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4.75KB ,
资源ID:205613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5613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题型大学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题型大学Word文档格式.docx

1、16.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在以色列接受审判时宣称自己为消灭数以万计的犹太人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恶心,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他只是在执行权威的命令。请联系这一实例,说说阿道夫艾希曼为何如此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无罪,这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什么实验予以解释和说明。(10分)在人类的求偶行为中,为什么具有匀称的脸型,好听的嗓音、好的身材(例如女性较大的腰臀比例)、白晰的皮肤,有光泽的头发的人更有吸引力,社会心理学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的此类喜好标准。(8分)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个人特质(个人的温暖、能力、外表的吸引力)(2)相似性(人口特征、态度、外表)幻灯片 24(3)互补性(4)熟悉

2、性和接近性(同桌的你)邻近性的力量:偶然的接触可能产生吸引外显特点的影响:人际间好恶的直接决定因素迷人的外表被认为是一种影响人际吸引和人际偏爱的积极特点.为什么外表吸引如此重要?以进化的观点来说男人被赋予关注未来伴侣年轻、健康以及美貌的繁衍意识。对于女人,生殖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对资源的关注。从文化学的角度,媒体关于女性年轻美丽与男性年长富有重要性宣传的影响。外表包括:相貌、体形(对肥胖的偏见)、饮食、名字(独特的名字产生吸引)1964年3月13日凌晨,一位妇女在纽约市被谋杀了。这位妇女的名字叫凯蒂,她的工作是酒吧管理员,当时她正下班回家。当她从停车场穿过街道回到她住的公寓时,一个拿着匕首的男人逼

3、近她。她开始跑开,但是男子赶上并且揪住她,并且用匕首刺她。她大声呼救,许多公寓的灯都亮了,人们从窗口探出头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攻击的男子准备离开,但当他看到没有人过来帮助受害者时,他又回过头来刺杀这位妇女。她又尖叫起来,但他猛捅数刀,直至她死去。后来的调查显示38位目击者看见和听见了这次可怕的持续45分钟的袭击,但是没有人出来提供帮助,或者向警署报案。试用社会心理学理论解释人们为何不提供帮助(8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使两位社会心理学家,John Darley和 Bibb Latane 开始思考对亲社会行为的科学解释。他们讨论这一问题,在他们讨论时,一个新的假设产生了:旁观者没有对危急

4、事件作出反应,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受害者,而是情境中有些因素使他们感到犹豫,他们设计了实验,并提出了“旁观者效应”的理论。所谓旁观者效应是指,在一个突发事件中,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亲社会行为发生地可能性反而会减少。在凯蒂被谋杀的事件中有很多的目击者,有38位探出窗口来看个究竟的人都可以采取助人行为,但每个人都只承担了1/38的责任,很明显,这还不足以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随着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人们发现,在一个危急事件中,旁观者是否提供帮助,须经历五个步骤:是否注意到突发事件解释突发事件为突发事件吗?是否愿意承担行动的责任知道如何做决定去帮助。在这五个步骤中,任何一个步骤受到阻碍,亲社

5、会行为就不会发生。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Darley和Latane,)责任扩散:旁观者越多,他们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就会越少。若危机事件中只有一个旁观者时,助人行为是很可能发生。实验:男学生参加了一个据称是校园生活的研究,每个人都独居一室并通过对讲机与其他学生通话,他们讨论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参与者突然面对一个突发事件与之交谈的学生好像突然身体不适,而且情况很严重。这个学生说,他在面对压力时会痉挛,不久他开始窒息,并且说话困难,他说他要死了,需要帮助,之后,讲话机那头就悄无声息。突发事件中助人行动的决定:五个

