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 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县制7.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 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B. 希罗多德非常赞赏希腊的政治制度C
2、. 希腊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 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8.1976年陕西出土的某青铜器上有铭文曰:“宪圣成王,左右绶刚鲧,周肇彻周邦,渊哲康王,勔(勤勉)尹亿疆。”天子“勔尹亿疆”主要是由于( )A. 别为字祖,继别为宗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 祖宗圣人,百世不迁9.嘉庆皇帝刚即位时的一种情况:许多人没事就往军机处跑,办公室和走廊里,吵吵嚷嚷,人来人往,大多都是外单位的。如果问他来军机处干什么,回答有两种,一是来汇报工作的,二是来找领导签字的。实际上都是来打探消息的,甚至是做交易的。材料表明( )A军机处的严肃性下降B军机大臣拥有决策的实权C权利重组引发的
3、正常动荡D君主的权威受到冲击10.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11.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资能也,以多议是者
4、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材料中洪仁玕( )A. 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吸中央集权 B. 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较为清楚C.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来振兴天国 D. 主张引进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C. 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D.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13.邓小平在中美建交谈判时说:“要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那就是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这表明( )A.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B. 美国愿意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C.
5、中美双方迫切希望建立外交关系 D.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采取了灵活的方式14.美国新闻周刊2016年1月7日一篇文章中提到“加入安理会后的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领导人宣布将增加维和人数这预示着北京对国际干预的新态度”。对上述说法的理解与事实接近的是( )A. 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建设性工作 B. 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获得在安理会的席位C. 宣告着反对霸权主义的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D. 多极角逐之对抗与平衡的新格局正式形成15.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在上
6、海被暗杀身亡。这折射出当时的国民党( )A. 从革命斗争向政治建设转型艰辛B. 倾向改组为四大阶级的革命联盟C. 仍属于进行“破坏”的革命政党D. 尝试用政治手段逼袁世凯退总统位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间接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B. 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C. 美国各州不能与他州或外国自行缔结盟约D. 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7、17.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A. 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B. 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C. 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D. 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18.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旨在强调( )A. 尊祖敬宗是人本性B. 家国亲情本是一体C. 君主百姓原本一家D. 封邦建国利于统治19.史书描述某一民族因人口过剩而向外殖民,指出:“这一个民族移植所到之处,其制度、宗教和生活方式亦随之而至。他们比照自己的
8、母邦,建立独立自主的城邦。新殖民城邦与母邦相似的经济生活,产生与母邦相似的社会、政治纷争。”这一个民族应是( )A公元前七世纪向外移民的希腊人 B十七世纪中移往美洲的英国清教徒C十九世纪初移民东南亚的中国人 D二十世纪中移民巴勒斯坦的犹太人20.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俱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査询。其目的在于( )A. 保障公民平等B. 宣扬神权至上观念C. 维护贵族政治D. 增强公民参政意识21.1906到1908年,在日本顾问冈田的帮助下,清朝更定刑名,删除凌迟、袅首等酷刑,完成了大清新刑律,并
9、预定1913年实行。它以“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又“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大清新刑律A. 反映了我国司法体系趋向近代化 B. 摒弃了中国封建纲常伦理C. 体现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特征 D. 荟萃中西法律之精华22.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 )A. 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B.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C. 雅典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D. 雅典民主政治
10、中存在着派别之争23.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B. 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D. 辛丑条约戊戌变法24.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第一年,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为430万对127万,到第二年开始时,这一比例变为370万比195万,1948年7月,即解放战争第三年,双方兵力之比变为365万比280万,人民解放军仍处数量上的劣势。直到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才第一次在历史上居数量上的优势。而到这时,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已确定无疑了。这表明革命走向胜利的
11、关键步骤是( )A. 争取和平、民主斗争取得政治优势 B. 战略反攻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C. 土地改革调动农村青年参军积极性 D. 辽沈战役全歼东北地区国民党军队25.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 )A. 注重法律程序B. 追求公平正义C. 保障公民权利D. 体系成熟完善26.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反映了( )A. 郡县制推向全国 B. 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C. 察举制得到推行 D. 血缘政治关系得到加强27.早在1956年出
12、土的西周青铜器盏驹尊铭文中说:“万年保我万宗。”在另一青铜器盏方彝铭文中说:“万年保我万邦。”这两段铭文主要说明( )A. 西周重视宗法制度B. 从商朝开始就有了分封制度C. 西周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度D. 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趋于完善28.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A. 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B. 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C. 古希腊缺乏法制传统D. 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二、非选择题29.阅读材料,完成
