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2.10KB ,
资源ID:206325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6325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岛战争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岛战争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1、二是想通过解决马岛问题,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缓和国内矛盾。 英国之所以对阿根廷的诉诸武力的行动立即作出强烈反应,因为一是维护帝国尊严,马岛毕竟是英国昔日殖民辉煌的最后几缕余光之一,二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马岛的地理位置是一种潜在战略交通资源。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一个要夺,一个不给,最后难免一战。那么,双方是如何运筹帷幄,摆兵布阵的呢?下面就回答这个问题。 二、双 方 企 图 与 作 战 编 组 从地质学上来说,马岛属于大陆岛,原为美洲大陆的一部分,因此距阿根廷很近,仅有约 510 公里,但距英国却有 1.3 万公里。所以这场战争,对阿根廷来说具有中远海作战性质;对英国来说具有远洋作战性质。

2、(一)阿军企图与作战编组 阿根廷战略上判断:英国远离马岛,鞭长莫及,实施远洋作战可能性不大;美英虽是盟国,但与己关系友好,美可能采取中立;夺占马岛有与殖民主义斗争的性质,可以得到拉美及其他国家的同情。 根据上述判断,阿根廷决心实施代号为“罗萨里奥行动”的马岛登陆作战。企图:以大陆为依托,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乘英不备,夺占马岛,造成既成事实,迫使英国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根据企图,阿军决心:组建特混舰队,夺占马岛及附属岛屿,然后转入防御。 从阿军的战略判断、企图与决心,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判断失误,盲目乐观,过于自信; 2 、心存侥幸,缺乏应战准备。 (二)英军企图与作战编组 英国战

3、略上判断:马岛归属尚待谈判解决,阿军以不宣而战方式将其夺占,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出兵马岛,将会得到全国朝野的支持;阿虽与西方国家关系密切,但从利害关系考虑,如果与阿一战,这些国家会站在自己一方,而不会支持阿根廷。 据上述判断,英国确定了“以军事手段为主、外交与经济手段为辅,重占马岛”的方针,决心实施代号为“共同行动”的远洋登陆战。 企图:以强大军事优势,迫使阿军从马岛撤兵,恢复马岛原有状况。 根据企图,英军决心:组建南大西洋特混舰队,迅速完成战略展开;实施海空封锁,夺取制空制海权,切断马岛与大陆的联系;登陆马岛及附属岛屿并实施有效控制。 从英军战略判断、企图与决心

4、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判断准确,决策迅速,目的明确,目标有限; 2 、集中兵力,三军联合,统一指挥,速战速决。 双方摆兵布阵停当,已成剑拔弩张之势,战争风云在南大西洋上空愈来愈浓重,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我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三、作 战 简 要 经 过 自 1982 年 4 月 2 日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岛起,到同年 6 月 14 日英国夺回马岛止,马岛战争共历时 74 天。 这次战争可分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时 29 天,从 4 月 2 日阿军占领马岛起,至 4 月 30 日英军完成战略展开、对战区实施海空封锁止。主要作战行动有: 1 、阿军占领马岛及附属岛屿;

5、2 、英军特混舰队向战区开进; 3 、阿军增兵马岛,加强防御; 4 、英军抵达战区,夺占南乔治亚岛; 5 、英军完成战略展开,实施海空封锁。 该阶段行动有以下特点: 1 、阿军行动突然,出其不意,但准备不足; 2 、英军反应迅速,行动坚决,战备程度高; 3 、军事与外交并重,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阶段历时 20 天,从 5 月 1 日全面封锁战区起,至 5 月 20 日英军基本达成海空封锁目的、完成登陆作战准备止。 1 、英军对马岛实施火力打击,削弱守军防御; 2 、英军实施封锁作战,切断阿军海上交通线; 3 、阿军以空制海,实施反封锁作战; 1 、外交努力失败,军事打击为主,交战程度激烈

6、; 2 、海空封锁与反封锁是主要作战样式; 3 、以空制海是主要作战手段。 第三阶段历时 25 天,从 5 月 21 日英军在马岛登陆起,至 6 月 14 日英军重占马岛及附属岛屿、阿军战败止。 1 、英军在马岛实施登陆作战; 2 、阿军实施抗登陆作战; 3 、阿军航空兵继续实施空袭作战; 4 、英军向纵深发展进攻,占领全岛。该阶段行动有以下特点: 1 、以联合作战方式实施登陆作战; 2 、避开强点登陆,实施纵深机动作战; 3 、主岛作战的胜利决定战争全局。 随着英军重占马岛及附属岛屿,马岛战争也结束了。这场战争的硝烟散了,但却给世界军事界、政治界留下许多值得总结与思考的问题:这是一场怎样的战

