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0.18KB ,
资源ID:205127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512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教案.docx

1、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教案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培训目标:1、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心理。2、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意义。3、让教师能认识到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维度。学会初步判断自己或同事的健康状况,并能区分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和精神疾病等概念,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形成求助的意识。培训内容:1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2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健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3正视“心理问题”。讨论:1、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作为教师,什么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2、我是不是一个受学生喜欢的教师?我有多受学生喜欢呢?讲解: 身体、心理和社会功

2、能是健康的三维度,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维度去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培训过程:引入:实例引入,问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你长大喜欢做什么?孩子说,我喜欢做一名小丑。中国的妈妈说:这孩子胸无大志,没什么大出息。美国的妈妈说:很好,你很有理想,希望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东北大学校长在全国心里工作会议上说:戴眼镜的都是中国孩子,不能生活自理的都是中国孩子,有心理问题的都是中国孩子。虽然说的 过于严重,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中国的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多于外国孩子。那么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标准是怎样的呢?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

3、状态”。早在年,联合国的心理学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现在这种痛苦已经在教师和其他群体中体现出来了,但解决还仅仅才开始。一、什么是健康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定义: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3、健康的具体标志:(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4、(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上述第15项都是对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611是身体其他方面的要求。心理的健康相对来说却不如身体检查这样简单明确。有人说,我心里想的什么,我要是不说,你怎么能知道呢?我要是说了,却不是我的真心话,你又怎么能知道呢?是的,至今也没有发明出一种仪器,可以精确判

5、断人的思维动态的全貌,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心理学就是一笔糊涂账,可以主观臆测,信马由缰。古人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心理学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手段之一。一个人心有所思,就会在行动和语言中表现出来,如同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从中就能分析出冰山的体积和成分。通过人的行动和语言判断一个个的心理健康状态的例子有很多:案例1:领导同志发火后果。其实你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领导我会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压力无法排解等)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甚至会影响我们对事态发展的客观判断等等,这里说的人际、工作效率、判断能力等都是社会功能的范畴。案例2: 教师的焦躁情绪对学生造成的

6、影响。二、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仅没有主观不适的感觉,而且能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的人从事某种活动一般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自身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潜能,不能达到理想水平,就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到了某些障碍,就意味着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中。(二)心理健康标1、世界卫生组织:(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我做什么事都很有信心,并且知道自己到底

7、有多大的能力和潜能可发挥。)(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当然这个信任不包括百分之百,百分之八十就足够了)(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有理想,有事业心,并且不断为理想而努力、进取。)2、我国的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三)人类心理健康状况统计表明,全人类完全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完全没有

8、心理疾病的人只占9.5,有84.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治疗针对那些不正常的6(医院里医生的事),而心理咨询关注的是那些84.5的有小问题的正常人(即在心里的某一方面出现点异常)。(四)判断心理健康与否,要注意:1、个体是否心理健康与个体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不完全是一回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不能简单地凭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而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正如伤风感冒一样,谁也不能完全避免。只要有办法解决问题,便是健康。换言之,健康是指自己有办法对付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没有问题。2、心理健康与心理

9、病态之间没有确切界限,只是一个比较模糊和宽泛的范围。在心理病态范围内,至少可以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三个等级;讨论: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作为教师,什么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五)、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 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主要原因: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美国奥施纳诊所曾做过统计,发现500个连续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统计,求诊病人中因情绪紧张而致

10、病的占76%。哈佛大学学者对204位成年人作了跟踪调查,发现在21岁至46岁之间过着舒畅精神生活的59人中,只有2人在53岁时得了重病,其中1人死亡。在同一时期内,得不到舒畅精神生活的48人,都在55岁以前死去。生理学家的实验: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比其它情绪发生时都复杂,都更具有毒性,大动肝火身体产生的毒素能浸入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器官,相当于服用的5毫升毒药。因此动不动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那什么职业的人生气最多?无疑是我们教师,而且是小学教师。三、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进入21

1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产生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结果: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此后不久,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

12、情绪。此后不久,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语言暴力”严重。教师目前已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在他接治的精神心理疾患者中,教师患者位居前列。本学期我们学校对中小学教师展开了心理健康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37.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6.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5。8%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当然,这个调查不太可靠,因为送出84份卷子,只收上57分卷,还有2份是作废的,还有的是找别人给勾画的,所以数据不可靠。但也能说

13、明点问题,肯定有极少部分人有一些心理障碍。案例3:2003年11月4日 “花季少女跳楼自杀事件”案例4: 女教师的心理障碍案例5: 男教师心理障碍案例6:吉林 某区李某校长上任不到一周,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这就又涉及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了。四、教师心理健康概述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

14、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身心疾病。身心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

15、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例如:同样检查出是癌症,治疗的方法也基本相同,为什么有的人能活好几年,而有的人多则几个月,少则十几天就一命呜呼了呢,原因很简单,在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身心疾病也称为身心障碍,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躯体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发病时既有躯体的异常,也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并心律不齐、胃肠溃、气管哮喘、甲亢、糖尿病、月经失调、阳萎、神经性皮炎、类风温性关节炎等。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钱难买我愿意”,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什么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我们的产品是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