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126.55KB ,
资源ID:204830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4830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研究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研究Word下载.docx

1、三、促进我国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对策 24 摘 要: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梳理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的功能及贡献模式。运用基于小数据、贫信息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组织同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内在联系展开分析。以此为参考,修订投入产出表、构建模型,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对其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就业效益、产业发展带动等指标进行定量测算、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发达国家社会组织的成功发展经验,结合相关量化测算结果,围绕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组织社会经济效益这一目标,从政府、社会组织、社会这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关键

2、词:社会组织;社会经济效益;灰色关联度;投入产出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公众参与社会组织及其集体行动的热情逐渐点燃。民政部公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0.6万个,比上年增长10.8,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比上年增加7.2。若将实质是社会组织的草根组织同样计算在内,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将更加庞大,社会组织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我国社会组织系统研究的兴起还是近十年的事情。由于研究的时间尚短,就社会组织发展对经济与社会贡献力的评价研究来看,可搜集到的文献较少,且现有国内文献较多停留在定性描述或

3、简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构建模型进行更为深入的量化分析的较少,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此方面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实情的文献相当缺乏,基于此,本课题拟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测度与评价。二、研究思路与框架本课题首先从组织功能界定的角度梳理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剖析我国社会组织同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重要依据,对所搜集到的2007、2010、2012年度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修订,构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模型,量化测度其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

4、家社会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组织社会经济效益的相关对策建议。课题研究整体框架如下图所示(图1-1):三、研究意义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展开综合评价研究,主要意义在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从量化的角度直观展现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可向公众清晰展示社会组织工作已取得的成就,为进一步增强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依据我国社会组织社会经济效益量化测算的具体结果,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促使我国社会组织进一步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对策,相关结论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三是应用投入产出理论量化测度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

5、益,以社会组织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内在经济联系为依据进行投入产出表的修订,所做研究在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和应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可以为这些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新的启示。第二章 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模式梳理研究受政治体制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 不同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定位、称呼都有所不同,常见称谓有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非政府组织、独立部门等。本研究中将称谓统一为“社会组织”,主要是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以非营利性为特征,以公益性或互益性为活动方式,相对独立于党政体系、企业之外的组织。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厘清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承担的功能,有助

6、于进一步明晰其产生贡献的途径。一、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承担功能界定文献梳理显示,已有较多学者对我国社会组织的功能展开研究。一些文献对特定的组织功能加以分析,如姚宜从政府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非营利失灵理论出发,梳理了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这一功能的优越性及局限性。指出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和互补,将逐渐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卫欢认为公民社会组织的强大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弥补政府失灵的不足、分担政府社会管理责任,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推进政策决策民主化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周学锋等提出我国社会组织不仅是直接吸纳就业的“蓄水池”,还是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催化剂”和促

7、进均衡就业的“平衡器”,等等。亦有较多文献结合不同的组织类型展开分析。如施庆以南通市崇川区为例,具体例证了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在降低政府对社区的管理成本、优化社区资源配置、提升社区公共产品质量、为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提供平台等方面的功能。陈宇等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指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增强社会的主体性和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等。还有部分文献从综合角度加以探讨。如学者王名将社会组织的基本功能总结为五点:动员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及一定的公共服务;建构和增值社会资本;推进公民参与社会治理;表达公民诉求、维护公民权益并进行政策倡导。学者王培智总结出我国社会组织的六大功

8、能: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公正;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调适社会心态;协调社会关系、发展民主政治;缓解就业压力、参与经济发展;繁荣文化事业、拓展对外交流,等等。结合本研究所采用的社会组织概念范畴,课题组界定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承担的主要功能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企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纽带、政府职能转移的重要承接主体以及推进政府民主治理的社会力量。二、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模式分析在组织功能界定的基础上,课题组梳理得出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模式如下。(一)提供社会服务,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在我国,个人、企业、政府这三大类行为主体或多或

