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应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D应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7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 B、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8下列观点不符合儒家学派的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尊王贱霸D、法不阿贵9德庆孔庙是广东孔子文化的重要基地,今天我们如果想要去参观德庆孔庙,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必须要参阅 A春秋 B 尚书 C 论语 D 道德经10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内容是“仁者爱人”“无为而冶”“为政以德”“克己复礼”A B C D 11孔子认为“仁”的最基本的含义是A爱人 B 忠恕 C 仁政 D 克己复礼12孔子思想中的“礼”是指A
2、礼貌 B 礼器 C 法律 D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13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性的是A克己复礼 B 忠恕 C 未知生,焉知死 D 有教无类14下列对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必要尊敬老师 B 对老师不要客气C 要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D 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必谦让于老师15下图为孔子讲学图,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A“有救无类”的办学思想B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 “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16孔子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为此要求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D性相近也17“学而不思则罔,思
3、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独立思考 D学思结合18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说明孔子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19右图人物的思想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是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克己复礼,主张正名小国寡民、“结绳而用有教无类A B C D20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以德治民 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 B. C. D. 21.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
4、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2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 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24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A不
5、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25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26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27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
6、为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盛极一时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C其思想经过发扬改造,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28“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29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与调解人际关系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0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1.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最
7、能体现他赋予”爱人”以教育涵义的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32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C.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D 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34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而仲由敢作敢为,但做
8、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学理念?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择优而教35山东某地有一楹联“仲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该联褒扬的是: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 司马迁二、老子36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A黄帝B孔子C老子D周公37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38“有无相生,难易相
9、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C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D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39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的本质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40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4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A、辩证法思想 B、“道”的基本概念C、“无为”政治主张 D、
10、“以弱胜强”的观点42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思想;43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A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 的思想C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 D 以柔克刚的思想44“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其犹龙邪!”“狄龙”指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45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为无为,则无不治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法道,道法自然A B C D46老子和孔子
11、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A都否认天命论 B都主张恢复周礼C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 D都强调贵贱有序4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 )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C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D是中国哲学史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48关于老子思想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49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12、,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50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等都产生了远影响。下列思想主张,属于道家学派的应是A、“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 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
13、想 C 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三、非选择题52(2004上海历史,28)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 事后, 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53儒家文化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54孔子思想核心的问题,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问题。理论界对此的说法已不下十种,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全部范畴,如:“礼”说,“仁”说,“忠君”说,“三纲”说,“孝”说,“仁孝
14、”说,“忠恕”说,“中庸”说,“仁恕”说等,其中以“礼”说和“仁”说的影响较大。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出发,我们今天重新审视孔子的历史地位,最恰当的语言莫过于类比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2、持仗着善的不忍人的恻隐之心,孟子得出了他的仁政学说,这是他的超验性善论在实践中的直接体现。在孟子看来,要管理得好,就必须行仁政;行仁政,即在于得民心,“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如何得民心?所欲与聚
15、之,所恶刎施尔也。”同上做民众想做的一,满足他们的要求,这里,他实际上是设定相同的人九之欲望之相似,即把类感情推延开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群人与他们的领袖就应有着相类的感情需要。“保民而王”,保了“民”,自然便“王”天下了。孟子说:“ 民贵,君轻,社覆次之。”君是民的利益这所在;是民的既成事实有成群的“民”形成团体,必要有一个团体的“君”。否则无法相互合作而成一个坚实的集体。“君”与“民”相依而共处一个类中。对“君”来说,民为贵,民为本;对“民”来说,君为父,君即我。这样,管理双方自然地统一成一个整体,须臾不可分离。这显然是一种极高明的激励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理论,除去人性假设,还必须
16、下落到具体的管理的目标和管理手段。在孟子看来,管理人所欲确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几千年来传统哲学中的义利之辩似乎提示了关键。孟子是义利之辩的开先河者。(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你认为材料二中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思想,结合现实,说说其重要性!5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德经请回答:(1) 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2) 据材料一的观点并结
17、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3) 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的在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56观赏下列三幅图片:图一 孔庙大成殿图二 空府圣府大门 图三 孔林孔子墓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是什么?57著名作家韩素音说:“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它的力量无比宏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试结合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贡献论证上述观点。58阅读材料: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8、?材料二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材料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材料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说的“礼”指什么?为实现“礼”孔子提出的主张是什么?哪则材料符合此主张?材料四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理念?59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
19、“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分析以上观点,结合相关知识阐述你对于儒学的现代价值的观点。60阅读下列有关老子的材料:材料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城(意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材料反映了老子的什么思想?老子的思想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应如何评价?6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城中有四大。 人法地
20、,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材料二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材料三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老子那些思想?(2)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评价材料三的观点。62孔子曾周游列国,但他的学说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儒家思想是的“德治”和我们今天所提出的“德治”有什么本质区别?答:(1)试题分析:联系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仁“的学说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2)试题分析:先确定比较项,然后从
21、内容、阶级利益和根本目的三个方面去比较。63结合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试分析其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64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回答问题: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具体说来,在天道观上,儒家承继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 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甚至声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实际上是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在历史观方面,它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
22、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
23、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思考: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C 6A 7B 8D 9C 10B 11A 12D 13A 14C 15A 16C 17D 18D 19C 20C 21A 22B 23D 24B 25A 26C 27C 28D 29A 30A 31C 32B 33A 34B 35B 36C 37D 38D 39C 40B 41A 42D 43A 44A 45B 46C 47C 48D 49C 50C 51B52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
24、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53答案: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视血亲人伦、现世事功、实践理性、道德修养。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在能够维护礼教伦常的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使之成为当时的“显学”。封建统治得以巩固之后,儒生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被捧上独尊的地位,并长期在中国封
25、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儒学礼教德治的精神,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格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任用。儒学在中国文化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54答案:1正确 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亚于但丁错误 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承上启下代表人物,孔子为创始2民本 重视人民力量,发动群众,重视人民的力量55答案(1)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2)维护奴隶制度.(3)相同点: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同点: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56答案:历史
26、原因: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护和保护。现实意义: 三孔是进行历史教育的基地 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57参考答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他提出“仁”学,反对苛政,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他提倡“爱人”、“为政以德”。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等等。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
27、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58(1)答: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礼”,其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克己复礼”。(2)答: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为实现“礼”,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材料三符合此主张(3)答:启发式教学。59答案: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但在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加以发挥的同时,也不要被一些传统儒家的陈规陋俗所束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0材料一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材料二反映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概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它否定了“天命”思想。老子哲学中还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这是老子思想的精华。老子主张在政治上“无为而治”,这种思想对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