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63.11KB ,
资源ID:205441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5441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域文化复习大纲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域文化复习大纲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三国时期孙吴先建都京口(今镇江),后移都建业(今南京),自此形成金陵文化圈。金陵文化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并存互融为其语言文化特征,以今南京、镇江为金陵文化区的中心地带。 04. 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姑苏的吴国为基本型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05. 维扬文化维扬文化截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余里”诗句为名。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素有“淮左名都”之称,是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的区域文化。 06. 徐淮文化徐淮文化或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的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以今徐州、淮安、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

2、圈。徐淮文化区泛指时尚包括连云港和盐城的部分地区。 07. 苏东海洋文化苏东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由此而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指以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为中心的沿海一带区域的地域文化圈。 08 .吴越春秋与吴越文化春秋中期,吴王寿梦以邗邑(今扬州)为政治、军事中心,自称邗王。后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孙武,破楚克郢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勾践败夫差灭吴,范蠡在今南京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古城的雏形。楚怀王灭越,吴越之地成为楚地后,江北彭城之西为西楚,彭城以东至江南吴邑为东楚。在这段时间为吴越春秋,形成的文化和产生的影响称吴越文化。 10. 良渚文化良渚镇文化遗址为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

3、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2504150年,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支重要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05. 江苏历史与古文化江苏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约一万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南京市鼓楼区北阴阳营的原始村落遗址表明,大约在6000年年前这一带已有原始居民耕作生息。四五千年前为许多氏族部落。新石器时代,江苏南部有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南京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崧泽文化和湖熟文化。 吴地先后产生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

4、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06.江苏古文化遗址与历史文物 (1)在1993年,南京市东郊汤山葫芦洞发现距今大约30万年的“南京猿人”的两块人类头骨化石,这是江苏境内最早的古人类遗址。(2)三星村、圩墩、寺墩、新岗等是位于常州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国内均有较大影响。(3)在淮安青莲岗发现的新

5、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淮安境内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学术界称之为青莲岗文化与“青莲岗文化”遗址。(4)九里山彭祖墩遗址在徐州境内。彭祖墩遗址出土了石刀、石斧、石纺轮、陶盆、陶釜、陶鼎及一大批玉器,距今约6000至7000年。(5)徐州的狮子山兵马俑数量、种类繁多,对研究汉代雕塑、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极高的价值。(6)徐州狮子山的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江苏文物三宝”。(7)宿迁下草湾文化遗址位于宿迁境内。闻名于世的下草湾文化使宿迁享有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人类起源中心之一的美誉。“下草湾新人”在人类发展史上地位重要,标志江苏地区古人类社会活

6、动历史悠久。 07. 江苏行政沿革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江苏分属于九州中的徐州和扬州,二州大致以淮河为界;春秋时,江苏分属于吴、楚、宋,战国时为越、楚、齐的一部分,后归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江苏分属天下46郡中的会稽、东海、泗水、九江和琅玡等郡; 汉代国郡并行,江苏分属于扬州、徐州刺史部和吴楚等诸侯国; 三国时,今苏南、苏北分属于孙吴和曹魏; 西晋初,江苏境内的长江以南属扬州,长江以北主要属徐州; 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今南京),但长江以北控制力不够,陈时基本属于北齐、北周;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江苏境内分置苏州、常州、润州(今镇江)、扬州、楚州(今淮安)、海州、徐州; 唐时

7、,江苏分属于全国十道中的河南、淮南、江南三道; 五代时,江苏先后属吴、南唐、吴越等国; 北宋时,江苏分属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路和京东西路; 南宋时,江苏分属两浙路、江南东路和淮南东路等三路,金人领有的淮北分属山东西路和山东东路; 元代时,江苏长江以南属江浙行省,以北属河南行省;明代,今江苏境内分置应天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徐州府等; 清代时,清初改南京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和安徽两省,系取江宁和苏州二府的首字组成江苏省省名,此为“江苏”得名之始,简称苏; 1928年以后,上海市与南京都作为划为中央直辖的特别市划出江苏; 1949年,南京市由中央人

