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68.01KB ,
资源ID:2061195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611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可摘局部义齿修复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Word格式.docx

1、10. 可摘局部义齿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_D_A. 0 B. 10C. 20D. 30E. 4011. 可摘局部义齿半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_C_12. 可摘局部义齿非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_A_13. 可摘局部义齿选择前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_B_A. 剩余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B. 患者有无旧义齿C. 患者的面形D. 患者的肤色E. 患者的年龄14. 可摘局部义齿人工后牙颊舌向宽度小于天然牙的目的是_D_A. 提高咀嚼效率B. 获得咬合平衡C. 防止咬颊D. 减小支持组织负荷E. 增强固位15. 上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_C_A. 末端人工牙远中B. 翼上颌切迹前方C. 翼上颌

2、切迹D. 翼上颌切迹后方E. 上颌结节16. 下颌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基托后缘应覆盖磨牙后垫的_D_A. 全部 B. 2/31/3 C. 2/31/2 D. 1/21/3 E . 1/31/417. 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厚度一般为_D_A. 0.5 mmB. 1 mmC. 1.5 mmD. 2 mmE. 2.5 mm18.可摘局部义齿金属基托的厚度一般为_C_A. 0.1mmB. 0.3mmC. 0.5mmD. 1.0mmE. 2.0mm19基托具有以下功能使其可以加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作用,除了_E_A. 基托与粘膜之间存在唾液,三者间有吸附力B. 基托与基牙及邻近牙接触可以形成抵抗义齿位移的

3、力量C. 基托有防止义齿翘动的间接固位体作用D. 基托进入制锁区E. 基托进入组织倒凹区20.可摘局部义齿恢复功能的部分是_C_A. 固位体B. 基托C. 人工牙 D. 连接体 E. 以上都对21.卡环的主要功能不包括_D_A. 固位 B. 稳定C. 支持 D. 连接 22.间接固位体最主要的作用是BA固位B稳定C支持D分散力E连接23关于观测线,下列说法哪一项不准确?AA. 是牙冠的解剖外形高点线B. 根据基牙情况可画出许多条观测线C. 与义齿卡环的设计密切相关D. 确定了义齿的就位方向E. 确定了基牙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 24.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本要求中不包括_E_A. 保护口腔的软硬组织B.

4、 良好的固位 C. 良好的稳定D良好的支持E正中关系位应与正中位一致25.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的颊、舌臂和各固位体之间,尽量有_D_A. 摩擦力B. 压力C. 反压力作用D. 交互对抗作用E. 交叉作用26.可摘局部义齿中起辅助固位和增强稳定作用的部件称作_E_A. 卡环B. 基托C. 连接体D. 支托E. 间接固位体27.以下关于间接固位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C_A. 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 B. 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C. 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D. 间接固

5、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E. 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弱28.卡臂尖位于基牙倒凹区_D_A. 防止义齿龈向脱位B. 防止义齿后向脱位C. 防止义齿前向脱位D. 防止义齿向脱位E. 防止义齿侧向脱位29.卡环体的作用_E_A. 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向移动B. 起稳定作用,防止义齿侧向移动C. 起支持作用,防止义齿龈向移动D. 起固位和稳定作用,防止义齿向和侧向移动E. 起稳定和支持作用,防止义齿侧向和龈向移动30.支托凹底与基牙长轴的角度应为_B_B. 20C. 45D. 60E. 9031.铸造支托的宽度一般为_D

6、_A. 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1/4,双尖牙颊舌径的1/3B. 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1/4,双尖牙颊舌径的1/2C. 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1/3,双尖牙颊舌径的1/3D. 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1/3,双尖牙颊舌径的1/2E. 颊舌向宽度为磨牙颊舌径1/2,双尖牙颊舌径的1/332.铸造支托的长度一般为_B_A. 磨牙近远中径的1/4,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B. 磨牙近远中径的1/4,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3C. 磨牙近远中径的1/3,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D. 磨牙近远中径的1/3,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3E. 磨牙近远中径的1/2,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33.铸造支托的厚度一般为_B_A.

