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3.63KB ,
资源ID:206348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6348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世界城市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定位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世界城市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定位Word文档格式.docx

1、我认为,就北京目前的发展来讲,尤其是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后,北京的国际声望和地位大幅提升。根据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成果,2008年,北京与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程度已跃居全球第九位,而在2000年是处于第27位。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已经开始发挥出面向全球的连接作用,并逐步成为重要的节点,而且,北京与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在发展道路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都经历了一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其表现是制造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在逐步下降,随着经济的重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这些城市的产业升级能力非常旺盛和强劲,例如,北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经历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变,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

2、“三、二、一”的转型,即以第三产业为主。去年北京市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占GDP的75%,也就是说有3/4的产出是由服务业创造的,已经基本上具备世界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征。除了经济结构特征方面和世界城市相似外,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北京与世界三大城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第三产业内部高级生产者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金融业的国际化程度仍然偏低;信息化水平和世界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交流尤其是国际政治影响方面,与世界三大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的差距还非常明显。由此判断,未来20-30年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北京应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影响政治发展的世界政治交往中心;具有经

3、济实力和活力,影响和控制对外经济的国际经济管理中心;建设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度包容性的、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引领国际自主创新,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世界创新城市;最后,北京市应该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低碳城市。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北京应努力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价值链增值环节的升级化,还有经济职能的外向化。在空间发展模式方面,北京应努力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后文中我会对网络化大都市进行详细讲解,北京要依托京津冀大都市圈构建区域城市网络,推进与世界城市网络的全面连接。今天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大的方面,首先是世界城市的概念与理论内涵;第二是世界城市网络与北京的地位;第三,北京城市发展与世界三大城市的比

4、较;第四点是要讲的重点,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定位与基本模式。下面分别就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第一章 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内涵第一部分,世界城市的概念与理论内涵。首先,世界城市到底是什么?人们对世界城市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而且其看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最初一些城市研究者着迷于研究一些规模上、功能上“大而重要”、具有世界影响的城市,并为这些城市冠以各种称谓,“世界城市”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全球城市”的称谓等。八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成为理解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空间秩序与格局的核心,“世界城市”成为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研究中,也就是说原来的“世界城市”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5、以后,“世界城市”才广泛被应用于城市的研究中。时至今日,对“世界城市”的理解仍然缺乏统一且令人能接受的定义,其含义还是模糊的,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关于“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可以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理解,第二可以从动态的角度进行理解。首先从静态的角度理解:最早提出“世界城市”概念的是1889年的Goethe,之后,英国学者Patrick Geddes、英国学者Peter Hall、Friedmann、美国学者Sassen等人都对“世界城市”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1889年德国学者Goethe使用了“世界城市”一词用来描述当时的罗马和巴黎

6、,大家都知道罗马和巴黎是在十九世纪末时期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即世界城市。Goethe的研究主要强调世界城市的文化优势和对世界的影响。而最早把“世界城市”作为学术术语提出的学者是Geddes,他指出世界城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务活动绝大部分都需在其中进行的那些城市”,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这些城市集聚了很多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务活动,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世界上的商务活动集中在这些城市进行,而这些城市就是“世界城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世界城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的阶段,英国学者Peter Hall在1966年出版了一本著作世界城市,在书里面,他详细研究分

7、析了伦敦、巴黎、纽约、东京、莫斯科、德尔的莱茵-鲁尔区、荷兰的兰斯塔德这七个世界城市,这七个世界城市不仅仅是指城市,还包括世界城市区域,他认为世界城市已对全世界或者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影响,是国际第一流的大都市,即世界城市首先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一流大都市。Hall总结出了世界城市的七个特征,第一,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比如说,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从权力角度来讲,它是一个重要的权力中心;第二,是国家的贸易中心;第三,是主要银行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第四,是各类专业人才集聚的中心;第五,是信息汇聚和传播的地方;第六,是大的人口中心且集中了相当比例

8、的富裕阶层人口;第七,娱乐业已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从Hall总结的这7个世界城市的特征来看,世界城市是政治方面的中心、经贸方面的中心、金融的中心、人才中心、信息的中心、人口规模大且是富裕人口相对集聚的中心,就是说财富在这个大的城市里集聚,同时在世界城市里除了制造业以外,包括娱乐业在内的服务行业有快速的发展,他的观点和现在所讲的世界城市的特征有基本吻合。实际上Hall所描述的“世界城市”延伸了Geddes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城市的形成取决于其具有全球影响的、复合的城市功能,如果是单一的城市功能的话,那不可能构成世界城市,单一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城市功能不构成世界城市。复合的城市功能包括政治、贸