7、争?交战双方各有哪些强点与弱点?从理论上看,有可能战败的英军为什么胜利了?同样,从理论上讲,有可能胜利的阿军为什么却失败了?下面就这些问题谈点肤浅认识。 四、战 争 特 点 与 经 验 教 训 首先回答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即这场战争的特点问题。 1 、目的有限,时间短 这场战争中,虽然双方投入大,意志坚决,但是作战目的有限,仅限于马岛及其附属岛屿,避免战争进一步扩大,始终没有正式宣战。由于目的有限,作战条件先进,所以战争时间短,仅有二个多月,为二战之后局部战争所仅有。 2 、作战条件现代化 这场战争使用了除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以外的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双方对抗的空间不仅在陆海空,还有空间战场和电

8、磁战场。作战样式复杂,即有传统的火力战,而且还有电子战、信息战、空间战、心理战等等,即使火力战也有不接触、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 3 、作战双方力量不等 这场战争是在作为弱国、小国的阿根廷与作为强国、大国的英国之间进行的,而且阿根廷得到的外援基本上是道义上的,而英国却得到了美国等盟国的实际上的援助,因此阿根廷战败有着客观必然性。当然,从理论上讲,任何一场战争作战的双方力量都不是均等的,在一定条件下,弱国、小国能打败强国、大国。但是在高技术条件下,弱国、小国打败强国、大国的难度大为增大。 下面分析一下双方的强点与弱点。 阿军强点有:一是距离作战地域近,最近处仅 510 公里,可以以逸待劳, 依托

9、岸上基地与劳师远征的英军作战;二是人员与飞机占有较大优势,阿军共有地面部队1.3 万人,英军有地面部队 9000 人,双方比为 1.44:1 ;阿军共有飞机 371 架,英军有飞机 200 架,双方比为 1.9:1,飞机的作战性能各有所长,大体相当;三是战争具有民族性,军民士气高。 阿军弱点有:一是作战经验不足,阿军有 100 多年未打过仗,无论从素质、技能上,都有明显不足;二是装备总体上不及英军,电子战能力有限;三是主要武器装备依赖西方,弹药供应受制于人。 英军强点有:一是作战经验丰富,官兵素质与技能高,作战能力强;二是海军实力强,作战中期双方舰船兵力比为 1.24:1,由于英军海战能力强,

10、因此弱化了阿军地理上的优势,阿军反到成了远程空中作战;三是能够得到西方盟友的支持。 英军弱点有:一是距离作战地域远,劳师远袭,作战难度大;二是缺少前进基地,舰载机少,保持空中优势困难。 从双方作战的强点与弱点分析,在理论上阿军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英军也并不是没有失败的可能,那么是什么因素中断了双方的这种可能性呢?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先从阿军分析,也就是说分析一下阿军失败的原因。 1 、战略判断失误,战争准备不足 阿根廷在这次战争中有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想到英国会不远万里与自己征战。的确,劳师远袭不利于作战,因为作战要有一个良好可靠的基地,若米尼认为:“所谓作战基地,就是一个国家的全部领

11、土或部分领土,其军队可以从这里获得进行战争所需的物质及增援部队”(战争艺术概论第97 页)。而劳师远袭是难以获得这种“良好可靠的”基地的。在马岛战争之前发生的非世界大战性海战中,还没有一次胜利属于劳师远袭的一方。例如,公元前 5 世纪初,波斯帝国海军三次远征希腊,均被弱小的希腊海军所击败;1588 年,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吉利海峡,也被处于弱势的英国海军所击败; 1905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远征远东,同样在对马海峡全军覆没。从这点意义上讲,阿军的判断不能说没有道理。阿军的错误在于其把英国不出兵的“可能性”,认作是“必然性”,进而在思想上、物质上、心理上缺少准备,阿根廷报纸就曾自信地认为:

12、“女人不会走入战争!”然而,恰恰相反,女人真的走入了战争。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使我们这个星球变小了,当“铁女人”派出的庞大舰队用20 天的时间,走完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波罗的海舰队 222 天的海程来到马岛海域时,阿根廷和世界惊呆了。 加尔铁里总统事后曾对意大利记者说:“我断定那是几乎不可能或完全不会有的事。无论如何,我决没有料想到英国会如此大动干戈,谁也没有料到!” 阿军第二个没想到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偏袒和支持英国。战前,阿根廷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密切,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最坚定的盟友,因此,阿根廷认为一旦自己与英开战,这些国家会保持中立。然而,现实将阿这个幻想击得粉碎,美国等西方国家没有保持中立,他

