视力范围与电视机屏幕人眼视觉最清楚的范围约为垂直夹角150、水平夹角200的一个矩形面积。因此,电视机屏幕的宽高比多为43。为增强临场感与真实感,也可适当增加宽高比,例如高清晰度电视屏幕的宽高比一般采用169。显像管屏幕的大小 常用对角线尺寸来表示,一般家用彩电有 21英寸(54cm)、25英寸(64cm)、

15、29英寸(74cm)。1英寸=2.54cm1.4.2 主观清晰度与图像扫描行数图像清晰度是人们主观感觉到的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它与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有关,这种能力称为电视系统的分解力。 常用多少“线”表示。分解力又分为垂直分解力和水平分解力。1. 垂直分解力 垂直分解力是指沿着图像的垂直方向上能够分辨出像素的数目。显然它受每帧屏幕显示行数(或者总行数)的限制。在最佳的情况下,垂直分解力就等于显示行数。在一般情况下,并非每一屏幕显示行都代表垂直分解力,而取决于图像的状况以及图像与扫描线相对位置的各种情况。 考虑到图像内容的随机性,有效垂直分解力可由下式估算出: M = KZ (1.1)K

16、值通常取0.51之间,若取K=0.76,则有效垂直分解力M=0.76575=437线。2. 水平分解力 水平分解力是指电视系统沿图像水平方向能分解的像素的数目,用N表示。水平分解力取决图像信号通道的频带宽度及于电子束横截面大小。也就是说,水平分解力与电子束直径相对于图像细节宽度的大小有关。实验证明,在同等长度条件下,当水平分解力等于垂直分解力时图像质量最佳。由于一般电视机屏幕的宽高比为43。故有效水平分解力N可根据式(1.1)求出:由于扫描电子束存在一定的截面积而造成电视系统水平分解力下降的现象,称为孔阑效应。减小电子束直径可以提高水平分解力,但电子束直径的大小要适当。 实验证明,水平分解力与

17、垂直分解力相当时图像质量最佳。 3. 每帧图像扫描行数的确定为了获得图像的连续感、克服闪烁效应并不使图像信号的频带过宽,我国电视标准规定帧频为25 Hz,采用隔行扫描,场频为50 Hz。这样的场频恰好等于电网频率,还可以克服当电源滤波不良时图像的蠕动现象。 由于扫描行数决定了电视系统的分解力,从而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因此在电视标准中确定扫描行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我国规定每帧含625行。1.4.3 亮度感觉与电视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灰度 亮度是指人眼对光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其大小不仅与光的辐射能量有关,还与人眼的主观感觉有关。 客观景物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称为对比度。重放电视图像的对比度

18、,主要取决于图像中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还与环境亮度有关,环境亮度越亮,对比度越低。 黑白图像从黑色(最暗)到白色(最亮)之间的过渡色统称为灰色。灰色所划分的能加以区分的亮度层次数,称为灰度等级。灰度等级越多,图像就越清晰、逼真。电视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彩条信号具有8级灰度等级。电视重现图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达到客观景物的实际亮度,只要与客观景物有相同的对比度和适当的亮度层次,就给人以真实的亮度感觉。1.4.4 视频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 1. 一帧图像的像素 全电视信号的频带宽度与一帧图像的像素个数和每秒扫描的帧数有关。我国的电视扫描行数为625行,其中正程575行,逆程50行。因此,一帧图像的显示

19、扫描行数为575行。也就是说, 一帧图像由575行像素组成。一般电视机屏幕的宽高比为43, 因此一帧图像的总像素个数约为:2. 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 图像信号包括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其中直流成分反映图像的背景亮度,它的频率为零,反映了图像的最低频率。交流成分反映图像的内容,图像越复杂,细节变化越细,黑白电平变化越快,其传送信号频率就越高。 显然图像信号频带宽度等于其最高频率。如果播送一幅左右相邻像素为黑白交替的脉冲信号画面,显然这是一幅变化最快的图像,每两个像素为一个脉冲信号变化周期,而我国电视规定一秒钟传送25帧画面,因此该图像的最高频率为 我国电视技术标准规定,视频图像信号的频带宽度为06

20、MHz。1. 5 电视扫描 在电视技术中,电子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在摄像管和显象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运动叫扫描。摄像管利用电子束扫描,完成图像的光电转换。显象管也是利用电子束扫描来重现图像。由于传送和接收图像是电子束一行一行扫描完成的,因此就存在着扫描的方式问题。采用的扫描方式有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l.5.1 逐行扫描 所谓逐行扫描,就是电子束自上而下逐行依次进行扫描的方式。这种扫描的规律为电子束从第一行左上角开始扫描,从左到右,然后从右回到左边,再扫描第二行,第三行,直到扫完一幅(帧)图像为止。接着电子束由下向上移动到开始的位置, 又从左上角开始扫描第二幅(帧)图像。上述电子束作水平

21、方向的扫描叫行扫描,其中电子束自左到右的水平扫描叫行扫描的正程,自右回到左的水平扫描叫行扫描的逆程。电子束作垂直方向的扫描叫场扫描,其中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的扫描叫场扫描的正程,沿垂直方向自下而上的扫描叫场扫描的逆程。电子束在扫描的正程时间传送和重现图像,而扫描逆程只为下次扫描正程作准备,不传送图像内容。因此电子束扫描正程时间长,逆程时间短,并且扫描逆程时不能在屏上出现扫描线(回扫线),要设法消隐掉。 在电视技术中,电子束的行扫描和场扫描是同时进行的,即电子束在水平扫描的同时也要进行垂直扫描。由于行扫描速度远大于场扫描的速度,因此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一条稍向下倾斜的水平亮线形成的一片均匀亮度,