13、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在外交上仍拒绝承认苏联。在美苏关系的正常化中,既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也有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如此,20年代以来开始的官方和民间的联系增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美国商人更是关注着苏联广大的市场,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这对两国外交关系的恢复起了积极作用。l933年11月美苏正式谈判在华盛顿举行。罗斯福总统亲自同苏联代表李维诺夫进行会谈。罗斯福采取求同存异,把立即建交放在第一位,其他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态度,从而打开了僵局。11月6日美苏签订协定,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协定,苏美承担相互尊重在各自按照各自的意志建设自己生活的权力等义务
14、;双方将通过以后的谈判解决债务和债权问题。材料二 1950年1月,在杜鲁门授意下,美国出台国家安全委员会68号文件。文件对苏联的根本意图、目标与能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强调“苏联图谋统治全世界”。文件声称:苏联为了把自己的强权政治强加于其他国家,将采用完全颠覆或用武力破坏非苏维埃世界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手段。克里姆林宫把美国看做主要敌人,在拥有足够核力量情况下,苏联可能会对美国发动攻击。文件强调说:本纲要的成功全赖美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全体自由国家的人民认识到,冷战实际上是一场关系到自由世界存亡的真正的战争。1950年9月30日,白宫安全委员会召开了有关各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过了这一文件。摘编自吴
15、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与罗斯福对苏政策的不同之处。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大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百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断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材料二明大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请回答:(1)唐
16、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不许照抄材料)(3)根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说是否矛盾?从制度角度说明你的认识。(4)上述材料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什么特征。31.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
17、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
18、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3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
19、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妥。皇明祖训(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指出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2)汉、唐、明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无本质区别?请说明理由(3)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在明朝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
20、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依据材料一,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
21、现出怎样的新特点?依据材料二及所学,说明“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2)国共前两次合作以破裂而结束,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定远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B 6.B 7.D8.C 9.A10.C11.A12.D13.A14.A15.A16.A17.C18.B19.A20.D21.A22.B23.D24.D25.C26.B27.C28.A29.(1)历史背景:美苏两国官方和民间的联系增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需要苏联这个广阔市场;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
22、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美国技术和资金支持;德日法西斯专政逐渐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成为美苏潜在威胁;罗斯福总统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任答四点,8分)影响:有利于缓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利于遏制法西斯扩张,为世界反法西斯一一同盟建立奠定基础。(4分)(2)同:都力图维护美国国家利益;都是在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提出。(3分)异:罗斯福主张与苏建交;求同存异,超越意识形态。(4分)杜鲁门主张对苏遏制;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卷。30.(1)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2)唐太宗认为皇帝决
23、断和集体讨论应该结合起来。明太祖认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只管办亊,皇帝一人决策即可。(3)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因为唐太宗要求“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后“方可奏行”,最后的决定权仍在皇帝一人手中。二者都坚持君主专制制度。(4)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31.(1)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2)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立法理念:中国注重等级观念(礼仪或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3)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领土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罗马法逐渐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24、32(1)汉:认为丞相很重要,能辅助皇帝治理天下;唐:认为国家政事要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不能一人独断;明:认为丞相专权乱政,故废丞相。(2)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维护皇帝一姓的天下。(3)明朝废丞相,使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专制皇权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是一人独裁,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结果导致近代民主共和制的建立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33.(1)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共国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中国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牺牲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2)后果:第一次分裂导致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机逐步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第二次分裂导致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的分治。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斗则两伤,阻碍中华民族向前发展;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应该团结起来,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