8、民政府直辖,以长江为界分置苏南和苏北两行署区; 1952年,撤消行署,苏南和苏北两行署区合并,重建江苏省,南京改为省辖市,为省会,简称宁; 今江苏省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连云港、徐州、淮阴、宿迁、盐城、扬州、泰州等13个直辖市,分辖64个县(市)。04. 江苏地理-两江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东临黄海,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接壤;江苏境内以平原为主,包括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四部分;江淮平原南北介于通扬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之间,著名的里下河平原位于其中,最低处仅海拔1M。 长江三角洲以扬州、镇江为起点,直至入海口 江苏跨江滨海,海岸线为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

9、,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 江苏境内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外,有淮、沂、沭、泗、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太湖以2250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五大淡水湖第三,洪泽湖以2069平方公里面积居第四。清初,今江苏隶属江南省,今安徽地称“上江”,苏沪地称“下江”,合称“两江”。另有一说为两江指江南和江西两省。 22.吴地的地理特征吴文化区域范围以太湖平原为核心,包括苏南、浙北及上海地区。江苏的吴文化区域主要指紧靠太湖的苏锡常地区。吴地被称作“水乡泽国”,水面占土地面积的17.5%,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丘陵主要有句容、溧水、金坛间的茅山山脉,宜兴、溧阳南部的宜溧低山丘陵。14. 秦汉广陵文化与重

10、大历史经济文化事件-徐福传说-秦淮秦汉广陵文化与重大历史事件有:(1)方士徐福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和不死药不返。1986年赣榆县发现“徐阜村”为徐福故里,有人考证徐福就是日本开国皇帝神武天皇。(2)秦始皇三次东巡途经吴楚,见金陵有帝王之气,于是贬金陵为秣陵,凿钟阜、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以破王气,所开河道故称“秦淮河”。秦淮河位于南京西南面,古时又称淮水,全长110公里,(3)项羽(今宿迁人)灭秦,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于彭城。刘邦(今沛县人)败楚,建立西汉王朝。江苏境内最有名的侯国是广陵(今扬州)的刘濞(后为首发动八王之乱)。(4)西汉淮阴人枚乘七发为汉大赋首篇;沛县人刘向编辑楚辞,首先发现屈原

11、楚辞的价值。15.六朝江东文化与重大历史经济文化事件六朝江东文化与重大历史事件有 (1)因长江在安徽一带呈南北流向,江南一带古称江东或江左。诸葛亮认为秣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业之宅也。”(2)从公元220年到589年,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南京定都,史称“六朝”。(3)永嘉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4)南朝时江南形成山墅经济和寺院经济。(5)南朝时期玄学大畅,道教兴起,佛教逐渐兴盛。(6)南朝时期绘画受印度佛教艺术影响,间接受希腊影响;南朝南京栖霞寺千佛岩佛雕至今存留。(7)东晋“二王”为建康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无锡人顾恺之“才、画、痴”三绝。(8)数学家祖冲之

12、的“祖率”,世界领先千年。(9)沈约以金陵话为基础发现四声。(10)齐朝刘勰著文心雕龙;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梁朝钟嵘著诗品。 16.隋唐苏州扬州文化与重大历史经济文化事件隋唐苏州扬州文化与重大历史文化事件有:(1)江淮比中原安定,经济繁荣,特别是安史之乱后江淮文化日益发达,“金陵会稽,文士如林”。(2)此时最有名的商业城市是扬州,时人称“扬一益二”,益州即今成都,得益都江堰两千余年。(3)扬州大云寺(今大明寺)和尚鉴真东渡日本。(4)刘知幾的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杜佑的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的通史,扬州人李善文选注推动了“文选学”的形成。(5)扬州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享有“以孤篇

13、压倒全唐” 之誉;张继的枫桥夜泊写于苏州,寒山寺夜半到客船的钟声早已响遍扶桑;刘禹锡扬州遇白居易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杜牧写扬州繁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至今箫声不绝;李白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万人传颂。(6)李白惊叹不已的大书法家张旭是苏州人。17.宋元江淮文化与重大历史经济文化事件宋元江淮文化与重大历史文化事件有:(1)北宋时淮南、江东是全国提供财富最多的地区,“苏常熟,天下足”。(2)元代松江黄道婆从海南岛回到家乡乌泥泾,传授新的纺织工具和技术。(3)江南“江东纸”被誉为“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4)宋代通泰盐业发达,元代时扬州盐商富甲天下。