7、 0.51.0mmB. 1.01.5mmC. 1.52.0mmD. 2.02.5mmE. 2.53.0mm34.具有一型观测线的基牙_A_A.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B.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C. 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小D. 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E. 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35.一型卡环的_E_A. 固位好、稳定和支持作用稍差B. 固位和稳定好,支持作用稍差C. 固位稍差,稳定和支持作用好D. 固位和稳定稍差,支持作用好E. 固位、稳定和支持作用都好 36.圆环形卡环通常包绕基牙的_E_A. 2个面和2个轴角B. 2个面和

8、3个轴角C. 3个面和2个轴角D. 3个面和3个轴角E. 3个面和4个轴角37.杆形卡环的固位臂进入基牙唇颊面倒凹的方向是_B_A. 从面方向B. 从牙龈方向C. 从近中方向D. 从远中方向E. 从侧面方向38.杆形卡环的特点是_B_A. 固位作用好,稳定作用也好B. 固位作用好,稳定作用差C. 固位作用差,稳定作用好 D. 固位作用差,稳定作用也差E. 不确定39.圈形卡环多用于_C_A. 尖牙B. 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C. 远中孤立且有颊或舌向倾斜的磨牙D. 孤立牙E. 前牙40.回力卡环适用于_C_A. 前牙B. 孤立牙C. 后牙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D. 远中孤立且有颊或舌向倾斜的磨牙E.

9、个别牙缺失41.对半卡环适用于_D_A. 尖牙B. 牙冠外形差的基牙C. 远中孤立且有颊或舌向倾斜的磨牙D. 孤立的双尖牙、磨牙42.延伸卡环适用于_D_A. 孤立牙B. 远中孤立且有颊或舌向倾斜的磨牙C. 相邻两牙之间有间隙者D. 松动或牙冠外形差的基牙E. 伸长牙43.RPI卡环近中支托的主要优点是_A_A. 减少基牙所受的扭力B. 防止基托下沉C. 减少牙槽嵴受力D. 防止义齿翘起E. 防止食物嵌塞44.RPI卡环邻面板的作用是_D_A. 防止基托下沉B. 减少牙槽嵴受力C. 防止义齿翘起D. 增强义齿的固位45大连接体的主要作用是_E_A. 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个整体B. 连接义齿各部分

10、,具有支持作用C. 连接义齿各部分,具有支持和稳定作用D. 连接义齿各部分,具有传导和分散力作用E. 连接义齿各部分,具有传导和分散力,增加义齿强度作用46前腭杆的前缘应_D_A. 位于上前牙舌隆突上 B. 位于上前牙舌侧龈缘C. 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2mmD. 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6mmE. 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8mm47后腭杆应位于_C_A.上颌硬区之前B.上颌硬区C.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D.颤动线E.颤动线之后48. 下列哪种情况舌杆需离开粘膜少许?A.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垂直型,非游离缺失B.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垂直型,游离缺失C.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斜坡型,非游离缺失D.下颌舌侧牙槽骨

11、形态为斜坡型,游离缺失E.下颌舌侧牙槽骨形态为倒凹型49. 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指_B_A.单侧游离缺失B.双侧游离缺失C.非游离缺失D.后牙缺失E.前牙缺失50.可摘局部义齿功能恢复有关的因素包括_E_A. 缺失牙的部位和数目B. 基牙情况C. 粘膜和牙槽骨D. 余留牙的咬合关系E. 以上都包括51.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卡环臂进入倒凹深,倒凹坡度大,固位力强B. 卡环臂进入倒凹深,倒凹坡度小,固位力强C. 卡环臂进入倒凹浅,倒凹坡度大,固位力强D. 卡环臂进入倒凹浅,倒凹坡度小,固位力强E. 固位力与倒凹深度和坡度无关52.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的数目一般为_C_A. 尽可能多

12、B. 46个C. 24个D. 12个E. 01个53.游离缺失采用混合支持式义齿设计时,应取_C_A. 解剖式印模B. 无压力印模C. 功能性印模D. 二次印模E. 终印模54.上颌后牙的支托也可放在_D_A. 近中边缘嵴B. 远中边缘嵴C. 颊外展隙D. 颊沟区E. 舌沟区55. 支托的作用不包括_C_A. 支持、传导力B. 可作间接固位体C. 固位作用D. 防止食物嵌塞E. 恢复咬合56.预备隙卡沟时,应呈U型是因为_E_A. 磨牙少B. 便于弯制卡环C. 可防止食物嵌塞D. 方便义齿摘戴E. 以免形成楔力使基牙移位57.Kennedy三类缺损者的义齿一般应设计为_A_A. 牙支持式B.

