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22KB ,
资源ID:205094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5094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x

1、本研究的对象为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其家庭贫困的鉴别使用了我国社会救助政策的标准,即政府核定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中青少年。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青少年时期的受教育问题,所以结合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实际认知能力,以就读小学高年级为年龄上限,以完成大学教育年龄为下限,确定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为本研究的对象。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抽样调查,发放结构式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别在北京、哈尔滨、济南、长沙、兰州、杭州、武汉、重庆、昆明、南宁10个城市各随机抽取一个区,并在抽中区民政局所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领取家庭的登记名单中,随机抽取75个有10至25岁的青少年的家庭,由青少年自行填答问卷。为

2、了与非贫困家庭的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还在所抽中的区,随机抽取了35个有10至25岁青少年的普通家庭,也由青少年自行填答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其中低保家庭750份,普通家庭3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8份,其中低保家庭青少年问卷718份,普通家庭青少年问卷310份,回收率分别为%和%,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参见表1.二、研究发现贫困家庭青少年教育经费支出水平低于普通家庭。各国学者的研究都显示,由于经济问题,贫困家庭子女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场所及充分的学习用品,甚至无力负担教育经费,而且常因需要帮助家庭生计,而影响其就学和升学的机会,同时经济匮乏也会影响子女的学业表现,因为贫困家庭的家

3、长缺乏足够的财力让其子女参加那些涉及学业成就的补习、兴趣班及寒暑假的夏令营活动等。表1:贫穷与普通家庭青少年样本基本构成本研究调查了教育费用支付方式、支出金额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青少年教育经费由家庭支付,而贫困家庭中却有近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教育经费需要依靠政府补贴或者向亲属借贷。值得注意的是,能获得政府教育补贴的青少年只有%,说明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措施在全国发展的很不平衡。表2:青少年教育费用支付方式情况从教育费用的花费的情况的调查,我们把教育费用分为学杂费、课本费、校服、午餐、住宿、家教费和兴趣班费用7项,最后各项目加总综合,得到调查对象上个学期教育费用支出数目。对结

4、果分组统计显示,贫困家庭的教育经费支出水平明显较低。对比贫困家庭和普通家庭,上学期教育支出均值分别为1035元和1644元。t=-,差异显着。表3:青少年一个学期教育费用的花费情况贫困家庭青少年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低于普通家庭。Mclanhan的研究发现贫困家庭子女的辍学率高于非贫困家庭1.而Mclanhan &Booth 认为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也极有可能为了协助家庭的经济,或照顾更幼小的弟妹而辍学,这些未成年子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并非为了追求个人成就,而是为了家庭生存不得已的手段,由于他们的教育程度不高,所能得到的劳动报酬待遇并不高,且升迁的机会相当有限.因为就业能力低、经济状况不佳,将来择

5、偶及可能限于相同情境的对象,而有可能组成另一个贫穷的家庭,上述的负面影响是由于家庭的低收入造成了两代间转移的结果。因此贫困家庭的经济问题不仅是个立即性问题,也是个具有长远性影响的问题。从受教育程度看,调查统计结果都显示的贫困家庭青少年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低于比普通家庭。以接受大专教育年龄一般为19岁来判断,调查对象年龄在19岁以上的青少年分别是贫困家庭组196人,占718人的%,普通家庭组87人,占310人的%,比例接近。在此基础上,调查统计显示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青少年,贫困家庭有90人,在718人中占%,在19岁以上的196人中占%;普通家庭有58人,在310人中占%,在19岁以上的87人

6、占%.两种统计结果都反映了贫困家庭少年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较低。而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看,教育程度低、工作能力差、就业经验不足,会导致青少年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报酬低,升职机会少,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后,低技术职位明显减少,无疑会给教育程度不高的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就业带来“雪上加霜”影响。表4:贫穷与普通家庭青少年受教育状况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学校的质量读学校的质量低于普通家庭。从就读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看,贫困家庭青少年所就读学校的质量低于普通家庭,从表7显示的就读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贫困家庭青少年近70%就读于教学质量一般的学校,只有20%多就读质量较好的学校。而普通家

