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发挥引领 作用,形成民用航空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配套能力。2.坚持创新突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结合基础性、 重要性、紧迫性、可实现性要求,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出一批高端产 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增强民用航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3.坚持数字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构建数字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 运营服务体系,加快民用航空产品和国产装备数字化发展,贯通产业链供给端和 需求端,提升质量和效益,培育民用航空产业链发展新动能。4.坚持开放协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集聚全球工业、科技和智力资源,加 强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分工协作,建立以城市为龙头、延伸、辐射全国、面向全球 的产业
2、体系,提升民用航空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二、发展目标以建设现代化民用航空产业链为导向,全面推进民用航空产业链稳链、建链、 补链、强链。到2024年,城市民用航空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自主 配套能力进一步提升、集群化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国际创新合作进一步深化, 引领带动民用航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实现高效链接和融合发展, 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关键技术自主高地、核心产品供给高地、科技企业集聚 高地。产业链规模持续扩大。民用航空产业产值规模超过600亿元,产业链 关键环节自主供给体系初步建立,培育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上市条件。产业链整机产品研制持续加快。推动ARJ21提升产能规
3、模、C919加 快示范运营、CR929加快研制;水陆两栖飞机、固定翼多用途飞机、旋翼式飞 机加快推出新机型产品;多场景应用旋翼及复合翼无人机形成量产交付能力。产业链关健配套能力持续提升。民用涡扇发动机加快研制和验证,涡轴、涡桨发动机实现产业化;航电、飞控等机载系统加快研制;关键部件、先进 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链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本地配套能力达到20%以上,培 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民用航空产业链核心供应商。产业链发展布局持续优化。基本构建一核即大飞机创新谷和大飞 机产业园为核心、两廊即G2航空产业链走廊和G60航空科创走廊、”三 基地即大型客机制造基地、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机载系统制造基地的民
4、用航 空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形成企业集聚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产业链生态体系持续完善。以“链长制为引领的主制造商、系统集 成商、专业化供应商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合作持续开展,一批技术研发 中心、国家创新中心、全球区域总部加快落地,研发、制造、服务加快数字化转 型,数字设计、数字制造、数字运维全面赋能,民用航空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 率超过80%o三、主要任务(一)整机“链长制”引链行动1.加快大型客机研发生产发挥大型客机主制造商对产业链的引领力和带动力,推进整机产品谱系化、 系列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构建支线客机、中短程窄体客机、中远程宽体客机和 远程宽体客机产品谱系,ARJ21实现系列化发
5、展,C919成功取证和示范运营, CR929开展详细设计。以大型客机规模量产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企业规模化发 展,逐步提升综合航电和辅助动力等关键机载系统、机身大部段等结构部件、航 空座椅等内饰产品、飞行模拟机等装备的自主配套率,打造产业链国际国内协同 配套发展格局。2.推动通航飞机产品创新鼓励通航飞机主制造商持续提高研发制造水平,内提外引相结合,创新推出 新机型产品。重点发展水陆两栖飞机、固定翼多用途飞机,支持2座、4座机型 向10座以上中大机型通航飞机发展,积极面向全球引入中轻型直升机、旋翼机 等通用飞机产品,创新应用复合材料机身、拆卸式可折叠机翼、氢燃料动力系统 等新技术,持续提升整机技术
6、水平,加快形成海外出口能力。开展低空旅游、执 照培训、医疗救援、商务出行等多领域通航飞机商业应用,形成通用航空发展生 态环境。3.支持无人机融合应用支持高端工业无人机主制造商做大做强,面向物流运输、安防监控、电网巡 检、海事执法等多类场景开展应用。重点发展长续航、模块化、智能化无人机, 推动无人机飞控等关键系统自主创新,掌握底层核心算法,提升精准控制、智能 管控能力,研制中大型载重类旋翼及复合翼无人机产品。结合北斗高精度导航定 位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大型工业园区、商务楼区、居民社区开展监测监控、 应急通讯、末端配送等示范,融合城市数字化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应用场景。依托 华东无人机基地建设国家级
7、海岛场景,打造商业化海洋生鲜物流通道。引入全球 领先的无人机领头企业,健全无人机创新生态圈。(二)产业链配套提效行动4.加快航空发动机研制围绕大型客机谱系化发展需求,建立航空发动机研发设计、总装集成、试验 验证、维修保障全流程体系。推动民用涡扇发动机样机研制和整机验证。推进中 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及产业化,重点研制涡轴发动机、涡桨发动机,加快配装国产通航飞机和无人机系列产品,实现国际市场突破。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航空发动 机短舱,同步推进短舱研制,提高短舱与发动机集成装配能力。5.加快机载系统集成培育国际一流水平的机载系统集成商,基本具备航电、飞控、环控、电源、 辅助动力等系统的自主设计能力。聚焦突