13、们对英国的偏袒与支持使阿根廷雪上加霜。比如,阿军的武器装备来自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对阿实行禁运,使阿军武器装备的消耗得不到补充,战争难以长期持续下去;战前,阿海军具有一定的反潜作战能力,每年都与美舰队进行反潜演习,但是其反潜侦察系统却依赖美国,战争爆发后,因没有独立的反潜侦察系统,而无法有效发挥反潜作战能力,海军舰船受英军潜艇威胁很大, 5月2日,当“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军“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后,阿海军基本避战不出,直到战争结束。面对这个“没想到”,阿根廷人不仅是惊呆,还有愤怒!加尔铁里总统 6月12日就曾说:“我对他们很痛心,我要说,欺人太甚了,这是一种背叛!”这种马后炮式的认识,又

14、与事何补呢? 2 、战略指导错误,没有持久作战 这个问题同上个问题有关。由于战略判断上的失误,阿根廷对战争的前景十分乐观与自信,加尔铁里一是不相信英国人能来夺占马岛,二是即使来了,也不相信英国人会真打,三是即使真打英国人也不会取胜。当一位阿议员提醒他英国人会来算账时,他笑了,回答:“来吧,斗志昂扬的阿根廷人管叫他们有来无回!”当一位将军建议应立即在马岛修筑空军基地,否则阿军飞机只能从大陆起飞,留空时间只有两分钟时,他不耐烦地回答:“够了,以色列人一分钟就可以打一个漂亮的空战。”当有人报告马岛粮食储备不足,建议在英军到达之前组织大规模补给时,他仍不介意地回答:“马岛上有 65万只羊,完全可以就地

15、取食,梅嫩德斯将军绝不至于蠢得连这点都想不到吧!” 面对初期的胜利和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阿根廷最高决策者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事情:自己与英国的实力差距!因此,阿军没有也不可能有打持久战的战略指导。大家知道,战略上的速决战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必须在总体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从英阿双方力量的对比来看,阿军是弱军,不可能速战取胜。阿军要战胜强大的英军,必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力量转化过程,在战略指导上采取持久战,以时间的持久达到换取力量的目的,逐渐粉碎英军战略速决的基础。而远离本土、没有可靠作战基地的英军最怕持久战,英军在这场战争中,日耗油人均 270 公斤,是苏军在柏林战役中人均耗油量的 110 倍,是

16、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人均耗油量的 18 倍;日耗弹药人均 430 公斤,是以军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人均耗弹量的 1.7 倍。英国是一个经济上“夕阳西下”的国家,当年经济形势十分不好,失业率达 14 ,通货膨胀率达 20 ,加之政权稳定与否受公众舆论影响较大,如果战事旷日持久,英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承受不起的。因此,设想一下,如果阿军战略指导上采取持久作战,这场战争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由于阿方在战略问题上的一系列失误,致使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女神”在阿军身上略一徘徊,就飞向了英军。从战略决策对战争影响的意义上来认识,我们可以说:“由一头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打不过由一头

17、狮子率领的一群羊!”况且阿军也不是什么好狮子,这就涉及到阿军失败的第三个原因。 3 、作战消极,协同不力 由狂热精神支撑起的战争自信心,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衰减成消极情绪。这一点在阿军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是三军作战思想不统一。阿陆军与海军坚决主张占岛,绝不让步,但空军却主张慎重行事。战争中,随着“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的被击沉,当初求战最切的海军最先避战;陆军虽然态度仍最强硬,但却没有作守岛的充分准备与部署;只有空军英勇作战。这说明从开始占岛起,三军思想就不统一,抱有侥幸心理,没有作好与英军作战的充分准备,当战事不利时,三军又各行其事,缺乏实际的应急部署和打到底的决心。 二是缺乏主动求战

18、的精神。特别是在抗登陆作战中表现得十分突出。阿军占领马岛后,既没有分析敌人可能登陆的地段,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研究制定抗登陆作战方案,也没有构筑坚固工事,形成抗登陆防御配系;当英军登陆时,阿军既没有进行“半渡击”,也没有进行“背水击”,反而退守纵深,结果让英军站稳了脚跟;在纵深作战时,阿军也未能坚守要点,稳定防御,反而将要点轻易放弃,龟缩进斯坦利港,最后开城投降。 三是三军协同作战不利。阿军有一个统帅机构,由三军司令与国防部长组成,叫军事委员会,但由于三军作战思想不统一,加之门户之见很深,所以仍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整体力量。 5 月 2 日,阿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击沉后,海军司令伊萨