14、清代两淮盐商集团与山西的票商、广东的行商形成全国最有经济实力的三大商业集团。(5)江苏人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被誉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6)海陵(今泰州)人胡瑗创“苏湖教法”。 18.明清江南文化与重大历史经济文化事件明清江南文化与重大历史文化事件有:(1)明永乐北迁后,南京为留都,今江苏属于南直隶。(2)明郑和下西洋。(3)江阴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研究喀斯特地貌比西方早一百多年;上海人徐光启编农政全书;吴江人计成著园冶。(4)明代东台人王艮创立“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东林党人无锡顾宪成撰写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5

15、)兴化人施耐庵著水浒传,淮安人吴承恩著西游记,客居南京的吴敬梓著儒林外史,苏州人冯梦龙著“三言”。19. 江苏近现代历史经济文化大事件江苏近现代历史和文化大事件有:(1)1842年在南京下关静海寺签定中英南京条约。(2)18531864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3)1860年,李鸿章建立上海洋炮局;1863年在苏州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最早的近代企业,迁到南京后更名金陵制造局(即现雨花台附近的晨光机器厂),是南京第一个近代工业企业,开江苏近代工业先河。(4)甲午海战后,状元张謇在南通等地兴办民族工业。(5)吴县人冯桂芬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即外语学校)。(6)1909年,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在苏

16、州创办“南社”。(7)清末江苏仅有两江高等师范学校等三所大专院校。(8)二十世纪30年代,陶行知在南京创办晓庄学校,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23. 官办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工业及各自特征(1)官办近代工业是由当朝有识之士和各地的封将大吏为抵抗西方列强而开办的一些工业工程,官办近代工业的特征是以与军事相关的军工工程为先;(2)民族资本工业是由在野有识之士和地方有实力人物开办的各类工业工程,民族资本工业的特征以与民生相关的工业工程为先。 06. 汉族名称由来刘邦创建汉朝,中原民族称为汉族,外国人称中国人为汉人,是因为刘邦创建的汉朝,而后因汉武帝独崇儒术,统一了中国人心理素质与基本理念,形

17、成汉民族的缘故。 07. 江苏南北文化交流汉代以降,中原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加速了江苏文化和中原文化文化融合的进程。在晋永嘉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 07. 江苏地域语言-划分南北朝形成了江苏境内中古时代江淮语区和吴语区的两大语言板块。齐梁沈约发现的四声依据是金陵话。明代以后,“官话”是以江淮方言为基础语言、以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白话小说为其语法楷模的市民社会语言。 研究者将江苏境内的方言分为苏南吴语区、江淮语区、中原官话区、胶辽官话区4个板块。74. 江苏地域语言-三次中原化(1)公元前11世纪勾吴国建立,出现渗入雅言的夷越语勾吴语;(2)永嘉之乱造成的中原汉语大规模南移形成了“金

18、陵音系”,即南北朝时南朝通语,唐人与日本人称“吴音”,也称“晋语”,齐梁沈约发现四声的依据是金陵话。(3)靖康之难后,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形成江苏境内方言主要为吴语、江淮语、徐州语三分的基本格局。74.江苏文化特征在吴文化的大背景下和富庶安定环境下,孕育了江苏文化由刚及柔、刚柔并济和吸纳、包容、开放、适时顺变的文化特征。江苏人追求尽善尽美,主要表现为:(1)地尽其力:江苏没有闲人,没有闲地。比如古城扬州就是依靠运河水道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清代苏南已经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充分利用了江南的气候条件。(2)事尽其心:江苏人做事唯精而弃粗,小心谨慎,事事推敲,信奉务求认真的求善之道。(3)人尽