8、破航电系统综合、座舱交互显示、高速 网络通信、实时健康监控等关键瓶颈,重点研发机载嵌入式操作系统、协议处理 芯片、直流电机轴承等核心关键基础件,在多功能显示器、航空照明设备、座舱 控制面板等方面达到国际主流技术水平。支持研制专业级模拟器和全动飞行模拟 机,带动飞行控制、图形图像等专用软件发展。推动通航飞机、无人机机载系统 配套能力建设,实现机载系统平台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6.加大关键部件供给鼓励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攻关大飞机、通航飞机、无 人机亟需配套的关键结构件、零部件和元器件。研究掌握先进复合材料自动铺放、 滚轧成型等大面积整体成型工艺,建立大型客机机身、机翼等大部段
9、复合材料结 构的制造能力,加快通航飞机、无人机全复合材料机体研制;实施零部件产品数 字化设计、绿色化制造、轻量化升级,加快发动机叶片、涡轮盘、机匣等精密产 品提质增效,实现空气过滤器等易损易耗产品进口替代,提升飞行摇杆等人机控 制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制新型元器件产 品,推进高可靠智能传感器等产品产业化。积极引进全球高端元器件领头企业, 补全产业链基础环节。7.加强先进材料创新开展先进合金材料、非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研发创新和生产制备,持续提升飞机国产新材料应用比例。聚焦耐高温、抗腐蚀、高强韧的高端合金材料, 加快生产线技术改造,提升钛合金、镁基合金、高强不锈
10、钢等重点产品产能规模, 开展陶瓷铝合金等新材料研究。突破固化结构胶粘剂等功能非金属材料,开展工 艺适用性试验,稳步推进小批量试制,探索国产降噪新材料研制及结构设计。提 高芳纶纸蜂窝类、碳纤维类等复合材料的性能水平,推进T300级碳纤维材料批 量生产及应用验证,启动研究T800级碳纤维及预浸料,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自 动化成型关键工艺技术,建立完整的复合材料研发体系。8.促进数字装备发展发展数字化研发测试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柔性总装产线装备,鼓励装备制 造企业与飞机零部件制造及总装企业对接开展产品创新。加快研制航空发动机大 型测试台装备、大型超声相控阵复材无损检测装备、飞机总装几何测量装备等紧 缺
11、研发测试装备,以及大型五轴高精密加工机床等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引入龙门 式自动铺带/铺丝机等复材装备,推动核心装备实现进口替代。开展飞机数字化 装配集成,运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多机协同、移载柔 性、数字网络的飞机智能总装集成产线,实现全流程数字设计、数字制造、数字 装配和数字验证,提升生产效能。(三)产业链服务提质行动9.提升适航审定服务聚焦大型客机、通航飞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整机及关键系 统的适航审定需求,推进适航审定与航空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城市适航审 定中心能力提升,以建设世界一流适航审定体系、适航审定能力和适航审定队伍 为目标,完善技术研究与验证、
12、管理流程与效率、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保障国产飞机产品加快适航取证。加强无人机飞行监控,加快建设城市无人机综 合管理服务平台。支持适航专业服务机构、标准化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全球适用性的民用航空标准。10.强化检测验证服务建设航空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的检测验证能力,形成分级分类、专业服 务的评价体系。掌握新材料性能指标、生产工艺、成型产品的评价方法,建立适 用于飞机、发动机和机载系统的国产材料及基础件研制和检测验证能力。开展从 整机级到零部件级数字享生仿真平台建设,提高噪声、阻燃、电磁兼容等共性基 础试验能力,完善产品可靠性评价能力。推动产业链企业联合制订行业技
13、术标准, 促进产业规范发展。11.完善运营维修服务建立机场跑道试飞交付与商业运营协同机制,支持大型客机交付中心建设。 支持国产飞机示范运营,加快培养飞行运行队伍,完善航材服务网络,加强航线 保障能力。发展高附加值改装维修服务,提升大型客机整机、发动机、机载系统、 复合材料结构件等维修能力。探索发展航空拆解业务,积极培育高效、节能、环 保的民用航空绿色再制造产业,加快壮大飞机、发动机融资租赁特色业务。12.发展展览展会服务建设国际化发展合作环境,依托一展一会扩大民用航空产业国际影响力。 举办城市国际商用航空航天展览会,充分发挥区域的人才、科技、金融、市场等 方面优势,对标世界最高水平,打造集展示
14、展览、高端论坛、签约发布、科普教 育等内容于一身的国际展会,搭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用航空航天展示合作平 台。筹办城市国际民用航空产业链大会,聚焦飞机产业链发展和供应链培育,吸引国内外航空领域龙头企业,集聚产业优势资源,打造航空领域新技术、新材料、 新产品汇聚的国际知名大会品牌,促进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四)产业链创新提速行动13.开展基础共性技术攻关强化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研究,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机 制,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持续开展气动力学、控制工程、工业软件等基础薄弱领 域攻关,形成解决航空复杂系统重大工程问题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应用为导向, 围绕飞机研制生产过程的共性技
15、术及短板弱项,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 术中心、联合创新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科研机构作用,引导国内外产业链 企业广泛参与,开展飞机总体设计、计算仿真、系统集成、智能制造、试验验证 等相关共性技术研究。利用通航飞机、无人机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的快速验证,建 立技术研究与应用转化的良性促进模式。14.加强前瞻预研技术研究基于飞机智能水平领先、舒适程度提升、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的发展需求, 重点开展新构型、新材料、新能源飞机整机新技术预研。加快研究飞机高效安全、 智能设计、智慧互联等前瞻技术,形成一批健康管理、空地协同、数字智能的飞 机前瞻技术储备。面向民用航空领域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16、积 极开展混合动力及氢能源等先进航空动力系统研究,促进下一代新能源动力装置 的应用。研究探索城际空中立体交通出行新模式。15.建设技术创新公共平台支持主制造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建设一批公共 平台,在航空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组建专业性创新联盟。筹建国家级大飞机创新中心、航空发动机创新中心、机载系统创新中心,推进大飞机、航空 发动机和机载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 化应用。推动国家商用飞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面向行业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 链、全生命周期计量测试服务,提升国家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开 展发动机产品准确性、一致性、可靠