19、克·安纳亚中将为保存实力,不顾空军反对,将兵力收缩到近海,避战不出,直到战争结束,致使空军在丧失制海权的情况下,孤军作战,由原来的优势变成劣势,最后丧失了制空权;在抗登陆作战中,阿三军也是各打各的。在 5 月 21 日英军登陆时,阿空军出动了 70 架次飞机空袭英军舰船和滩头阵地,然而却没有得到陆军的协同配合,岛上守军不仅没有趁航空兵的火力支援效果,攻击立足未稳之敌,反而在阿航空兵打得正起劲的时候后撤了。 4 、官兵军事能力差,战斗力低下 许多军事家都认为,训练和勇敢比现代化装备更重要。在现代化战争中,最善于把技术应用于作战的一方,的确增大取胜的可能性。但是,现代化装备要能实际发

20、挥作用,还要靠使用这些武器装备的士兵,正如恩格斯所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马恩全集第 15 卷第 232 页)。 应该承认,英阿双方在这场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总体上是不等的,阿军落后于英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武器装备都落后。阿军的许多装备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先进装备,特别是陆军的武器装备,更是相差无几。如果阿军战略上不失误,战术运用得当,最大程度发挥出现有装备的作用,是有取胜的可能的。遗憾的是,阿军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出现有装备的作用,因为官兵军事能力与技能太差,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军官指挥能力差。这一点与拉丁美洲的政治制度有关。 19 世纪以后,拉美有一个政

21、治名词,叫“考迪罗主义”,西班牙文的意为“军事独裁者”。在拉美,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不发达,左右政局的是军事独裁统治集团,即“考迪罗”。军事独裁者为争权夺利,经常发动政变,致使内乱不断,阿根廷就是这样的国家。从 1962 年起到马岛战争止,阿根廷共发生 6 次以上的政变, 为了巩固统治,阿军军官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士兵服从命令,镇压内乱,而不是提高士兵素质与自己的指挥能力,有的军官连最起码的军事常识都没有。比如,阿军驻马岛军事长官梅嫩德斯,曾任阿陆军参谋长,叔伯都是搞政变的军人,他本人也精于镇压内乱,素有“屠刀”之称。然而却不知道如何组织抗登陆作战,甚至用明码发报,报告守军的士气,使英军洞悉守军缺粮

22、、士气低落,一举攻城,迫使他开城乞降。阿军驻南乔治亚岛司令艾尔弗雷多&阿斯蒂兹海军上校也不懂作战指挥。他是个军事特工,专门从事跟踪暗杀活动,是国际闻名的恐怖分子。 4 月 25 日,英军在南乔治亚岛登陆后,他却不知如何组织抵抗,致使英军兵临城下,阿斯蒂兹未作任何抵抗,就率军投降。 二是官兵技战术水平低。阿军采取征兵制,部队新兵多,特别是陆军参战士兵约有 60的人只经过三四个月的基础训练,而且这种训练也主要是平定内乱与边防守卫为主,技战术水平低,缺少战场适应力、坚守力、连续作战力、快速反应力、协同作战力、近战与夜战力及机动作战力。举几个例子:英军登陆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夜间登陆,如果阿军善于夜战

23、,英军至少要付出成倍的伤亡,然而,阿军却不会使用手中的夜视器材,致使英军掌握了制夜权,使其独占的空间优势在时间上得以扩展;阿军大口径火炮多于英军,但是战争结束时,火炮却所剩无几,其原因是阿军不讲射击战术,在斯坦利港作战中,阿军炮兵射击后,竟全然不顾英军炮兵可能的反击,不知及时转移阵地,致使英军抓住机会,以准确和猛烈的炮火反击,将阿军火炮几乎消灭殆尽;潜艇作战有一个原则是隐蔽性,4月25日6 时,阿军“圣菲号”潜艇在距南乔治亚岛海岸 4.3 海里处浮出水面航行,准备进港,突然发现英军 3 架“山猫”式直升机,但是阿军却不知紧急下潜,以致被对方发射的 AS 12 线导空舰导弹击中,重伤沉没。 此外