13、粘膜支持式C. 混合支持式D. 粘膜支持式或混合支持式58.Kennedy二类缺损者的义齿一般应设计为_C_59.粘膜支持式义齿的力通过_E_A. 卡环传导到基牙上B. 支托传导到基牙上C. 支托传导到粘膜和牙槽骨上D. 基托传导到基牙上E. 基托传导到粘膜和牙槽骨上60. 取解剖式印模一般适用于_E_A. 缺失牙少的Kennedy一类缺损患者B. 缺失牙多的Kennedy一类缺损患者C. 缺失牙少的Kennedy二类缺损患者D. 缺失牙多的Kennedy二类缺损患者E. 缺失牙少的Kennedy三类缺损患者61.可摘局部义齿的不稳定表现有以下四种情况,除了_B_A. 翘动B. 颤动C. 摆动

14、D. 下沉E. 旋转62.下列哪一种情况适合采用平均倒凹法确定就位道?EA. 后牙游离缺失B. 前牙缺失C. 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D. 前、后牙同时缺失E. 缺牙间隙多,倒凹大63.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增加基牙的负担?CA. 缺牙数目多、缺牙间隙长 B. 基托下粘膜簿或松软、移动性大C. 牙槽嵴丰满宽大D. 卡环弹性大、与基牙表面接触面大E. 义齿不稳定、咬合不平衡64. 上颌义齿戴入后恶心的原因可能是_E_A. 初戴不适应B. 基托后缘不密合C. 后腭杆不密合D. 基托或后腭杆过度向后伸展E. 以上均可65选择的上颌成品托盘应_E_A. 尽量与上牙弓协调一致B. 托盘与牙弓内外侧有34mm间隙C

15、. 翼缘不得超过粘膜皱襞,不妨碍唇、颊的活动D. 上颌托盘后缘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66.有利于可摘局部义齿稳定的支点线是_E_A. 斜线式B. 直线式C. 横线式D. 纵线式E. 平面式67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义齿就位困难,应_E_A. 尽量戴入B. 缓冲基托组织面C. 调改卡环D. 调磨基托边缘E. 确定阻碍部位后逐步调磨68义齿初戴时检查的内容不包括_A_A. 基牙松动、龋坏情况B. 卡环与支托情况C. 基托与粘膜情况 D. 连接体情况E. 咬合接触情况 69.后牙缺失,缺牙间隙龈距离短,对颌为天然牙时,应选B_A. 烤瓷牙B. 金属面牙C. 无尖牙D. 塑料牙E. 瓷牙70.义齿摘戴困难的

16、原因有_B_A. 基托与粘膜组织不密合B. 基托进入组织倒凹C. 卡环不贴合D. 支托未就位E. 以上都不是71. 全口义齿的印模属于 CA 加压印模 B 初步印模 C 功能性印模 D 解剖式印模 E 闭口印模72. 在下列无牙颌解剖标志中哪一个不需要缓冲 CA 下颌隆突 B 颧突 C 舌侧翼缘区 D 切牙乳头 E 牙槽骨骨尖73. 全口义齿唇颊侧边缘应是 DA 越厚越好,固位力强 B 越薄越好,舒适 C 半圆形略越过唇颊沟D 圆形伸展到唇颊沟 E 圆形离开唇颊沟74. 颌间距离是指 CA 正中合位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 B 息止颌位时,鼻底到颏底的距离C 正中合位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D

17、 息止颌位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E 前伸颌时,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75. 牙列缺失患者,同一颌弓内常见牙槽骨呈不对称吸收其原因是 DA 与合力大小有关 B 与咀嚼部位有关 C 与咀嚼习惯有关D 与失牙原因和时间有关 E 与患者健康状况有关76. 一次印模法的优点是 DA 印模比较正确 B 印模边缘完整 C 印模组织面光滑D 操作简单,花时间少 E 材料体积改变小77. 全口义齿合平面位置测定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 与瞳孔连线平行 B与下颌两侧牙槽嵴平行 C与鼻翼耳屏连线平行D 平分颌间距离 E 在上唇下缘以下2mm78. 后牙选择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A 合面的沟窝较深 B 颊舌

18、径要适当缩小 C 牙尖斜度最好约30D 颜色与前牙一致 E 牙冠长度合适79. 上颌第一磨牙排列的位置,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A 牙颈部略向远中倾斜 B 颊尖离开合平面 C 近中舌尖排在合平面上D 远中舌尖离开合平面 E 舌尖对准下颌牙槽嵴顶线80. 正确确定垂直距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A 面部和谐,肌张力正常 B 充分发挥咀嚼肌的力量C 防止颞颌关节病变 D 防止咬舌,咬腮 E 防止牙槽骨吸收81. 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下牙弓明显后退其原因可能是 DA 人工牙排列不当 B 病员下颌骨过于后退 C 合架前后移动D 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下颌前伸 E 垂直距离过低82. 全口义齿初戴一周左右需要