17、性的数据测量能力。(五)产业链空间集聚行动16.建设特色化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高质量建设航空特色园区等发展载体。加快 建设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领头企业,打造集航空制造、 航空科技、航空服务于一体的航空智慧新城。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大飞机创新 谷,打造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绿色引领的大飞机产业链创新平台,自主培育一 批创新型科技企业。加快提升华东无人机基地研发制造、检验检测、飞行服务、 教育培训等功能,建设国际知名的无人机应用示范区和产业聚集区。支持青浦区 建设航空特色园区,支持徐汇区打造航空数字化经济,支持虹桥商务区发展航空 总部特色经济。17.建设协同化产
18、业走廊加强民用航空产业分工协作,以城市为核心、延伸,共同建设世界级民用航 空产业集群。重点沿G2高速公路打造航空产业链走廊,沿G60高速公路打造 航空科创走廊,发挥各类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积极推进大飞机国产化配套,形 成主制造商引领、优势供应商集聚、专业化平台服务的产业生态。G2航空产业 链走廊联动苏州、无锡、镇江、南京,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共同推进发动机叶片、 先进材料的自主配套,打造安全可控的供应链。G60航空科创走廊联动嘉兴、杭州、宁波,加快高性能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机等核心装备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大 飞机产业链科技企业,共同推进机身大部段及结构件、内饰件的自主配套,构建 高效协同的创新链。18
19、.建设集群化产业基地建设大飞机制造基地、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机载系统制造基地,引育全球 产业链配套企业,打造企业集群化发展生态。提升大飞机制造基地大型客机批量 生产能力,加强周边区域规划布局,吸引复合材料及结构件、工装及生产设备、 内饰部件、管路线缆、航材分拨等产业链企业落地。推动航空发动机临港制造基 地以民用涡扇发动机中试条件建设为核心,加快试验试制,带动精密加工、检测 验证等创新企业集聚。推动机载系统闵行制造基地围绕系统集成能力提升,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核心子系统和零部件协同设计。鼓励制造企业同步设立技术 中心,加快产品研发创新,提升产业辐射力。四、保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民用航
20、空产业组织领导,依托城市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立 城市市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形成全市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 定政策规划,统筹实施重大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部门、区明确职责分工, 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招商引资,服务保障全球民用航空产业链企业在沪发展,建 设国际化分工合作的产业发展良好生态。(二)加强政策支持贯彻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发展政策规划,落实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支持相关区 制定民用航空产业链建设相关政策,优先保障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工业用地和总部用地,积极发展产业关键配套,加快人才配套住房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加快 建设一批办公楼宇、标准厂房、众创空间,瞄准短板领域开展全球招
21、商引资。鼓 励产业链企业申报国家专项和市级专项,支持配套企业联合主制造商开展产品研 发攻关,支持社会各类资本加大民用航空领域股权投资,鼓励银行、保险企业等 机构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合力推进科技企业加快科创板等资本市场上市步伐。加 快研究通用航空发展政策,有序推进低空空域资源安全高效利用。(三)搭建服务平台激发在沪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加 强供产销配套协作,形成产业链合作发展共同体。支持在沪央企发挥链长”引 领作用,建设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以发布关键技术攻关、产品采购和 联合研制需求为导向,实施揭榜挂帅机制,促进供应链各环节快速对接、快 速响应、快速配套,打造央地
22、合作示范平台。支持高端装备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共 享平台,集聚一批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数字化装备,运用工业互联网设立零部 件精密加工共享车间,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精密加工制造服务,加快新产品研 发试制进程,提升产业链整体工艺质量水平。(四)加快人才引育利用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及本市东方领头、东方青年、产业菁 英等人才计划,结合城市重点领域(产业类)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加快引进 全球民用航空领域高端人才,加强培养本土专业人才,推进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 推动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新设航空类学 科专业及实训基地,加快培养技术研发、生产工艺、测试验证、适航审定等各类 从业人才。鼓励创新人才申报中高级职称和各类科技奖项,推动企业建立专业人才发展奖励机制,引导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各类人才开展创新创业,形成良 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