9、易、交通、信息、金融、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尤其强调科技创新,所以说世界城市也应该是一个创新性的城市。实际上Hall是从城市化过程中全球性国际大都会的角度对世界城市的理解,而并没有将世界城市的发展与全球化过程中的全球体系的变化以及全球资本运行不平衡的地理格局相结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金融的自由化和全球金融的整合,金融的自由化和全球金融的整合加快了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了更为复杂和专业化的生产者服务业、形成了快速扩张的跨国公司与全球生产网络、加快了新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由现代航空、通讯及互联网支撑的全球流动网络的形成。我

10、们知道生产方式有“福特主义”,即大规模的定制和进行生产,在这样一种生产过程中,一些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和变化,包括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最先进入中国的那些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在现在中国经济中也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跨国公司能够整合全球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全球城市生产,然后在全球城市销售,整体来讲,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方方面面的流动性在进一步加快,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际分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旧的国际劳动分工转为了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把原材料和农产品出口给发达国家,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也进行工业生产,制造业的产品也开始出口到发达国家,所以说全球原有的一种分工体系被改

11、变了,这样一种分工的形成主要由现在的航空技术、运输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一些基础设施来支撑。在这样一种分工形式下,彰显了一些世界城市在全球分工中的控制作用。第二,全球化促使政治、经济活动突破了国家界限,因为在没有全球化的时候,一个国家是相对孤立、相对独立的,由于全球化使得国家的界限开始模糊,世界发展进入到Taylor所谓的“领域国家消亡阶段”, 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城市则成为关键的协调者,是全球资本流动、人口迁移以及信息交换的集结地,是全球政治、经济的控制中心,同时也是连接地方与全球的交互枢纽,一方面将地方资源融入全球化过程,另一方面使全球化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与制度环境。由于全

12、球化的进展,世界城市普遍被认为是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世界城市也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就像事物的两个方面,世界城市是全球化的产物,同时世界城市也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Friedmann于1986年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为经典的世界城市理论,他首先认为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可以被看作跨国公司在管理全球劳动配置与分工中的控制中心,由此将地方与全球经济整合起来,在这种整合的过程中,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和城市体系的结构。一些城市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再直接生产工业品,而是成为集聚和扩散国际资本的枢纽,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城市,它们曾经还是制造工业品的

13、国家,然后出口到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供应本国的一些市场,现在它们不进行生产了,而是转变为集聚与扩散国际资本的枢纽,并通过复杂的全球城市体系成为整合和控制全球生产和市场的关键力量,而这些城市则处于全球城市体系的最高层级,即所谓的世界城市。这里强调世界城市是一个金融中心、一个技术中心、一个市场中心。Friedmann对世界城市的基本观点有七个论断。一是城市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形式和程度以及它在新国际劳动分工中所担当的职能,将决定该城市的任何结构转型。比如说一个城市从工业城市变成服务业的城市,这是一种结构的转型,它如何进行结构的转型,取决于它在国际劳动分工中所担当的职能,后面我还会专门讲到北京市的城市结构

14、转型。第二,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城市均是全球资本用来组织和协调其生产和市场的基点,由此导致的各种联系使世界城市成为一个复杂的空间等级体系。也就是说在世界范围内不仅仅有世界城市,还有一些其他的主要城市,这些主要城市实际上是组织和协调全球资本的,有的组织生产,有的组织市场销售。第三,世界城市的全球控制功能,直接反映在其生产、就业结构和活力上。也就是说全球的控制功能取决于它的生产和就业活动,生产和就业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个城市内的生产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服务业,像金融、保险这一类的产业,它在总产业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北京的服务业在总产业中所占比

15、例已经达到了75%,其中金融服务业占到了15%左右,就北京目前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全球控制能力。第四,世界城市是国际资本汇聚的主要地点,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指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以及在国内的资本对外进行输出的过程中,吸引投资和对外输出的活动都是在这座城市中进行,这样的地点才能构成世界城市,所以说在一个城市内,有多少跨国公司进驻,有多少跨国公司的本部,这都是世界城市的非常重要的一些标志。第五,世界城市是大量国际和国内移民的目的地。这一点非常关键,也就是说世界城市是人流的中心,一个城市能不能汇聚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这是非常关键的指标,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载体,在世界城市里,外国人

16、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大,一般来说移民比较多的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这些有代表性的城市中就有比较多的外国移民。北京已经成为国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有很多的农民工进入北京,但北京是不是国际移民的目的地呢?从外国人的数量上看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外国的移民数量正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第六,世界城市集中体现产业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即空间与阶级的两极分化。这一点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世界城市除了好的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最突出的矛盾体现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分化,以及空间上的分化。比方说在很多发达国家的世界城市里,出现一些少数富人集中的区域,出现一些中心城区比较衰败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产业