7、庭中有40%多的青少年就读质量较好的学校,而只有不到3%的青少年就读质量较差的学校。表5:青少年对就读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贫困青少年对自己未来的教育成就和职业发展的期待低于普通家庭。美国学者的研究显示,接受社会福利救助的贫穷家庭儿童与普通家庭儿童比较显示,贫困家庭儿童有较低的学业成就、职业成就和较多的问题行为。贫困家庭子女在学前和小学阶段,表现为较多的问题行为,较低的识字率,较高的学科不及格;而在青少年阶段表现为较早的性经验和较高的中途辍学率.在我们的研究中认为青少年对于未来所获得的学历的期望,代表了对学业成就的憧憬。调查显示贫困家庭青少年较多希望将来可以获得学士学位,而普通家庭中有约希望获得硕

8、士以上学历,反映了贫困家庭青少年对自己学业成就期望低于普通家庭。而在职业发展方面,较大比例的贫困家庭青少年选择职业声望较高,收入稳定的公务员和教师类工薪阶层,而较大比例的普通家庭青少年选择职业声望和收入都较高的管理人员。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失业状况明显高于普通家庭,职业稳定性及月平均收入明显低于普通家庭,这也反映了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及的实际成效低于普通家庭。在一些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显示,中等教育水准的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已经没有优势,不能保证其家庭脱离贫穷的困境。而家庭贫困也常使得贫困家庭子女中断继续教育的机会,进入劳动力市场,但由于他们的教育水平不高,知识与技术补助,无法获得较高待遇

9、的工作,所赚取的收入仅能补贴家用,对改善家庭贫困状况非常有限,丧失了继续就学的机会,虽然日后继续求学的机会还是存在的,但却要克服很多困难.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部分青少年已完成学业,作为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数据显示开始工作的贫困家庭子女有107人,占718人中的%,普通家庭有41人,占310人中的%,贫困家庭子女投入工作的比例要略高于普通家庭,而其就业情况和职业稳定性是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家庭青少年失业和无业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家庭的同类青少年,职业稳定性却明显低于普通家庭。而对其在2003年10月份的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贫困家庭子女的平均收入为477元,普通

10、家庭子女则为958元,t=-,差异显着。这个结果直接反映了贫困家庭青少年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现实。表8:就业青少年的工作情况青少年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评价、以及对教育救助政策的了解方面,两类家庭和普通家庭差异不显着。表9所反映的是青少年对自己学业成就的评价,两类家庭的差异不显着。表9:青少年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从对教育救助政策的了解看,问卷就我国现有减免学费、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教育贷款等四项政策措施,分别询问调查对象对其了解程度。统计结果显示,贫困家庭青少年组718个调查对象中,有156人,占%,对各项教育救助政策都不了解。而对教育救助政策的不了解,也使他们不懂得争取政策支持,缓解家庭教育支出的

11、压力。从表10中的数据各项政策对比图中,可以看出贫困家庭青少年对减免学费政策的了解多于普通家庭青少年,但对其余三项政策的了解程度都不及普通家庭青少年。另一方面,普通家庭青少年中%的人了解奖学金制度,比其他三项政策都多,可能在于其中学业优秀者较多,获得过各类奖学金的鼓励。三、政策建议从观念上,从人力资本和社会投资观点出发,发展教育救助政策和制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教育是降低贫穷,创造财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劳动力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如果缺乏教育,个人和国家都不能有效应对以高技术为取向的经济环境变迁。另一方面与其他方面的发展规划不同,高品质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而对教育的投资也会在许多年

12、后才能够显现效益.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理论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是自由竞争的,人力资本不足的个人,因为教育程度低,工作能力差,就业经验不足,往往会削弱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造成其工作报酬偏低。由于工作所的不足,个人及其家庭沦入贫困而依赖社会救助的可能性因此增高。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逻辑,有关“扫贫”的福利政策,应以提升贫困家庭个人的人力资本为主轴,提供经济支援和医疗补助等现金支持,职业训练或就业辅导的服务支持,来补充贫困家庭的收入不足,并增进家庭中个人的人力资本,以衍生较高的工作所得收入,促进其逃脱贫穷,走向经济自立。可见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贫困家庭青少年“脱贫”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青少年的人力资