9、少均接受过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某一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组织为个人提供服务的方式多样。如多年来,各种慈善组织为数千万计的困难群众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救助和帮扶,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从1989年开始实施希望工程,25年来,全国希望工程累计资助学生518.8528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8642所,援建希望工程图书室21841套等。又如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度全国消协组织(不含港澳台地区)全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9415万件,解决54.3970万件,投诉解决率87.8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9.2亿元,等等。我国社会组织已成为推进社会财富的

10、再分配、维护个体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为企业提供服务,以行业协会的表现最为突出。协会通过招商引资、发布行业信息、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帮助应对贸易纠纷等多种形式为行业内的企业提供服务。截至2013年底,我国行业协会商会近7万个,其中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约800余个,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每年仅举办大型展览会、博览会和交易会就超400个,进入国际排名前三的有90多个,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已成为行业内企业蓬勃发展不容忽视的助推力。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所接受的社会组织服务范围已扩大到医疗卫生、教育、计划生育、就业培训和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这些服务主要通过各类社会组织接受政府委托或参与政府采购而获取。2014年

11、12月我国财政部网站发布的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中提出在购买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行业管理等公共服务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向社会组织购买,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社会组织向政府部门提供社会服务的形式将更为丰富。(二)动员社会资源,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动员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社会资源、增加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又一重要模式。当前,包括慈善组织、基金会在内的我国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募集和吸纳慈善捐赠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2006-2014年度,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吸纳的社会捐赠款总额达到306

12、9.4亿元,分年度占社会捐赠款总额的比重也由2006年度的48.26%,升至2014年度的86.85%,如图2-1所示。而这些社会组织在举办各种慈善公益活动,筹集善款和吸纳社会捐赠的同时,也发动了社会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参与到各种慈善公益活动或互助共益活动中来。2013度中国志愿服务国际交流大会的会议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已建立超过43万个志愿者组织、19万个志愿者服务站,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超过5000万人,志愿服务已经从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发展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志愿者们所从事的各类公益、慈善性活动,进一步论证了志愿者的精神是一种自愿奉献社会的崇高道德境界,这些活动本身以及参与活动的

13、人所表现出的高尚精神在对社会全体公民起到示范作用的同时,促人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最终将带动更多的公民为社会奉献。在培育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亦不容忽视。(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向深水区迈进,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错综复杂,社会组织在搭建交流平台、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的贡献也日渐突出。一方面,社会组织是政府和公众之间良性沟通的重要纽带。社会组织根植于公众,熟知其所属成员的利益需求。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方面,社会组织能够以组织化、制度化的表达方式向政府部门反映公众的意愿,帮助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倾听公众的声音,同时,社会组织亦能通过相

14、对大众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帮助公众正确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学会合理表达自身的诉求。在加深政府及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方面,社会组织自身的平台效应不断凸显。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为广大公众增进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以说,社会组织之所以存在是由一些具备相近理念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社会组织存在的本身又为这些组织成员之间加深了解提供可能。加之社会组织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外界发生种种联系,无论是主动联系还是被动联系,均给组织成员以及外界公众创造了沟通及交流的机会。尤其是社会组织举办的一些公益类的活动,对于挖掘人性中“善”的一面,敦促大家相互理解意义重大。如近年来在多地开展

15、的社区邻里节活动大大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团结互助,这些活动成功开展的背后少不了社区社会组织的贡献。又如民俗活动的举办,在丰富公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帮助大家了解传统文化。再如爱心义卖活动的举办,可以显著增强公众的互助意识等。凡此种种,均有助于减少社会戾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四)开展社会监督,推进政府民主决策在提供公共服务、动员社会资源、搭建交流平台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具备了联系各种社会力量对政府行为开展社会监督的能力。无数历史经验证明,权利一旦缺乏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16、行”,因而社会组织对政府行为开展社会监督的举措,能够分担政府自身监督腐败的成本,在防止国家权利滥用的同时,辅助规范政府行为,最终推进政府的民主治理。在我国,社会组织一般并不谋求政府的权利,但其关注相关立法及公共政策实施结果的公益性与普惠性,通过开展社会监督,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社会组织积极影响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乃至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中国环保NGO组织开通环境污染投诉网,这一网站试运营期间共注册会员767人,收到投诉1093件,审核通过686件,截至2014年底,该会对其中85起案件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对25起较为典型的环境案件进行了监督调研。通过向污染企业发送律师函、向地方政府部门发