19、其才:江苏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吸引、人才的发挥,如明代状元89人中有16人出于江苏,清代状元112人中有49人出于江苏,江苏的人才之盛可见一般。举例74.江苏文化的特征-水文化特征 江苏水文化的特征表现在这些方面:水的灵动使江苏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智慧特征。(1)勤思。江苏人凡事爱动脑筋而不使蛮力,比如先秦时期的孙子兵法,处处体现着多想办法、多动脑筋的指导思想,与当时中原诸子的著作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2)善思。江苏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不仅善于抓住机遇,而且在时机的等待上也善于从大处做好工作,准备之细、忍耐之坚,都是有口皆碑的,比如汉初风云人物张良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我们耳

20、熟能详的故事。(3)奇思。历史上,江苏出了许多富于奇思妙想的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财富。 11. 周边地区文化对江苏地域文化的影响周边地区文化对江苏地域文化影响较大的文化有越文化、齐鲁文化和徽州文化。其原因是:(1)越文化影响较大是因为吴越同族。(2)齐鲁文化影响较大是因为史前徐淮和齐鲁同属一个文化系统。(3)徽州文化影响较大是因为徽商对维扬地区商业文化影响很大。 12. 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江苏传统文化经历的四次南北文化大交流依次是:(1)永嘉之乱与晋室南迁。(2)唐代的安史之乱。(3)两宋之交的靖康之变。(4)明初迁民云南的同时,将各地富户豪强移民“填实京师”

21、。71.江苏教育-教育史江苏独特的教育史可大致分为官学时期、科举时期及新学时期三个时期进行。 1. 官学时期 (1)东晋在南京始建太学,由国子祭酒主持,以经师、博士、助教为主要教案人员。(2)宋文帝时在南京建立了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和玄学馆,分专业招生,这种分专业招生的教案模式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创举。(3)梁文帝时编辑的千字文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与宋代三字经百家姓配套,是我国古代启蒙教育的必修教材。(4)南朝建康颜之推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提倡家庭教育、儿童教育的著作。 2. 科举时期 (1)江苏最早建立的茅山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2)朱元璋在南京称王后非常重视教育

22、,改集庆路学为国子学。(3)明代迁都北京后南京国子监仍然保留,称为“南监”,规模超过北京国子监。(3)明末清初爱国学者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 新学时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批准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学生由苏、皖、赣三省选送,后易名两江学堂,演变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06. 江苏教育史-馆院学校-官学-书院江苏地区历来重视教育、尊崇教育的社会基本风貌和民间风俗习惯,为江苏营造了浓郁的传统教育环境自古以来就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古代,官学、私学、书院并驾齐驱,造就了江苏地区完善的封建教育体系。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苏地

23、区成为东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而带动了江苏教育的发展。官学即封建王朝诏令天下郡国设立的学官,江苏最早的官学当在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诏令天下郡国设立学官的前后。私学是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也被称为“学塾”、“书塾”。 书院则是我国古代的高等学府,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教育机制。讲学活动是书院的重要特征。书院原为官方藏书、校书之所,宋代书院则成为专事讲学、研究学问的教育场所。江苏是书院兴盛发达的地区。最早创办的茅山书院,是宋初全国六大书院之一。经过唐末五代长时期的战争,各地官学受到极大破坏,即使幸存下来,也是徒具形式。宋初真宗(99

24、8-1022)年间,句容处士侯遗(字仲逸)居于茅山,在茅山西北创建书院,聚徒讲学,先后达十余年。赵宋南渡,我国理学大盛,一些理学大师往往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来传播自己的理学思想和艺术主张。明初致力于官学,专重科举。正德之后,官学再度衰微,“学校积驰,一切循故事而已”于是书院再次兴盛起来。清初朝廷对书院采取抑制的政策,并与顺治九年(1652年)明令禁止别创书院,以控制舆论,防止书院群聚结党。但江苏却禁而不止,顺治年间,江苏先后新创或重修了江宁文昌书院、丹徒杏坛书院、丹徒三山书院、昆山梅岩书院和安道书院等。雍正十一年(1733年),诏允各省建立书院后,江苏书院更为兴盛。 22. 江苏教育史-馆院