13、本如学历、职业训练,以便做好就业准备,并为将来取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创造条件。教育救助政策作为社会福利政策,在发展中也必须面对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社会风险,各国都在调整增进人类福祉的策略,认为社会福利本身是一种风险管理的形式,目的在于减少因风险因素所带来的危机,同时也有必要具备转化风险为积极冒险的能力,强调要减少福利依赖,靠投入劳动力市场来获得生活保障。而要使人们免于依赖福利,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其生存能力,因此从社会资源分配的优先性考虑,投资教育,培育人力资本,成为各国的“积极性福利政策”主要课题,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政策的推动,是“给”人民鱼吃,而教育福利的推动,则

14、是在“教”人民如何钓鱼。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特别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其家庭唯一向上流动的机会,而投资教育虽然对国家和家庭是一种财产负积累,但对青少年而言则是人力资本的提升,虽然我国目前也有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的教育救助政策和措施,但由于资格要求高而覆盖面小,因此需要从观念出发,探索教育救助政策发展的必要性,从政策运行出发,全面检讨效率和效果,为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救助政策和措施奠定基础。表10:青少年对教育救助政策的了解情况从行动上,策划和发展有效的职业训练方案为了使贫困家庭子女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我国应规划一些立足长远的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培训

15、方案,积极协助贫困家庭青少年能够持续教育,尽可能完成大学教育。当然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培训计划并不一定都要培养到大学毕业,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或能够进入大学教育,问题的关键是培养贫困家庭子女能够有一技之长,顺利在劳动市场上就业,才能有利于协助贫困家庭走向“脱贫”。Grubb 总结了多国对弱势的教育及训练计划,认为有效的计划要适当混合正规教育,职业技术训练、工作中学习三种不同的训练形式,而且成功的计划是真正能整合三者的优点.此外,对参加的必须有个别的支援服务如辅导或实习。成功的计划必须对当地劳动力市场有深入地了解和接触,并且有关训练计划需要得到雇主的支持。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学员都会加入劳动力

16、市场,有些会选择继续升学,所以成功的计划会为那些愿意进修的参加者提供继续教育的途径。最后,成功的训练计划不是一开始就会成功,而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过程,所以成功的计划都积极收集本身计划的资料,对本身的计划进行评估,以改善本身的计划10,这些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在中国要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来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问题,不能单靠一两个短期的训练计划。而是要对整体正规教育、职业训练及在职教育进行改革,加强不同教育间的整体协调,才能使教育制度更符合人力资本发展的需要。而推行国家和雇主认可的统一资格制度,对于有关训练能否对有吸引力,及实现协助青年就业的目标,有重要意义。中国现时在劳动保障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多

17、种面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服务,而同时教育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近年得到发展,这两种训练都属于以职业为基础的人力资本的训练,这些训练也需要同正规教育配合改革,否则正规教育课程与教育目标仍然会与社会人力需求脱节;而家长与学生仍会将职业教育看成是次等教育,海外的经验,建立一个双轨制的资格制度,允许学生在传统学术学习与新兴职业教育中容易转轨,吸引更多不适应现时正规教育的学生入读职业教育的途径,将是我国未来人力发展政策可参考的重要措施。主要:1Mclanhan,The reproduction ofJournal ofSociologe ,90,873901.Mclanhan,&Bumpass ,L.In

18、ternational consequences ofJournal of Sociologe ,94,152.Booth,K.Mother-only families :Problem,prospects and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1,557580.Brooks-Gunn,J.&Duncan,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The future of&Poverty ,7,5571.Moore,&Stief,Changes in marriage and fertility behavior:Behavior vers

19、us attitudes of youngand Society ,22,362368.翁毓秀:台湾地区儿童与家庭救助政策从美国社会福利改革谈起J,社区发展季刊,145160.Michael , Global poverty :No longer an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6,191207.万育维。如何从结构面预防贫困、专业面助人自助J,社区发展季刊,167175.Grubb,Lessons fro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youth: OECD Preparing youth for 21st century :The transition fromeducation to the labour market:Proceedings of the Washington ,Conference,23-24February 1999,363386.10黄洪。青年失业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法:海外经验对香港的启示J,青年研究学报,:317.注释:本研究为陆士桢教授主持的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子课题的一部分。本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孙莹,女,江苏省淮阴县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管理系副教授,社会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社会救助政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