22、这称为光栅,如图1-8所示。从图1-8中可以看出,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从A到B完成一帧扫描。即为帧扫描正程,再从B回到A准备开始下一帧扫描的过程,即为帧扫描逆程。由于帧扫描逆程时间远大于行扫描周期,所以从B回到A的扫描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进行了多次扫描,如图1-9所示。一帧图像的传送和重现是靠电子素经过行、场均匀扫描完成的。而电子束要完成扫描任务,必须依靠偏转磁场。在显象管中,电子束的扫描,就是由其管颈上的两种偏转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作用而实现的。两偏转线圈分别通入线性锯齿波电流,产生线性变化的磁场,从而控制电子束作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扫描,如图1-10所示。其中使电子束作水平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行偏转

23、线圈,使电子束作垂直方向扫描的偏转线圈叫场偏转线圈。在电视技术中,每秒钟传送25帧图像就可以达到传送活动图像的目的,即帧频z=25Hz。但是逐行扫描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每秒传送25帧图像,则会有闪烁感;如果每秒传送50帧图像,虽然可克服闪烁感,却使电视信号所占频带太宽,使电视设备复杂化,且在一定电视波段范围内使可容纳的电视台数目减少。因此,电视广播不采用逐行扫描方式,而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图 1-8 逐行扫描 图 1-9 帧逆程扫描 图 1-10 水平和垂直扫描示意图 (a) 仅有水平扫描时的基线及与之相对应的波形;(b) 仅有垂直扫描时的基线及与之相对应的波形 1.5.2 隔行扫描隔行扫描就

24、是把一帧图像分为两场来扫描。第一场扫描1,3,5,等奇数行,形成奇数场图像;然后,进行第二场扫描时,才插入2,4,6,等偶数行,形成偶数场图像。奇数场和偶数场图像镶嵌在一起,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看到的是一幅完整的图像,如图1-11所示。 图 1-11 隔行扫描 (a) 奇数场; (b) 偶数场; (c) 嵌套后的一帧图像 采用隔行扫描,如果每秒传送25帧图像,每秒则扫描50场,即帧频为25Hz,场频为50 Hz,由于人眼每秒依次看到50幅画面,不会有闪烁的感觉。我国电视规定:帧频为25 Hz,一帧图像分625行传送,所以行扫描频率为fH=25625=15 625 Hz。隔行扫描电子帧频较低

25、,电子束扫描图像时所占的频带宽度较窄(约6 MHz),对电视设备要求不高,因此,它是目前电视技术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隔行扫描的关键是要保证偶数场正好嵌套在奇数场中间,否则会降低图像清晰度,甚至出现并行现象。要保证隔行扫描准确,每帧扫描行数一般选择为奇数。我国电视规定为每帧625行,一场要扫312.5行。这要求奇数场扫描正程结束于最后一行的半行,偶数场扫描正程则起始于屏幕最上边的中央处,从而保证相邻两场的扫描线不重合。1.5.3 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我国广播电视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其主要扫描参数如下:行周期TH=64 s; 行频fH=15 625 Hz;行正程TSH=52 s; 行逆程TRH=12

26、 s;场周期TV=20 ms; 场频fV=50 Hz;场正程TSV=287TH+20(s)=18.388 ms18.4 ms;场逆程TRV=25TH+12(s)=1.612 ms1.6 ms;帧周期TZ=40 ms;每帧行数Z=625行(其中:正程575行);帧 频fZ=25 Hz;每场行数312.5行(其中: 正程287.5行)本章小结1. 光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不同波长的光射入人眼,将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觉。2. 彩色三要素指亮度、色调、色饱和度,色调与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3. 彩色电视以红、绿、蓝为三基色。用三基色可以混合成其他彩色的原理称为三基色原理,

27、其主要内容是: 自然界的所有彩色几乎都可用三种基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三种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任一基色不能由另外两种基色混合而成; 用三基色混合成的彩色,其色调和色饱和度皆由三基色的比例决定; 混合色的亮度等于参与混色的基色的亮度的总和。4. 光与电的相互转换是电视图像摄取与重现的基础。在现代电视系统中,光电转换是由发送端的摄像管和接收端的显像管来实现的。5. 图像清晰度与电视系统的分解力有关,垂直分解力取决于扫描行数及图像与扫描线间的相对位置,水平分解力则取决于图像信号通道的频带宽度及扫描电子束横截面积的大小。6. 在电视技术中,电子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在摄像管或显像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

28、律作周期性的运动叫扫描。我国广播电视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其主要扫描参数为:行频fH =15625 HZ; 行周期TH = 64s;行正程时间THs =52 行逆程时间THr =12场频fV = 50HZ; 场周期TV = 20ms;场正程时间TVs = 18.4ms; 场逆程时间TVr = 1.6ms;帧频fZ = 25HZ; 帧周期TZ = 20ms;每帧行数Z = 625行(其中正程575行);每场行数312.5行(其中正程287.5行)。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例题-2006年真题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思考题与习题综合性规划 (1)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1. 什么是彩色三要素?人眼看到物体顔色与哪些因素有关?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2. 三基色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简述顺序传送电视图像的过程。4. 简述摄像管的光电转换过程和显像管的电光转换过程。5. 什么叫扫描?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各有什么特点?我国广播电视扫描的主要参数如何?(7)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6. 什么是图像清晰度与电视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