17、送转办单、建议函等形式促进地方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推动污染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种种举措对于新环境保护法有效落实意义深远。又如民间网络组织“宝贝回家”与公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所提“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的采纳,直接推动了“打拐”专项行动的部署和开展,等等。上述例证表明,社会组织通过开展社会监督,积极介入和参与公共生活,在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同时,促使政府建立和完善各种保障民主决策的机制,最终能够对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做出贡献。 第三章 社会组织发展的产业关联分析与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考虑到围绕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数据详细统计起步较晚,现有公开数据资料在反映社会组织信息方面有

18、所不足,因此常规衡量部门间内在经济联系的量化分析方法诸如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无法有效采用,针对这种“贫信息”的数据资料现状,本部分将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社会组织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内在经济联系展开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构建投入产出核算模型,为后续量化测度我国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效益做准备。一、社会组织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内在经济联系研究(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介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曲线间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一般地说,曲线的几何形状越接近,变化趋势也就越接近,相互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它对样本量的大小没有特殊要求,分析时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且计算

19、量小,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因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本章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步骤是:先确定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并对原始数据作无量纲化处理,获得初值像;进而计算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最终根据所得数据结果展开分析。从计算方法来看,灰色综合关联度可看作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的一种加权平均;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它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序列之间的联系。因此,本部分拟以灰色综合关联度的计算结果为主要依据,对社会组织与国民经济众多产业部门的内在经济联系展开分析,相关方法的具体计算公式详见附录1。(二)社会组织与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选择2006-2014年度

20、我国社会组织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为原始数据,根据附录1中给出的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借助灰色系统软件GM3.0,以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为参考序列,社会组织的增加值为比较序列(各产业原始数据见附录2中的附表2-1),令,可得社会组织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见表3-1。表3-1 我国社会组织与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度产业部门/灰色关联度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综合关联度排序第一产业0.51020.62140.56583第二产业0.50220.63270.56742第三产业0.5020.66860.58531计算结果显示我国社会组织与第三产业的综合关联度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综合关

21、联度相对最低,所得结论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社会组织本身属于第三产业,根据上一章的分析结论,我国社会组织主要通过提供社会服务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生关联。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0.6万个,不同类别分布情况如下:教育领域类约占28.88%,公益慈善等社会服务领域类约占15.00%,农业及农村发展类约占9.93%,文化类约占7.30%,工商服务类约占6.60%,卫生类约占5.52%,体育类约占5.40%,科技研究与科技服务类的约占5.28%,职业及从业组织类约占3.28%,生态环境类约占1.21%,宗教类约占0.82%,法律类约占0.54%,国际及其他涉外组织类约占

22、0.09%,其他约占10.14%,这一分布情况显示向第三产业下属部门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大大超过向第一、第二产业部门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社会组织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相对更为紧密,因此,下文将对第三产业进行细分,进一步考察社会组织与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关联性。(三)社会组织与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关联分析 考虑到现有的统计年鉴中,有部分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最新数据为2012年度的数据,为满足同行业内部计算结果后续的可比性,本部分在测算社会组织与第三产业细分行业间的关联关系时,以2006-2012年相应增加值为原始数据,具体数值见附表2-1。以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的增加值为参

