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8.56KB ,
资源ID:206318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6318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文档格式.docx

1、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一)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

2、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

3、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根据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中国不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

4、美洲也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决策,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要破除迷信敢于斗争;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5、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科学论断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高度,总结经验教训,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他先是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后来,随着对国际形势的深入思考,他又指出,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

6、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内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是我们党根据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思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揭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客观分析当代世界特征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有着具体深刻的科学内涵。第一、 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

7、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3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历史必然性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

8、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世界相对和平的新历史条件,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

9、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邓小平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力量。时代主题的变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

10、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继续扩大,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更加不利和危险的境地。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1)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一些西方国家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主权有限”和“主权是过时的概念”等“新干涉主义”论调,为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提供理论依据;混淆反对恐怖主义的界限,无根据地指责一些国家是恐怖主义国家,随意扩大反恐范围,为其推行

11、霸权主义扫清道路;出台“核态势评估报告”,提出“预防性干预”和“先发制人”的战略。(2)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恐怖主义不仅威胁发达国家,而且也危害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3) 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起。(4)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5)美国的单边主义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的新的矛盾。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1. 世界多极化的涵义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

12、的一种反映。2. 现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一超多强 (1)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2)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保持经济大国地位的基础上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由25国组成的欧洲联盟,实力不断增强。(4) 俄罗斯仍然是一个世界强国,具有巨大的经济、科技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5) 中国拥有日益发展的经济力量,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 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逐步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3. 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1) 最根本

13、的原因是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 (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3) 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从而导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4) 多极化趋势是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搞单极的图谋尽管没有改变,但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赞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4. 我国如何应对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 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

14、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2)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3)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5)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二)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可分为起源、初级、中级、高级阶段:(1) 15世纪,资本主义国际贸易(掠夺性贸易)在欧洲萌生,为

15、后来的生产国际化和今天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进行了一定的物质准备;(2) 18世纪中叶,发生第一次技术革命,随着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国际经济活动主要内容是原料和商品的贸易,人类经济活动进入生产国际化的初级阶段;(3) 19世纪下半期,发生第二次技术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除扩大商品输出外,还大量输出资本,人类经济活动进入生产国际化的中级阶段; (4) 战后,发生新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为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类经济活动开始进入生产国际化高级阶段全球化阶段。2.

16、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实质 (1) 涵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国际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2)实质:发达国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跨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

17、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 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过程日益形成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链条。生产全球化是基于以下方面:第一、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从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诞生和统一

18、的经济体系出现之后, 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就形成了凭借实力大小主宰国际分工的惯例。现在是美国、欧盟、日本三分天下商品的全球化正在逐步转变为资本的全球化。二战之后各国垄断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交往,深化了国际分工,广大发展中国亦参与到全球化生产过程之中。在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全球联系愈发频繁,协作的程度愈发提高。第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成为推动生产活动全球化的主体力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巨无霸”的原因在于获取规模经济,即企业资产扩张到引起销售收入和利润更大规模的扩张。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

19、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第三、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为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跨国公司可以控制遍布世界的生产经营活动。(2) 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示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其实质是要求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其核心是取消利率限制,使利率完全自由化;取消外汇管制,使汇率浮动完全自由化;放松对各类

20、金融机构 (3) 市场的国际化。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基础上的现代经济活动,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发展速度极快。由于一国国内的生产和消费、产品和市场、资金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使得越来越我的企业冲破国家和地区的地域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求得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不但发达国家为了争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角逐,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把外向型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这就使得各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根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世界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0年为11.4%、1980年为14.1%、199

21、0年为16.2%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一些石油输出国和欧盟国家的外贸出口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0%。不仅企业的生产销售市场国际化,就连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出趋向全球化。以VISA(维萨)信用卡为例,1991年全世界1.87亿人拥有此卡,几十个国家(地区)的650万家商店接受这种卡作为交易货币,每天的交易量为5.7亿美元,而VISA卡只是众多信用卡中的一种,真要谓“一卡在手,走遍天下”。(4) 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由于新科技革命劳动起的新产业技术群涉及范围广,科技开发投入多、风险大,仅靠个别国家完全独揽新技术已成为不可能。要想最大限度地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必须走科技开发与应用

22、的国际化道路。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世界技术贸易总额60年代为30亿美元,70年代为120亿美元,80年代为500亿美元,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5) 信息传播国际化。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说:“在把我们这个星球转变为地球经济村中起了主要作用的两项发明是喷气式飞机和通信卫星。其中通信卫星大概是最重要的发明。”电子时代的到来,一日千里地改变着交通和通讯的面貌,缩短着人们之间的距离。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技术使全球性经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1993年9月15日,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改变美国人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的全国信息网络建设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

23、划。“信息高速公路”不仅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届里,人们了将可望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可看天下事,可知天下事,可购天下物”,地球真的成了一个“小村庄”了。从市场经济的特征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24、。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一) 和平发展道路的形成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 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着和谐世界的理念。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正式阐述建立和谐世界的思想。2. 2005年9月1日,国务院新

25、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不参加军事同盟和军备竞赛,不谋求势力范围,不在海外设立军事基地;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核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我们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也不会改变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在过去20年里,中国总共裁军近200万。3.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这充分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同时证明中国在和平发展。(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1.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

26、发展促进世界和平;2.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3.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以合作谋和平,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4.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

27、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面临众多难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起来、振兴起来,要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

28、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中国实行对内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勇敢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获得了在闭关锁国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各种人才,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发展的优势。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推进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自己的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依靠自己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依靠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依靠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开发人力资源,依靠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必然选择 中国将长期

29、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经过很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中国自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既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侵犯别国的社会根源。我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2.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600年

30、前郑和曾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带给世界和平与文明,去结交友邦、宣示和平。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郑和一行,带去的是贸易货物,传播的是文化和友谊,没有战争和侵略,与其后的欧美殖民者截然不同。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持久的牢靠的发展,也才是既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和为贵”。武术是用来健身自卫而非以强凌弱,武备是用来防敌入侵而非掠夺扩张。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促进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3.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 历史的经验教训 侵略、掠夺建设不了和谐世界,殖民主义、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