6、基本的步骤第一步:注意突发事件。否:没有注意,没提 供帮助第二步:旁观者把它解释为突发事件吗第三步:旁观者觉的自己要承担起行动的责任吗第四步:旁观者拥有提供帮助的知识、技能和训练吗第五步:旁观者决定履行帮助决定吗幻灯片 572.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恶性校园枪击案的制造者,震惊全美枪杀案凶手赵承熙是CS爱好者,读大学时,赵承熙总是戴个帽子,坐在后排,很少在课堂上发言,也几乎不与人交谈。他的同班同学回忆说,在英国文学入门开课第一天,大家都围坐在一起介绍自己,但赵承熙却独自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老师发现他在签名册上只写了一个问号,于是问他“是叫问号吗?”赵承熙还是不回答。写作课教授露辛达罗伊说,两年前

7、赵承熙写了很多表现愤怒和暴力情绪的诗歌,令她十分担心,于是叫他不要参加集体课,另外对他进行辅导,还劝说他去做心理咨询。但显然这些方法都没有奏效。赵承熙曾写过两个剧本,有十几岁孩子讨论杀害老师的情节,还有男孩与其继父大打出手的描写。犯罪学教授苏桑古德尼:很明显他时不时承受着某种困扰或者折磨,很明显他需要发泄出来,这些剧本是他抒发内心世界的一种途径,因为他无法对其他人敞开心扉。请结合这一案例,分析引起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2分)(3)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指与他人建立、维持、发展良好的关系的需要。这种爱既包括很强的联系,例如友谊和健康,也包括友善的礼貌的、和睦的关系 (爱与被爱的需要,归属与被接

8、受的需要;避免孤独和疏远的需要)人类均根本地和普遍地受到归属需要的激励社会排斥助长了怪异行为(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赵承熙杀人案)在我国社会,社会排斥赵承熙案例出现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攻击性行为原因的思考,是游戏暴力导致还是属于个人人格问题,抑或是一种新类型的精神疾病,类似于邱兴华的杀人行为等等。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在1930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把小猫分成四组:第一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不能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二组小猫与母猫一起生活,可以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三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而与老鼠一起生活;第四组小猫看到老鼠时就受到电击,形成了逃避老鼠的条件反射。这些小猫长大后,见到老鼠的

9、反应就不一样:第一组无动于衷;第二组表现出捕鼠行为;第三组即使见到别的猫抓老鼠,也不会去模仿;第四组则是猫怕老鼠,见到老鼠就逃跑。 此一实验证明了什么?对于本能论的批评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我们可以将本能定义为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理物理倾向。这种倾向决定了人们去知觉;去注意某种确定的目标;去体验知觉这种目标所形成的某种特殊的情绪兴奋,按与其有关的某种特定方式行动,或者至少要去体验一下这种行动的冲动。”郭任远作为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家,用此一实验批判了麦独孤的本能论。连猫捉老鼠这一行为都是后天性的,更何况是人的复杂行为呢?这表明人的复杂行为并不能完全凭本能来获得说明。劳伦兹的习性论劳伦兹指出,

10、每种动物都有该物种特有的行为,即其习性 关键期是指动物行为的发育具有阶段,某些行为的发育需要在特定的时期完成。如果在此特定的时期内,外在条件具备,该行为就会出现或者比较容易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该行为就不会出现或者很难出现 2. 玛丽安基切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声称接受到来自超级生物的信息,据她说这些超级生物是克拉利昂行星上的的守护者,她对媒介说,1954年12月21日,一场洪水将要到来,并将整个北半球淹没,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只除下少数经选择的人)都将归于死亡。太空飞船将于某时在某地降落,以解救信仰者,并把他们带到安全地带。但飞船既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到来,也没有在后来几度更

11、改的地方降落。12月21日最终过去了,也没有发生任何洪水。基切夫人又声称收到了来自外星人的旨意,由于信徒的良善和信徒创造的光亮,上帝已决定收回这场灾难,让世界重归安宁。当预言落空之后,其中一些信徒,特别是一直心存怀疑和不太确信者,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所托的预言的失败宣布退出。而一些坚定的信徒甚至辞掉了工作,变卖家产更加坚定不移地信仰由基切夫人传达出来的真理,以此消弥信仰与令人失望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这些信徒为何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转变?试运用认知失调理论解释。当预言落空后,这些信徒体会到了认知失调,为了调整心理的失调,本身抱有怀疑心的信徒通过改变态度和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认知失调,而那些坚信的信