25、学校-私学-散馆-族塾-家塾-门馆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称为“私学”,江苏“私学”有散馆、族塾、家塾、门馆四种类型。(1)散馆,由一名热心办学而又德高望重的当地人首倡,其他群众响应集资兴办的书塾。(2)族塾是一姓家族开设的 “私学”。族塾由该姓家族利用本氏祠堂或本族富户空屋,共同出资聘请教师所办书塾,所收一般都是本族子弟。(3)家塾也称家馆,是富有之家独自出资延师所设的私家书塾,主要用来教育自家的子女,有时也兼顾近亲子女的教育。(4)门馆又称私馆,是私人开设的“私学”。门馆由塾师自备房子,或在自己家中设馆办学,招收学生。10. 江苏教育史-新式院校 (1)清政府在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机器

26、学堂是当时南京的第一所新学。(2)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了江南储才学堂,后改为江南高等学堂。(3)三江师范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批准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学生由苏(下江)、皖(上江)、赣(江西)三省选送,后易名两江学堂,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我国最早四所高师之一)。10. 江苏教育史-教会学校美国教会在苏州建立东吴大学,这是外国教会在中国创建的最早的大学之一。同治、光绪年间,外国教会利用特权在华办学,实施文化侵略。先后有法国传教士在扬州创办达义小学堂,美国传教士则在苏州创办小学堂,在镇江创办润州书院,在南京创办汇文书院。72. 江苏教育史-江苏洋务活动对江苏教育的促进江苏洋务活动对江

27、苏教育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促使江苏出现了兴办新学的热潮。(2)促进江苏实业教育(即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3)促进建立了一批教会学校。(4)促进了江苏师范教育的蓬勃发展。73.江苏教育史-江苏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江苏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是:(1)以取法日本为主,以师范教育为先导,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2)师范教育的发展主要靠本省实业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运用自身的影响和社会力量。 05. 江苏教育史-科举制度影响隋炀帝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设进士科,为我国科举制度之始。科举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举措,打破了魏晋时期以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带

28、来的积弊,使许多有才能的寒士有机会施展抱负,进入仕途,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对自古重视教育、尊崇教育江苏地区而言,意义和影响更为显著。18. 江苏教育史-科举进士明代全国共取进士22980人,其中江苏籍进士2721人,占总数的1184。 清代,全国共取中进士26391人,其中江苏籍进士2923人,约总数的111。清代全国共录取文状元114名,江苏就占49名,其中单苏州就有26名,为全国第一。34. 文化著作 从周秦到明清,全国有五分之一的文学家出在江苏。(1)淮南王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是江苏学术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巨著。(2)西汉淮阴人枚乘七发为汉大赋首篇;(3)沛县人刘向编辑楚

29、辞,首先发现屈原楚辞价值。(4)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地专论创作的文章。(5)钟嵘的诗歌评论专著诗品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6)南朝时江苏境内产生的学术著作很多,影响巨大的有:晋葛洪的抱朴子、范缜的神灭论、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齐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等。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总集,由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纂而成。(7)梁文帝时编辑的千字文是世界教育史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8)南朝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提倡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的著作。34. 文化著作(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兴化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客寓南京的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三言

30、”为苏州人冯梦龙所著,以上均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名作。(2)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的金圣叹是苏州人;毛伦、毛宗岗父子是苏州人,评点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金瓶梅。(3)明末清初如皋人李渔(祖籍浙江兰溪)为学术大家,著小说无声戏十二楼,戏剧笠翁传奇十种,理论闲情偶记等,影响深远。(4)金坛人段玉裁一生最得意之作说文解字注历时30余年。10. 诗词书画 谢灵运的山水诗真实地反映了山水中存在的自然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谢灵运和谢朓合称“大小谢”南唐后主李煜填词技艺娴熟,情境别致,被誉为“词中之帝”。51. 在书法上,东晋并称“二王”的是指建康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并一直被尊为正统书法的主流;唐代“草圣”指苏州人张旭。52. 吴曹不兴(吴兴人)与晋顾恺之的画作被誉为“曹衣带水,吴带当风”。 梁张僧繇的人物画号为“张家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