17、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资本总是流向能够增值的地方,所以它流向了很多大城市的郊区或者富人区,而逃离一些穷困地区。第七,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可能超越政府财政负担能力,就是说世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付出代价和成本,在大规模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包括流动人口,这需要投入很大的基础设施方面的财力来支撑,而一些地方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所以说过分追求世界城市未必是好的,最好是力所能及地、逐渐地推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循序渐进地建设世界城市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以上就是Friedmann关于世界城市的七个论断、七个基本观点。Friedmann认为世界城市的形成过程是“全球

18、控制能力”的生产过程,而这种控制能力主要是指对全球经济的控制能力,其产生取决于特定部门的集中和快速增长。特定的部门是指跨国公司总部、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交通和通信部门、高级商务服务部门等这些能集中和快速增长的部门,只有这一类部门在一个城市中集中,而且迅速增长,才能对全球产生控制能力,尤其是对全球经济的产生控制能力。同时,Friedmann还系统划分了世界城市的等级体系,世界城市是存在等级体系的,就是说有不同等级的世界城市。根据世界城市连接区域的大小,即世界城市对多大的区域有影响力为标准来划分出四个层级的世界城市:第一层级,全球金融连接,这属于最高层面,包括伦敦、纽约和东京。伦敦除了全球金融连接也

19、包括了国内的金融连接;东京也包括跨国连接,包括整个东亚和东南亚方面的金融连接。处于第二等级的是跨国连接,包括迈阿密,迈阿密连接加勒比海和拉丁美洲;包括洛杉矶,洛杉矶主要连接环太平洋地带;包括法兰克福,法兰克福主要连接西欧;包括阿姆斯特丹,它主要连接欧洲,即西欧;包括新加坡,它主要连接东南亚。第三层级,重要国家间的连接,包括巴黎、苏黎世、马德里、墨西哥城、圣保罗、汉城和悉尼。第四层级,次要的国内或区域连接,这里面包括日本大阪-神户、旧金山、西雅图、休斯敦、芝加哥、波士顿、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香港、米兰、里昂、巴塞罗那、慕尼黑、莱茵-鲁尔,其中莱茵-鲁尔和大阪-神户属于区域。九十年代后,世界

20、城市理论由美国学者Saskia Sassen 进一步发展,Sassen是一位女性社会学家,她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Friedmann提出的世界城市体系的观点,但是她更强调了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Sassen认为全球化过程中,金融产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国际化以及向特定城市的集中,使这些城市成为全球生产服务和创新的中心,从而获得管理和协调全球经济的战略能力。她把这些生产服务高度集中,服务于全球资本运行的战略性地区称为“全球城市”,与Friedmann所称的“世界城市”不同,以强调它们在全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Sassen重点研究了三个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她认为全球城市的特点有以

21、下四个方面:一、世界经济组织中高度集中化的控制中心;二、金融和专业服务的中心;三、创新的生产地,即创新中心;第四、产品与创新的市场地,即消费中心。她强调世界经济组织,即一些能在全球经济中产生影响的跨国公司等经济组织在世界城市里集中;同时她也非常强调了金融服务业和专业服务,比如说知识服务、技术服务、专利服务、标准服务,都是在世界城市里进行发布的;同时她强调了世界城市应该是一个创新中心,即创新性城市,比如纽约、伦敦、东京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城市,而不仅仅单指“硅谷”,硅谷属于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创新中心,创新还包括文化领域,如人们生活方式的创新、管理方面的创新;同时世界城市还是消费中心,仅仅只有

22、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消费,离开了市场中心,就不可能创新。从本质上看,无论是Friedmann,还是Sassen都将世界城市理解为具有全球控制能力的战略性区域,是协调和控制全球经济的枢纽和中心,尽管他们都认同全球城市的控制能力是通过复杂的全球城市体系中城市间的联系达成的,从而世界城市能够整合全球经济并主导自上而下等级性的全球城市体系,但全球范围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并未在世界城市的概念中得到体现。也就是说Friedmann和Sassen的研究都有局限性的,他们没有考虑到全球范围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没有把这种联系融入到世界城市的概念里去。从总体上看,以上讲的世界城市的概念是相对静态的,下面开始从动态的角

23、度来理解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学者Manuel Castells写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网络社会的崛起,在书中他首次系统提出了全球化、信息化与网络化背景下网络社会的崛起,同时强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范围不同地方间的联系成为可能,以前我们强调空间之间的联系,强调实体的空间,而Castells提出了今后的主导空间不是地方空间而是流动空间,地方空间被纳入网络中,比如说北京可以看作是一个地方,海淀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地方,但是它们的整体发展必须被融入更高级的网络中。地方被吸纳进入网络,作为网络的枢纽和节点,其地位取决于网络联系的强度,而非其所具有的功能。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城市,