12、徒反而通过更加信任来调整自己的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Festinger,1957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发现存在相互矛盾,无法调和一致的认知时,会感到内心冲突、紧张、不愉快,为了克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对认知失调的假说在当预言落空时的报告中:假设某人真心实意地相信某事;再假设他受此信仰的约束,进而采取了某些不可逆转的行动;假设毫不含糊、不可否认的证据确实证明出他的信仰是错误的,将会发生什么呢?这个人决不会消沉下去,而是更努力地去验证自己的信仰,甚至比以前更加确信它的正确性2、减少认知失调的几种方法改变态度 增加认知 改变认知

13、的重要性 减少选择感 改变行为 认知失调对社会行为的解释在一个集团中,越难成为其成员,被接受者越觉得该集团了不起。我们使自己相信,我们所爱的正是引起我们痛苦的东西,从而使自己觉得所受的这份痛苦是值得的。当人们使自己看上去很蠢或不道德的方式行事时,他们会改变看法,以使自己相信其行为是有道理和公平的。当那些自认为具有人性的人在伤害无辜的他人时,比如士兵在战争中常伤害平民等,他们会以贬损受害者的方式来减少认知失调(“那些婊子养的在帮助敌人,一有机会,他们会在背后捅你一刀)当人们在社会不公正中得到好处而同时使其他人受难时,他们经常对自己说,这些受害人根本没有能力得到更好的东西,因为他们已满足自己的生活

14、方式,而且又懒又脏,没有道德感1. 在加利福尼亚的帕罗阿尔多市,一个大学生挨家挨户按门铃,自我介绍是“安全行使公民活动”的代表,并提出一个荒谬的要求:允许其在该家前院的草坪里放置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心驾驶”的字样(该要求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从其所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漂亮的大房子被一块写得极差的巨大标志牌遮挡的不伦不类)。当然,大多数的居民没有同意。但有些人却同意了。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请求。两周前,另一位学生自称是“交通安全居委会”的志愿者。请求在他们院中矗立一块三平方英寸的标志牌,上面整齐地写着“安全驾驶”,他们已答应下来这一无害的要求,没有被先前这一要求软化的居民中,

15、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人允许树立牌子。而先前同意在院中矗立三平方英寸确标志牌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五十五表示赞同。这个说服例子说明了什么? 这是一种说服理论中的“登门槛”技术,这是基于一致性原则:一旦我们答应了较小的一个请求后,我们有可能答应随后的较大的请求。如果我们拒绝,意味着与前面的行为发生了冲突。(二)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说服者因素:(1)说服者的可信度 :A、专家资格 ;(睡眠效应)B、可靠性(2)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 2、说服信息的因素 (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说服者原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3)信息的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的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2)被说服者的心情

16、 (3)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力 (5)个体差异(2)实验:1947年,勒温要说服美国人吃动物的内脏。把参加研究的家庭主妇分为两组,一组是先让她们看一段45分钟的演讲,演讲者强调吃动物内脏可以支援前线的战士,另外动物内脏含了大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利;另一组则没有看演讲,而是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家庭应该吃动物内脏?”并给她们45分钟的时间讨论这个问题。结果第一组只有3%的家庭吃动物内脏,而第二组有32%的家庭开始吃动物内脏。这一实验说明了何种说服效果为好?尽管我们罗列了一系列与说服有关的因素,比如可信的说服者、有说服力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论据等,但Simons(1971)

17、认为人们是不可能说服他人的,除非他人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在他看来,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起着主要的作用。可见自己产生的说服更能使人们改变态度。为什么自己产生的论据更有说服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我说服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加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另外,当我们觉得他人想要说服我们时,我们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所以,最有可能的是我们常常采用自己的论据,因为它来源于可靠的信息源 我们自己。1.有一个犹太裁缝勇敢地在一个反犹太街区开了一家裁缝店。为了把他赶出这个街区,每天都有一群年轻人跑到他的店门口向他大吼:“犹太人!犹太人!”