23、考序列,社会组织的增加值为比较序列,令,可得社会组织与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对综合关联度计算结果进一步排序,具体见表3-2。表3-2 我国社会组织与第三产业细分行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0.52910.59060.55991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56440.58820.576312批发和零售业0.51130.65990.58569住宿和餐饮业0.56530.60080.583110金融业0.51660.71720.6169房地产业0.51850.65600.5873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55510.64430.5997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 地质勘查业

24、0.57120.65630.6138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77540.61830.696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58510.60420.59477教育0.53800.62560.58181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57500.62300.5990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68220.62350.6529公共管理0.53010.61760.573913表中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综合关联度排名前三的依次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金融业”,其中,“金融业”排第3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同社会组织的相对关联度排序第一,两者在发展速度方面相似度较高,均属

25、于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行业。排名位于中上的剩余4个行业依次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一结果也与前文的分析基本相符,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对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作用。排名后三位的依次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公共管理”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此外,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对“教育”产业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教育”同社会组织的综合关联度为0.5818,排名11,这有可能是因为虽然我国社会组织中教育类的数量相对较多,但同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相比,这类社会组织的力量仍相对薄弱的缘故。二、社

26、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投入产出模型构建研究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于贸易、能源、环境、人口等众多领域,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分析技术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本研究也将结合前文分析,选择与修订投入产出表,以实现后续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量化测算的目的。(一)投入产出表的选择投入产出表的选择方面,由于2000年之前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中部门分类相对粗糙,根据已有资料很难拆分出“社会组织”部门的相关流量数据,而 2002及2005年度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尽管已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一类别,但数据显示其在中间使用流量矩阵中,各项数据均为0,

27、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偏差,无法据此展开有效分析,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本部分最终选择2007、2010、2012这三张投入产出表(详见附件1)为基本数据来源,以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为补充,展开后续研究。其中2007及2010年度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为标准,2012年度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因尚未正式发布,课题组向相关职能部门调研获取。(二)投入产出表的调整投入产出分析过程中,选用42部门投入产出表尽管可以相对详尽的体现不同部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也将使分析的难度增加,不便于更好地发现规律,因此为减少数据分析的冗繁程度、突出重点,本部分结合

28、研究的具体需要,将原始投入产出表上的部门进行相应的分解与合并。考虑到文献梳理的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组织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其功能直观表现为向社会各主体提供服务,灰色关联度的计算结果亦显示我国社会组织部门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相对更为密切,基于此,对原始投入产出表的主要调整工作如下:对42部门表进行产业部门合并,产品部门代码为 01的“农林牧渔业”保持不变,但在称谓上为前后统一,将其更名为“第一产业”;从产品部门代码为 02 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开始到产品部门代码为 26 的“建筑业”总共25个产业部门合并为“第二产业”;从产品部门代码为 27 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开始到产品部门代码为42的“公

29、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些隶属于第三产业的16个产业部门的保持不变。合并过后,原42部门表变为18部门表。将18部门表中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部门进一步拆分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两个部门,以相应年度“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部门增加值中“社会组织”的部门占比作为拆分相关数据的基本依据。根据2007至2013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得出2007、2010、2012年度“社会组织”部门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84%、3.28%、2.61%,据此拆分,最终得到19部门表。调研所获取的2012年度中国投入产出表包括139部门,尚未整理合并为常规的42部门表,对此,参考新版的投入产出

30、表部门分类及代码,课题组首先将其调整为42部门表,继而采用上述步骤,最终调整为研究所需的19部门表。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见附件2。第四章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量化测算与评价本章结合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量化测算与评价。一、我国社会组织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架构国际上在评价某一行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时,常采用“增加值”和“就业机会”等指标。同“总产值”相比,“增加值”避免了重复计算的弊端,能更为直接、确切地反映一个部门创造的经济效益,而劳动就业同样也是衡量一个行业对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也借鉴此种做法,将相对而言易于量化及比较的“增加值”和“就业机会”应用于社会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计量。结合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理论,本部分将我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