24、其地位取决于网络联系的强度,如果它在网络中能对其他城市产生大的影响,那么它就有地位,而不在于它是否具备功能。世界城市不再被静态地被理解为“控制中心”,而是被理解为网络化的过程。即将全球服务生产与消费中心不断通过流动连接到全球网络,并通过流动的强化来累积和保持城市的“控制能力”。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世界城市应更准确地被理解为“世界城市网络”。有一个著名的学者P. J. Taylor,他主要基于“过程”而非“地方”来理解世界城市,他提出了前文中提到的“世界城市网络”的概念,这种概念突破了Friedmann、Sassen的理论的局限,打破了基于等级体系的世界城市观念,因为世界城市并不必然存在等级体系

25、,他认为城市体系过于强调世界城市的控制能力,而强化了城市间的竞争关系,如果是这样话,城市间是一种竞争关系,而“世界城市网络”强调城市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功能性和战略性的网络,如生产网络、城市联盟、城市同盟等,建立合作获得共同发展,显然这为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了截然不同的政策策略,所以在政策导向上也是不同的。其次,他认为世界城市网络从本质上认同所有城市都受全球化、网络化的影响,都有潜力整合进入全球网络,并不仅仅指纽约等几个世界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有可能进入全球网络,并不存在独一无二的城市,而在网络化的过程中,世界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并不存在“核心边缘”结构。“核心边缘”结构是由Friedmann在19

26、66年提出的,是一个用来理解城市和周边的城市空间关系的重要理论,Taylor是从城市网络的角度来讲的,他认为不存在“核心边缘”结构,但事实上是存在 “核心边缘”结构的。受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全球城市化发展表现出新的特征,这种特征是城市发展的区域化,前面我们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城市的,接下来从区域层面上理解世界城市,从区域层面上看,我们会看到城市像摊大饼一样在进行扩张,一方面城市的地域扩张不断向郊区扩散和再集中,形成多中心的区域城市形态,多中心就是一个主城,主城外围还有很多的新城,新城进一步扩展形成中心,就形成了多中心的区域城市形态,而另一方面,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城镇群体化发展,形

27、成由多个核心城市组成的连续城市化区域,比如大都市圈、大城市群、大城市带、大城市移民区等区域。一个著名学者Scott提出了“全球城市区域”的概念。他认为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已经进入一个以强化了的区域化生产为标志的发展阶段,世界范围内由大的城市区域主导的板块结构已取代传统的“核心-边缘”组织模式,即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城市区、大都市圈而不是绝对的“一个城市,一个中心”的模式,是由若干个中心组成的各个板块组合形成了一个大都市区,因此与其说是世界城市,不如说是城市区域,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节点。Scott把这些区域称为“全球城市区域”。 Friedmann对Scott的研究进行了评判,他说Scott所说的区

28、域层面应该是人们所关注的世界城市的组织层面,即世界城市是与一个更广阔的区域构成整体,而世界城市的经济能力取决于其所关联的整个区域的生产力,比方说从世界城市区域、区域层面上来理解世界城市,如日本的东京大都市圈、美国的西北部的大都市带、香港、新加坡、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带、三大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在世界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有一个支撑其发挥控制职能的高度发达的城市区域,比方说纽约在全球经济的控制能力方面更多地取决于美国东海岸大都市带的强大支持,而东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则主要依赖东京大都市圈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经济带的强大经济基础,甚至一些城市,比方说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它的发展情况表明,

29、世界城市的职能往往并非集中在一个重要的城市,而是在区域的核心城市间分散、融合,形成高度整合、一体化的区域体系。因此从区域层面上理解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Friedmann也指出,目前对世界城市的理解比较强调其经济特性,尽管这种单维特性使人们有可能对世界城市的概念进行分析,但它会使人们对城市活动的其他重要范畴视而不见。Geddes、Hall在早期提出的世界城市的概念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而Friedmann认为世界城市的概念要想对公共政策产生作用,需要包括城市活动的历史、社会、文化、管理、政治、环境等更多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以上就是关于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内涵,下面讲第二

30、个方面的内容:世界城市网络与北京的地位。第二章 世界城市网络与北京的地位世界城市网络刚才已经提到了,是Taylor及其领导的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对世界城市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来的,他们把世界城市看作是彼此连接的网络体系中的“全球服务中心”,并使用全球生产服务包括金融、保险、会计、广告、法律、咨询等企业办公机构的全球网络来刻画世界城市网络,即世界城市网络是用全球生产服务企业的办公机构的全球网络来进行刻画的。他认为全球城市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网络,它具有更复杂的三级结构,即系统、节点和次节点三个层级,尽管世界城市作为节点是城市网络的行为主体,但其服务及控制功能是由全球服务企业,也就是说所有的次节点利用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服务所达成的。换种说法就是世界城市对全球产生作用不是城市本身发挥的作用,而是城市里面的服务业的机构在发挥作用,比方说一个服务业企业,它的总部在某一个世界城市里,研发机构也可能在世界城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