19、再调合是因为 DA 全口义齿固位加强 B 病人已经可以用新义齿咀嚼食物C 义齿咬合平衡已经建立 D 基托下沉 E 义齿基托长短已可确定83. 全口义齿45年最好重新修复,因为 AA 牙槽骨逐渐吸收 B 全口义齿引起软组织损伤 C 全口义齿折断D 全口义齿不美观 E 基托边缘变短84. 全口义齿选磨时,正中牙合一侧上颌舌尖早期接触,侧方牙合也有早期接触,则应选磨 AA 上颌舌尖 B 下颌舌尖 C 上颌颊尖 D 下颌颊尖 E 下颌中央窝85. 用牙合托测定颌位关系时,如果产生牙合接触不良是因为 EA 蜡基托过短 B 蜡基托无吸附力 C 蜡堤过高D 蜡堤过低 E 蜡基托接触不均匀86. 由于上下牙槽

20、骨的吸收方向不同并持续进行,其结果 DA 上颌向前下颌向后 B 下颌向前上颌向后 C 上颌弓大于下颌弓D 下颌弓大于上颌弓 E 上颌弓变窄而下颌弓变大变高87. 牙列缺失后附丽在颌骨周围的软组织位置关系改变是因为 AA 牙槽骨不断吸收 B 软组织萎缩 C 颌关系改变D 手术后软组织被推移 E 软组织弹性作用88. 全口义齿使用一段时间后引起髁状突后移,并出现颞颌关节病症状,其原因可能是AA 确定垂直距离过低 B 确定垂直距离过高 C 义齿固位不良D 咬合压力过大 E 前伸合不平衡89. 全口义齿制作中使用合托的最主要目的是 CA 便于排牙 B 恢复垂直距离 C 合位记录D 恢复面部外形 E 确

21、定合平面90. 主承托区可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是因为 BA 面积大 B 牙槽骨致密 C 有坚韧的粘膜D 此处牙槽嵴宽 E 此处牙槽骨无骨尖91. 确定垂直距离是为了 BA 使病人恢复年轻时的面部形态 B 较好的发挥咀嚼肌的力量C 排牙方便 D 选择人工牙 E 达到合平衡92. 全口义齿的合平面平分颌间距离主要是为了 DA 防止人工牙和基托的折断 B 增强基托的吸附力作用C 防止合位前伸 D 加强义齿的平稳和固位 E 获得正确的垂直距离93. 取功能性印模的目的是 AA 精确反映口周肌肉功能活动时的位置和形态 B 使口腔组织受压均匀C 使印模边缘圆滑 D 看清解剖标志 E 边缘及粘膜转折处清晰94

22、. 全口义齿试牙需检查的内容为 EA 咬合关系 B 义齿的稳定和固位 C 发音及面容谐调D 垂直距离 E 以上都是95. 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正中合正常,前伸合前牙早接触应调磨 AA 上切牙切缘舌斜面 B 上切牙切缘唇斜面 C 上切牙舌窝D 下切牙切缘 E 下切牙舌斜面96. 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时,在前伸合位如果后牙接触前牙不接触,则应 BA 增加覆盖或减少覆合 B 选磨下颌后牙颊尖近中斜面C 选磨下颌后牙颊尖远中斜面 D 增加牙尖工作斜面斜度 E 以上办法均可97. 全口义齿基托在下颌磨牙后垫区应位于 EA 全部覆盖磨牙后垫 B 覆盖磨牙后垫2/3以上 C 止于磨牙后垫前缘D 覆盖部分磨牙后垫并加压力 E 覆盖磨牙后垫1/298. 全口义齿排列时,上颌第二双尖牙舌尖与合平面的关系 AA 与合平面相接触 B 离开合平面0.5mm C 离开合平面1mmD 离开合平面1.5mm E 离开合平面2mm 99.上颌总义齿后缘封闭区为 AA 前颤动线与后颤动线之间 B 软腭腱膜部分 C 软腭肌肉部分D 腭小凹之连线上 E 腭小凹之稍前方100. 颌位记录包括 EA 定位平面记录 B 下颌后退记录 C 面下1/3高度的记录D 垂直距离和下颌前伸颌记录 E 垂直距离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