24、还有官兵身体素质差,陆军多驻在温带地区,没有进行高寒岛屿作战的适应性训练,体质弱,难以适应战场环境。 以上是我归纳的几点阿军失败的原因,从这几点可以认为,占有人和与地利的阿军,是自己把战争胜利的可能性送给了英军。这里留几个思考题: 1 、如果你是加尔铁里将如何进行战争决策? 2 、针对阿军状况,如果战略决策正确,阿军有几分取胜的可能? 下面分析英军胜利的原因。前面谈到同阿军有胜利的可能性一样,英军也有失败的可能性,那么英军是如何克服不利条件,取得了战争胜利呢?我认为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以下几点原因不能忽视: 1 、战略决策正确 马岛战争有突发性特点,英国并没想到阿根廷用武力占领马岛。事件发生

25、后,英国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打不打?英国人认为,这个事件不能用外交手段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虽然远洋作战风险大,但是只要战略指导正确,用兵得当,完全有可能取胜。二是怎样打?即什么时机打、打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的。英国人认为,必须早打,早打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都有利;必须快打,速战速决,不能持久作战;必须控制战争行动区域,只夺占马岛,不进攻阿根廷本土。战争实践证明,英国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2 、快速反应能力强 决策甫定,战船即发。 4 月 3 日,英国做出出兵决策, 4 月 5 日,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就自发地来到朴茨茅斯等港口,伫立在春寒中,像当年送别纳尔逊、蒙巴顿、蒙哥马利一样,高唱

26、一路平安,将一支庞大的舰队送上远航。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言:“特混舰队集结速度之快将永垂英军史册。”那么,为什么英军有如此快的反应能力呢?我个人认为:一是决策快,决心大。英国最高决策层从得知阿军占领马岛,到做出出兵决策,不到 20小时,整个过程体现了判断准确、决策迅速、决心坚定、目的明确、协调一致的特点,为迅速进行战略机动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二是战备程度高,动员体制完善。英军官兵战备意识强,海军陆战队第 3 旅旅长朱利安&汤普森准将是 4 月 2 日接到部队集中命令时,他的 3 个营分别在 3 个不同地区,第 40 营在英格兰、第 42 营在挪威训练后休假、第 45 营在苏格兰, 然而官兵接到

27、命令后, 4 月 3日清晨,该旅官兵已全部在朴茨茅斯集结待命了;动员体制也十分完善,政府有一套动员法令和措施,紧急情况下可征用民间一切人力物力。“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号是一艘大型豪华客轮,排水量为 6.7 万吨, 5 月 3 日在由美返航时被征用, 3 天后当一架美军直升机从它的上空飞过时, 飞行员看到该船“两个硕大的游泳池已被牢牢地焊上,变成了直升机平台,船首也变戏法般地出现了一个直升机坪”;三是作战物资预有储备。字幕英国储备的作战物资多采用分级、配套、多点的方法,各军港码头都储备一定数量的作战物资,能够满足快速反应的需要;四是指挥通信系统顺畅,组织计划周密。从政府成立战时内阁、定下作战决心,

28、到组成舰队和保障其顺利到达战区作战,涉及到军内外很多部门和环节,如果没有完善严密的组织领导、通畅的通迅系统和高效率的办事机构,势必会造成极度混乱。 3 、指挥高效、协调、灵活、有力 英军远洋作战,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打败阿军,重占马岛,是与其实施高效、协调、灵活、有力的指挥分不开的。为了达此目的,英军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指挥自动化。在这场战争中,英军成功地利用自动化指挥系统,保持高效指挥。例如 5 月 2 日,英核动力潜艇“征服者”号在 200 海里禁区之外发现了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根据规定,伍德沃德无权决定禁区以外的军事行动,于是立即将这一情报报告给联合作战司令部,联合作战司令部马上向战时内阁请示,战时内阁决定将其击沉,“征服者”号接到命令,立即发射两枚“虎鱼”式鱼雷,将阿这艘巡洋舰击沉。从发现到击沉阿舰整个过程所需时间仅仅是几分钟。二是指挥权下放。这场战争是以联合作战方式进行的,为了达到作战目的,必须统一指挥,使三军力量协调一致,为此,战时内阁将指挥权下放,只要是禁区内的作战行动,均由舰队司令官机断决定,战时内阁不过多干预,战时内阁只在战争开始时做了三点指示:即尽量减少伤亡;不要轰炸阿根廷本土;何时登陆视政治需要而定。当战局从海上作战转入登陆和地面作战时,英军战区内指挥权也迅速交接,登陆部队司令官统管岛屿作战行动,特混舰队司令官则主要协调各军兵种的行动。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