18、。失眠了几个晚上以后,裁缝想出了一个办法。那群人再来他店门口时,他宣布,任何称他为“犹太人”的人都将得到一毛钱。得到激励后,第二天这群人更加高兴地跑来大叫“犹太人!”裁缝微笑着给了每个人五分硬币(他解释说今天只能付这么多)。这群年轻人还是很满意地离开了,毕竟5分钱也是钱。接下来的几天,犹太裁缝就只给那群年轻人每人一分钱,并再次解释他付不起更多的钱。当然了,一分钱不再那么有激励作用,一些年轻人开始向裁缝抗议。裁缝再次申明,他不可能付更多的钱,这些年轻人要么拿一分钱,要么就离开。于是,这群年轻人决定离开,临走前还冲着裁缝大叫:“你只出一分钱,还想让我们叫你犹太人,真是疯了!”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请

19、用社会动机的相关理论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触发的,由于年轻人喊叫裁缝“犹太人”的目的是为了让裁缝不舒服,结果当裁缝宣布他很乐意被称作犹太人并表示愿意为此付钱时,他巧妙地改变里了那帮年轻人称呼他为犹太人的动机,这一动机由单纯的反犹太主义变为了金钱激励。当裁缝宣布他不再付钱时,他便成功地诱发了一种心理上的不一致状态(或者说是唤起不协调),让那帮年轻人觉得好像免费滴奉承了裁缝一样,这与他们的初衷是违背的,因为他们的初始动机是为了骚扰裁缝,而不是让他过的开心。戴恩实验:戴恩让大学生被试观察三个与他们年龄相近的人的照片,有魅力、中等魅力、缺乏魅力。要求被试在27项人格特质上逐个

20、评价三个人(婚姻、事业),结果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的正性人格特征。这符合印象形成中什么规律?这恰恰表明了对美貌的刻板印象,也即人们认为美的就是好的。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也称定见,是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一)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1、个人的经验群体中新鲜的、极端的,突显的刺激。(罗沙特的实验)群体所从事的社会行为。2、社会学习: 性别刻板印象的社会学习 家庭早期教育:性别图式 社会化:故事、神话、小说、广告、动画明星(二)引起刻板印象唤起和使用的因素(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时(三)刻板印象的利与弊利在于迅速了解

21、陌生人或群体的特征 弊端在于:夸大了群体内部成员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盖全的偏差。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1.某日富商闲来无事,就到大街上散步,刚走不远,他看到前面有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正满脸堆笑地向他走来,眼神里充满渴望。富商见此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毫不犹豫地将一元钱丢进推销员的怀中,就缓步走开了。他以为能听到一句感谢的话,回头看时正遇上推销员那不领情的眼神,他才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很抱歉地对推销员解释说:“对不起,我刚才忘了拿笔,希望你不要介意。”说着便从笔筒里取出几支铅笔,最后又说:我们都是商人,都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你有东西要买,而且

22、上面有标价,我照价付给了你钱,我也要拿走我买的东西。这件事富商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是觉得对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不管他自己是否需要。几个月过后,富商出席一个商业活动,作为公众人物,许多人都与他寒暄。快到中午用餐时,他身边的人不那么多了,这时一位穿着整齐的年轻人迎上前来,用充满感激的目光注视着他,富商感到很纳闷,但一时也想不起来这个人是谁,此时年轻人说话了:“您早就不记得我了吧?我也是才知道您的名字,但不管您是一个名人还是一个普通人,我永远忘不了您。我是数月前那个铅笔推销员,当时您的举动给了我足够的尊严。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像个乞丐,一个推销铅笔的乞丐,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尊重。因为很多人都只给我钱,

23、并没有拿走一件商品,他们都认为我是一个乞讨者,直到您走过来并告诉我,说我是一个商人为止。您虽然拿走了一元钱的商品,但却为我重新找到了尊严。您的话使我重新树立了自信,我立志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人,今天我做到了。谢谢您!请你运用社会心理学自我概念和自尊理论解释为何一句短短的话语尽然如此具有感染力?这个案例对你有何启示?(10)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两个基本成分一、自我概念又叫自我图式,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认识的集合,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包括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和实际自我。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1)他人的反馈;(

24、2)反射性评价(库利“镜中我”);(3)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贝姆)(4)社会比较(伍德)社会比较的动机不同社会比较的策略、方式也不同)作用:影响个人的想法、情绪与行为二、自尊: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情感)影响自尊高低的因素:(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3)自己的内部标准: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是身心健康的决定因素。如何确立自尊:(1)学会向下比较(自我提升);(2)选择性遗忘(对消极事件比对积极事件遗忘的更快);(3)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4)用自我障碍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5)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

25、去。(无)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人类的主要动机2、需求层次论3、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批评 首先,所谓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需求不能同时激发行为的观点遭到了广泛的反对 。其次,认为马斯洛提出的各种需求并非都是普遍的(1)生理需要 对食物、性和栖居场所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一种。 饥饿时,人会怎样?戴维曼德尔曾是前纳粹集中营的一名被关押者,他回忆了一对饥饿的父子为一片面包而争斗的情景。20岁的儿子在父亲入睡时把枕头下的面包偷走了,父亲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他一遍又一遍地追问他的儿子怎么能干这种事情。第二天,父亲死了。曼德尔解释到:“饥饿带来的后果

26、是难以形容的”科学家基斯及其同事请志愿者作了半饥饿的后果会是什么的实验,从100多名基于道德原因而反对战争的志愿者中挑选了36名男性参与实验。最初让他们吃只够维持最初体重的食物;后来的六个月,在这个水平上再减去一半的食物。 结果:无精打采,漠无表情。体重迅速下降,最后逐渐稳定在最初体重的75%左右,对心理的影响:受到事物的困扰,谈论食物,做关于食物的白日梦,收集食谱她们为何会得“狂食症”和“厌食症”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做推销师的故事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点:有较强的责任感 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倾向于选择适度的风险(一)心理动力学派驱力模式 :一种是生之本能(性驱力),一种是死之本能(

27、攻击驱力) 关系模式:亲子关系对个人情绪和情感具有重大影响。(安全感、信任感) 一个妈妈的日记你才3个月大我就教你坐便盆你必须尽快学会卫生习惯。你是个毛躁活泼的小孩,要是不好好吃奶,我得狠狠地打你的屁股,直到你学会安静地吃奶为止后来我只要瞪你几眼你就变乖了。所以我很早就晓得你不可能太倔强,就像我在书上看到的一样:要及早制止孩子倔强。也因此,每当我要离开房间,而你大哭大闹的时候,也要狠狠地打你的屁股;一开始你哭的更厉害,但我不管你,直到你哭累了这再清楚也不过,你只是想气我。然后你就变得很可爱;到后来我根本不需要和你较劲儿,大家都赞美你乖得不得了,使一下眼色你就能会意。有时侯我得说服自己,这么严格对待你但我知道这都是为了你好,而且我想以后你会明白,因为爱你,我要给你最好的,所以才这样严厉。这几年爸爸在战场上,我一个人得为你负起全部责任;等到爸爸回来时,他回有一个教养良好的儿子。亲子关系对强迫人格的影响强迫人格者在幼年时期太早就有世界上许多事都得依照一定模式进行的经验,因此认为若要求完全正确,他应该变成一位追求完美的人,完美主义在他手上变成原则,把所有的事情都依照他的看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